
說起唐詩,肯定是無人不曉的,而且幾乎人人都能背誦自己喜歡的絕句或者律詩,甚至不少的文人雅士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古體詩佳句!
當然,說起宋詞,也肯定是人人熟悉的,但是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宋詞的創作要遠遠難於唐詩!何也?唐詩的格律平仄對我們來說雖然也有些拗口,卻也在短時間內可以很輕鬆的記住!但是宋詞就麻煩的多,因為宋詞的創作比唐詩要自由的多,於是就出現了數不清的所謂的詞牌,每個詞牌對應自己特有的韻律和平仄,除非是極有文化修養和音律格調修養的人,很難在短時間內記清每個詞牌的格律和平仄!
實際上,很多的詞牌自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模糊的存在,到了唐朝有不少的詩人也寫過類似的詞作品,比如比較出名的詩仙李白就曾經為詞牌《菩薩蠻》、《清平樂》、《憶秦娥》、《連理枝》等創作過詞作品。當然,詞的創作到了宋朝,達到了頂峰。很多原來民歌裡面的韻律也被定為了詞牌。
現在能夠從文學史上查到的詞牌,有不下1600個!是不是驚訝莫名?大家較為熟悉的詞牌,比如《水調歌頭》、《西江月》、《江城子》、《木蘭花》等對應的詞作品,不可勝數,這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吳文英、姜夔、陸遊等大神的諸多佳作!那麼相對的,就有一些非常生僻的詞牌,幾乎沒有人去碰觸!比如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這個詞牌《鶯聲繞紅樓》。

很抱歉,實在沒找這個詞牌的來源!但是唯一的一首作品是姜夔大神創作的,而姜夔大神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我們只好認為這個詞牌就是姜夔大神自己創作譜曲的!

嗯,看看這《全宋詞》中唯一的一首《鶯聲繞紅樓》,姜夔大神所作,全文如下:
十畝梅花作雪飛。冷香下、攜手多時。兩年不到斷橋西。長笛為予吹。
人妒垂楊綠。春風為、染作仙衣。垂楊卻又妒腰肢。近平聲前舞絲絲。
詩詞鑑賞什麼的,最是讓人頭疼了,每個人心目中的美好,須與她人不同!實在不想長篇大段的去分析這首詞作的精美之處,寫上幾句簡單的打油之作,就當是心目中的賞析了,
梅花落,似雪飛舞;冷香殘,攜手西湖;斷橋西,吹起簫笛;春風回,楊柳依依;長袖起,舞姿曼妙;任平生,正是當前。
還有比這更美好的事情嗎!?希望以後自己也能擁有十畝梅林,也能在梅花飄落、春回大地的時節裡,在落花繽紛中聽取心愛之人的呢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