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陳賡去世的前一年,為何他要帶病參加聚會?

2021-01-17 歷史鑑官

陳賡將軍是因為大面積心肌梗塞去世的,而在去世前不久,他仍然帶病參加為黃埔軍校師生舉辦的聚會,聚會中還有不少像杜聿明這樣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這究竟是「玩心」未泯,還是另有所圖?

新中國成立以前,作為共產黨員的陳賡就為挽救民族危亡和成立共產主義事業奔走操勞。在抗日戰爭時期,陳賡率領著自己的部下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根據陳賡的貢獻授予他大將軍銜。

陳賡將軍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始終堅持本心,面對蔣介石的利誘,被抓的陳賡不為所動。後來他即使身居高位也不忘記黨和人民。在去世前一天,陳賡仍然俯首在案几上為自己的《作戰經驗總結》收集材料,羅列提綱,儘自己最大能力將作戰時的寶貴經驗留傳給後人,這樣的奉獻精神實在讓人敬佩。

為革命奮鬥的年代裡,戰爭已經過度消耗了陳賡的精力。建國初期,為了鞏固新中國,陳賡將軍對共和國的事業格外重視,繁重的工作使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一開始陳賡對這些小毛病不以為意,以為自己可以忍過去。但久而久之,這些小毛病就成了大問題。1954年,「哈軍工」的工作剛剛步入正軌,陳賡將軍心絞痛頻繁發作,醫生反覆叮囑要多休息,可是「工作狂」陳賡將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不久後陳賡心梗發作住進了醫院。

1957年,剛從蘇聯回國的陳賡又因為心肌梗塞住進了醫院。這一住就是三個月,出院後的陳庚開始療養,病情剛剛好轉,他又不「安分」了,每天都去找醫生,要求醫生準許他工作,醫生架不住陳賡的「軟磨硬泡」就請示上級批准「放行」陳賡,且只準許陳賡每天花一點點時間來工作。可是出院之後的陳賡又變成了一個「工作狂」,早就忘記了和醫生的約定。

1960年,陳賡受邀參加為黃埔軍校全體師生舉辦的特殊聚會,參會人員不僅包括中國共產黨,還包括一部分投降的國民黨將領。面對這樣的邀請,病痛纏身的陳賡將軍痛快答應了。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應該好生休養,但是陳賡認為這場聚會非參加不可。

陳賡決定參加聚會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新中國正在百廢俱興的關鍵時刻,人才是非常寶貴的,陳賡認為可以將一部分國民黨人拉攏到共產黨的陣營中,讓他們自願為新中國的事業奮鬥,對新中國的壯大無疑能起到積極作用。陳賡參加這場聚會,就是想讓杜聿明等人棄暗投明,而這些原屬於國民黨高級幹部的人才也通過這場聚會認識到了共產黨「海納百川」的氣度,自覺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去。

其二,就是為其他人樹立榜樣。陳賡將軍位高權重,他必須為新中國的建設負責。如果陳賡積極認可和接納國民黨幹部,就代表黨和國家也願意接受這些人才。那些對國民黨有意見的人也就不敢明目張胆地排斥這些「出身不好」的人了。陳賡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不顧眾人阻攔,堅決參加這場聚會。眾人都以為陳賡「玩心」未泯,誰知將軍的想法永遠比我們長遠。這場聚會於將軍而言,絕不是表面的聯歡,而是國家事業的一部分,自己必須辦好。知道將軍的「良苦用心」後,眾人無不感慨於將軍的偉大。

參加完這場聚會之後,陳賡的身體再也扛不住了,胸部的痛感一天強過一天。1961年3月,陳賡將軍與世長辭。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程中,陳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創辦的「哈軍工」,為了能夠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裡發光發熱,他更加拼命地工作,忍住疼痛親手給「哈軍工」黨委寫建議信。

陳賡將軍去世前最大的夢想便是將自己在戰爭中的經驗總結起來編成一本書,留給後人參考。由於身體原因,他親自撰寫的這本書只完成了《序言》部分。

陳賡大將為了人民操勞一生,共和國正是有陳賡這樣的偉人才得以壯大

相關焦點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心臟病發作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心臟病發作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當時粟裕也在上海治病,他穿著病服就急匆匆地趕了過去,對著陳賡的遺體嚎啕大哭,眾人勸都勸不住。陳賡在革命戰爭年代馳騁疆場,軍功赫赫,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是新中國十位開國大將之一。
  • 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以及少將都是誰?
    最先去世的大將是陳賡將軍,於1961年3月16日逝世。陳賡出生於1903年2月27日,是湖南湘鄉人,早在1922年的時候,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於1924年考入黃埔一期學習軍事知識,陳賡曾歷次參與了南昌起義、長徵過草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
  • 1959年首批戰犯被特赦,陳賡為何親自前去迎接,這人到底是誰
    1959年建國後的首次特赦,在這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中有一人,有一位中將司令非常特殊,在出獄的時候,陳賡都親自來迎接他。他是誰,又有著怎樣的身份。,並在1925年隨軍參加了討伐滇桂叛軍的戰鬥,更是在陳賡的引薦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過在一年後發生了中山艦事件,便退出了共產黨。
  • 宋慶齡問陳賡帶多少兵,陳答20萬,宋慶齡:怎麼不如四期的林彪
    導言 宋慶齡在陳賡逝世後寫道:……我們的好同志和偉大的朋友突然去世,讓我們蒙受了如此巨大的損失,我不知該如何安慰你。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讓我悲傷到了極點。我感覺到了心力交瘁。為何好人總在英年辭世呢?
  • 陳賡將軍:比他謀略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幽默的天性
    陳賡將軍作為開國大將之一,智勇雙全用來形容他還遠遠不夠,他身上的形容詞還有很多。這些開國的將帥都是在戰場上披荊斬棘,不奮鬥到最後一刻不罷休的人。每一個都有任勞任怨勇敢堅韌的品格,如果非要說他們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在陳賡將軍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他獨一無二的幽默和風趣。
  • 陳賡58歲英年早逝,戰友李克農怒摔酒杯:陳賡不在,喝酒沒味
    陳賡是我軍高級將領裡為數不多的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將領之一,如果不是中途被總理要去做特科,而是一直在部隊任職,他的成就不比彭、林、粟等將帥低。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1961年3月16日,陳賡因心肌梗塞沒能挺過來,病逝時年僅58歲。
  • 陳賡到上海後,對妻子說:你更年期不會好過,妻子一句話讓他住嘴
    前言臨近春節的時候,北京正是寒冬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陳賡每天都在院子裡頂著寒風散步,戴著帽子,蒙上口罩。很多人勸他找個暖和點的地方「避寒」,比如廣州。但他不願意,因為那裡會經常召開會議,而自己身患重病,許多會議不能參加。所以他對身邊人說:「廣州我就不去了,那裡人多,不容易安靜,我就不去湊那個熱鬧了。」
  • 陳賡在特科時,曾在火車上險遇敵人錢大鈞,他的機智使他化險為夷
    眾所周知,陳賡大將是我軍中有名的「機靈鬼」同時,他也是國共兩軍的高級將領中,人緣最好的一位,陳賡有如此的成就,除了源於他的資歷外(黃埔三傑之一),還源於他本身的機智,也正是由於這份機智,使得他屢屢化險為夷。
  • 陳賡大將58歲英年早逝,生死戰友李克農怒摔酒杯:喝酒都沒味了!
    陳賡大將的一生是當之無愧傳奇的一生。這個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戎馬一生。他13歲就已經參軍,他參加過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和對越作戰。在建國後的十位大將裡,只有陳賡將軍一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役。如白朗寧所說:「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 陳賡大將的愛情路:三封情書度情關
    陳賡深受祖父影響,立志從軍,為國盡忠。陳賡自幼讀私塾,識文斷字,1916年,時年13歲,投筆從戎,參加湘軍。在戰火中成長,鍛鍊自己的意志,1924年,陳賡入黃埔軍校一期就讀,在學校裡積極活躍,深受當時在校周恩來的賞識。而陳賡愛情的相遇卻是在入讀黃埔軍校之前。1923年,陳賡受黨組織委派,擔任上海工人夜校的教員,在學校裡,陳賡遇到了自己未來攜手一生的伴侶。她就是王根英。
  • 陳賡大將:身經百戰智勇雙全 四次歷險被傳為佳話
    編者按:3月16日是開國大將陳賡逝世59周年紀念日。陳賡,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陳賡身經百戰,智勇雙全,具有卓越的軍事領導才能和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早在1916年,13歲的他就入伍參軍,後因厭倦軍閥混戰而脫離舊軍隊來到長沙,一面在粵漢鐵路湘局工作,一面繼續讀書,參加了「青年救國會」等群眾團體,與毛澤東領導的革命團體密切接觸。
  • 張國燾故提刁鑽問題,欲對陳賡下黑手,毛主席寫下一封信緊急救援
    前言這一切主席都看在眼裡,他漸漸的了解到陳賡的才能。從此,陳賡的幹部團也成為了主席手中一把得心應手的「重型武器」。陳賡是可以當好一個軍長的 陳賡出生於湖南,與主席是兩縣相鄰的老鄉。1915年,陳賡告別令人壓抑的私塾生活,來到5年前主席曾就讀過的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1921年秋,到達長沙。
  • 最親近的家人去世,為何宋家三姐妹都不去參加葬禮?
    除此之外,他對建立近代中國較完整意義上的財政金融制度,對遏止日本對華侵略、尋求國際援助、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71年宋子文在晚餐期間意外窒息去世。宋子文去世後,他的遺體被送往了紐約,並且當時決定在5月1號舉行葬禮。按理來說親人離世,宋氏三姐妹都應過來為親人送行。但是令人驚訝地是,最後三人一個都沒有到場 。那麼這是為何呢?
  • 公元219年,東漢滅亡的前一年,除了關羽還有這些名人去世
    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這一點對於當時來說非常特殊。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正式滅亡,不過在東漢滅亡的前一年,也就是219年。當時發生了很多大事,有很多名人在這一年去世。我們看一下大致狀況。首先是曹操手下的著名將領夏侯淵去世。夏侯淵在漢中之戰的時候被黃忠斬殺。
  • 陳賡為什麼和毛主席說:我的大將不是你給的?和這位特殊上將有關
    陳賡是湖南湘鄉市人,1903年出生,14歲時投筆從戎參軍,21歲,他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成為「黃埔三傑」之一,蔣介石將他視為自己的得意學生,但是陳賡卻是對他愛理不理,之後蔣介石發動反革命,陳賡更是率部舉起了反蔣的大旗,參加了南昌起義。
  • 錢學森想見兩個老朋友,當地無法做決定,驚動陳賡從北京飛到東北
    新中國的成立後,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他對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報效祖國了。但是,錢學森一家卻被限制出境。因為當時朝鮮半島戰火頓起,杜魯門決定武裝幹涉朝鮮,並且決意要阻礙新中國的發展。在得知錢學森想回中國後,美國海軍部副部長(海軍次長)金貝爾說了一句名言: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 陳賡執行秘密任務,險遇敵軍司令錢大鈞,錢大鈞故意裝糊塗放走他
    1926年9月,黨組織派遣陳賡等人前往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和群眾武裝暴動經驗,回到國內後,國內已經是白色恐怖時期,陳賡化名為王庸,在周恩來領導的中央特科工作。1928年,陳賡準備前往天津執行秘密任務,他在上海坐上了火車,是普通車廂,三等客車,等火車到了南京以後,陳賡出來透氣時,突然看到有一群人圍著國民黨的一個大官進了火車的包廂。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26年3月16日,美國火箭研製的先驅者、科學家羅伯特·戈達德在美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助推火箭
  • 陳賡逸事:上臺喝主席水,當選候補委員,追著主席問:什麼是候補
    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大家一想起戰爭中的革命將領,首先想到的總是鐵面無私,忠肝義膽,不太好親近,但在事實上,鐵血漢子也有柔情有趣的一面,陳賡就是這樣一位戰將。
  • 旅長陳賡2名警衛員,團長王近山卻有7名,連徐帥都說應該這樣配!
    旅長陳賡2名警衛員,團長王近山卻有7名,連徐帥都說應該這樣配!百戰將星王近山,為何人稱「王瘋子」,他「瘋」起來有多可怕?在中國近代的將軍隊伍中,王近山的名字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戰場上他是不要命的「瘋子」,情場上他是不顧前途的傻子,病逝後卻以軍級身份享受副大軍區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