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於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舉辦「2015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
史懷哲人道主義獎、綠色美國終身成就獎等的國際知名心靈環保人士約翰 羅賓斯(John Robbins)主講「新世紀飲食改革」
合影留念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5年11月7日及8日,福智於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舉辦「2015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特別邀請國際知名心靈環保人士約翰 羅賓斯(John Robbins)、財團法人臺北市福智佛教基金會董事長釋如證、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臺灣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李嗣涔,以及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良基等產官學具真知灼見之士,共同探討二十一世紀是心靈覺醒世紀的新思潮內涵。今年,論壇更融入與時俱進的國際觀點、理念實務並重,以及社會教化的關鍵影響力呈現,現場逾七百位人士共襄盛舉。
創辦人日常老和尚主張重視心靈、珍惜環境,其關鍵在於日常老和尚認為,現今是一個物質發達、豐富的時代,但是組合人類與社會,需要物質與心靈共同運作。而現今社會人與人對立競爭,對於物慾無止盡的追求,以及對環境及地球無情的榨取,未來將會是場可悲的浩劫。老和尚深遠的悲心呼籲:「人要重視心靈及珍惜這個環境,這兩者必須從教育下手。一切都是由於人心造成的,而心就是要透過教育,才能轉變。」老和尚因此創立福智文教基金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裡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福智佛教基金會。多年來,深耕關心健康、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事業,期盼以心靈教育為核心,帶動社會世界和諧永續的未來。
為了匯聚更多心靈教化的正面能量與希望,福智基金會於2013年開始,舉辦「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集結產官學有志之士,成為一個整體的力量,共同探討二十一世紀心靈淨化、服務利他與環境永續議題。論壇至今已歷兩屆,已逾一千兩百人參與,獲致各界讚許與認同。並承許優質的生命教育可以對治心靈空虛、改善人際關係,對家庭及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透由心靈教育,老師不放棄每位孩子,以修己善人的終身學習,方能展現代教師的最高價值;而實踐企業倫理須從領導者心靈素質培育,漸而拓展至對人的尊重,開展永續企業的價值鏈,減緩環境惡化,達到友善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成效。參與的各界人士也多方肯定心靈教育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
今年,論壇首次邁向與國際與時俱進的觀點作探討,邀請曾獲頒史懷哲人道主義獎、綠色美國終身成就獎等的國際知名心靈環保人士約翰 羅賓斯(John Robbins)主講「新世紀飲食改革」。約翰這一生選擇遠離富豪名利,奉獻於推動健康、慈悲及永續性的未來。他在世界成千上萬的演說及影響力深受世人推崇;他創辦「拯救地球」國際性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推廣選擇健康與環保的食物、提高對經濟動物的關注、教育世人提升關注環保與生態環境的意識。他被視為是世界頂尖的專家,許多國際健康與生態的權威人士都肯定他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成就者之一。在此次論壇中,約翰羅賓斯闡述,他關心的是人類的健康、幸福和安寧,以及地球及一切生命的福祉。能不畏艱難的面對挑戰而實現夢想,源自於一顆真誠利他的心靈,並進而帶動他人一同實踐。
論壇第二天首場,由福智佛教基金會董事長釋如證及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良基,探討「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專題演講,闡述日常老和尚畢生致力於教育的觀點。如證法師追隨日常老和尚接觸了許多教育界與企業界的人士,觀察到看似進步的時代,很多人心裡卻不快樂,甚至感受到社會衰退與無奈。法師以日常老和尚深遠的智慧引導大家回歸教育本質的探討與重視。以心靈為主,物質為輔,從淨化自心到推己及人的胸懷開展,方能創造出社會國家的優秀人才與全人類的福祉。如證法師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說明基金會秉承日常老和尚的教育思想,歷年來推動心靈成長的活動已遍及海內外,舉凡幼兒園、讀經班、青少年班、大專營、社會青年營、企業營、教師營、長青班,以及各類精採人生班等,已嘉惠各年齡層及各階層,並獲教育部的讚許與肯定。完整呈現理論與實務並重及社會教化的深遠影響力。
論壇同時邀請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顧洋,以及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駱尚廉,以「2015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年」為主題,探討臺灣如何迎向國際創造永續未來;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將演講「心靈、幸福與永續」,帶大家回顧臺灣一路走過的歷程、危機與成果,迎向幸福希望的進程;由臺灣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李嗣涔,講述「心靈──物理學失落的一塊拼圖」;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釋慧開,將報告「生命的永續經營觀」及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暨學術委員、傳心心理治療所所長林玉華,報告「從佛法與心理治療談苦樂問題」;最後一堂主題論壇由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以及兩位前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與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黃榮村,共同發表「人才培育 永續發展」為總結。
會中,並展出福智文教基金會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豐碩推動實例。福智團體執行長盧克宙引述日常老和尚的話:「相信透過各位先進、諸方賢達的深思熟慮,必能為大眾找出一條康莊大道,成就自利利他的崇高人生目標。一方面,可以挽救目前急遽惡化的社會;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創未來的理想世界。」福智期望拋磚引玉,透由教育,持續拓展向上向善的凝聚力與影響力,創造幸福和諧國際和平的大同世界。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