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脾胃需要補氣養血,氣血充足,運行通暢,經絡疏通,臟腑平衡

2021-01-10 文華蘋果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藥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方式,中醫治病養生講究五行與五臟:肺、肝、腎、心、脾,互相配合;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在實踐中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五行學說是中醫的基礎理論,同指大自然五種元素: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的盛衰,會影響萬物運作;而中醫的五行學說,是將人體五臟的特性歸類對應, 中醫認為人體所有疾病都涉及五行失衡,當五行中的火過旺,會引致心煩、暴躁,五行相生相剋,治療心火盛,不一定要抑制火,反而增強代表水的腎,水能克火,心火自然減弱,這就是五行相剋的規律。

腎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就如水滋養植物的生長一樣;心能溫熱全身,所以將心比作火;脾胃負責消化吸收,正如土吸收養分;肝的特性是敏感柔順,像萌芽中的樹木;肺通過鼻與外界接通,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正如金會順勢改變;至於五行相生,例如長期咳嗽的患者,中醫先要治療患者的脾胃,並不單治肺,脾滋養肺,所以改善脾胃健康,肺病就會好轉,簡單來說五行養生就是通過藥物和食療,維持調劑金、木、水、火、土的平衡,促進健康。

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氣血」二字,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對於中醫來說,人體最需要的就是氣和血,可以說人體就是靠氣血在供養著,氣行血行,氣滯血淤,氣血充足,運行通暢,人就會健康長壽,否則人就容易得病,只要氣血和順,人體自然不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說,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氣血,氣血通調則身體無恙,百病不生;氣血不調則怪病不斷,痛苦不堪,一切人體的健康問題都是由氣血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的;所有身體問題的調理都要靠通暢氣血、補足氣血來實現。

身體就像一間屋子,內藏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每一個元素都要平衡,因此,養生進補,必須先認識五行概念,了解身體需要,才能科學養生,中醫講究「五色入五臟」,五色是指赤青黃白黑,可以滋補心肝脾肺腎;人體作為一個內外統一的有機整體,通過五色和身體調和並順應五態,就可以調整人的容顏和身體,五臟六腑都需要氣血的滋養,經絡的暢通,才能正常的工作;而充足的氣血則有賴於健康的五臟來提供,所以說健康的根本在氣血,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氣血充足、經絡疏通、臟腑平衡。

很多人把養生理解為進補,以為養生就是要滋補,所以誤解了養生,過分養生既不是中醫的理念,我們了解了五行相互滋養的規律,也明白養生就是養氣血,那麼,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養而不是過分的進補,當然保養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梳頭就能有利於疏通經絡,春季陽氣升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梳頭,人的頭部穴位多,經絡繁布,梳頭可以通經絡,讓人氣血舒暢,精神抖擻,除此之外,梳頭還有利於其他經絡保健養生之功效,所以很多人誤解養生就是進補,梳頭也有助於養生,因此,養生要調養氣血。

氣血不足,會氣短,懶得說話,體倦乏力,容易出汗,我們就可以選擇一些食療的方法調養,有許多食物最適宜補氣,比如香菇,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葷」的美稱,對於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補血的食物有紅棗、紅蘿蔔、黑豆、紅豆、桂圓、黑木耳等,補氣的食物有黃芪、人參、黨參、當歸、枸杞等,日常食用補氣血最多的就是紅棗和枸杞,說簡單一點就是,平日裡多吃一點紅棗枸杞就能補氣益胃,如果身體需要補虛,就可以適當選擇一些食療方法,正常情況下不必日日操心如何滋養身體,過分滋補也會給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失調影響健康。

在中藥學裡,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平時多吃紅棗、黃芪、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4.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其他的食材也都有調養的功效,不過,我們只要在日常保護好腸胃,補氣養血,健脾益胃,就能很好的保護身體,最難的還是養胃護胃,我們了解的五行和五臟的對應關係,也了解了一些調養的方法,這些方法達到最佳效果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康的腸胃,所以養生就是養氣血,氣血充足,運行通暢,氣血和順,百病不生。

相關焦點

  • 經絡不通的時候,多數有氣滯血瘀,怎麼運用甘化陽通經絡
    我們經常說的「經絡不通,百病叢生」,體內經絡受到阻塞之後,臟腑內氣血的流動就會受到影響,很有可能出現氣血供應不足,或者即使獲得了滋養,「量」也會不足,體內就會堆積過多的垃圾和毒素,形成癥瘕,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保證經絡通暢,氣血通暢,是養生的前提。
  • 經絡不通,身體可能有四個表現,如果一個都沒有,恭喜,氣血平和
    經絡是中醫獨特的理論,它是指人體氣血運行、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個部位聯繫的通道。「經絡不通百病生」!因此,保持人體經絡的通暢是養生的一個重要內容。平時,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經絡有點不通,需要好好地疏通經絡。那麼,經絡為什麼不通呢?經絡不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人體的氣血不足。打個比方,如果河裡面的水少了,河裡面就會出現淤塞。
  • 脖子肩膀僵硬酸痛,用這個方法打通瘀滯,促進全身氣血通暢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甩手功,不僅能很好地疏通頸椎、肩膀、胳膊等局部的氣血,而且還能疏通全身氣血,活血化瘀。當全身氣血通暢,很多慢性病就能不藥而愈。甩手功是由《達摩易筋經》中的功法演變而來。南北朝時期,來自印度的僧人達摩大師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開創了佛教禪宗之先河,並傳了兩套內練功法,一曰《易筋經》,二曰《洗髓經》。
  • 補氣是什麼?拍手為什麼能補氣?神奇方法快來看看
    拍手是一種至剛至陽的養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補氣。手是陽氣的大本營,腳是陰氣的大本營。手穴共有39個,拍手可以震動陽氣,推動全身氣的運行。 為什麼要早上拍呢?
  • 練瑜伽:精修,打開身體經絡,疏通氣血!
    小密語錄:女人氣血通暢才會更美麗!拉筋,其實不僅僅是抻拉大家腿部的筋腱,而是打開腿部經絡,從而疏通氣血,驅邪散寒,強身健體。腿部運行著人體六條經絡:肝、膽、脾、腎、膀胱、胃。拉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裡的垃圾清除,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另外,拉筋不只能強健臟腑功能,正確的拉筋姿態還能正骨、正脊,治療頸椎病,肩周炎等骨病。下面看幾個姿勢吧!
  • 經絡不通怎麼辦升溫是疏通經絡最有效的方法
    1.冷冷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手腳冰涼了,這很有可能是經絡不通的信號,因為人體的體溫是靠氣血輸送決定,只有我們氣血充足,體溫才會正常,而如果我們出現發冷的情況,則說明我們可能經絡不通。並且有些經絡不通的人還有可能會出現一半體溫正常一半發涼的情況,如果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發涼的情況,可以適當的疏通經絡,相信發冷的情況會有所改變!
  • 這幾個日子是古人一年中規定適合拔掉白髮的吉日,這樣做氣血充沛
    靠這兩個臟腑!發為血之餘,發為腎之華。血是肝血,腎是腎精。也就是說,頭髮的顏色,主要靠身體中肝血和腎水來給頭髮賦予顏色。肝有藏血的功能,即儲藏部分血也調節全身運行的血,腎有藏精的功能,這個精能調節全身的氣血和功能,主要藏在腎裡也有部分分布於其他臟腑。
  • 女人氣血不足老得快?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女人氣血不足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麼有沒有一種有效且無副作用的補充女人氣血的方法呢?中醫學認為,灸法保健可疏通經絡、調和營衛、補益氣血、調和陰陽、協調臟腑,從而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何艾灸調理氣血?
  • 氣色差怎麼辦、補氣養血,吃這6種日常食物、讓你面色紅潤精神好
    導語:我們都知道,人體只有氣血充足,才能面色紅潤,精神飽滿,如果最近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那麼你可能是氣血虧虛了,日常飲食怎樣補養氣血呢?這三種食物你一定要知道。一、棗類棗類中以黑棗,紅棗,蜜棗最佳。這些成分共同促進機體紅細胞的生成,增強脊髓的造血功能,一直被中醫認為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味道甘甜,方便易食,容易購買,氣色差的人想要補氣養血,那麼大棗必不可少。二、山藥中醫記載山藥是補氣佳品,有神仙之品的美譽,古籍記載其味甘性平,擅長補中益氣,健運脾胃,具有很好的補益肺脾腎的功效,其性味平和,無論任何體質的人都宜食用。
  • 在中醫看來,有2條經絡堵住了
    這些睡眠問題,在中醫看來,或許是幾條經絡堵住了。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中醫認為,人體臟腑與十二個時辰相對應。在相對應的時辰裡,臟腑的氣血最旺盛、功能最強,如果臟腑有異常,就會出現難莫名清醒且以入眠的情形。疏通肺經凌晨3到5點是肺經當令,同時也是肺功能最強的時候。因此肺火過旺、肺氣不足、肺熱等人群就更容易醒來。
  • 中醫師提醒:一個身體要經絡通暢,要牢記這4動作,別不信
    經絡通暢的重要性!中醫認為「萬病之源源於血 , 百病之由由於氣 。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經絡暢通,氣血運行正常,人就不會生病。相反,經絡不通,各種疾病也就隨之而來,如肩頸僵硬、肌肉疲勞、肩周炎和頸椎病變、頭暈、頭痛、大腦供氧不足、睡眠質量下降、失眠多夢等。這是因為我們的能量油是疏通人體經絡為根本,氣不足則血不暢 ,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
  • 有些人已經氣血不足了!其實夏天才最需要補氣血!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這是因為夏天氣血往外走,往體表分布,外面的氣血越來越旺盛,臟腑氣血就相對空虛,對健康的人來說,夏天都會「無病三分虛」,而那些身體底子差、平日就氣血不足的人,就會特別難過,相當於本來家裡就快揭不開鍋了,你還得上繳皇糧,只能掏空家裡僅有的一點兒存貨。
  • 經絡通不通,身體會有四個表現,如果都有,恭喜氣血平和
    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有點經絡不通了」,需要好好疏通一下經絡。那麼,經絡是如何不通的呢?經絡通不通,我們從哪些地方來參考判斷呢?首先,經絡為什麼不通?經絡不通的原因,無非兩個方面:氣血少了:就如同江河裡的水少了,江河也就出現淤塞,經絡也是一樣,作為氣血運行的通道,如果本身運行的氣血不足,自然就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通」;氣血慢了:這個主要是中醫所說的「邪氣阻滯」,「風寒暑溼燥火」無論哪一種邪,只要它們客於經絡,就成了經絡的「不俗之客」,氣血運行放緩。明白了經絡為何不通的原因,那麼,從哪些方面來判斷經絡通與不通呢?
  • 三補不如一通,氣虛、陽虛、血虛,進補前做好三點,通經絡
    但是,很多人進補後,並不覺得自己的「體子虛」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似乎吃下去的那些「好東西」都白吃了。這又是為何呢?其實,我們在進補的時候,不能忽視一個關鍵問題:經絡的暢通。無論陰陽還是氣血,它們在身體的存在形式,應該分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數量的多少,也就是我們上面說到的「虛實」,二是它們運行的暢通。尤其第二點,對我們身體的健康更有深遠的影響。
  • 氣血足的人老得慢!女人氣血不足,身體也許「露出馬腳」,莫大意
    而女性氣血不足,在平時也要學會調節飲食和作息,這樣才能夠補足氣血,讓你保持年輕狀態,一起來了解一下。女人氣血不足?堅持1動作,常吃2物,補氣養血,或能保持年輕態【堅持1動作】踮腳。踮腳這個動作,看似非常簡單,但是,若每天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踮腳的話,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將血液供應心臟,保護心臟以及心血管的健康。
  • 氣血不足的人,一直在補氣血,為何總是「補不起」?有3點要注意
    在我看來,這些朋友很可能忽視了補益氣血的3個問題。如果這3個問題都注意好了,必然不會有這種情況:1、氣血相依,補氣以生血、補血以固氣:因為氣血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氣血不足的調理,大多數情況應該是氣血兼顧。中醫素有「補氣生血」、「補血固氣」的說法。所謂補氣生血,主要是針對血虛而言。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健脾益氣,使脾能生化更多的氣。
  • 經絡不通也可自測 疏通從日常開始
    原標題:經絡不通也可自測 疏通從日常開始   我們常說經絡通暢,身體就好。經絡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才能判斷出我們的經絡是否通常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一起看看中醫有哪些說法和方法吧 。   什麼是經絡?
  • 腿部經絡堵塞,身體或會提出「抗議」,疏通經絡之方法,勸你收藏
    經絡對於人體來說,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對人體氣血的運行以及各個部位的正常運行都具有影響,現代人因工作太過繁忙,不少人都沒有時間去鍛鍊身體,造成全身經絡都處在不暢通的環境下,如果是那些久坐人群,腿部經絡就會變得更加不通暢。這正是人們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