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2020年,對內江而言,極不平凡、極不容易。
這是大戰大考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讓內江經濟社會發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嚴重衝擊;年中,強降雨襲來,內江迎來39年以來最大洪峰過境。疫情防控阻擊戰、疫後重振民生保衛戰、經濟發展主動戰、防汛救災攻堅戰,內江一仗接著一仗打。
在逆境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內江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打出「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組合拳;實施脫貧攻堅「十大行動」,落實「十項配套措施」,脫貧退出質量全面鞏固提升,順利通過國家普查、省級調查和省級交叉考核;積極主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推動各項工作先行先試,取得明顯成效……這份人民至上的時代答卷彰顯的是,內江堅決打贏「兩場硬仗」、奮力奪取「雙勝利」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從「短暫沉寂」到「全面恢復」
經濟復甦腳步越走越穩健
近日,在位於資中縣的中建材(內江)玻璃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沒有被寒冬所影響,正熱火朝天搶工期、忙生產。
預計2020年產值達2.4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明顯……這樣的成績,讓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波十分欣喜。
僅從該公司在特殊之年創造的「奇蹟」可以看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內江經濟的「發動機」從「按下暫停鍵」到「快速重啟」,再到「加速全面恢復」,內江每天不一樣,月月有變化。
時間回到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不僅打亂了人們歸家的步伐,也讓包括內江在內的全國經濟陷入停擺。
這場疫情對內江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看一組數據: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12.33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9.82億元,同比下降2.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22.2億元,同比下降1.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0.31億元,同比下降5.0%。
2020年疫情疊加汛情,戰疫、戰洪、戰貧,「大考」前所未有。
於磨難中奮起、在逆境中前行,內江卯足幹勁往前衝!
2020年1月23日,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果斷作出決策,建立完善領導機制,做好應急預案,加強聯防聯控,採取有效防控和服務保障措施,確保科學防控、有效防控,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2020年2月8日,在落實落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四川萬林冷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們陸續返崗生產,幹勁十足,一袋袋速凍食品「下線」,成為抗擊疫情的「糧草」之一。
4天之後,內江城市過境高速公路高橋互通連接線項目正式復工。這是疫情發生後,內江首個復工的重點工程項目,吹響了復工復產的「衝鋒號」。
緊接著,黃荊壩大橋及連接線項目、中農聯·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農特產品電商物流中心、內江金鴻曲軸有限公司、巨騰(內江)資訊配件有限公司、市體育中心、謝家河流域水環境整治工程(再生水廠)等企業及建設項目相繼復工復產。
企業生產車間的備戰圖和施工現場奮鬥圖,彰顯了內江奪取「雙勝利」的堅定信心。
內江密集出招,打出政策「組合拳」——
出臺支持中小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難關16條措施,出臺支持重點項目復工開工14條措施,落實領導幹部聯繫重點項目機制,成立重點項目復開工專班,出臺推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104條措施;
深入開展「311」幹部幫扶基層行動、落實領導幹部聯繫重點項目機制;
開通12345政府服務平臺專線,及時回應企業和群眾關切,幫助更多企業復工復產並逐步達產……
截至2020年3月1日,全市369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應復盡復」,復工率100%。
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同心協力,一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答卷,成為了「中國之治」的生動例證。
從」四場大會「到」四大主題「
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2020年5月19日,一場聲勢浩大的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推進大會拉開序幕。
三個月時間裡,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帶領下,46支產業招商小分隊盡銳出戰,當好項目「代言人」「銷售經理」和「首席談判官」,彰顯了「高位推動」姿態,為內江招商引資工作「打板」。
2020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把「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作為工作著力點,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牢牢把握主動權,力爭創造更多成果。
這是內江將四川部署迅速轉化為具體行動的一個重要舉措。2020年5月18日,全市「工業挑大梁」和經濟合作工作會議召開。半個月內,內江連續召開四場大會,分別聚焦「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四個主題。
四場大會鎖定同一個目標: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動態調整策略,堅持「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加快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堅決打贏「兩場硬仗」、奮力奪取「雙勝利」。
四場大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描繪出一幅清晰的「作戰圖」;四場大會,凸顯四大主題,既有攻堅重點,又聯繫緊密、缺一不可;四場大會,形成四股牽引力,督促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把抓落實、見成效貫穿始終。
從經濟發展數據,可窺見經濟發展成績——
看投資,2020年1~11月,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9.04億元、增長1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5位、川南四市第2位;
看工業,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 。
看消費,1~11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億元。
看農業,2020年,內江市糧食生產喜獲豐收,總產量172.16萬噸,比上年增加1.41萬噸,同比增長0.8%,增幅與全省持平,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長態勢。
從「單打獨鬥」到「進城入圈」
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62分鐘!2020年12月24日9時15分,在川渝人民注視的目光中,已開通5年的成渝高鐵提速。內江到成都、重慶的最短時間從此前的最短42分鐘壓縮到33分鐘,成為唯一同時進入成都和重慶「半小時高鐵圈」的城市。
1月6日,作為北京新發地進入西南區域的首個項目,中國資中·新發地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正式啟動試運營,成渝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將得到極大豐富……
一年來,按照省委賦予內江「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的發展定位,內江堅持「聯通雙城抓配套服務,聯合毗鄰抓協同突破,聯動市域抓自身發力」,建設「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四區塊」,實施「五項重大行動計劃」,努力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發展優勢。
有可操作的頂層部署——
2020年川渝兩地共同實施的41個重大項目中內江佔4個,川渝共同規劃的9大毗鄰地區合作功能平臺中內江佔1個,四川省規劃的8個省級合作平臺中內江佔1個,四川省首批10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中內江佔1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涉及「內江元素」的達38項,川渝兩地即將印發的《聯合實施方案》涉及「內江元素」的達49項。
內江梳理儲備「四重」清單事項共計340個,總投資預計5636億元。與成都、重慶相關地區籤署合作協議81個,開展互訪活動90餘次,形成一大批合作成果。
有可踐行的具體操作——
交通方面:成都至宜賓高速公路、黃荊壩大橋及連接線已於2020年12月31日全線建成通車;內江至大足高速公路已於2020年10月29日開工建設;成自瀘赤與樂自高速公路連接線(威遠段)已完成土地交付780畝,已完成路基清表9公裡,打通便道9公裡……一大批基礎性、支撐性和引領性的重大項目助力內江建設成渝重要交通樞紐。
產業方面:2020年12月16日,內江與重慶市畜牧科學院攜手,共同設立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內江分院暨內江豬研究所,開展內江豬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擬合作共建4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綠色發展產業帶……一項項互動合作,為內江構建「5+4+5」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民生方面: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實現了公積金異地貸款、異地就醫結算、川渝兩地群眾提供臨時身份證明列印「一站式」服務等涉及川渝群眾生活多個方面的民生互融互通,有力推進內江構築城鄉基層治理和現代公共服務新格局行動計劃。
2020年12月22日,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內江市委關於制定內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奮發有為、團結拼搏,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開啟內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