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亦是名門千金。但她對這宗媒妁之言,宗族包辦的婚姻,並不情願。她沒有上過新學堂,甚至還纏過腳。可她卻拒絕陳腐,渴望新潮,她崇尚獨立,不願依附像張廷重這樣的男人。張愛玲也說過她母親是「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
黃素瓊濡染了五四風潮的新事物,成了民國初期一位時尚的新女性。她之後的人生,也因為她的果敢而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奇。看過一張黃素瓊的黑白照片, 面容清秀,目光深邃,眉間自有一份孤傲與高遠。這樣的女子,如何經受得起張廷重那種醉生夢死的活法。或許為了維持這段婚姻,為了孩子著想,她試圖勸誡過、努力過,但那時的張廷重早已被鴉片迷了心性,縱是想要回頭,也力不從心了。
所以黃素瓊乾脆冷了心,給自己尋找樂趣,花心思學鋼琴、讀外語、剪裁衣服。任由張廷重關在屋內吞雲吐霧,或在外面納妾嫖妓她全然不顧。當一個女人不再愛一個男人的時候,那個男人無論犯下怎樣的錯誤,她都不屑去過問。任何的詢問與低喚,都是煩膩的糾纏。黃素瓊不僅對丈夫漠不關心,甚至捨得丟下一雙兒女,去開始自己的人生。
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也是個新派女性,她同樣看不慣兄長張廷重的陳腐,與嫂子黃素瓊意氣相投。她們形同姐妹的感情,給這個沉悶的家庭增添了幾許鮮活的氣息。姑姑張茂淵給張愛玲以後的人生亦帶來了許多溫情,她曾經說過:「亂世的人, 得過且過,沒有真的家。然而我對於我姑姑的家,卻有一種天長地久的感覺。」
張愛玲體內雖流滿著貴族血液,可在不曾綻放、便已凋謝的家族裡,她的人生無疑添了更多的戲劇性。但我始終相信,一個人的才華與出生沒有瓜葛,一 切因果,緣於前生。豈不知,命運之神,早已守候在你今生必經的路口,不期然地與你相遇。之後用它認定的方式,主宰你的一生。張愛玲,這顆閃亮的星辰,亦跳不出柔軟時光,逃不過塵世的種種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