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清晰月球表面!加州天文攝影師通過堆棧數萬張月相圖合成

2021-01-08 十輪網

加州知名天文攝影師安德魯·麥卡錫(Andrew McCarthy),日前通過捕捉月球在不同月相狀態下的照片,並將這些多達數萬張的圖像,疊圖合成一張細節極為清晰的月球隕石坑照片。

加州天文攝影師安德魯·麥卡錫(Andrew McCarthy)昨在個人的社群媒體上發文並寫道:「這個月亮對你來說看起來可能有些好笑,但卻是最真實的面貌。」而貼文中的照片正是他歷時兩周使用專業的ASI1600MM和Celestron edgeHD 800器材,拍攝了數張月相照片,再通過計算機技術堆棧這2萬張真實的月球原始照片才完成。

根據外媒報導,攝影師麥卡錫所攝的月球隕石坑照,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一張月球照片,照片上的月球看起來異常清晰且十分壯觀,各種大大小小的月球表面、隕石坑和細節等,都被完整地呈現出來。

麥卡錫表示:「在兩周的月亮拍攝中,我拍攝了對比度最大的部分,將它們對齊並融合在一起,以顯示整個表面的豐富細節。而完成數千張照片真的很累人,因為月亮每天都在變化,並不會在一樣的位置,所以每個圖像都必須映射到3D球體,並進行調整來確保每個圖像對齊。」

鑑於每年的第1季是觀看月球隕石坑細節的最佳時間,因為陽光照在月球晝夜線(lunar terminator,又稱暮光區)這一區域的角度,使得環形山和其它地型特徵形成的陰影被加長,因此,觀測者可以更清楚的看出這些特徵。

根據NASA的說法,這種現象類似於太陽以低角度照攝地球時,陰影當地面上的延長,有鑑於此,大多數月球攝影研究的明亮區域中心都接近月球晝夜線,並且由此產生的陰影特徵提供準確的地型辨別。

然而,這也不是麥卡錫的第一張攝月作品,去年他便曾拍攝出連NASA都驚嘆的月球表面局部特寫照,這張照片裡的月球表面也十分清晰,堪比NASA從宇宙空間站傳來的作品,時隔一年,新一組月球隕石坑成品照之精細度依舊令人瞠目結舌。

來源:mail online

相關焦點

  • 美天文愛好者用37440張照片合成全景星空圖
    尼克·賴辛格的這張圖片是用在全球不同地區拍攝的3.7萬多張照片合成的。拍攝和製作合成圖用了他1年時間。  北京時間5月16日消息,這張令人難以置信的全景星空圖是由天文愛好者和攝影師尼克·賴辛格製作的。他一直在觀測天空,但是去年他毅然辭去了在西雅圖的市場營銷主管工作,拖著6個同步相機旅行大約6萬英裡(9.66萬公裡),利用期間拍攝的大量照片合成這張全景星空圖。  在美國西部和南非,28歲的賴辛格把相機放置在位置較高的地方,在晴朗的漫漫長夜實時拍攝周圍的新月。
  • 一張圖展現神奇月相變化
    新通圖攝影師 曾國偉攝月升月落是大自然月復一月的結果,月全食卻將一個月的月相在4個多小時裡漸次綻放,這是一次多麼美麗的展現。攝影師從100多張圖片裡挑選了20多張製作成一個圓形的月升月落圖。  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誌月食開始。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 人類月球日,月相腕錶致敬
    51年前的今天,一個美國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人類月球日,就在今天。一起看看腕上月亮吧浩瀚的太空承載了人類探索的熱情,神秘的月球寄託了人類對未知的嚮往。
  • 2009精彩天文照片:加拿大壯觀綠色極光(圖)
    北京時間9月1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09年天文攝影師大賽(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09 competition)即將揭曉,很多參賽照片令人難忘,其中包括栩栩如生的馬頭星雲和神秘莫測的閃閃發光的弓形獵戶座這兩張。
  • 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乙亥年最後一輪絕美月色(圖)
    在通訊交通設施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經常和親人見面或者視頻聊天,人們對月亮的情感寄託轉變為記錄月相和對天文探索的熱情。太空人登上月球執行科考任務;天文愛好者用望遠鏡觀測月球表面;攝影師用長焦鏡頭拍下月圓時刻,對於大眾而言,望月的樂趣更多地在於記錄和分享,在月圓之夜拍一組月亮美圖,分享給親朋好友。這些,是當代人寫給月亮的「詩句」。
  •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月食期間,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月亮表面的陰影逐漸從小變大,仿佛一口口地被吃掉。事實上,不只是月食,平常日子裡你只要抬頭望月,堅持數日,也會看到月亮身型的變化。
  •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月食期間,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身邊的天文學  本報記者 唐 婷  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和之相符的是從月球軌道上遙感繪製的月球地質化學圖也顯示其地殼幾乎都是由斜長巖組成。通過對部分熔融的地幔噴發出的熔巖流冷凝下來的月巖樣本的研究,科學家確認地幔含有比地球更豐富的鐵,其主要成分是鎂鐵質。通過地球物理技術發現月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50公裡左右。月球的地質結構月球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
  • 曉梅說古代天文曆法:古籍中的月相,什麼是月相?
    由於月球、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的改變,在地球上的人們看來,月亮就有盈虧的變化。在人們眼目中,月亮的明亮部分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象,這就是天文學上所說的「月相。」按照現代天文學的說法,當月球恰好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球的黑暗半球對著我們,我們看不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新月過後,可看見的月球上被照亮的半球的一部分,形如蛾眉,這時的月相叫「蛾眉月」。
  • 杭州一天文學教師指出小學科學教材月相圖有誤
    他打算明年去一趟內蒙古,那裡視野寬闊,便於觀測天文現象。昨天(12月10日),秦鴻翼老師告訴記者,他發現了兩個關於月相的錯誤描述。初五月相,2017年3月2日攝於杭州。●第一個是網傳的部分關於月相變化的示意圖有誤差網傳的示意圖中,月球的亮面都直立著(亮面與暗面是左右結構),並且上半月月相中,月球亮面在右側(指向位於西方的太陽),下半月月相中,月球亮面在左側(指向位於東方的太陽),反映了月球是被太陽光照亮這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 中國8幅作品入圍2019年世界攝影師大賽
    獵戶座大星雲是一個瀰漫星雲,距地球約1300光,在無光害地區用肉眼就可看到,用普通雙筒望遠鏡就能觀察到一個燃燒的火鳥圖像,是科學家和天文攝影師最喜歡的觀測對象,也是檢驗攝影師天文攝影能力的最佳拍攝對象。索倫之眼,Andrew Campbell,澳大利亞。
  • 月相(圖)
    月球迎著太陽的半個球是亮的,背著太陽的半個球是暗的。因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隨著月球繞地球運行而變化,在地球上看月球的角度不一樣,月球就有了各種圓缺形狀,即月相的更替,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圖:各種月相形成的示意圖     月球位於日、地之間時叫做
  • 回顧2019年天文美圖二十佳
    天文攝影師RonBrecher利用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的一個天文臺獲得的數據製作了這個星系的美妙圖片。圖片來源:RonBrecher07三星共晨上圖拍攝於1月21日。在「超級血狼月」月全食的最後階段,金星、木星和滿月照亮了晨空。
  • 中秋最佳腕錶——月相表
    要說最搭中秋節的腕錶 月相表是真的當之無愧了。它可以清楚的顯示月球陰晴圓缺變化的功能~早在公元前的古代文明就已經有推演月相變化的機械裝置。而到了中世紀 月相作為一種曆法、天文的功能、也頻繁出現於教堂塔鍾之上。月相作為鐘錶天文功能的一種傳統 自然而然的流傳下來。
  • 以人馬座為基準,Google的天文攝影是怎麼做的?
    除了普通的景物之外,Google 意識到拍攝夜晚的天空可能也是一種拍攝場景,並為開發了天文攝影功能。暗光拍攝有一個大敵就是噪點問題,在進光量不足的情況下,夜晚拍攝的照片會出現讓人無法容忍的噪點。解決的方法當然是增加進光量,至於如何增加增加進光量,延長曝光時間是最直接和簡單的方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會因為場景中物體的運動和手持不穩定導致模糊。
  • 天文觀測應用MOON:實時播報月球圓缺狀態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這個小軟MOON提供了每一天基本的月相變化,以及下一個新月滿月的時間,最贊的還數畫面,一幅月球在太陽照射下的形態,似動又似靜止,一種宇宙的蒼涼之感油然而生。實時播報月球圓缺狀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人對月相圓了又殘,殘了又圓的形態賦予了比純科學更有深度的人文情懷。而小軟MOON則更加科學的記錄月球圓缺的規律,無需聯網,打開之後即顯示今日的月相,分數表示今天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佔整體的百分之幾。
  • 「展廳展品」月食和月相,你能分清楚嗎?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兩個天文現象——「月食」和「月相」。這兩個現象都會看到月亮經歷圓缺變化,但它們兩者截然不同。月食的原因,的確是「地球把太陽光擋住了」,但月相的原因,就完全不是這回事了。現在請你先構想這樣一個場景:你是古人,長夜漫漫,又無心睡眠,於是總在半夜溜達出來看月亮,你會看到什麼呢?
  • 2020年天文日曆,掌控全年天文計劃
    如果你對天文事件很感興趣,Celestron 的這本日曆可以幫助你記錄月相、流星雨、日食等等。2020年的天文日曆將逐月記錄今年最重要的外太空現象,所以你總能提前知道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和地點。天文日曆對天文攝影師和天文學家特別有用,現在可以計劃全年的天文計劃。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暑假生活》中的「觀月題」。(資料)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月球表面為什麼會有大量的,面積很大的隕石坑?
    同處在一個太陽系裡,水星和月球都有著大量的隕石坑,甚至大的在地球上用肉眼都能依稀可辨!然而地球上卻難以難找到類似的痕跡....為何會這樣?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環形山,其實月球背面的環形山更多,正面還有比較暗淡的「月海」!反面卻鮮有這樣的區域,都是反射率很高的各種高原與環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