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多數人張口就會讀錯,後人無奈紛紛改名換姓

2021-01-20 歷史潮河

我國歷史悠久,姓氏也是源遠流長,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記載,我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單姓有6931個,雙字姓有9012個等,而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多數人張口就會讀錯,後人無奈紛紛改名換姓。

這便是彡姓,可讀作「shǎn」與「xiǎn」,據《姓源》記載彡(xiǎn)姓是姜姓的後裔,也就是炎帝的後人,《姓氏考略》記載「彡姓」為彡且氏所改,彡且又作「彡姐(xiǎn zǐ)」,是戰國末期至秦、漢時期西北甘肅地區羌族的一個氏族部落。

彡且氏的後人將姓氏簡化為「彡」姓或是將上下合為一字,秦朝時期「彡」姓人依附於匈奴,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北擊匈奴,一部分西遷去了歐洲,還有一部分匈奴人融入了漢族,「彡」姓人便和漢人共同生活。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彡」姓人又跟著大部隊南遷,明代明英宗期間,1464年,有一位名叫彡茂的人在殿試上考中了進士,明英宗在御批名次時,但卻不認識彡茂的姓氏,大學士李賢學識淵博,便告訴明英宗:「彡,與『陝』同音。」

明英宗嫌「彡」複雜又不多見,因而改「彡」姓為「陝」氏,不過還是有部分「彡」姓人,到新中國成立後,需要辦理身份證,以及2006年開始辦理二代身份證,因為「彡」為生僻字,多數人不認識這個字,還念成了「san」。

近年發生過幾起姓名中有生僻字,在保送研究生時無法將名字成功錄入系統,只得改名換姓,除了彡姓,還有亓(qí)姓,殳(shū)姓,雖然字體簡單,卻也常是讓人念錯的姓氏。

亓(qí)姓,出自複姓亓官氏,亓官是春秋戰國的官職名,古時,「亓」通「丌」和「笄」字,《姓氏尋源》記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

春秋戰國時期,少女滿十五歲時即為成年,就會舉辦成年禮,十分莊重,儀式上,長輩會為少女插笄(簪子),稱為「及笄」,意思就是少女,你成年了,那麼就必須承受周禮與各朝代法典的制約,也可以成婚了。

各諸侯國王族和貴族等將這一儀式舉辦得十分隆重,並且有專門的笄官負責,擔任笄官罐子的後人並以「笄」作為姓氏,也有「亓」姓。

殳(shū)姓,是以兵器名作為姓,古時,每年開始的第一天,就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迎接新年的來臨,活動中,有殳仗隊和兵甲遊行接受檢閱,殳便是一種竹製的兵器,長一丈二尺,殳仗隊將軍的後代,遂以「殳」作為姓氏。

姓氏在秦漢之前並不是合稱,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才合二為一,姓即氏,氏即姓,姓氏的最初來源是圖騰,後來通常會將先人的姓、先人的字國名、邑名、鄉亭之名、居住地、兄弟次第、官職、職業等作為姓氏,因此生僻字姓氏在古時還比較常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少見了。

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多數人張口就會讀錯,後人無奈紛紛改名換姓

相關焦點

  • 最生僻的一個姓氏,僅短短三筆,很多人卻張口就讀錯,你能念對嗎
    這些姓氏更是千奇百怪,幾乎什麼字都有,而最為複雜的姓,莫過於爨字了,讀音作cuàn,一共有著30筆。關於爨姓的起源,出自於周王朝時期官吏爨官,這是周朝時期在宮廷當中為王室成員烹製食物的灶官,也就是俗稱的火頭倌,負責掌管炊火,因此一些爨官的後代,隨即以此為姓氏,同樣,東漢時期班固也有叫做爨的封地,有後人憑此改姓。
  • 我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雖然簡單但大多數人張口就讀錯
    今天要說的這個生僻姓氏,它雖然只有3筆,但很多人都不認識,想當年皇帝都不會讀這個字,他又不好意思承認,於是直接給此姓之人改姓,真是讓他們十分無奈,它就是「彡」姓。
  • 我國有一姓氏,只有短短三筆,但很多人張口就讀錯,你能念對嗎?
    中國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3筆,大多數人張口就念錯,不信你試試《五柳先生傳》中提到: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陶先生生平就喜歡讀書,但不可能會逐字逐句的去過分解讀每一個字背後的意思。也就有了不求甚解這個詞兒,不求甚解後來也演變成了一種讀書的態度。
  • 現代最簡易的姓氏之一,筆畫僅三筆,大部分人見後卻總是讀錯
    說起中國最簡單的姓氏,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姓。一字字形確實很簡單,不容易讀錯,但另外還有個簡單的姓氏,只有三筆,大多數人見後卻總是讀錯,它就是「彡」。很多人看到這個字,通常只會覺得它是個偏旁部首,而非獨立的漢字,這其實是大大的誤解。
  • 中國最像偏旁部首的一個姓氏,僅僅只有3筆,多數人眼熟卻不認識
    「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中國自上古時期起,便有姓氏一說,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從中可以看出,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姓氏已經發展成諸多分支,不再只局限於一個「祖姓」,只要不怕老祖宗怪罪,改換姓氏都可以。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而明代《姓鐫》當中,收錄的單字姓氏和雙字複姓數目為三千六百二十五個。1996年,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姓氏淵源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調查並完成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古今各民族的姓氏為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九個。除此之外,還有異體字三千多個。但目前在涵蓋全國範圍內,最常用的姓氏數目大約為四千個。也就是說,有許多姓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亡。其中,有一個姓氏儘管只有寥寥三筆,但卻非常罕見。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
    文/趣談歷史點滴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筆畫最少的姓氏是「一」,這也是最簡單的姓氏。很多人小時候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一一」吧,因為這樣寫試卷的時候速度會快一點,而且被老師罰抄名字的時候,速度也會更快。不過你知道中國最複雜的姓氏是什麼嗎?有人會說,是漆雕,但實際上漆雕並不是最複雜的姓氏,據記載,最複雜的一個是: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其實這是蒙古族的姓氏。
  • 這個姓氏屬於炎帝後代,只有簡單的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出來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好了,我和大多數人一樣,也就背到這裡為止了。一提起中國人的姓氏,都會想到《百家姓》,但你想過沒有:為什麼古時候孩子從小要讀《百家姓》,不光是為了認字吧?其實,把《百家姓》列入啟蒙必讀書,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國人對于姓氏的尊重,每一個姓氏都是一個家族的文化傳承,是聯結現實和歷史的紐帶。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中國最簡單的幾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文/中國最簡單的幾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十三,每天更新歷史故事,歡迎點讚留言。 在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姓氏,孫然只有寥寥三筆,但一般人都沒有見過,也很少有人念得出來,它就是彡(shan)姓。因為性這個姓氏的人太少了,所以它沒有被記錄在百家姓裡。
  • 我國有一個姓氏,只有簡單的三筆,卻沒有幾個人能讀對
    從姓氏文化可以看出中華文化蘊藏著的豐富內涵,因為中國人崇拜祖先,而根據姓氏可以追根溯源,所以人們格外看重姓氏。中國的姓氏十分豐富,除了百家姓,還有很多沒有記錄、少見的姓氏,或者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退出歷史舞臺的姓氏。
  • 這些姓氏的人,代表你是山海經中這幾位神靈的後人
    第一:水神共工水神共工,我們看過神話電視劇的對他還是有所耳聞,他掌管著天下的水系,被稱為水神,共工曾經與顓頊爭奪皇位,而撞不周山,天被撞出了很大的一個窟窿,大禹登位之後,因為這件事將共工列為了罪人,同時,也將他的後人流放到了江南一帶,而共工的後人,在姓氏中加了三點水,用來紀念治水的共工,所以說共工的後人姓洪,也是與水有關,如果你的姓氏是洪,那麼很有可能,你就是共工的後人哦
  • 中國最重口味的姓氏,起源祖先一句玩笑話,子孫後代至今很無奈
    中國的姓氏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一樣源遠流長。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姓氏都能夠在百家姓上面查到,但也有很多姓氏是在百家姓之外的。更有一些稀有的姓氏,因為後人越來越少,甚至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一個姓氏,就因為後人少而即將消失,這個姓氏就是「屎」。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個字都會感到很意外,居然還有人姓這個。沒錯,這真的是中國現存的一個姓氏,而且姓「屎」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 有幾個漢字很多人讀了一輩子,全都讀錯了
    有幾個漢字很多人讀了一輩子,全都讀錯了我國擁有非常悠長的歷史事件目前來說全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就已經剩我國這一個了。如果說要是想要說歷史的話是沒有那個國家能夠比得上我國的數千文明的文明孕育了最強盛的文化,而能夠傳承文明並且保留文化的就只有文字了,千年前古人就運用了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甲骨文這樣我們才能夠從這樣的字裡行間感受古人的生活,才能夠了解古人們的生存習慣,領略古人的文明以及智慧。我國的漢字擁有非常悠長的歷史。
  • 日本最好聽的三大姓氏,常被認為出自日本!其實源於中國古代
    講到我國的姓氏,相信大家都曉得有「百家姓」,根據史書記載,《百家姓》完書於北宋的初年,收錄大約有504個姓氏。在我國其實姓氏根本不止幾百個,至少是有幾千個,只是裡面許多的生僻姓氏沒有錄進去。可在這生僻的姓氏中,有三個姓氏是很具有異域風情的味道,總被人看作是日本人的姓氏。
  • 我國最簡單的三個姓氏: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三個沒幾個人能讀對
    但是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 中國的簡單姓氏你知道哪些?筆畫只有寥寥數筆,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三個沒幾個人能讀對。
  • 中國有一特殊姓氏,起名字像是在罵人,如今這個姓氏已有12萬人
    中國有一特殊姓氏,起名字像是在罵人,至今這個姓氏已有12萬人百家姓作為記載著我們姓氏的一本古典書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百家姓幾乎記載了我國的所有姓氏,對于姓氏,在我們國家也是歷史悠久了,每一個姓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寓意。甚至有的人為了取一個好的名字還會花錢專門請風水師來幫忙。
  • 中國有一個姓氏,三筆就能寫完,但很多人卻不會讀!
    姓氏是一個人最有特色的個人符號,幾乎每一個人的名字裡都有著取名人的特殊情感,所以名字對於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特別重要的。但是和名字相比,姓氏則相對固定。時至今日,一些曾經門庭顯赫的家族裡還完整地保存著族譜。從先輩開始算起,世世代代的子孫都使用著同一個姓,這無疑是最有力的延續。
  • 日本最好聽的三個姓,這些姓氏的人,不好好起名簡直愧對列祖列宗
    其實日本人姓名的順序和中國相同,都是姓在前名在後,不過日本姓名字數常常比我們多,單一個姓氏就可能達到兩三個字甚至更多。看多了抗日劇,很多人印象中日本人的名字多是「佐藤」、「齋藤」、「小泉」什麼的,但實際上日本姓氏數量有十幾萬個,日本只有一億多人口,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個筆畫,但大多數人都不會讀!
    《百家姓》記載姓氏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是一部罕見的記載姓氏文化的典籍,全書採用四言體,對姓氏進行了排列。如今,中國的四大姓是張、王、趙、李,這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還有一些小姓自古以來就消失了,沒有傳到今天。有的雙姓簡化為單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