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像偏旁部首的一個姓氏,僅僅只有3筆,多數人眼熟卻不認識

2021-01-09 歷史有妖氣

「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中國自上古時期起,便有姓氏一說,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從中可以看出,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姓氏已經發展成諸多分支,不再只局限於一個「祖姓」,只要不怕老祖宗怪罪,改換姓氏都可以。然而,話雖這麼說,想必仍有不少人連現有的姓氏都沒認全,其中一個最像偏旁部首的姓氏,儘管只有短短3筆,但多數人都不認識。

清代曹寅曾在《泊舟錫山晚遊泉上》一詩中提到:向晚泉聲偏聒耳,亂雲層石草彡彡,此處的「彡」字形容的是「毛長」,指的是草木茂盛的樣子。不過,「彡」字卻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姓氏。彡(xiǎn)姓,一個十分罕見的姓氏,筆畫一共三筆,很多人都會將它讀作「須、片、江」之類的讀音,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

然而,不認識「彡」字卻不是一件丟人的事,誰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呢?而且歷史上有個皇帝也不認識,那才是真正的尷尬。天順八年(1464年),17歲的明憲宗朱見深剛剛登基為帝,為了彰顯自己的英明神武,他很快便舉行了一場科舉考試,從中選拔優秀人才。作為皇帝,朱見深自然要親自主持殿試,於是他端坐在金鑾殿之上,查看那些讀書人的試卷。

一般來說,皇上翻閱試卷之後,會評定出名次,然後把考生姓名報給等在大殿外的太監,讓他依次將點名的考生帶入大殿,這個環節在古代被稱為「金鑾傳臚」,被點中的那些考生視此為莫大的榮耀。本來,朱見深也是這麼打算的,但當他念到一個叫「彡茂」的名字時卻卡頓住了,不是身體不舒服,而是因為他不認識那個「彡」字。

一時之間,大殿陷入沉寂,旁人不斷用餘光打量這位年輕的皇帝,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幸好,大學士李賢就站在朱見深身邊,他不但是個學問極其淵博的人,而且還善於察言觀色,他見朱見深念名字時停在了彡茂那裡,於是斷定,朱見深一定不認識那個字。因此,他輕聲對朱見深說:此字有些偏門,它的讀音與陝西的「陝」是一樣的,音律上沒有記載,您不知道實屬正常。

朱見深覺著尷尬,心裡又對「彡」字有些惱怒,於是他以「彡」姓太過生僻罕見為由,賜「彡茂」的姓氏為「陝」氏,從此,「彡」姓就更加不多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陝」姓。(《公安縣誌》:陝茂,字一清。少有奇童之目……初姓彡,上問閣臣,以「陝」對,上命即用『陝』字,茂家遂有天朝賜姓。)

此外,根據《姓源》記載,彡姓源於上古炎帝後裔的姜姓,傳到漢朝時,彡姓已經成為生活在隴西羌人部落的姓氏,而且「彡」姓本來叫「彡且(xiǎn zǐ)」氏,只是後來逐漸漢化,才簡化成為「彡」姓。到了現代,由於很多人不認識這個姓氏,電腦系統也不識別,所以很多「彡」氏後人改了姓氏,現在也很難見到了。

窮書生中狀元,寫一對聯贈予前來攀附的親戚們,眾人看後掩面離去

18歲湘妹子砸死日本軍官後犧牲,67年後罕見照片曝光,網友:真美

輕功大師釋亮理,練就一身水上漂絕技,笑稱: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湖北離奇事件,磨山710棵百年老樹齊齊折斷,科學無法解釋

愛妻老母被打成重傷,暴徒卻聚會歡笑,他連夜奔襲千裡,提刀尋仇

相關焦點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而明代《姓鐫》當中,收錄的單字姓氏和雙字複姓數目為三千六百二十五個。1996年,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姓氏淵源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調查並完成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古今各民族的姓氏為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九個。除此之外,還有異體字三千多個。但目前在涵蓋全國範圍內,最常用的姓氏數目大約為四千個。也就是說,有許多姓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亡。其中,有一個姓氏儘管只有寥寥三筆,但卻非常罕見。
  • 我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雖然簡單但大多數人張口就讀錯
    今天要說的這個生僻姓氏,它雖然只有3筆,但很多人都不認識,想當年皇帝都不會讀這個字,他又不好意思承認,於是直接給此姓之人改姓,真是讓他們十分無奈,它就是「彡」姓。
  • 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多數人張口就會讀錯,後人無奈紛紛改名換姓
    我國歷史悠久,姓氏也是源遠流長,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記載,我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單姓有6931個,雙字姓有9012個等,而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多數人張口就會讀錯,後人無奈紛紛改名換姓。這便是彡姓,可讀作「shǎn」與「xiǎn」,據《姓源》記載彡(xiǎn)姓是姜姓的後裔,也就是炎帝的後人,《姓氏考略》記載「彡姓」為彡且氏所改,彡且又作「彡姐(xiǎn zǐ)」,是戰國末期至秦、漢時期西北甘肅地區羌族的一個氏族部落。
  • 常用5個偏旁部首書寫指南
    某些偏旁部首的形態書寫與它本身作為獨體字時是不同的,所展示的偏旁部首書寫技巧,只是作為偏旁部首形態時的練習,不包括作為獨體字的書寫練習哦!我們先從下面5個開始:口、一、亻、日、人當「口」作為偏旁部首並不是只有一種形態的,所以作為第一個來講, 它有左、右、上/下、國字框這四種情況。
  • 偏旁部首是書法的基礎,有靈魂的字與人一樣,寫得好與壞尤為重要
    只有把握好每個字的結構,才能寫得得心應手;只有注重筆畫的章法規則,才能寫出字的風骨。字就好比是人一樣,長相有千千萬萬種,同樣都是五官,每個人的五官卻又各有千秋,組合在一起的樣貌也是大相逕庭。由此可見五官的搭配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想寫好書法就要先寫好一個字的各個組成部分,而偏旁部首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偏旁部首」常常被連在一起說,但是「偏旁」和「部首」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小學低年級語文漢字偏旁部首訓練
    學習偏旁部首對於孩子不知道讀音的、不認識的字,需要用部首查字法很重要;對於孩子認識字的筆順和間架結構,有很大意義;可以幫助孩子識字。)(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工—(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日—(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人—(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白—(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了—(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烏—( )(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
    文/趣談歷史點滴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筆畫最少的姓氏是「一」,這也是最簡單的姓氏。很多人小時候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一一」吧,因為這樣寫試卷的時候速度會快一點,而且被老師罰抄名字的時候,速度也會更快。不過你知道中國最複雜的姓氏是什麼嗎?有人會說,是漆雕,但實際上漆雕並不是最複雜的姓氏,據記載,最複雜的一個是: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其實這是蒙古族的姓氏。
  • 現代最簡易的姓氏之一,筆畫僅三筆,大部分人見後卻總是讀錯
    說起中國最簡單的姓氏,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姓。一字字形確實很簡單,不容易讀錯,但另外還有個簡單的姓氏,只有三筆,大多數人見後卻總是讀錯,它就是「彡」。很多人看到這個字,通常只會覺得它是個偏旁部首,而非獨立的漢字,這其實是大大的誤解。
  • 部首和偏旁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要學習偏旁?
    有家長留言:查字典的方法一種是音序查字法,一種是部首查字法?這樣區分偏旁和部首有什麼用處?當我們知道字的讀音、可以用音序查字法。音序查字法,一般只是用來查字的意思。當我們不知道字的讀音時,我們可以利用部首查字法來查這個字的讀音及其意思。
  • 二年級語文漢字偏旁部首訓練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日—(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人—(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白—(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了—( )( )
  • 小學語文漢字偏旁部首訓練,列印出來給孩子練習!
    學習偏旁部首對於孩子不知道讀音的、不認識的字,需要用部首查字法很重要,對於孩子認識字的筆順和間架結構,有很大意義,可以幫助孩子識字。)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口—(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大—(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木—(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二—(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工—(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日—( )( )  加一筆變新字,再組詞 人—( )( )
  • 偏旁部首不會讀?不會部首查字典?小學漢字偏旁部首名稱表幫助你
    偏旁部首不會讀,不會部首查字典,不認識偏旁部首名稱的都應該看看這份小學漢字偏旁部首名稱表。小學語文的學習不單單是為語文學科打基礎,更是為了所有科目打基礎,因為如果語文沒學好,學生的理解能力、讀題能力、閱讀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對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會產生不良的效果。而學好語文的基礎除了漢語拼音之外主要就是漢字的學習了。
  • 我國有個延續2000年的姓,雖筆畫只有簡單3筆,但一般人都不認識
    中國的姓氏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和傳承載體。根據《中國姓氏大辭典》的詳細記載,中國從古到今以來有: 單姓6931個,雙字複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
  • 你可能學了一些假的偏旁部首!
    如果由上述位置取不到部首的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的字或其它字,則從起筆的位置取單筆部首。示例: 靆(一)暢(丨)尹(乛)粵(丿)舉(丶)彧(一)三(一)果(丨)我(丿)良(丶)乖(丿)承(乛)五. 如果在取部位置上少筆與多筆幾個部首出現疊合時,則取多筆部首,不取少筆部首。
  • 如何搭配偏旁部首?學會了這些技巧,讓書法學習事倍功半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被世人所認可。中國的書法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漢字書法注重的是漢字結構美的呈現。構成漢字字形的各種特定的點和線,也是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這些小的結構有的直接組合成漢字,有的就組合成了偏旁部首,而這二者又再次組合成了新的漢字。可以說,偏旁部首是漢字的基礎,同時也是書法的基礎。
  • 如何搭配偏旁部首?學會了這些技巧,讓書法學習事倍功半!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被世人所認可。中國的書法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漢字書法注重的是漢字結構美的呈現。構成漢字字形的各種特定的點和線,也是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這些小的結構有的直接組合成漢字,有的就組合成了偏旁部首,而這二者又再次組合成了新的漢字。
  • 帶你認識漢字文化: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由甲骨文、金文發展到小篆,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小篆又簡化成隸書,隸書又簡 化成草書和楷書,楷書又簡化成行書。廣義的草書,則是各種字體的簡化。在漢字八種字體的演變簡化過程中,最重大的變革有兩次:一次是小篆的推行,這是歷 史上 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次漢字簡化運動;一次是隸書的產生,這是漢字發展史上最大的一 次字形定型化運動。漢字由不定型到定型,異體字大大減少,也是一種簡化。
  • 學好硬筆書法,怎樣寫好偏旁部首(字頭類之一)
    前面幾篇文章分別講解了初學硬筆書法前的工具準備,即選擇什麼樣的筆和紙,然後講解了筆畫的寫畫,在講解結構之前, 應當首先練好偏旁部首,只要掌握了偏旁部首的寫法和要領,硬筆書法的結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習慣上有」左偏右旁「的說法,現在人們將合體字的組成部分統稱為「偏旁」。
  • 一年級筆順、常用偏旁、部首、同偏旁的字彙總!快替孩子收藏!
    大家都知道,學習漢字的第一步是學習基本筆畫,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只有學好了筆畫,才能正確地書寫漢字。要求:1.正確書寫基本筆畫。2.掌握筆畫名稱,邊寫邊讀。一年級教材安排了學生認識一批常用的、構字頻率高的偏旁,有利於感知構字規律,歸類識記漢字,提高識字效率。教材中安排的所有偏旁都是可以作為部首的偏旁,可以在今後直接應用於查字典。偏旁和部首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簡單地說,偏旁和部首的用處不同。偏旁是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的;部首是用來查找漢字,增識字詞的。偏旁是合體字中常見的組成部分,也稱部件。
  • 中國最簡單的幾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文/中國最簡單的幾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十三,每天更新歷史故事,歡迎點讚留言。 在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姓氏,孫然只有寥寥三筆,但一般人都沒有見過,也很少有人念得出來,它就是彡(shan)姓。因為性這個姓氏的人太少了,所以它沒有被記錄在百家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