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位中宮28年的曹皇后,是如何修成的?單靠曹家「富養」可不行

2021-01-20 騰訊網

天聖年間,一首童謠唱遍了北宋京城:

曹門好,有好好,曹門高,有高高。

曹家有女初長成,後來,出身曹門的這個小姑娘以及她的外甥女高濤濤分別成為宋仁宗、宋英宗的皇后。「一門兩皇后」,曹家成為大宋的頂級門閥。

那麼,曹氏是如何成長為北宋賢后的呢?

一、曹家有錢有勢,僅僅靠「富養」就成?

關於如何養育女兒,可謂是各有各招,但「富養」是很多人的共識。為了達到「富養」的目的,不少人也是下了血本,學鋼琴、練跳舞,甚或帶著去各地旅遊,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女兒增長見識,如果能培養出貴族氣質就更好了。

其實,這些遠遠不夠,如果把自己孩子看做一朵花的話,上面那些頂多算是陽光雨露,而自己的家庭氛圍則充當了土壤的作用。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每個人的處世態度、品質性情甚至行為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都與其長輩存在著一定的「重影」。

幾年前,我朋友去外省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在此之前,他從未見過那兩口子的父母,但在見面的時候,一下子就猜對了哪個是他媽媽,哪個是他丈母娘,判斷依據不是長相,而是說話方式,因為他發現,那個同學和他媽媽說話方式實在是太像了。

一個人的品性和其小時候的原生家庭,確實有著莫大的關聯。

脫脫在《宋史》中對慈聖光獻皇后的評語裡,有這樣一個詞:性慈儉。

曹皇后出身真定曹氏,這個曹家有多牛?至少從後周時期,曹家已經成為左右朝堂的一股勢力了,曹皇后的祖父曹彬更是其家族的顯赫人物,他對於曹氏家風的鍛造,起了核心作用。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嘗造門,群居燕會,亦所罕預,由是器重焉

當年,趙匡胤掌管後周禁軍,可謂是位高權重,但是曹彬在處理朝中諸臣關係的時候,採取了「中立不倚」的態度,對趙匡胤亦不曲意奉承,這種品性成為他日後備受趙匡胤的器重的原因之一。

在北宋的建立過程中,曹彬平巴蜀、滅南唐、略北漢,為大宋立下不世功勳,名副其實的開國第一武將,不過,他這人在歷史上少有提及,這與他的「功勞」顯然不成正比,可見此人是何等低調、內斂。

他低調到什麼程度?

遏士夫於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

路上遇到同僚,他要等人家過去才走;召見比他級別低的官吏,不直乎其名;官員過來議事,必然是整理衣冠後才出門相見。

不難看出,曹彬對他人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

曹彬的大度,也是滿朝皆知。

有一次,弭德超誣陷曹彬「秉政歲久,得士眾心」,這句話直接戳中了宋太宗的軟肋,立即將曹彬貶為天平軍節度使。

不過,在十天後,宋太宗終於回過味兒來,他想起大哥趙匡胤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不欺其主者,獨曹彬耳。

後經調查,果然是弭德超栽贓陷害,宋太宗便晉封曹彬為魯國公。

曹彬這個人特別自律,他還把這種自律推廣到了所帶的士兵中去。

在攻打下巴蜀之地的時候,王全斌及崔彥進、王仁瞻等日夜飲宴,至於軍務都不管不問了,「縱部下掠子女,奪財貨,蜀人苦之」,曹彬看不慣那些為非作歹之人,但又沒法管,「屢請旋師,全斌等不聽」。曹彬唯一能做的就是「禁之乃止,故峽路兵始終秋毫不犯」。

實際上,在北宋立國的時候,王全斌、崔彥進等人「掠子女,奪財貨」的行為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曹彬如此鶴立雞群的做法,以至於王仁瞻自己都說「清廉畏謹,不負陛下任使者,惟曹彬一人耳」。

當趙匡胤聽說此事後,不由盛讚道「吾任得其人矣」,就想對其封賞,曹彬就說了,那麼多將士獲罪被罰,就我受賞,你讓我以後怎麼帶兵?於是「不敢奉詔」。

趙匡胤看得明白,「卿有功無過,又不自矜伐」,如此有功、自律、自謙之臣如若不得封賞,我又該怎麼治國?對於封賞,要求曹彬「不可辭也」。

從曹彬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雖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但他這個人卻是心存仁愛,約束部下,儘自己能力之內以減少兵禍的影響。

曹彬更是將忠厚、仁愛、禮賢融入進曹氏家風中。在他的影響下,其後輩曹璨、曹翊、曹瑋、曹弦、曹玘、曹殉、曹琮分別任職同平章事、昭宣使、左藏庫副使、彰武軍節度使、尚書虞部員外郎、東上閣門使、西上閣門副使,「一家七俊傑 ,兩門二賢后」,曹氏,成為兩宋三百餘年的頂級門閥,就連宋真宗也不得不佩服道:

國朝將相家能以聲名自立,不墜門閥,唯(李)昉與曹彬家爾。

宋仁宗之前廢黜的郭清悟同樣是出身官宦世家,但她卻是飛揚跋扈,後來受寵的張貴妃(諡號溫成皇后)同樣恃寵而驕,唯有曹皇后吐若幽蘭,給人清新淡雅的感覺,顯然,這和曹氏家風脫不了干係。

二、見微知著,懂得反思

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可見反思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宮中規矩甚多,自是曹氏家規不能比,在這深宮之中,一個不小心,或許就會帶來萬劫不復的後果。

某天,宋仁宗退朝回到寢殿,御袍都沒來得及脫,就直接將幞頭扯了下來,口中喊著頭髮癢死了。

梳頭內侍見此,馬上過來給宋仁宗梳頭,忙活的時候,發現宋仁宗懷裡有劄子,就問官家是什麼事。

宋仁宗便說道,「淫霖久,恐陰盛之罰。嬪御太多,宜少裁減」,唉,這幫大臣嫌我後宮的人多,還要裁撤!

梳頭內侍替官家打抱不平,就回道,看看外面那些官員,哪個不是增置僕人奴婢?官家這邊也不過幾人而已,哪裡多了?「言陰盛須減去。只教渠輩取快活」,欺人太甚!

他隨即又問官家,「所言必行乎」?

「臺諫之言,豈敢不行?」

梳頭的就說了,「若果行,請以奴為首」!

說罷,這梳頭的內侍就列了名單遞給宋仁宗。

然而,讓他尷尬的是,宋仁宗居然就同意了!

不大功夫,到了用膳時間,曹皇后聽聞此事,就問宋仁宗,「掌梳頭者,是官家所愛」,怎麼拿他第一個開刀呢?

「此人勸我拒諫」,宋仁宗回應道,這樣的人,焉能留在宮中?

這個事情對曹皇后衝擊相當大,「慈聖由是密戒嬪侍勿妄言,無預外事」,她嚴令後宮之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要摻和朝堂之事,且每每以那個梳頭內侍為例。

郭清悟和曹皇后都沒有子嗣,但是郭清悟被廢,可見其根源並不在子嗣。看看郭清悟張牙舞爪的那個架勢,哪個帝王能喜歡?

當年,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世人皆言呂后狠毒。那位戚夫人固然值得同情,但是,在劉邦死後,她依然趾高氣揚,甚至幽禁在永巷的時候,還高唱「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著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裡,誰能告訴你」?誰能救得了她?誰又敢救?

要知道,呂后並不是把劉邦其他的妃子都殺掉了,薄姬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兒子劉恆後來即位為漢文帝。

倘若戚夫人知道反思,斷不至於落得如此悽慘的地步,劉如意做個地方諸侯不是很好嗎?真是坑了自己害了兒子。

面對後宮錯綜複雜的局面,曹皇后能執掌中宮長達28年,成為宋仁宗餘生伴侶,反思在這其中起了關鍵作用。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吃塹倒是不打緊,最怕的就是只吃塹不長智,一個人如果撞了南牆還繼續撞下去,即便是遇到比宋仁宗更「仁義」的君王,怕是在皇宮也難以存活。

反思是一種深刻的內心修行,這需要克服身體和思想上的惰性,它和人的關係,就好比大火於鳳凰一樣,不經過鳳凰涅槃,怎麼能換來重生?

三、持續學習,與夫君保持一致

宋仁宗通音律、曉書法,尤善飛白體,在北宋書法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從這點上講,趙禎不失為一風流才子。

當年,慈壽宮有一副墨寶,上寫一「美」字,有二尺有餘,那是曹太后親筆所書。

史料記載,「曹太后工飛白,蓋習觀昭陵(宋仁宗)落筆也」,你看,兩個人琴瑟和鳴,紅袖添香,像極了那個時代書生、小姐才有的美妙的感覺。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禾兒臨產前夕,曹皇后捧著一本大部頭著作,書名為《外臺秘要方》,這是唐朝王濤所著,裡面收集了六千餘方子,當然,這個細節體現了劇組的用心,話說回來,曹皇后在閒暇之餘,確實攻讀史書,經史子集不說熟稔於心吧,至少也能知其大概。

在曹氏為後期間,後宮與前朝涇渭分明,從來不摻和國政,但在宋仁宗崩逝後,宋英宗即位,他體弱多病,諸多國事便由曹太后處理。

多援以決事,中外章奏日數十,一一能紀綱要。檢柅曹氏及左右臣僕,毫分不以假借,宮省肅然。

曹太后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打理過國政,但在治國之時,並沒有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顯然,這和她「頗涉經史」的學習經歷是分不開的。

今天學習的東西,明天可能不會用上,明年或許依然如此,但十年之後呢?

宋神宗時期,他想收回燕薊一帶,群臣亦是同意,他就跑到慶壽宮,把這事告訴了曹太后,老太太就問他,「儲蓄賜予備乎?鎧仗士卒精乎」?

已經準備妥了,宋神宗回應道。

曹太后便說,「得之不過南面受賀而已;萬一不諧,則生靈所系」。

其實,宋神宗時期,冗員、冗軍、冗官問題已經相當突出,朝廷財政捉襟見肘,用於軍事上的經費已經不能得到保證,曹太后對此看的很清楚,是以不贊同出兵。

可見,讀書不僅僅是讓頭腦聰慧,更是會讓人洞察本質。

多少夫妻在經過日月的洗刷後,由當年的兩不相厭變成了面目可憎?其實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距離,而是學習。

「學習」其實不僅僅指那些書本,還包含了對方的興趣、愛好,如果連彼此做什麼、想什麼都不知道,假以時日,隔閡不就開始蔓延了?一個奔羅馬,一個去東京,註定就分道揚鑣了。

結語

良好的家風培養了曹皇后的貴族氣質,對各種事件的反思讓她避免了郭皇后式的悲劇,讀書使她洞若觀火,對各種事物的本質一目了然。

在這三大技能加持下,曹氏將自己打造成了秉性高潔、賢良淑德的皇后。前半生的坎坷,後半生兒孫輩宋英宗、宋神宗的孝敬有加,這也讓她盡享尋常百姓家才能體會到的天倫之樂。

曾鞏在她的輓聯中寫道「祖烈鷹揚終食冀,家聲泉湧舊興譙。人倫風化歸三世,王室功勞屬兩朝」,這是對她一生的修行總結,也是高度讚揚,慈聖光獻皇后終成北宋一代賢后。

相關焦點

  • 清平樂:曹皇后正位中宮,後宮為何波瀾不驚?張茂則在默默守護她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更新到了33集,而在新的劇情中曹皇后和官家終於圓房了,這兩位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對頭,表面上關係不錯,實則兩人關係很僵。但這一次官家和曹皇后圓房,兩人還甜了一會,令觀眾直呼難得。不過後來由於徽柔的教育問題,這兩個居然又鬧掰了。
  • 《清平樂》曹皇后:做皇帝的妻子,不如做他臣子,找好定位最重要
    所以曹丹姝十八歲一入宮,就被宋仁宗養母保慶皇太后看中,次年便立為皇后。朝中也一片看好,認為她是最適合的皇后人選。這麼優秀的妹子,在嫁皇帝之前,居然還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那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曹丹姝從小和李植,也就是觀察使李士衡的孫子定了婚。李植想當道士,不想結婚。但婚姻這事由不得他。結婚那天,李植剛和曹丹姝拜完了堂,居然偷偷溜走做道士了。兩人就合離了。
  • 看看歷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看看歷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清平樂》中最令人期待的大概就是「帝後」CP。   江疏影飾演的曹丹姝,聰明活潑,志存高遠,頗有「巾幗不讓鬚眉」之風。   雖然生在宋代,卻不缺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主,令人讚嘆。   但夫人還是要給大家打個預防針:這對CP可不好磕。
  • 清平樂曹皇后看到宋仁宗畫像就喜歡了吧?曹皇后最後殉葬了嗎?
    曹皇后在大婚第二天出現在庭院中,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中帶點幽怨,美麗的容顏和優雅的氣質讓宋仁宗驚為天人。只恨自己道聽途說,耽誤了良辰美景。帝後兩人第一次見面,明明眸中互映,心有彼此,卻都只在情動於衷而藏於心。曹皇后在見到宋仁宗畫像時就芳心暗許,被眾人舉薦為皇后,她感覺恍如夢中,看著眾人忙活著自己與宋仁宗的婚事,暗自欣喜。
  • 《清平樂》:曹皇后與宋仁宗終於大婚,江疏影獨守空房,虐心了
    宋仁宗(王凱飾)和曹皇后(江疏影飾)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兩人之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宋仁宗不僅玉樹臨風,又有一張英俊的面容,並且還貴為九五至尊。天下女子對這種既有顏值又有地位權力的鑽石級佳偶,自然是趨之若鶩,所以他身邊美女無數。宋仁宗還是一個體恤下屬,心懷天下的明君,他寧可忍渴四個時辰,只為了避免身邊近侍因未能盡職而受責罰。這樣一位男子,身邊理應由一名貌美且德高的正位皇后。
  • 《清平樂》:愛中帶怨、若即若離的曹皇后,才是宋仁宗的真愛
    《清平樂》:愛中帶怨、若即若離的曹皇后,才是宋仁宗的真愛宋仁宗與曹皇后,一個矜持,一個彆扭,因為在乎所以苦惱熱播連續劇《清平樂》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精緻的演員陣容受到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和追捧,男一號宋仁宗與曹皇后曹丹姝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宋仁宗對曹皇后的態度始終牽動著螢屏前觀眾的心
  • 誰說官家薄情寡義?他頻頻示好,可曹皇后不解風情、錯失良機
    不見也罷,他令宮廷上下學做蜜餞,以此紀念生母,但這也遭到了太后反對:如何做好蜜餞,不如做好皇帝。這些事情雖然發生在太后身上,卻也讓他間接對有太后氣場的曹皇后,產生莫名的不適感。再者趙禎不想過度寵溺曹丹姝,是怕她過度親政、擾亂朝綱,尤其聽人說劉娥想當第二個武則天,讓他起了提防之心:外戚掌控大宋江山,後果不堪設想。
  • 清平樂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什麼星座?
    大家覺得清平樂裡的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什麼星座的。我覺得宋仁宗是天蠍座。典型的顏控,和曹皇后新婚前聽說曹皇后貌醜不足以惑君,新婚當晚便避而不見,不圓房。對人表面都是彬彬有禮,實質和任何人隔著距離。自己喜歡的人堅決護短。在乎愛情的感受,一定要感受到對方是喜歡自己的才決定付出和喜歡。猜忌。
  • 八年後再看《甄嬛傳》,終於明白曹貴人輸在了哪兒
    這句話拿來形容《甄嬛傳》中的曹琴默,可以說是十分恰當。要說曹琴默的智商,那是十個華妃都不夠打的。在書中,端妃曾說「如果說華妃是猛虎,那麼曹琴默就是這猛虎的利爪」。華妃這隻猛虎,多少靠的是年家撐腰。但曹琴默這個利爪,那可是靠著自己辛辛苦苦打磨出來的。要說後宮中,唯一能用腦子跟甄嬛鬥一鬥的人,也非曹琴默莫屬了。
  • 仁宗真愛曹皇后?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他是個標準的皇帝
    導讀:很多人熱衷於給古人找真愛,《清平樂》播出後,仁宗真愛是誰這個話題熱度飆升,有的說他的真愛是白月光,有的說是青梅竹馬,也有說是寵妃,當然大老婆曹皇后也沒有被觀眾忽視,而且還出人意料的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
  • 《清平樂》官家太多情,曹皇后和熙春都不是真愛,她才是唯一
    活潑靈動的熙春,擔當大任的曹皇后,青梅竹馬的苗心禾。這幾位女人都是官家的最愛,到底哪個在官家心中最重要?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有了眉目。在郭皇后被廢以後,熙春被小娘娘故意安排進宮,看著官家長大的小娘娘,對官家的喜好很清楚。熙春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家裡是遊走各地的商人,跟隨父親走南闖北的熙春,長相漂亮見識廣泛。官家對熙春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甚至想讓熙春成為皇后。
  • 曹皇后和熙春姑娘的裝扮,江疏影和張天愛誰會更勝一籌
    正在熱播的《清平樂》中,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可以說是讓人比較淚目的了。但她在劇裡的裝扮是好看的,她的臉是菱形臉,有稜有角,線條感分明,她的裝扮是把頭髮束上紮好的,前額些許碎發修飾髮際線,是整個人看上去更加溫和,不會有那麼清晰的凌厲感。
  • 江疏影憑曹皇后成商業錦鯉
    江疏影在正午陽光2020年播出的第一部大劇《清平樂》中飾演曹皇后。每晚一個微博熱搜,幾乎成了劇播期曹皇后固定項目。不得不說,好作品才是第一生產力。《清平樂》還未收官,江疏影已憑藉曹皇后完成自我商業代言的升級。
  • 《甄嬛傳》曹貴人:一個人最大的悲劇,是不會知足
    可偏偏有一個人,不過是上下兩片嘴皮子動幾下,卻屢屢將甄嬛逼入絕境,差點翻不了身。 後宮險象環生,皇后失子後更是變本加厲地殘害懷孕的嬪妃,可她卻能在夾縫中誕下公主。 她就是曹貴人,日後的襄嬪。
  • 曹皇后終於爆發了,官家對她冷淡嫌棄,難道還要讓她獻媚邀寵
    #電視劇清平樂# #曹皇后向宋仁宗自請廢后# 隱忍了這麼多年,丹姝終於爆發了。「自那之後,官家對臣妾難道不是經年的冷淡嫌棄?官家對臣妾這樣,難道還要臣妾搖尾乞憐,獻媚邀寵?」「究竟是官家考量算計,還是臣妾計較猜忌呀」。官家你沒有心,心疼皇后。
  • 曹全碑春聯:曹全碑集字春聯(帶橫批)
    曹全碑是東漢時期的重要碑刻,同時,曹全碑也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因風格秀逸多姿、結體勻整,歷代書家對其推崇備至。文章末尾附有曹全碑集字春聯橫批,希望對臨習曹全碑的書友寫春聯有幫助。正體書屬於靜態字體,要使得字生動起來,不能表面化地利用行草中的"牽絲"手法,而應合理地處理不同筆畫之間的線形關係,使之產生"潛相矚視"的聯繫,這才是一條通途。《曹全碑》字中的節奏韻律之美,不僅是由於筆速疾澀造成的,筆畫之間的直曲相諧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 鎮魂街曹家兄弟,那麼這一世,便由我來守護你和我們的家
    在這繁繁都市裡,眾多街道中之一,羅剎街。故事便發生在此。這裡的鎮魂將是曹炎兵,為曹家後人,守護靈是許諸。與其說他一人,其實是兄弟二人共同守護著這條街。哥哥曹炎兵,弟弟曹玄亮,可事實並非如此,一切都需要向前追溯。各位才能了解他們,兄弟之情由此可見。此非此,彼非彼,一陰一陽。幸好有這片神奇的存在,兄弟二人不必相隔不能見。
  • 甄嬛傳一一曹貴人為什麼落得被皇上毒死的結局?只因走錯了三步棋
    ,鬥垮皇后宜修,最終成為太后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嬪妃,機智過人,站隊華妃,當華妃失勢又趁火打劫,她就是曹貴人。可她卻落得被皇上毒死的結局,這是為什麼呢?    當甄嬛得盛寵,華妃問手下嬪妃意見,麗嬪認為其不足為懼,只有曹貴人一語中的,指出「會咬人的狗不叫」,讓華妃下定了剷除甄嬛的決心。
  • 曹評徽柔前嫌盡釋偷偷幽會,卻被官家發現,一對鴛鴦就此天涯永隔
    愛情中的小女生就是這樣的,眼睛裡揉不進一點點沙子。好幾年都忘不掉這件事,酸酸的在心裡發酵,隨著時光的沉澱,變得越來越酸了。但是徽柔心裡還是喜歡曹評,隔了一會,她又一個人默默來到那片樹林,沒想到曹評依然在那裡守候著。後來天空突然下雨,曹評便脫掉外衣,為公主擋雨,並且送她回到儀鳳閣。曹評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徽柔以前願意跟他一起玩,但是那次重陽節宴後,就再也不理他了。
  • 曹國慶:「魚嘴口」的把關人
    2019年9月9日,在曹國慶的家裡,他拿出了當年在酒泉、張掖當兵時的老照片。看著照片,他的思緒也回到了30多年前。  那一年,剛進新兵連的曹國慶因為名字一下子就成了連裡的名人。「哈哈,這個名字能帶給我好運。當時新兵連教官點名,拿著名冊翻了一遍,說找個名字特別的新兵給大家敬個禮、唱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