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唐朝皇帝很悲催,死後不到30年被盜墓,還弄得人盡皆知!

2021-01-08 月夜航船

簡陵是唐懿宗李漼的陵墓,也是「關中唐十八陵」中最後一座因山為陵的陵墓,位於富平縣西北三十公裡長青鄉紫金山上(又名虎頭山)。與它的名字一樣,簡陵的形制、體量都不大,頗有些「薄葬」之意。但誰也不會想到,與其簡樸「外表」外表相比,懿宗李凗的陪葬品可謂是珍寶各異,最讓人浮想聯翩地莫過於史書中曾記載的18尊真人大小的銀羅漢了。

唐懿宗李漼

簡陵是《唐書》中唯一一座有明文記載的被盜的唐陵。在懿宗下葬後不到30年,就被「職業」盜墓賊五代節度使溫韜給盜了。溫韜盜掘簡陵的時間在天復二年(902)陰曆二月二十二日,《新唐書·昭宗本紀》(卷十)記載就八個字—— 「二月己亥,(溫韜)盜發簡陵。」

十八羅漢,想想真人高的十八銀羅漢,得多壯觀

李漼生前有遺詔要求薄葬,但溫韜進入地宮後卻發現,裡面隨葬有大量的寶物。李漼的棺材四周,環列著18個羅漢銀人,每個5尺高,算算也將近1米7,同真人模樣大小。宋人上官融所撰的《友會談叢》上錄了此事——「(溫韜)既開簡陵,內有銀羅漢十八身,各高五尺,其山座具備,環列於梓宮……」至於溫韜是如何想盡辦法將這些銀人盜出地宮後,並將其砸碎後搗成器物,破壞了這些佛國珍寶,就都是後話了。

唐懿宗李漼的陵墓——簡陵

簡陵殘存的角樓遺址

話說睿宗李凗,一生荒淫無度,可唯獨對佛教信奉非常。懿宗時期,佛教空前興盛。一時間,這個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佛音再次響徹了長安。懿宗曾經一度不顧群臣反對揮霍重金從「法門寺迎奉佛骨」,在其死後,也要將「十八羅漢」安置身旁,祈求早日登上極樂世界。只可惜風雨飄搖、日漸衰微的大唐王朝卻已無力回天了。

簡陵殘存的翁仲,歷史的微妙

如今的簡陵經過千年風雨,只留下一些零星碑石殘存,歷史真是微妙。

相關焦點

  • 唐朝皇帝星座一覽,金牛座哭了
    筆俠的皇帝星座系列已經說了宋、明、清三代了,今天來說說唐朝吧! 唐朝從高祖李淵建國始,到哀帝李柷禪位於朱溫止,共歷21帝,享國289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空前昌盛的朝代。這個朝代的皇帝都是哪些星座呢?
  • 為什麼在港澳臺幾乎人盡皆知?
    其中紫微鬥數雖已存在一千多年,對現今內地人來說卻知之甚少。在港澳臺卻發展的很不錯,特別是在臺灣幾乎人盡皆知,幾乎懂點文化有修養品質的人,都通一點鬥數,成為了一種文化習慣。為什麼不是八字呢?雖然八字也很準,但八字有幾個明顯沒有的功能,就是不能像祿權克忌那樣,有四個方向四種選擇去指導日常,更沒有鬥數趣味和好玩。又因其推測細緻且準確性極高,以之預測人的一生運勢兇吉,鮮有不中者。
  • 明朝最短命皇帝朱常洛,登基不到10天就臥病不起,都是女人惹的禍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都說明朝最悲劇的皇帝是崇禎,當李自成的大刀劈開北京城的銅鎖時,就宣告著大明王朝276年的統治正式結束。這位勵精圖治17年的熱血青年最後被迫吊死在煤山。
  • 唐朝末期內夫人作為皇帝配偶,為何「拋頭露面」做起太監的工作?
    2 死後才封妃有學者對出土的《故南安郡夫人贈才人仇氏墓志銘》、《故楚國夫人贈貴妃楊氏墓志銘》、《故德妃王氏墓志銘並序》等幾方墓誌的考察後,發現是在「郡夫人」、「國夫人」死後才被冊封為有品內官。唐朝末期「內夫人」既然是皇帝配偶,卻獨立於內官和宮官兩大系統之外,從其發展趨勢來看,慢慢出現「宮官化」趨勢,到唐朝末期「內夫人」們的身份除了是皇帝配偶外,還普遍行使宮官的職務。3 為皇帝跑腿說到「宮官化」,人們不免思考「宮官」和「內官」兩大系統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對於國家來說,忠臣是嘔心瀝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心為國為民,這樣的人死後自然是受到人民的愛戴。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奸臣,亦作「僭臣」,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
  • 溥儀67年死後老婆得多少遺產?數目說出來你不信,畢竟曾是皇帝
    2020-12-17 07:30:50 來源: 印情感 舉報
  • 盜墓筆記大解析,終極的秘密是什麼,盜墓的結局又是如何
    而張家是第一個發現這個秘密的人,他們也找到了其他兩塊隕石的位置。在第一任張起靈死後,他留下話要求張家人繼續尋找長生的秘密。而後讓張家人把他送到了塔木陀,那塊最大的隕玉當中。隨後張家人繼續利用隕玉,尋求長生的方法。不知道過了多久,塔木陀突然來了一個新的族群,那就是西王母。而他們的祖先,伏羲與女媧已經開始研究長生。然而那種人獸共生的方法,沒有成功長生。
  • 他捨身救主,卻又兩次叛主,留下的六字成語,人盡皆知
    756年六月,唐朝軍隊與安祿山所率領的叛軍再次展開了生死較量,這一次,叛軍設計把朝廷軍隊殺得差點全軍覆沒。在逃亡的過程中,步兵統領王思禮被敵人射中戰馬,他本人也摔倒在地上。在戰場上失去戰馬可是非常危險的,最致命是他的身上還穿著將領的服飾,一旦被叛軍看到,決不會放過他。就在危急關頭,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了王思禮,並且在王思禮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離開了戰場。
  • 唐敬宗皇帝,位於唐朝晚期,執政幾年被宦官殺害
    唐敬宗皇帝(809年7月22日至827年1月9日),個人姓名李湛,是中國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他從824年統治到827年。敬宗皇帝是穆宗皇帝的長子。唐敬宗皇帝,位於唐朝晚期公元827年左右,敬宗皇帝在位不足三年後,被一群陰謀分子暗殺。敬宗皇帝去世時只有17歲。
  • 唐朝皇帝供奉祖宗的太廟中,為何會出現一個身份卑微的樂工的牌位
    古代皇帝開國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大興土木,興建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太廟,然後把列祖列宗的靈位恭恭敬敬陳列在其中,每逢年頭歲尾、三節兩壽,都會舉行盛大的祭拜儀式,皇帝必須親臨現場,向祖先牌位行禮。無論朝代如何變遷,這套規矩是任何皇帝都不敢「減免」或者「取消」的。歷朝歷代太廟中,一般只有兩種人的牌位有資格進入其中。
  • 不信,看唐朝這個皇帝唐穆宗
    在古代有位皇帝也喜歡玩這套把戲,他就是唐穆宗。 (一)皇帝老爹並不喜歡他 唐穆宗李恆(795年-824年),原名宥,是唐憲宗的第三子。他並不為父親所喜,本來沒有機會當皇帝。不過他有勢力強大的母親,其母乃郭子儀的孫女,郭氏在朝野上下廣結黨羽,便是憲宗也奈何不得。
  • 最好命女人:皇帝死後被趕回家,路上嫁乞丐,20年後乞丐又成皇帝
    在中國古代數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上,皇帝作為最尊貴的存在,也才出現了400多名,不過裡面也不少運氣好的傢伙,被人兩次捧上了皇位,比如說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上位後被母親廢除,但是神龍政變後重新回歸皇位,明英宗朱祁鎮,因為在親徵瓦刺的時候被俘虜而失去了皇位,在後來的奪門之變當中重新上位
  • 唐朝開國皇帝眼中五大名將,第一秒殺其餘四位,現已被神化
    如果要列舉一個古代強盛王朝的話,可能很多人會選擇唐朝。不錯,唐朝確實是歷史上第一次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取得了絕對優勢地位,雖然持續時間相對不長。而造就這一優勢地位的,正是大破東突厥的唐朝第一名將李靖。
  • 大唐帝國二百八十九年,二十一位皇帝順序總覽
    聖歷二年(699年)被則天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起兵發動政變,殺死張易之、張昌宗等,擁唐中宗李顯復位,廢周為唐。即皇帝位後,放宮女3000餘人出宮,仍舊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與韋後勾結,將反對武氏集團的張柬之等人排擠出朝。朝政被皇后韋氏把持。但李顯也在力挽狂瀾不讓韋氏成為第二個女皇。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發兵誅武三思等人,事敗被殺。
  • 望子成龍,這位唐朝皇帝做得最好,五個兒子有三個當了皇帝!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無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對於百姓來說,望子成龍,自然是希望子女可以成就一番事業,比如高中狀元,或者立下戰功等。而對於皇帝來說,望子成龍,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繼承自己的皇位。 不過,對於唐朝的一位皇帝來說,生了五個兒子,其中三個最終成了皇帝,這在封建王朝中,無疑是比較罕見的情況。
  • 本是皇帝長子卻多次與皇位無緣,繼位8個月暴斃,僅30歲
    雖然歷史上在位的皇帝有許多在位時間較短,被人謀害的卻是少數,元明宗絕對是死得憋屈幾個皇帝之一。一個中興的王朝最高統治者按理說應該是活得比較滋潤的,雖然在皇位爭鬥過程中會很激烈,但爬上最高位後也不至於被毒殺,元明宗到底經歷了啥?
  • 武則天是多少歲當的皇帝?又當了幾年皇帝?
    有說十五年,也有說二十一年。實際上,準確一點來說,武則天在位十五年,實際掌權二十一年。類似清朝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但實際掌權卻是六十三年。為什麼這麼說?下面來說說武則天的掌權之路。武則天叫什麼,無從得知,反正她不叫武則天,大家稱著叫著,稱的人多了,自然就是武則天。她有一個正式的名字——武曌,曌這個字還是她自己創造的,日月當空嘛。
  • 「元和中興」時,唐朝再度強盛,為何還是走向滅亡呢?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唐玄宗即位後締造全盛的開元盛世,將唐朝國力推向頂峰。不過,同樣是在唐玄宗在位期間,安史之亂的爆發,一下子將唐朝從巔峰拉入谷底。
  • 非比尋常的盜墓手法,30年盜走6億,考古專家都被看不起
    在古代盜墓者往往會使用一種特殊的盜墓手段來進行盜墓,那就是「佔卜術」,通過預先佔卜來決定到何處去盜墓。清代文人袁枚輯錄的《子不語》(卷9)中有一段「掘冢奇報」的故事,說的就是用佔卜術指導盜墓的。「杭州朱某,以發冢起家,聚其徒六七人,每深夜昏黑,便持鋤四出。
  • 唐朝傳奇的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在史書中卻不見其芳名!
    唐朝傳奇的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在史書中卻不見其芳名!在中國的古代,皇帝是十分尊貴的,而那些皇子和公主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公主,定然要受到萬般寵愛,而且身份十分尊貴,其實大部分公主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有一個公主卻不一樣。她就是唐代巾幗英雄——平陽昭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