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傳奇的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在史書中卻不見其芳名!

2021-01-20 趣史日記

唐朝傳奇的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在史書中卻不見其芳名!

在中國的古代,皇帝是十分尊貴的,而那些皇子和公主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公主,定然要受到萬般寵愛,而且身份十分尊貴,其實大部分公主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有一個公主卻不一樣。

她就是唐代巾幗英雄——平陽昭公主。雖為女子,卻徵戰沙場,幫父王打下江山;嫁做人婦,卻金戈鐵馬,與夫君並肩作戰;她既是公主,也是開國將領;她書寫了傳奇,死後用軍禮下葬,卻在史書中不見芳名。今天,咱們來聊聊這朵身披戰衣的鏗鏘玫瑰。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母親是李淵的嫡妻竇皇后。在唐高祖的眾多子女中,她僅次於親兄弟李建成、李世民,為父親創建大唐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平陽公主的丈夫是柴紹,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便「矯捷有勇力,以抑強扶弱」而聞名。少年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的千牛備身。李世民後來為懷念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讓閻立本在凌煙閣內繪製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柴紹排名十四。但在丈夫面前,平陽公主的大將風範可一點兒也不遜色。

公元617年,李淵在山西太原起兵,派人秘密通知平陽公主夫婦。當時,朝廷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名單中就包括他們。柴紹對平陽公主說:「你父親準備起事,我們一起逃一定逃不掉,留下來又大禍臨頭,你說怎麼辦?」平陽公主道:「你只管走,我一個婦女,容易躲藏,我自己會想辦法。」於是,柴紹立即從小路直奔太原。

留下來的平陽公主可沒閒著,她回到在鄠縣的家,將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都賣掉,用來招募了幾百名流亡的人,起兵響應李淵。在數萬名男性士兵面前,身為女子的平陽公主管理軍隊時,可一點兒都不含糊。她的部隊軍紀嚴明,三令五申,嚴禁士兵搶奪民眾財物。不僅手下心服口服,還有很多人不遠千裡來投奔她。

公元617年,李淵的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看到女兒已經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他非常高興,派柴紹帶領幾百名騎兵去迎接平陽公主。公主帶著挑選的上萬名精兵強將,跟李世民在渭河北岸會師,攻打長安。當時,柴紹是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平級。夫妻二人分設營帳,各領一軍,共同作戰。平陽公主的隊伍被稱作「娘子軍」。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拿下長安的唐高祖其實只控制了半個關中,仍四處受敵。關於平陽公主的其他戰績,史書中並無更多記載。但每提及她和「娘子軍」,就有個避不開的話題:娘子關。

作為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山西戰事不斷,而有萬裡長城第九關之稱的娘子關是出入山西的咽喉,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娘子關原名葦澤關,清乾隆年間的《平定州志》中記載,因為她曾帶「娘子軍」在此駐守,所以得名娘子關。直到今天,這裡還保留著許多與平陽公主有關的歷史遺蹟。

平陽公主在娘子關還有個著名的傳說:「米湯退敵兵」。相傳有一次,敵軍來勢兇猛,兵力是自己的好幾倍,而援軍還沒到,平陽公主心急如焚。她無意中看見遠處田野上豐收在望的穀子,急中生智,想了個辦法:讓城內軍民立即收割穀子,用新米熬製米湯,然後讓手下乘夜色把熬好的湯全都倒進關前的溝壑中。

第二天,溝壑中米湯橫溢,敵方的哨兵懷疑是馬尿,趕緊報告主帥。主帥出帳觀望時,看到城樓上旌旗招展,軍民喊聲振聾發聵,氣勢如虹,就誤以為平陽公主的援兵已到。因為害怕中埋伏,所以敵軍不戰而退。等發現這只是公主的緩兵之計時,為時已晚。

明代的王世貞曾佇立娘子關頭,感慨道:「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關前高義旗。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雖然平陽公主駐守娘子關的傳說有待考證,但這些故事能流傳千年,足見後人對她的尊敬和推崇。

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6年後(公元623年)去世,因為葬禮與眾不同,史官才讓她再次登場。

當時,唐帝李淵下詔在出殯行列前後,增加樂隊,並用軍禮儀仗隊四十人,手持刀劍護衛,虎賁武士沿途警戒。當時祭祀部(太常)反對:「依照葬禮規定,婦女入土,從來不設樂隊。」李淵說:「樂隊演奏的全是軍樂,公主親自擂動戰鼓,興起義軍,輔助我建立大業,怎麼可以跟普通婦女相提並論!」在李淵的堅持下,平陽公主成為歷史上唯一用軍禮下葬的公主。

為了表彰她的功績,唐高祖還下令按「明德有功曰昭」的規定,賜諡號為昭。她也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諡號的公主。後世多將平陽昭公主稱作李秀寧,但因為史官對她惜墨如金,她的真名、出生日期、甚至死因都不得而知。

平陽昭公主儼然是高祖的驕傲。用軍禮下葬,是君對臣的肯定,也是一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也正是因為他執意用軍禮下葬,才讓我們記住了這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相關焦點

  • 不愛紅妝愛武裝,以軍禮下葬的平陽昭公主,是瑰麗盛唐何等奇女子
    畫中的李娘子,生於隋,逝於唐,是一位身份顯貴的公主,更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  對於畫中的李娘子,這位隋唐歷史上不可或缺的奇女子,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其姓名,流傳於民間傳奇話本中的,便是「李秀寧」這個名字。李秀寧是唯一一位為父建立帝業的公主,也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生榮死哀的開國英雄。她出生時,父親李淵還是太原留守,沒有做皇帝。
  • 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巾幗不讓鬚眉,大唐半壁江山由她打下
    《唐會要》:「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義兵起,公主於鄠縣莊,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在封建時代,史書由男性書寫,仔細研究中國古代的正史記載,就會發現一個非常不公平的現象。男性的功德被大肆宣揚,女性的功德卻只有寥寥數筆,甚至會被加諸男性身上,視為整個家族中大家長的功德。
  • 開國功臣平陽昭公主:嬌柔不是公主的代名詞,請叫我巾幗英雄
    公主這一詞我們都聽說過,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存在,人們一想到公主往往就會滴滴、優雅美麗、柔弱這些詞,雖然說大部分歷史中的大部分公主都是如此,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隋末唐初時期就有著一位公主,她膽識過人,建立娘子軍,與兄弟李世民一起攻破長安,成為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個採用軍禮殯葬的女子,這位公主便是唐朝時期的公主平陽昭公主
  • 死後用軍禮下葬,諡號為昭,就因為是女兒身而進不了凌煙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軍欲善其事必先整其防。要對付敵人的攻城手段,平陽公主對關隘的修築之事尤為看重但這時割據自立的人那麼多,要一一抵擋,實非易事。有一次,劉黑闥率兵猛攻娘子關。平陽公主立刻做出反應,一面向晉陽馳書告急,一面指揮娘子軍頑強抵抗。劉黑闥的兵力遠勝於娘子軍,而且城防工事還正在建設之中,情況不可謂不危急。
  • 上官婉兒:靠才華美色攪動唐朝的傳奇女子
    要說唐朝的女人厲害還真不是吹的,在唐朝立國之初的平陽昭公主,其統帥的娘子軍是李淵平定天下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之一,死後還以軍禮下葬;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恪守婦道,為李世民打造了一個穩定的後宮,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女皇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還有野心勃勃的韋後和安樂公主,攪和的大唐朝政烏煙瘴氣。
  • 賭王一生傳奇,死後為何遲遲不下葬?風水師:今年沒有合適日子
    想必大家對於賭王何鴻燊這位風雲人物並不陌生,他的傳奇一生完全對得起「澳門賭王」這一稱號,自今年5月26日何鴻燊歸於極樂後,近日他的出殯、下葬等逝後事宜已刷爆了螢屏,據知情人士稱,單是賭王由上等楠木打造的中式棺材,其造價就高達七百餘萬港幣,網友直呼「果然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 這個唐朝皇帝很悲催,死後不到30年被盜墓,還弄得人盡皆知!
    簡陵是唐懿宗李漼的陵墓,也是「關中唐十八陵」中最後一座因山為陵的陵墓,位於富平縣西北三十公裡長青鄉紫金山上(又名虎頭山)。與它的名字一樣,簡陵的形制、體量都不大,頗有些「薄葬」之意。但誰也不會想到,與其簡樸「外表」外表相比,懿宗李凗的陪葬品可謂是珍寶各異,最讓人浮想聯翩地莫過於史書中曾記載的18尊真人大小的銀羅漢了。
  • 被野心和欲望支配的安樂公主,陽世二十餘年的時光緣何不安樂?
    安樂公主十分懊悶,於是自行強奪民田,開鑿了一個大池,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超過昆明池的意思。 而她另外一個奢靡無度的例子則是百鳥裙。史書記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織二裙,正視旁視,日中影中,各為一色,百鳥之狀,並見裙中。據說唐中宗動用國家力量,派軍隊到嶺南捕鳥。許多鳥類因此滅絕,造成了一場生態災難。
  • 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只因「黃道吉日」
    中國史上有諸多的歷史人物妄想「長生不老」,但是長生不老對於一個身體會隨著時間慢慢衰老的肉體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過這種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過此種妄念,可是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就只是因為「好日子」嗎?
  • 還記得《西遊記》中的孔雀公主嗎?竟是陸貞傳奇中的她,恕我眼拙
    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已經是十分經典的一部電視劇了,是由神話小說改編而來的,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此可見,它的地位在中國史書名著上還是十分高的。西遊記到底有多經典呢?儘管已經過去了十幾二十年,但是,西遊記總是有人在不斷的改編加工。可以看出它的可創性還是十分高的。
  • 英王理查三世死後530年下葬(組圖)
    去世已有530年的英國國王理查三世(Richard III)骸骨,兩年前在英格蘭列斯特市停車場出土,英國星期四為其舉行了符合國王身分的葬禮。理查三世是英格蘭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1483年登基,在位2年後與後來起兵奪王位的亨利·都鐸,即後來的亨利七世,在伯斯沃思戰役中拼殺,傷重陣亡,享年32歲。周四他在盛大儀式中長眠列斯特大教堂(Leicester Cathedral)。
  • 袁天罡都為其窺測天機,史上最傳奇的女子,一生先後侍奉六位皇帝
    蕭皇后的父親是南北朝末期西梁孝明帝蕭巋,生而為皇女,傳奇算術師袁天罡以其容貌特異,用先天八卦之數窺測天機,認為她必將成為一代皇后。不過因為蕭公主出生在二月,當時當地的風俗認為二月出生的子女會給自己家族帶來不詳,所以她從小就被堂叔蕭岌撫養。不久養父去世,她再次被寄養在了舅舅家。
  • 朱元璋駕崩後,他有可能採用神秘的「北鬥七星」體態下葬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墓,也是明代最大的皇帝陵寢,可是關於它的秘密實在是數不勝數,而今天我們要談的,則是關於朱元璋本人下葬時的獨特姿勢。朱元璋究竟用了什麼特別的姿勢下葬?如果您想知道,小編這就為您揭秘。
  • 唐朝安定公主嫁了三個丈夫,晚年後落葉歸根何處,花落誰家
    尤其是在封建迷信的思想之下,她們生怕自己在死後會像世人所描述的那樣,在閻王爺面前被劈成兩半,由兩位丈夫平分。在唐朝歷史上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公主,她一生經歷了三次婚姻,為此她死後和誰合葬就成為了非常棘手的大事件。這位公主就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三女定安公主,她的喪事可以說急壞了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
  • 姓虞還是名虞?史書中寥寥數語的虞姬為何能流傳千年?
    有美人名虞。—《史記項羽本紀》有美人姓虞。—《漢書項羽傳》虞姬初見於史書乃是通過司馬遷的《史記》,《史記》對虞姬的名諱、出身等就用了一句話「有美人名虞」,僅從這句話來看,太史公並沒有指出「虞姬」的姓氏,只說她「名虞」,而「虞姬」是後人對她的一種習稱,「姬」乃是對女子的一種稱呼。
  • 孝莊皇后死後,抬棺材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讓她的屍體被放置了37年
    直到今天,她身上的傳奇仍然未減半分,以她為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數不勝數,且播放率節節攀高。 《孝莊秘史》、《康熙王朝》、《大玉兒傳奇》等,都是火遍螢屏的優秀電視劇,其中的主人公就是她。
  • 整個大唐最忤逆的公主,她為了權力做的一件事讓人不齒
    眾所周知,唐代公主是出了名的不務正業,他們不像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公主那樣,閨房裡繡花擺花弄草又或者同姊妹同侍女一同研究妝容。唐代公主在一開始裡就走了歪路,比如說初代的平陽昭公主就是一個空前絕後的能徵善戰的公主戰鬥力可以在公主排行榜裡面數一數二。
  • 李世民故意設計李淵,用宮女迫其造反?仔細想想:他爹才是老戲骨
    待第二天酒醒,李淵發現後大怒,李世民與晉陽宮監等人勸其造反。開始李淵堅決不同意,還說:「這是大逆不道,我想去報官抓你。」可是過了一會,李淵又說:「你是我心愛的兒子,我怎麼忍心呢。」事情已經如此,李淵只好痛下決心反隋。  那麼,李淵到底是不是被迫造反的?
  • 國王想娶唐朝公主,唐太宗要了四種動物作為彩禮,導致此國滅亡
    在唐朝前期,邊境有很多的部落政權都以能娶到唐朝公主為榮。這個國家也不例外,這個國家是北方的一個部落政權叫做薛延陀。彩禮能壓垮一個國家?有點誇張吧?這個故事很曲折。不是彩禮壓垮薛延陀國王,而是前期就已經被唐朝打得找不著北,為了給自己喘息機會,以圖東山再起,無奈向唐朝求婚,結果途中又發生了意外,讓國力再次受到重創,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