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調光科普(上篇):人類顯示器的黑歷史

2020-11-22 愛搞機

開波之前,首先聲明。我們「LCD教」、「反OLED聯盟」都可以統稱為「反低頻PWM聯盟」。我們反對的是低頻的PWM調光,而不是其他顯示技術。

我們不是針對誰,無論是LCD,是OLED,還是燈管,任何使用低頻PWM調光的顯示和照明設備,都是我們的譴責對象。

DC直流調光和高頻的PWM設備,都是我們的盟友。但現在滿街跑的三星AMOLED、中低端筆記本和桌面顯示器、以及數目稀少但也是在閃的LG p-OLED屏幕(Pixel 2 XL:黑人問號?),都是我們「反低頻PWM聯盟」的反對對象。愛搞機這次PWM科普的內容梗概:

講真,如果你平時連續玩手機、看顯示器的時間在1小時以內,而且還是非敏感體質,那低頻PWM調光對你的影響就不會太大了。但手機電腦這種東西的使用時間太長了,每天用幾個小時,甚至10幾個小時的用戶都有。對於重度用戶,屏幕的調光方式就是很有必要考慮的因素了。

PS:個人作品難免會有疏漏,如有意見或建議,歡迎到評論區指教。

萬惡的頻閃

這次的故事起點放高一點,直接從顯示器出現之前開始說。而這篇科普的核心是「頻閃」二字。「人工照明的歷史,就是閃爍的歷史」,這個真的一點都不誇張。從特斯拉的交流電,打敗愛迪生直流電的那一瞬間,仿佛就決定了人類照明的閃爍史。因為,所有在交流電源下工作的光源都會閃爍……

 

50Hz的交流電

1891年開始,人類開始大規模使用多相交流發電機,最後50Hz(我國正在用的頻率)和60Hz交流電佔領了市場。交流電的頻率,決定了從古董的鎢絲燈,到現在大部分家用日光燈(螢光燈)的閃爍頻率都是100Hz,即每秒閃動100次(50Hz的正弦交流電,每秒有50次波峰和波谷,並經過零點100次)。


不同LED產品的頻閃

而曾經被寄予厚望的LED光源,因為廠家的驅動電路不同,有非常複雜的頻閃形態。如果加上調光功能,其頻閃種類就更加多,更加複雜了。當然,好的產品是可以做到不閃或者閃動極其輕微的。但LED產品價格暴跌之後,不少廠家都用簡單的驅動電路,導致頻閃狀況惡化。

 

室內室外的各種低頻閃爍光源

這下明白為什麼室內拍的慢動作視頻,畫面會閃了吧。因為是真的在閃啊……除了被人類有意無意的看到閃爍之外,甚至連超市的掃描槍都會受燈光閃爍而影響識別率。

根據國際照明協會技術報告CIE TN006-2016定義,閃爍可以分為「閃爍、閃爍效應和幻影效應」3種,後兩者分別指觀察物體和觀察者移動時的物理效應。為了簡化說明,下面統一稱為閃爍和頻閃。

人眼對閃爍頻率的敏感度曲線

部分不同人類對頻閃的敏感度很大的差異,甚至有「閃動敏感體質」的說法。人類最敏感的頻率是8.8Hz,隨後不停下降。大部分人在80Hz之後就看不出閃爍了,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人會因此覺得眼睛累、眼睛痛。2015年的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文檔IEEE Std 1789-2015指出,照明閃爍會產生潛在不利影響:

  • 光敏性癲癇或閃爍光誘導的癲癇發作(0.1%人口)

  • 偏頭痛或嚴重的頭痛,常伴噁心、視覺紊亂

  • 增加自閉症人的反覆行為

  • 視力衰弱包括:眼過勞、疲倦、視力模糊

寶可夢衝擊事件

現在看回去近代最著名的「頻閃事故」,都有種都市傳說的氣息了,而且誰能想到主角居然是寶可夢《 Pokémon》……1997年12月16日,日本電視臺播放的寶可夢第38話《電腦戰士多邊獸(舊譯為3D龍)》,為了渲染電腦世界中的戰鬥,大量使用12Hz的紅藍閃光展示爆炸場面,直接導致日本全國出現了700例癲癇症(650例是兒童) 。這種低頻閃動,無論是什麼顯示器看,可能都會導致相關症狀(從未感覺到人類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翻車)。

該事件史稱「寶可夢衝擊」,它讓《寶可夢》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深受世界喜愛的動畫,享受到了被勒令停播的待遇,直到第二年的4月16日才從第39話繼續播。這個38話被永久在電視上禁播(網絡上還有)。而可憐的多邊獸,全家再也沒有在電視版上出鏡過了。無獨有偶,2007年的倫敦2012年宣傳預告片、2011年的《暮光之城:破曉》都有過「因色塊閃爍,導致觀眾癲癇發作」的事件。

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到視頻網站觀摩《寶可夢》的第38話,B站http://t.cn/RgY1iPk,空降位置是18分51秒。雖然數位化之後,視頻的精細度、色彩飽和度和刺激性都不如當年,但還是建議大家出發前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帶再開車(外加一句很驚悚的廢話:在病發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

PWM是什麼?

回到我們的主角PWM調光。PWM,全稱Pulse Width Modulation,翻譯過來就是脈衝寬度調製,說到底,就是種把模擬信號調製成脈波的技術。它已經是應用非常廣泛的顯示器/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案,此外,還有我們之後會提到的DC直流調光(LED領域的CCR恆流調光,為方便表示,本系列科普統一用DC調光代稱)。

進入正題前得科普一下信號的兩大分類:

數位訊號控制雖然成本低,但它最尷尬的地方是,無論是用高低電平做標識、還是光源的斷電和通電,都只對應「0和1」兩種狀態。針對這次說到的調光問題,數位訊號的控制,只能生成「開和關」兩種狀態,亮度要麼是0,要麼是100%。也就註定做不到模擬信號那樣的無級亮度調節了。

那為什麼我們的屏幕能無級調節亮度呢?因為聰明的人類發現肉眼反應速度有限,且有腦補作用。只要光源「明滅」切換速度夠快,肉眼就察覺不出來了。PWM調光就這樣粉墨登場了…… 通過閃爍來形成「載波」,然後控制「明和滅」的時間比值(佔空比)就能達到控制亮度的效果:

在每秒超過N次的閃爍中,如果需要的亮度低,那就讓滅掉的時間佔比提升。例如,如果要把亮度調到10%,只要讓亮的時間佔比達到10%即可。雖然聽起來有點雞賊,但PWM調光的優點還挺多的,結構簡單、精度高、控制「亮度變化」不會導致明顯偏色之外,還省電、發熱低。人類乃至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的眼睛,都是在連續的自然光下演化而來了,用閃爍這種視覺欺騙的方式調節亮度,會不會翻車呢?

雖然上面提到,大部分人無法察覺超過80Hz的閃爍,但餘光部分其實可以檢測到更高頻率的閃爍,神經系統和大腦皮層可以檢測到160Hz的刺激,視網膜更加敏感,可以對200Hz的閃爍做出反應。這些都曾被證實可以造成頭痛、偏頭痛和疲勞。

回顧國標給「頻閃」的定義(根據IEEE的說法,其實這個是「頻閃現象」的定義)。頻閃,就是在「閃爍光源下,觀察連續運動物體時,本應連續的圖像出現了離散的現象」。當我們閱讀或者視線從屏幕上移動時,因為頻閃效應的存在,肉眼能察覺到數百赫茲的閃爍。

課外閱讀:同樣利用人眼生理特性來「欺騙」視覺的例子,最著名的肯定是每秒24幀的電影了。這裡還能延伸出,為什麼電影24幀就夠了,但遊戲要60幀起步呢?感興趣的話,可以戳我們的陳年科普《經典科普:為什麼電影24幀就行,但遊戲要60幀?》http://t.cn/RI59bAj。

人類顯示史,各種黑歷史

歷史上每次顯示設備轉變都出過坑。如果你的年紀夠大,想必你還會記得以前那些又大又重的CRT(陰極射線管)電視和顯示器。以前除了陰極射線管掃描速度導致的一些畫面閃動外,印象中的它們,是不是畫面特別通透?特別絢麗?

後來出現的LCD顯示器,除了體積外,都是被CRT按在地上全方位地摩擦的貨。早期的桌面LCD因背光不行,導致色域覆蓋不行,可視角度更加是個大坑。更可怕的是,當時LCD還更貴,但無奈它體積小,帥啊(當時人類的態度,就像現在看真·全面屏的手機一樣。帥,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等了5、6年,主流LCD的背光追上來、IPS面板的大規模使用,畫質表現才勉強追了上來。期間桌面LCD屏幕經歷了畫面比例調整和解析度的增長。畫面比例從5:4、4:3到16:10,最後定型在16:9。解析度則從1280*1024到1440*900,最後定型在1920*1080。

在2010年上下,LCD顯示器的背光源經歷了從CCFL(冷陰極螢光燈管)到LED的轉變。CCFL因環保、功耗等多種因素,在隨後的2、3年被多個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生產。然後,人類第一次感受到被「LED+低頻PWM調光」統治的恐怖,大量用戶發現新顯示器看著更加傷眼、累眼,甚至出現囤CCFL顯示器過日子的梗。

 

風扇測頻閃大法

如果你的年紀夠大,應該還會記得國內曾經流行過用「揮手、鉛筆和風扇」看頻閃的測試方法。已經掉進歷史垃圾桶的CCFL背光顯示器,它們的PWM調光頻率幾乎都是175Hz,但它們有明顯的餘暉效應(PWM控制熄滅的時間裡,它們仍然在發光),大幅減緩了頻閃的效果。

而後來出現的LED背光顯示器,沿用了低頻PWM調光,頻率通常在180-420Hz之間。但因為LED這種光源的響應速度很快,餘暉效應接近於0,其頻閃嚴重到已經可以產生「頻閃效應」了(即能夠像高速攝影一樣定格移動物體的畫面)。

 

部分顯示器廠商抓住了商機,用「不閃屏」作為推廣手段,並開始大規模使用DC調光或DC+高頻PWM調光。時至今日,很大一部分顯示器依舊在用不閃屏做為宣傳。

而筆記本領域被夾在桌面和手機之間,向來被噴沒有好面板,而且背光也是個坑。筆記本市場有大量用低頻PWM調光的產品,有些是低亮度才會PWM,有些全程都在PWM。一大波筆記本廠商的很多新品,甚至高端產品,仍然在用低頻的PWM調光(機佬表示強烈譴責)。

非常幸運地,手機的LCD屏幕幾乎沒有受到過低頻PWM調光的困擾。即便部分手機LCD屏幕的亮度會有波動,但和現在OLED的低頻閃動,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科普的下篇會詳說其分別)。不過,就像當年桌面顯示器大規模使用PWM調光那樣,三星和LG,這些OLED廠商使用的低頻PWM調光,又讓人類回想起被PWM支配的恐怖……

如果說從16:9屏幕到18:9全面屏還算是進步,從全面屏到劉海屏是倒退的話。那從OLED屏幕使用低頻PWM調光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倒退到歷史循環的坑裡去了。

在下半篇,我們會就「如何評估低頻PWM的危害程度、個人檢測PWM的方法和A屏時代的護眼生存指南」進行科普,敬請期待。

參考資料:IEEEstd 1789-2015、國際照明學會報告CIE TN006:2016、IEC TR 61547-1、GB/T 9473-2017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臺灣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notebookcheck、TFT CENTRAL


關注我們的微博@愛搞機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愛搞機(playphone)

當然,也關注我們的嗶哩嗶哩帳號:愛搞機

相關焦點

  • 顯示器60Hz就夠用,144Hz的電競屏是多餘的嗎?
    這次我們從理論到視頻實測,讓大家直觀地了解到高刷新率的顯示器相比普通顯示器到底有多少差距。什麼是顯示器的刷新率?首先我們要知道,屏幕上顯示的所有畫面都是顯卡渲染出來的,顯示器刷新率是屏幕面板輸出畫面的速度的一個單位,60Hz就是指你的屏幕在一秒鐘內輸出了60張畫面,刷新率越高,畫面自然也就越連貫、越流暢。
  • 求真實驗室:顯示器60Hz就夠用,144Hz的電競屏是多餘的嗎?
    這次我們從理論到視頻實測,讓大家直觀地了解到高刷新率的顯示器相比普通顯示器到底有多少差距。  首先我們看什麼是顯示器的刷新率?首先我們要知道,屏幕上顯示的所有畫面都是顯卡渲染出來的,顯示器刷新率是屏幕面板輸出畫面的速度的一個單位,60Hz就是指你的屏幕在一秒鐘內輸出了60張畫面,刷新率越高,畫面自然也就越連貫、越流暢。  我們再來看一個被廣泛認可的事實:24幀的電影看起來很流暢,但24幀的遊戲玩起來就感覺很卡了。為什麼呢?
  • 這檯燈有意思:倍思無極調光閱讀檯燈PRO體驗
    最近入手了一款倍思無極調光閱讀檯燈PRO,恰好解決了這幾個問題,目前使用一周,下面就來說說體驗吧。開箱:▲這款倍思無極調光閱讀檯燈PRO的外包裝盒以白色為主,正面是產品海報圖+產品名稱,背面則是使用場景圖+產品詳細參數和生產信息等,還附上了防偽查詢碼。
  • 安利一套超讚的原版科普英語教材(上篇:中學版)
    上篇文章《再談上海科普英語競賽的含金量、如何準備?》再次談了科普英語的含金量,不少家長詢問科普英語的教材問題。的確,科普英語涵蓋範圍廣、專業型強,原版教材價格貴,更關鍵的是缺少購買渠道!目前英美主要的科普英語教材有以下幾套:麥格勞-希爾(McGraw-Hill)的《Blue Planet》(1-6)系列,分為六個級別,針對6-12歲學生;培生(Pearson)的《Big Science》(GK-G5)系列,分為六個級別,針對6-12歲學生;霍頓·米夫林·哈科特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的《Science
  • 向歷史致敬!十年10大經典顯示器回顧
    向歷史致敬!除此之外,該機還擁有黑、白、紅、藍、金屬銀五種顏色。● 公元2004年:液晶顯示器時尚化    2004年,液晶顯示器雖然還未完全普及,但市佔率已經達到了40%左右,並且一些工業設計出色的液晶顯示器開始出現,這象徵著液晶顯示器已經開始向多元化發展。
  • 144Hz 和 60Hz 顯示器差別真的很大嗎?
    2020年了,對於60Hz和144Hz的顯示器討論還是很大,所以筆者帶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更高的刷新率帶來的體驗。簡單科普一下144hz顯示器和以往我們用的一般60hz顯示器的區別。144Hz顯示器和60Hz顯示器最大的差別就是刷新率上,刷新率就是1秒內顯示器刷新的圖片數量,說白了就是144張圖片/秒和60張圖片/秒的區別。毋庸置疑,144張/秒肯定比60張/秒要流暢,也就是玩家們說的「絲滑感」,對FPS玩家來說,這個「絲滑感」尤為重要。
  • 顯示器屏幕的色域是什麼意思?色域三種標準的區別
    做設計對色彩要求十分重要,所以通常選購顯示器的時候會在意顯示器色域參數,常見的色域標準有三種,那就是sRGB、Adobe RGB、NTSC。那麼什麼是色域?下面分享一下顯示器屏幕色域sRGB、NTSC、Adobe RGB區別對比科普,教您如何通過色域參數來判斷顯示器屏幕的好壞,來學習一下。
  • 科普一下144HZ顯示器,可能很多人有誤區,幫你們解答!
    首先144HZ的顯示器已經不算是高端的外設了,目前更高的有165hz和 240hz。同時刷新率一樣的顯示器也有區別。好了,這裡做出一個假設,假設顯示器的刷新率是1HZ,然後遊戲的FPS是200HZ,那麼你猜猜看你能看到什麼畫面【當然是一張圖片 一張圖片在那邊跳】原理的也很簡單,雖然fps很高,但是,你的顯示器1s只有刷新1次,所以你看到的其實也就是1s一張的圖片而已,那麼現在把顯示器的刷新率增加的到60hz,那麼你就可以看到一段流暢的畫面。
  • 你的顯示器有綠卡嗎?
    ——TCL綠色健康顯示器獲得權威雙認證    所謂「綠卡」,在這裡當然不是指身在異國的人們所追求的「合法居留」身份,而是指顯示器所獲得的權威認證,這個認證所承諾的是:用戶使用顯示器時不再有健康的隱憂。率先提出將綠色健康作為產品研發方向和品牌特點的TCL顯示器事業部,日前推出TCL綠色健康顯示器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中已推向市場的17寸純平M769F、MF708,15寸液晶ML520均已通過了中國環境標誌產品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產品雙認證,並已被中華預防醫學會批准納入「健康金橋重點工程」。標誌著TCL綠色健康顯示器擁有了保障綠色健康的「綠卡」,成為用戶值得信賴的健康選擇。
  • 超時空要塞Ⅱ劇情PV 官方解釋黑歷史
    本作被《超時空要塞》粉絲稱為「黑歷史」,與系列中的其他作品相比知名度比較低。現在,官方在官網上針對「黑歷史」這個說法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順便一提,「黑歷史」這個詞在《倒A敢達》中首次出現,指的是「宇宙戰爭的歷史」,但是現在的網絡用語中通常指的是「不堪回首的過去」。
  • 30歲的PS,竟然有這麼多「黑歷史」!
    30歲的PS,竟然有這麼多「黑歷史」! 10月20號~22號舉辦 Adobe Max年年有 但是今年這屆,卻格外引人注目 因為2020年恰好是 足以改寫人類圖像處理史的軟體
  • 專業的FPS玩家電競顯示器怎麼選?
    >  電競行業的火爆催生了出電競顯示器這個概念, 2012年全球首款具有120Hz刷新率的顯示器誕生,從這之後玩家賦予了它一個專業的名詞—電競顯示器。現在普通的顯示器刷新率一般在60Hz,但絕大多數電競顯示器都已經能夠支持144Hz刷新率了,甚至更高的165HZ、240Hz的顯示器也已經屢見不鮮。
  • 人體奧秘科普展開展 「原來人類生命是這樣的」(圖)
    人體奧秘科普展開展 「原來人類生命是這樣的」(圖) 點擊進入>>>   持25日《泉州晚報》可抵今日票價10元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人體標本  本報訊(記者洪佳景黃寶陽張詠)昨日,一場名為「人體奧秘科普展」大型真人塑化標本展覽在我市科技館一樓科普展廳開展,此次活動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和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展覽將持續到10月17日結束,為期24天。
  • 同是顯示器 液晶監視器和液晶顯示器的區別
    液晶監視器和液晶顯示器都是顯示設備,兩者的主要原理相差不大,都是利用電流刺激液晶分子成像。但是,監視器和顯示器的用途是不同的。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顯示器用於電腦,監視器用於監控系統。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不同之處,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析液晶監視器和液晶顯示器的區別是什麼?  液晶監視器和液晶顯示器的區別主要在於下面七點:  一、輻射程度不同:CRT監視器一般採用金屬外殼屏蔽電磁輻射,CRT顯示器塑料外殼對輻射抑制不強。
  • 從凸面到凹面再到頭戴 看顯示器的發展歷程
    電腦的出現,讓人類社會前進了一大步,在這其中,處理器、顯卡、硬碟、內存等設備都是人們經常談論的硬體產品,而其實最應該被談論的卻是它,沒有它你又如何能看到電腦帶來的一切呢
  • 盤點十二星座黑歷史
    每個人都會有黑歷史,那黑歷史分教育也分年齡段,分類了解一下吧。精神富裕家庭教育型:水瓶座黑歷史時間段:12-25歲(紋身、前衛穿著)類型:造型另類但心懷正義。教育:不管做啥基本都能得到支持。雙魚座黑歷史時間段:5-18歲(以公主生活要求自己)原因:會當自己是公主/王子養,天真爛漫。
  • 最低144Hz 這些電競顯示器你一定要看看
    相信經常玩遊戲的玩家都會考慮或已經購買一臺電競顯示器,因為這種顯示器的刷新率較高,帶來更加流暢的畫面。順滑的畫面讓玩家的操作手感大幅提高,帶來更好的競技表現。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款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明基EX2710這款顯示器將於8月18號發售,它搭載了144Hz刷新率的27英寸IPS屏幕。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人類開始成為地球主宰,距今50年,人類的腳印留在了另一個星球上。而人類簡史就用語言和文字描述了這樣宏偉藍圖。人,誠然偉大,人在一萬年前從採集走向農業,掀起了農業革命,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狀況,也意味著人類可以不再聽天由命,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人類能夠生產越來越多的糧食,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
  • 11款23英寸顯示器橫評
    客觀評測項目有:最大亮度,黑電平,對比度,NTSC色域以及功耗五個方面。  三 附加價值評價:  我們將考察產品的接口配置,附件配置,外觀設計,產品價格、附加功能以及售後服務等進行分析比較。911款顯示器年評之:GOVO E2417介紹回頂部GOVO E2417+詳細介紹:  GOVO E2417+採用了一塊24吋MVA超炫AU黑晶瑰麗顯示屏,MVA屏幕在黑色顯示更精準,對比度更高,可視角度更大,在全黑背景下也不會出現漏光現象。16:9超寬、1920*1080全高清解析度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