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的來歷

2021-01-14 華人傳統文化

點擊上方 華人傳統文化 免費訂閱

請大家把我設為「星標」,避免失聯!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

1、放下,放下,再放下

2、我一直在假裝修行....

3末法時代,佛與魔的對話

4、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也不在廟裡

5、一定要給孩子看正統文化傳統故事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仰望燦爛的星空,北鬥七星 因其顯著的勺形,而被世人所熟知。北鬥不僅是天上的星象,也是古人藉以判斷季節的依據之一。


據《鶡冠子》記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當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正東、正南、正西、正北時,表示春、夏、秋、冬開始。其實在古人的世界中,北鬥七星 還有不少趣聞呢!


南鬥注生 北鬥注死


在中國民間,人們傳說:「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古人認為,北鬥星君掌管人的命籍,於是產生祀北鬥以求長生的觀念。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位著名的術士名叫管輅,善觀星相,精於相面佔卜。有一天,他看見到十九歲的顏超,其面相呈現出夭亡之象,知道此人不久將要去世。顏超的父親一聽就很著急,趕忙叫管輅想想辦法,解除災厄。


於是管輅讓顏超趕緊回家,準備一壇上好的美酒,再準備一些鹿肉。他說等到卯日那天,帶著酒菜來到麥地南頭的桑樹下,一定會看到有兩個人正在下圍棋。管輅叮囑顏超不要說一個字,只管給那二位斟酒添肉,直到美酒喝盡為止。如果他們問話,也千萬別回答。只要他照著去做,就會有救。



顏超如期而往,果然看見有二人正在下棋。顏超悄然侍立一旁,不停地為他們斟酒添肉。那二人一面喝酒,一面吃肉,沉醉於下棋,一直沒有意識到旁邊還站著一人。酒過數巡後,北邊那位猛一抬頭,忽然發現了顏超,問他在幹什麼?顏超慌忙跪下,緊閉牙關,一個字也不說,只是磕頭。


下棋的那二位見他不說話,想必也知道了他的祈求。於是商量該怎麼辦?北坐者說:「文書已定。」意思是命籍已定,不能輕易更改。南坐者就拿來文書,一看顏超只能活十九歲,就拿起筆來把「九」字勾到「十」字之上,使顏超得以活到九十。


後來管輅解釋說,「北邊坐者,是北鬥星君;南邊坐者,是南鬥星君。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投胎,都在南鬥星那邊定好生日,再在北鬥星那邊定好死日,所有心願,可向北鬥祈求。」由此,「南鬥注生,北鬥注死」的說法歷代流傳,傳播廣泛,成為人盡皆知的故事。


清殿藏本 諸葛亮像


諸葛孔明 祈禳北鬥


《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亮在五丈原仰觀天文,發現三臺星中,客星明亮,主星幽隱,相輔列曜,都是星光昏暗。他看到天象如此,自知命不久矣。於是告訴姜維說自己命在旦夕。姜維知道他道行高深,提議可以作法禳災,說不定還可以挽回。


諸葛亮點燃明燈,在大帳中祈禳北鬥。如果七日之內,主燈不滅,則壽命可延長一紀(十二年);如果燈滅,則必死無疑。他吩咐姜維守護,不要讓閒雜人等進入大帳。


諸葛亮在大帳中祈禳至第六夜,忽然寨外響起一片吶喊聲。姜維正要出去詢問,不料魏延箭步急行,奔入大帳報告軍情,無意中竟然撲滅了主燈。諸葛亮棄劍而嘆,知道天意已定,無法違逆。



漢朝習俗 祈拜北鬥

東漢時,人們認為如果靈魂能夠歸於北鬥,便可被還於司命星君,從而獲得重生的機會。東漢《西京雜記》記載了一個習俗。劉邦的戚夫人有一名侍女叫賈佩蘭,後來嫁給段儒為妻。賈佩蘭曾經講到宮內的所見所聞。


傳說漢宮中有個風俗,眾人會在八月四日那天,到雕房北門外,坐在竹林中下圍棋。獲勝者終年有福,下輸的人終年生病。於是,輸棋的人需拿出絲線向北鬥星祈求長命,免除災殃。所以在東漢時期,人們就已認為北鬥星主掌世人的福祿壽數,因此拜求北鬥星以祛病延壽。


北鬥七星 下凡大唐


北鬥星君主宰命籍,身為星君,有他們的使命與職責。如果遇到聖主治理的盛世,星君也會下凡人間,一覽聖君皇朝風尚。中國史上,《推背圖》被譽為預言第一奇書。該書作者李淳風能精準預測後世皇朝諸事,可知他並非等閒之輩。除了預測能力,他還能看到星君下凡。


一天,李淳風上奏太宗皇帝說:「陛下,明日北鬥七星會化成人的外形,前往西市喝酒。陛下可派人在那裡守候他們。」於是唐太宗派人前往西市,等候星君。


眾人看見有七名婆羅門僧人從金光門進城,徑直來到西市酒樓。他們登上樓後,命店家取來一石酒。七人開懷暢飲,一會兒的功夫就把酒喝光了,於是又吩咐店家再添了一石。


太宗派來的使者登上酒樓,恭敬地向這七位星君宣讀詔書,請他們到皇宮去。胡僧彼此相視而笑,說:「一定是李淳風這小子洩漏了我們的行蹤。」繼而對使者說:「等我們把酒喝完,就跟你一起去。」


北鬥七星君喝完酒,就要下樓,讓使者先下去,在前面帶路。當使者回頭再一看,發現他們都消失了。星君們喝酒時,並沒有付酒錢,但店家收拾酒器時,在他們的座位下發現了兩千錢。

星君仁心 教誡於人


北鬥星君現身,除了觀覽皇朝民風,有時也會現身訓誡世人。宋朝洪邁所著《夷堅志》記載,湖口人詹林和妻子寧氏婚後,一直無子,夫妻二人常常焚香向北鬥星祝禱,以求子嗣。但是過了十多年,都不見應驗。


紹熙初年,詹林忽然對神明升起怨心,於是對天啟告,「我詹林躬身反省,平日不曾作過惡事。今年我四十四歲,妻子四十二歲,焚香祝禱十年,都沒有應驗,真不知道天地之間是否存在神明?」


他的祝告還未說完,就看見一位老人出現在他面前,教諭他說:「詹林,你平日喜好吃魚子,還會藏起雞鴨蛋不讓它們孵化。因你傷生太重,因此沒有後嗣。你不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還敢抱怨上天,怎能得到神明的庇護與賜福呢?」說完,老人就消失了。


詹林聽罷驚悚不已,心自追悔。他沐浴齋戒,敬謝神明點化,從此不再傷生。每年年節都放生魚苗,此後愈加勤謹地敬奉北鬥星。慶元元年時,詹林的妻子產下一個男嬰,詹家於是後繼有人。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可隨意打賞,算是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吧,謝謝您!

相關焦點

  • 成都發現「北鬥七星柱」遺址
    經多方走訪和考證後,文管所發現三根石柱竟然立於清代,並且是當年的「北鬥七星柱」的遺蹟,為發現和研究成都文化歷史,尤其是道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標本。據了解,柱子是1997年府南河(現錦江)改造清理河道時發現的,當時埋在萬裡橋南端的河底淤泥裡,施工方感覺柱子有些來歷,於是改立在橋北端作為一道景觀。由於該處不在交通要道,平常不為人注意,文管部門也一直不知情。一些住在附近的老居民表示,這些柱子是「文革」初期「破四舊」時被推入河裡的,但不清楚具體是什麼來歷。
  • 夜空中的一盞明燈,原來北鬥七星的來歷如此不凡!
    夜晚仰望星空總是給人帶來深深的幸福感,我們從浩瀚的星空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北鬥七星。因此,當古人在內心茫茫不知道邁向何方,該做什麼時,常常會在晚上抬頭尋找,北鬥七星如約而至,它們就會給人們指引著方向,讓大家辨別自己應該去往何處,到達何地。
  • 北鬥七星:北鬥七星由什麼組成?
  • 北鬥七星掌生辰 有哪些關於北鬥七星的忌諱
    北鬥七星,分為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整體上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北鬥七星到底在什麼派別裡面看。有什麼忌諱,自然也是需要區別看待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風水學看看,有哪些關於北鬥七星的忌諱呢?
  • 北鬥七星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常識|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
  • 「北鬥七星」簡介
    北鬥七星源於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北鬥七星是上古時代人們用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北鬥其名始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記載如下「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
  • 神秘的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人類較早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七顆個體星組成,分別為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因懸掛在北方天空,七顆星構成鬥形而得名。從全國目前發現的各個時代的北鬥七星圖案來看,北鬥形象都是用連線將七個圓窩(圓點)相連成鬥形。目前,有關資料顯示全國遠古巖畫中的北鬥七星圖案並不多見,只有內蒙古赤峰市發現一處。
  • 北鬥七星小知識
    就引出這篇文章的主角——北鬥七星。北鬥七星的形狀像一把舀酒的勺子,所以被稱為「鬥」。從勺柄到勺口數過去的第六和第七星連接起來並延長大約五倍的距離,遇到的星就是北極星,古人就是這樣利用北極星來辯方位的。其實談到北鬥七星,很多人應該沒那麼陌生,因為看武俠電視劇,裡面牽涉到道教的話,總能聽到關於北鬥七星的字樣,比如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全真教有天罡北鬥七星陣,為創教祖師王重陽所創;幹寶先生的《搜神記》提到的「南鬥主生,北鬥主死」等。
  • 北鬥七星閃耀夜空
    今天,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在舉國歡慶之時,我們也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真正的北鬥七星。圖為北鬥七星升起在四川峨眉金頂上空。攝影:戴建峰北鬥七星屬於大熊座,距離我們78到124光年。通過北鬥七星的天樞、天璇兩顆星,延長五倍就可以找到北極星。攝影:戴建峰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這個季節,日落後鬥柄正指向南方,表示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
  • 天空的指南針:北鬥七星
    哪怕你不是天文愛好者,不懂天空中的八十八星座,也一定聽說過「北鬥七星」的名字。這個由7顆小星星連成的明亮的勺子,是整片星空中最為家喻戶曉的圖案了。北半球的天空中,北鬥七星幾乎能出現於一年中的每一個夜晚,由於獨特的勺子造型,它在兩千年前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北鬥七星的名稱與含義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 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北鬥七星的由來,也許你的身邊就有一顆「北鬥七星」
    北鬥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抄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北鬥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鬥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度、β、γ、δ、ε、ζ、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知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 6月天象大觀之認識夜空中的北鬥七星和小北鬥七星
    今晚,假設你現在在北半球,你可以輕鬆地找見傳說中的北鬥七星,在英國的朋友管它叫犁,大部分歐洲的朋友一般叫它四輪馬車。這幾顆常見的恆星在六月的傍晚時會出現在很高的天空。你還可以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到那個小勺子,也就是小北鬥七星。你可以很輕鬆地找到北鬥七星因為它的形狀太像一把勺子了。然而與此同時,小北鬥七星卻不是很好找。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要了解九星,先了解七星。
  • 北鬥七星:天樞,天璇,天璣……
    北鬥七星分別是:天樞(shu)、天璇、天璣(ji)、天權、玉衡、開陽、搖(瑤)光。七顆星連在一起成勺狀!關於北鬥七星名稱記錄的完整文獻,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當時還有很多關於北鬥的石畫像,據記載民間極其崇拜北鬥星,漢代墓頂上的北鬥七星圖。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二十八宿也以北鬥為中心,它似乎控制四方,為群星之王。於是古人將北鬥與天帝聯繫起來,視北鬥為天帝的御車,天帝常駕其巡視四方。《史記‧天官書》稱:「鬥為帝車,運於中央」即此意。 古人還附會北鬥有眾多社會功能。《史記‧天官書》說:「北鬥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 北鬥七星與禹步
    古代的中國人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分別稱為:天樞、天王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就是著名的「北鬥七星」。道家稱之為:北鬥七星裡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權」。找到醒目的北鬥七星,從北鬥星鬥口外緣的兩顆星連成一條線,朝鬥口方向延長5倍遠,就能找到那顆可以辨別方向的北極星了。北極星只是一顆普通的二等星,離我們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離,地球的自轉軸始終指向北極星,所以無論什麼季節,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過它來辨認方向。
  • 北鬥七星與佔卜!
    北鬥七星古有璇璣玉衡齊七政。鬥杓連著東宮青龍的龍角,正屬於鬥的中央,鬥魁四星則於參宿的頭部。黃昏後鬥杓所指的十二辰方向是該月建之位。北鬥就像天子乘坐的車子,在中央運行,主管和節制著四方,區分陰陽,調合五行,建立四時,推算節氣,審定星紀,這些都是靠北鬥來維繫的。鬥魁上方頂著形似籮篋的六顆星叫做文昌宮,一叫上將,二叫次將,三叫貴相,四叫司命,五叫司中,六叫司祿,在鬥魁內部幾乎看不見其它星,像貴人的牢獄。鬥魁下方也有六顆星,兩兩相近,叫做三能。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