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情緒化的時候,每個人都有糟心的壞脾氣,但是別把你的壞脾氣帶回家。家之所以為家,是因為有無條件包容你的家人。但不能因為有包容,你就能肆意傷害家人。
0101
一家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禮記》中說:「父之篤,兄弟睦,夫妻合,家之肥也。」
幸福的家庭應該是夫妻和睦,兒女孝順,手足情深,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還記得小的時候,會因為一句話,一塊糖,一個玩具,和兄弟姐妹爭個你贏我輸。直到後來長大了才發現,手足情深是何等的寶貴。
還記得小時候父母曾經責備自己,自己也曾經偷偷的埋怨過父母,直到後來長大了才發現,有父母相伴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
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會因為瑣事爭吵,自己也曾經因此流淚,直到後來自己成了家才發現,原來一切皆是因為一個「家」字。
家和萬事興,一個家的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愛護,互相關心,互相噓寒問暖。當我們生氣時有所依靠,委屈時有人訴苦,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過日子是一個瑣碎中求完整的事情,家庭成員不可能沒有矛盾。當發生矛盾時,也許你對家人抱怨,也許你會對他們存在不理解,但是到任何時候都要記得萬事以和為貴,和家人之間不能吵架,要和睦。
家和社會不一樣,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好比你爭我奪,你撕我殺的戰場,而家是一個人在外忙碌,身心疲憊之後得以休憩的港灣。
而家人則更多的是包容,理解,遷就,如此這般,一家人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無論何時,家人和睦,才能幸福永在。
0202
「和氣生財,和睦生福」才是家中最美的風景。
老子曾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遇事不指責,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也是一個家最美的風景。
但是,即使道理是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生來就愛責備他人,好像自己的話就是道理。
然而這樣的人,在外人面前可以因為顧及面子而忍氣吞聲,回到家中稍有一點不順心就當著家人的面撕破臉皮,對一切事情不分青紅皂白橫加指責,讓別人感到一種莫須有的痛苦,很是折磨人。
這樣的人,不是說他不愛家,而是他愛家的方式有偏差。
朋友的媽媽很會講話,在外人面前她可以用她的三寸不爛之舌將寒冷的心瞬間捂熱,可以將混淆是非的情況瞬間澄清。
可是這樣的母親在家裡卻每天都像鍋中沸騰的白開水一樣不得消停。
她早上起來指責家人,「你看看你們洗臉水弄了一地……你吃過飯也不知道收拾桌子……真沒用,被子都疊不整齊……」
中午的時候指責起了剛畢業還未上班的女兒,「你這樣老在家呆著也不是回事啊,你看看隔壁的那姑娘,人家都上三年班了……」不然就是「你老大不小了,也沒個對象,讓人笑話……」
是的,確實是這些都是過日子的正經事,應該辦理。可是,家是安靜的地方,是我們忙碌了一天休息的地方。
細想一下,桓宇之間,縱使廣廈千萬間,可是你能夠棲息的地方只是方寸之土,為什麼不在家中靜下心來。
一個人如果與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繼而互相指責,只會令你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感情,是一種狹隘的心理理念,這樣不僅對別人沒有好的印象,傷害別人,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影響。
更何況,如果你傷害了自己所愛之人的心,你會讓別人認為,如果你家都不愛,還會有愛鄰裡、愛朋友的心嗎?
有一句話:幸福不在房子有多大,而在於房子裡的笑聲有多少。如果和家人之間有矛盾不妨笑而置之,心寬地寬,才會容納百川。
0303
脾氣和福氣永遠是反比例,在家裡脾氣越小的人,福氣越大。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道:我真想告誡所有孩子,千萬不要和最親愛的人發脾氣,我已經懂得了,可是我已經來不及了。
家庭成員中,無論是夫妻,還是父母,或者是孩子,我們都不應發脾氣,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生活中會很多家庭過得風生水起,生活富裕遠近聞名。有許多人不禁捫心自問,為什麼同樣是過日子,別人過得那麼好,而自己卻像命運不濟一樣勉強溫飽。
有很多人把這怪罪於所謂的命運不好。也有人說過日子都是命,該你什麼命就是什麼命。
其實,日子過得好不好與命運也許真的有關係,但是你的壞脾氣也會影響你的命運。
王姨和王姨父已經年逾花甲了,日子過得很富裕。家中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都均已成家,而且日子過得也都不錯。
王姨和王姨父兩個人一輩子沒有吵過架,王姨是遠近聞名的脾氣好,無論是跟家人還是跟外人都從沒有紅過臉。
王姨父是一名車工,自己有一個汽車修理部,修理汽車一輩子了。因為現在年紀大了,孩子也都能夠自食其力了。所以賣了修理部,在家和王姨兩個人帶孫子。
王姨說自己一輩子沒和老公操過心,沒和兒女操過心。因為如果有事情,她從來不發脾氣,而是就事論事的和家人討論解決問題。並且經常教育孩子,讓父母省心就是最大的孝心。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會映射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也會在無形中學著父母的為人處世,孩子的性格多數隨父母的性格。
家中和為貴,而和字貴在脾氣好。作為家庭中的一員,無論你是哪一個角色,一定要脾氣好,遇事慢商量。
如果一個人性格好,脾氣好,過日子也會很順利,有一句話:家有賢妻,男人不貪事。
可見,性格溫柔對女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家是我們心的歸屬,暖人、暖心才是一個家應該有的最佳模式。愛出愛返,福往福來。只有脾氣好,性格溫柔才會迎來足夠的福報。
縱觀所有家庭,不難發現,脾氣好和過日子的財氣永遠都是遙相呼應的,即脾氣越好,財氣越旺。
家人之間如果發生矛盾,握手言和才是正道理,也只有這樣你才會留得住福氣。
0404
家庭和睦,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財富。
王爺爺今年七十多歲了,經常一個人坐在樓下的柳樹下發呆。因為王爺爺一輩子單身,無兒無女無老伴,但是他有一個家,他的家雖說不大,但是足夠他一個人蝸居取暖了。
和王爺爺聊天經常聽他說很羨慕別人生病時有人照顧,過節時別人兒女回來探望,特別是別人的兒孫繞膝的快樂的感覺,很讓他羨慕。
說來也苦,王爺爺早年有過一段婚姻,但是他的那位結髮夫妻因為生孩子難產去世了,孩子也沒活成。這件事給了王爺爺很大的打擊,從那以後,王爺爺再未婚。而如今年逾古稀,突然感嘆起自己的人生不如意了。
有人說「家是什麼,家是一家人圍在一起熱氣騰騰的吃一桌飯菜,有人說家是家是忙碌了一天又回到了原點。」
其實家就是你口渴的時候,有人遞給你一杯茶,你餓了的時候,有人給你做一頓飯,你傷心的時候有地方傾訴,你老了動不動時有人照顧你。
0505
家是一個人的「暖袍」,裹住了你的不安,給予你溫暖,給予你力量。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是浪跡天涯還是走遍四海,你都找不到家的感覺和溫暖,而一輩子忙早忙晚,忙裡忙外,為的就是家的感覺。一個家字,貫穿了史今,藏滿了人世間的愛憐。
人生本是過客,可能有家的人感覺家不足為奇,而無家可歸的人又感覺家是何等的寶貴安心。
人的一生,輾轉千回,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生努力奔波,拼盡全力追尋的東西就在自己的家中。
這種東西是在天冷時愛人的一聲「天冷了,多加件衣」;是孩子的一句「爸,出門多加小心,路滑,慢慢走」;是父母的一句「在外照顧好自己,過年早點回家。」
歷經滄桑之後才知道,再美味的菜餚也抵不過老媽手中的手擀麵,再熱鬧的場合也抵不過妻子枕邊的溫文耳語,再珍貴的禮物也抵不過兒孫繞膝的快樂。
家是愛的港灣,是靈魂的休憩,是一生的幸福。
所以,過年早點回家,家和萬事興。
-end-
話題討論:你會把壞情緒帶回家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