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生日要吃麵,麵條是怎麼成為中國人賀壽的象徵呢?
一提到中國的主食,作為中國人的我們都知道,那就是大米和麵條。而中國的地方主食特色,用一句話便可以概括,「北方麵條,南方米飯」。而現代中國,美食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南方人不僅僅吃米飯,麵條也成為他們的主食。隨著各個地區的不斷發展,每個地方都湧現出其頗具特色的麵食。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武漢熱乾麵、山西刀削麵、北京炸醬麵、蘭州拉麵、重慶小面、上海陽春麵、襄陽牛肉麵等等。有吃過這些正宗麵條的人,幾乎都會感慨,真是將麵食的風味發揮到了極致。
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不得不說,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關於吃麵的選擇,中國人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在春秋季,大家會選擇吃滷麵、烔面;而到了夏季,大家又會去吃撈麵條,也就是涼麵;來到冬季,由於天氣寒冷,大家會多吃湯麵,拉麵,燴麵等。這些麵條不僅製作簡單,食用方便,而且營養豐富即可主食也可快餐。
如今,吃麵已經不單單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加是充滿了寓意與講究。在日常生活中,誰要是生日那天來臨了,就必須吃一碗長壽麵。不管哪個年齡段的人,只要是自己的生日,都會被要求吃一碗長壽麵。那麼,過生日為什麼要吃麵呢?麵條是怎麼成為中國人賀壽的象徵呢?其實啊,講究的中國人因為面的形狀長而瘦便取諧音長壽。久而久之,麵條於是當仁不讓地成為講究口彩的中國人,最受歡迎的生日主食。
在一座山村裡,村裡好幾十號坐在大大小小的桌子上,給即將過80大壽的老壽星過生日。大家一切就緒,麵條放在每個人的面前,等老壽星慢慢坐定。大家在吃麵之前,會挑出一根最長的放在壽星公的碗裡,要等他吃下這碗帶著全村人寓意長命百歲祝福的麵條時,一場壽宴才算圓滿。
還有一種說法是,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麵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麵"。
甚至有故事相傳,早在古代,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的漢武帝,一天在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
總而言之,麵條在我們生活中寓意著「長壽」,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過生日時,會要去吃一碗麵的原因。同時也不難看出,麵條不僅僅是中國人賀壽的象徵,更是我們美食文化與飲食智慧的體現。那麼到了最後,小編想問大家在過生日時是會先吃長壽麵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