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鼻高流量(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氧療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臨床適應症也不斷擴展。但目前對於不同疾病人群、不同臨床環境是否應使用HFNC仍缺少足夠的循證支持。
為指導臨床實踐,ESICM近期在Intensive care medicine發表了一篇文章,綜合當前最佳證據對HFNC在四種適應症(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圍插管期,拔管後和術後使用)中的應用提出了建議。現在,讓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建議吧~
對於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與常規氧療(COT)相比,推薦使用HFNC(強烈推薦,中等確定性證據)。
對於氣管插管超過24小時且有任何再插管高風險特徵的患者,與COT相比,建議在拔管後使用HFNC(條件性推薦,中等確定性證據)。
對於臨床醫師通常會在拔管後使用無創通氣(NIPPV)的患者,建議繼續使用NIPPV而非HFNC(條件性推薦,低確定性證據)。
與COT相比,HFNC可減少再插管率及拔管後呼吸衰竭發生率;與無創通氣相比,HFNC未能減少再插管率及拔管後呼吸衰竭發生率。沒有證據表明HFNC 與COT或NIPPV相比,對死亡率、住ICU時間和住院時間有影響。沒有證據表明HFNC與COT相比,對需要升級為NIPPV有影響。插管時間很短,例如<24小時並且沒有高風險特徵的患者可能不需要HFNC。 文獻中滿足再插管高風險至少需滿足一項:①年齡≥65歲;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中-重度COPD;④APACHEII評分>12;⑤BMI>30;⑥存在氣道通暢性或分泌物問題;⑦撤機困難;⑧存在兩種或多種合併症;⑨機械通氣時間在7天以上。不建議在圍插管期使用HFNC(預氧合)。對於已經接受HFNC的患者,建議在進行氣管插管操作時繼續使用HFNC(條件性推薦,中等確定性證據)。
與COT或NIPPV相比,HFNC對插管期間低氧血症的發生率、28天死亡率、嚴重併發症或住ICU時間沒有影響;與COT或NIPPV相比,HFNC的使用對呼吸暫停時間、預氧合後PaO2、插管後PaO2或插管後PaCO2沒有影響。對於接受心臟或胸腔手術的高風險和/或肥胖患者,與COT相比,建議在術後即刻使用HFNC預防呼吸衰竭(條件性推薦,中等確定性證據)。
不建議在其他術後患者中預防性使用HFNC預防呼吸衰竭(條件性推薦,非常低確定性證據)。
與COT相比,術後HFNC的使用顯著降低了再插管率和升級呼吸支持的需求;HFNC對死亡率、ICU住院時間、住院時間或術後缺氧的發生率沒有影響。與NIPPV相比,術後使用HFNC對再插管率、需要呼吸支持或ICU住院時間沒有影響。NIPPV的使用更容易導致皮膚破損。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強烈推薦使用(中等確定性);
拔管後患者條件性推薦使用(中等確定性);
圍插管期不推薦使用(中等確定性);
心臟或胸腔手術高風險和/或肥胖患者條件性推薦使用(中等確定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感謝閱讀!如有錯誤,歡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翻譯:鄭慧芳
編輯:鄭慧芳
審較:韋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