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港股光伏太陽能板塊高開高走,截至發稿,陽光能源上漲逾24%。
延伸閱讀:
基金經理鄭澄然:抄底光伏 四季度看好新能源和科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了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經理鄭澄然,了解廣發高端製造今年前三季度業績領跑的原因,以及他對三季度市場回調,對四季度投資機會等問題的思考。
把握光伏、軍工、電子機會
「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還不錯,主要是把握了光伏、軍工、電子等板塊的機會。二季度,著重加大了光伏的配置比例。」鄭澄然說。
鄭澄然介紹,當時主要是基於兩方面考慮:
一是光伏產業發生變化,行業增長的確定性比較高。從供需框架出發,可以清晰看到供給端出清後,行業景氣度會超預期,龍頭公司的業績在未來幾個季度會持續超預期,增長路徑很清晰。
二是優質公司的性價比較高。
「根據對公司和產業鏈上下遊的研究,我們認為,二季度,光伏板塊的優質公司,今年估值只有10倍出頭,明年個位數的估值水平,基本面和估值水平都處於行業的歷史底部。當時估值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市場擔憂行業需求受疫情衝擊,業績下行。但我們深度研究後認為,行業增長路徑比較清晰,估值水平顯著低估,所以就在組合中增加了配置。」鄭澄然說。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廣發高端製造前十大重倉股佔淨值比為:隆基股份6.86%、億緯鋰能6.14%、通威股份5.86%、錦浪科技5.45%、陽光電源4.66%、愛旭股份4.55%、東方日升4.48%、寧德時代4.21%、三花智控3.97%、風華高科3.68%。
廣發高端製造在上半年重點配置的行業是光伏、軍工、電子等行業。這三個行業的共同點是供需格局迎來拐點。其中,光伏是典型的代表,一季度國內因為疫情原因,供給出清,需求端有海外刺激,每個月的需求都在超預期。回過頭來看,二季度是光伏行業的底部,不管是股價還是基本面,都迎來了觸底反彈。
而就在二季度光伏行業股價在底部時,廣發高端製造加大了光伏的配置比例,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包括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錦浪科技、陽光電源、東方日升等光伏個股。
新能源汽車或迎拐點
8月初,鄭澄然在一篇媒體報導中提到,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可能迎來產業趨勢的拐點。電動車這個行業最大的變化是逐漸可以看到大量優質的車型供給以及TO C端自發的購買需求。
鄭澄然舉例,疫情之下,特斯拉的銷售數據持續超預期,特斯拉的正向平臺已經完全打通,平臺化的架構、空中升級,這是核心競爭力。有了這個平臺,車可以定期自動更新,駕駛體驗好。對於特斯拉而言,最重要的轉折點是國產化後成本大幅下降推動車型降價,衝擊同級別傳統燃油車的需求。
鄭澄然認為,除了特斯拉,下半年還會看到其他傳統車企密集上市的正向平臺車型。海外傳統車巨頭的電動平臺車型在下半年的集中上市,會豐富車型化的選擇,帶來銷量的高增長。
一季度,歐洲電動車銷量是200%以上的增長,二季度歐洲疫情最嚴重時期,傳統車銷量下滑40%,電動車仍然保持增長。7月份,德國、義大利環比40%以上增長,同比回到200%的增速。歐洲的電動滲透率在快速提升,一方面是政策刺激,另一方面是車型供給的豐富,有更多車型可供選擇。
「隨著這些優質車型的上市,帶來的會是整個電動化大產業趨勢的拐點。電動車產業鏈將會迎來真正爆發式增長的原點。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伴隨產業的發展有望邁向市值新高度。」鄭澄然說。
三季度強勢板塊的回調邏輯
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經歷了大漲大跌,先是7月上旬一波快牛行情,此後,自7月中旬以來市場出現兩個多月的震蕩回調。7月14日至三季度末,A股三大指數大幅下挫,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6.54%、8.78%、10.89%。
對此,鄭澄然表示,最近一個季度,權益市場表現相對一般,賺錢效應比較差,前期強勢板塊紛紛回調。
以時間維度梳理,最早回調的是半導體,半導體板塊回調的核心因素是中美貿易爭端上升到科技對抗,歸結於中美關係因素。
其次,醫藥板塊在今年前面8個月表現非常強勁,但近期回調幅度較大,鄭澄然傾向於認為,醫藥回調是因為大家對於市場流動性的擔憂,對高估值品種有壓制。
此外,鄭澄然指出,7月份有一波順周期的機會,但最近順周期也在回調。核心因素是進入9月份後,歐洲國家疫情數據反覆,對新冠疫情是否有第二波而有所擔憂,因而復甦鏈條板塊在一輪估值修復之後紛紛走弱。
「從半導體、醫藥、順周期這三個強勢板塊的回落,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制約市場的因素。對於這些因素,我是這麼看的:首先,美國大選臨近,未來的演變趨勢很難判斷,只能是邊走邊跟蹤;其次,關於市場對於疫情的擔憂,我認為疫情不會成為經濟活動和市場壓制的主要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疫苗進入三期試驗,到年底可能有幾億支產能,預計未來疫情的影響將越來越淡化,不管是對於生活、經濟活動,還是對市場來說,可能都不再是制約的主線。」鄭澄然說。
四季度看好新能源和科技
那麼,接下來四季度的市場大勢如何?
鄭澄然表示,他個人比較看好四季度的市場,預計四季度會有結構性行情。
鄭澄然認為,四季度影響市場的兩大核心因素是:宏觀層面的流動性以及微觀企業層面的盈利。
「目前看兩個因素都比較平穩。從政策面來看,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將會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有望成為四季度投資主旋律。綜合來看,我預計,四季度市場整體呈震蕩趨勢,但會有結構性行情。我個人看好新能源和科技兩大方向。」鄭澄然說。
鄭澄然指出,A股市場結構分化,一些小市值公司最近兩年上漲空間非常有限,估值提升幅度較大的主要是消費、醫藥、龍頭白馬,差異很大。這種結構分化的趨勢,未來仍會延續,龍頭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
長期來看,鄭澄然認為,科技、光伏、新能源汽車都屬於比較好的賽道,長期市場空間比較大。以光伏行業為例,光伏今年漲幅比較大,主要是反映業績漲幅。對於盈利增長確定性比較強的公司來說,當前股價反映的是盈利部分。
「四季度,我們還是在長期有空間的行業中,找業績確定性強、供需有變化、估值合理品種的機會。」鄭澄然說。
高端製造行業有長期機遇
鄭澄然表示,中國製造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製造國。不過,儘管中國製造已經是世界最大,但卻還不是最強。
早期,中國製造業較多集中在較低端的組裝代工等,依靠成本優勢逐步承接海外轉移產能。
「展望未來十年,製造的主旋律是由大到強,背後是科技創新的推動。伴隨國家產業結構升級,我們國家會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這其中孕育著巨大的產業機會。」鄭澄然說。
鄭澄然指出,目前,製造業轉型升級才剛剛開始,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投資機會。「我覺得可以把時間維度放得更長,比如五年後的製造是什麼樣的製造,目前的公司遠未充分享受到這一輪紅利,等這一輪紅利下來,很多公司市值會有較大躍升,享受這個紅利,必須把時間維度拉得足夠長,熨平周期成分。」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將是未來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十四五」期間,科技和新能源是我國重點發展方向。
鄭澄然認為,光伏發電目前用電量佔比只是個位數,未來新能源比例將大幅提升,佔主導地位,這當中還有十倍以上的空間。此外,中國每年進口幾千億美金的半導體產品,目前國產化率比較低,長期看還存在很大的替代空間。
「新能源滲透率和半導體國產化率的提升都依賴政策推動,預期『十四五』期間這兩個行業都是戰略性的重點方向。」鄭澄然說。
溫馨提示:恆指收市下挫200點,港股技術弱勢未除,反彈續受制10天線。港股最新行情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