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州今年推廣「牌位拜祭」 拜祭不用太繁瑣
今年廣州市民政部門開始向市民推廣更簡約文明的「牌位拜祭」。據介紹,目前廣州蘿崗區東區街火村思德園、番禺區大龍街新水坑村大崗、舊水坑村祭祖樓、增城新塘鎮四望崗生命紀念園等多處骨灰樓都推出這一新舉措,給「牌位拜祭」在全市推廣提供了可行樣板。
4月4日清明假期首日,廣州市銀河園公墓,市民前來拜祭,祭品大多環保節約。南都記者 林宏賢 攝
南都訊 記者李拉 實習生 練貞明 通訊員 印銳每年清明,「讓先人曬曬太陽」的骨灰拜祭是傳統,然而在搬移過程中,偶發的碰撞、遺失等現象容易引發糾紛。今年廣州市民政部門開始向市民推廣更簡約文明的「牌位拜祭」。據介紹,目前廣州蘿崗區東區街火村思德園、番禺區大龍街新水坑村大崗、舊水坑村祭祖樓、增城新塘鎮四望崗生命紀念園等多處骨灰樓都推出這一新舉措,給「牌位拜祭」在全市推廣提供了可行樣板。
廣州將推廣牌位拜祭
番禺區大石陵園是廣州唯一一個在清明拜祭月期間規定不得將骨灰盒捧出存放格進行拜祭的陵園。據大石陵園梁主任介紹,該制度2003年開始實行。事實上這種方式也符合市民的需求,「『牌位拜祭』只需20到40分鐘,省去骨灰盒安檢等工作,節約一半時間,也可避免人流車流擁堵。」
另外,「牌位拜祭」避免了骨灰在捧出室外拜祭過程中的碰撞、遺失等意外;也減輕了政府對拜祭工具的投入,節約了拜祭場地。「同時也減輕了市民的經濟負擔,園區400個拜祭位原本要收取一定租金,也因為牌位拜祭全部取消,現在入園拜祭分文不取。」據悉,今年骨灰寄存最集中的廣州火葬場明年或也會推廣這種拜祭方式。
給先人建網上紀念館
除了「牌位拜祭」,網上拜祭也是新興、方便、綠色、文明的拜祭方式。南都記者獲悉,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銀河園網站推出網上拜祭業務,為廣大市民提供另一種形式的追思方式。只需輕點滑鼠,就可為逝去的親人在網上安一個家,還可以把親人的網上墓室通知海內外親朋好友。
據了解,殯葬中心的網上拜祭可選擇標準紀念館和個性化紀念館多種模式。市民帶上本人身份證和逝者證明材料,到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火葬服務部進行審核後,選擇「標準紀念館」或「個性化紀念館」,上傳先人有關資料後即可使用。紀念館中可張貼先人的生平傳記、紀念文章和個人照片等,還可以進行獻花、上香、點歌、留言等操作。
經用戶同意,還可以將用戶的留言在「優秀悼念文章」欄目中發表。個性化紀念館則可以按照用戶要求設計個性化網頁。
收費方面,選擇標準模板的頭兩年免收服務費,選擇非標準模板、需要個性化設計的則在評估工作量之後協議收費。
祭祖大燒豬逐漸減少
南都記者注意到,近年廣州拜祭習俗已經悄然變化。六七年前,每逢清明拜祭,經常可以看到全家合買大燒豬,近年大燒豬逐漸被小乳豬和麵包「乳豬」取代。今年記者在拜祭現場更看到,連乳豬數量都在減少,大部分市民更多選擇鮮花、水果和糕點等祭品。
「一方面天氣熱,帶乳豬什麼的不方便,而且家裡的年輕人覺得現在拜祭習俗都在簡化,只要懷念先人的心意在,其實帶什麼東西拜祭不是很要緊,帶點鮮花水果更方便」。市民劉阿姨說。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