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侍奉佛祖的道士,無意間發現一個千年秘密,卻低價賣給外國人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邊防兵,名字叫王圓籙。王圓籙從邊防兵上退下來後,居無定所,最後拜入某道觀裡出家成了一名道人。王圓籙這個道士不喜歡苦心研究道法,反而喜歡遊方講道。之後王圓籙一路講道來到了敦煌莫高窟。
當時的敦煌莫高窟絕對是甘肅的佛教中心,還有很多的寺廟在這裡,香火非常旺盛。畢竟是佛家的地盤,王圓籙作為一名道士,在這裡並不合適,但是他卻死皮賴臉地住下了。因為莫高窟的香火鼎盛,可以讓他吃飽喝足。畢竟那個年代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誰活著也不容易。所以和尚們並沒有介意道士王圓籙在這裡蹭吃蹭喝。敦煌莫高窟裡面是有很多的山洞,王圓籙找了一個無人居住的洞窟,簡單收拾後便定居下來。
別看王圓籙是一個道士,但是一直跟隨著和尚們去侍奉奉佛祖,倒也顯得非常的虔誠,沒事為佛祖擦拭金身,或者幫和尚們掃掃寺廟。與和尚們的朝夕相處,反而讓他更懷念自己的道士身份。於是王圓籙把自己居住的洞窟內的珍貴壁畫全都刮去,然後畫上了道教的壁畫,之後王圓籙自稱為莫高窟主持。
令人詫異的是,雖然王圓籙的道法並不精深,但是能說會道,因此得到了不少的香客們的信任,前來布施的人也不少。這讓王圓籙開始有富有起來,有了錢之後,王某在自己居住的這個洞窟之上蓋起了三座道觀,改名為三清觀。
一個在佛門聖地中存在的道觀,也不知道香客們是怎麼能夠接受的。不過王圓籙的三清觀卻越來越興騰,越來越有錢的王圓籙計劃著把整個莫高窟毀掉,全部建成道觀。不過之後王圓籙無意間的發現了一個密室,至於密室是如何發現的,歷史上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我們也無從考究。王圓籙打開之後發現,裡面不但有無數的古物,還有5萬卷精美的佛經。這間密室便是歷史上出名的藏經洞,莫高窟藏經洞!
很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多外國人趁著戰亂先後來到這裡。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英國大探險家斯坦因用5塊金子換走了整整24箱古籍以及很多的古物。法國人伯希和又用500兩銀子買走了近6000卷精美佛經,裡面還包括近3000卷藏文佛經。王圓籙給敦煌莫高窟帶來的傷害絕對是暴擊性的,這些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就這麼被他半賣半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