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線上有很多益智遊戲,例如Zasa、2048等等,可大家又知不知道,在消息不靈通,無法遠距離聯繫彼此的古代社會,也有一些線下的益智遊戲。
除了很多人都知道的七巧板、九連環,這些益智遊戲也同樣很好玩。不知道全玩過這些益智遊戲的人,有多少?
1、魯班球
魯班球的結構原理是借鑑了公輸盤本身的建築特色技術而建成。在沒有釘子繩子的情況下,用6根木條交叉在一起。就算可以拆開,但不根據其拼裝原理,是很難拼回原樣的。
2、孔明鎖
當然,跟魯班球比較類似的遊戲就是孔明鎖。孔明鎖就不是一個球,而是以不同長條拼成的正方體。如果不按照其原理,也很難拼好。這類遊戲比較注重人的邏輯以及建築思維。
3、解繃繃
這個名字聽起來比較口語化,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翻花繩。翻花繩=可以雙人、三人以及四人遊戲。主要玩法是一個人用手指把花繩編翻出一種多邊形形狀,然後另一個人就接龍擺另一種形狀,直到其中一方不能再編翻為止。這個遊戲的難點在於,玩家能不能利用目前的繩子狀態編出不同花樣的幾何形狀。
4、華容道
聽說過三國中的「華容道」典故,那麼有沒有聽說過有一款遊戲叫做「華容道」呢?這款平板遊戲以「華容道」典故為基礎,玩家扮演曹操,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移動,利用空缺位全身而退的遊戲。
在最早期的華容道遊戲,方塊以文字表示誰是曹操,誰是關羽、誰是小兵等等,到現在遊戲改良得越來越豐富,不僅圖文並茂,還有線上版本,而規則也是大同小異。
5、射覆
記得《紅樓夢》裡怡紅院內群芳為賈寶玉祝壽期間,曾經提到一個文字益智遊戲叫「射覆」。這種遊戲最初跟佔卜術有點相似,用來提高數術家的佔卜能力。
在唐代,射覆成為了在酒宴中勸酒的遊戲,預先將一個物品或者寫好字的字條藏在倒扣的杯碟中,口頭念出或者射出一段隱語,讓人猜射,猜不中就罰酒。這個遊戲規則跟猜字謎有點像。
只是這個射覆的玩法根據歷史的演變越來越複雜,有變成酒令版的射覆,也有填字類的射覆,遊戲的暗示比較少,猜射的範圍比較廣,遊戲難度越來越大。不過玩這個遊戲比較牛的人看,一般他們的文學水平都不差。常玩這個遊戲也可以幫助提升自己的文學水平。
6、雙陸棋
早在漢魏時期,雙陸棋已經流行。棋子的移動以擲骰子的點數決定,首位把所有棋子移離棋盤的玩者可獲得勝利。後來,棋子數量也有變化,棋子從木製也演變成玉制、玻璃制,玩法更創新多變。只是這種遊戲後來受歡迎程度不太高。
如果以上的益智遊戲玩過的朋友,請舉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