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2017年環境公報 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26天

2021-01-08 中國搜索

從2013年至2017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7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5月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2017年,北京市空氣品質達標天,即優、良天數為226天,比2013年增加50天。據悉,2018年前4個月,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下降22.4%。

全年共發生重汙染23天,比上年減少16天,比2013年減少35天,嚴重汙染4天、重度汙染19天、中度汙染37天、輕度汙染78天;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26天,比上年增加28天,比2013年增加50天,良160天、優66天。

空氣品質

PM2.5年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

總體來看,全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汙染物年平均濃度全面下降,空氣品質達標天數增加,重汙染天數減少。全年累計啟動空氣重汙染預警12次26天,其中藍色預警5次5天,黃色預警4次6天,橙色預警3次15天。

全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5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5%,超過國家標準0.66倍;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值為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達到國家標準;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值為4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2%,超過國家標準0.15倍;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值為8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7%,超過國家標準0.2倍。

全市空氣中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濃度值為2.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4.4%,達到國家標準。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第90百分位濃度值為19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超過國家標準0.21倍。《公報》指出,臭氧濃度5到9月份較高,超標主要發生在春夏的午後至傍晚時段。全市大氣降水年平均PH值為6.75,無酸雨發生。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冬高夏低

從月際變化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體呈現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徵,PM2.5濃度1—2月高,之後呈現波動下降特徵,3—8月、10—12月均為近五年來的最低月均濃度水平。PM10受氣象條件及沙塵天氣影響,波動性較大,1月、4—5月、9月濃度水平明顯較高,其餘濃度水平較低。

《公報》指出,2017年空氣品質達標,優和良天數為226天,達標天數比例為62.1%,達標天數比上年增加28天,比2013年增加50天。空氣重汙染,也就是重度和嚴重汙染天數為23天,發生率為6.3%,比上年減少16天,比2013年減少35天;在空氣品質超標天中,以PM2.5、臭氧和PM10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分別佔54.3%,42%和3.6%。

京東北、京西北濃度值較低

《公報》明確,位於昌平定陵的城市清潔對照點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47微克/立方米,低於全市平均水平19%。區域背景傳輸點監測結果表明,位於北部邊界的京東北和京西北區域點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45微克/立方米,低於全市平均水平22.4%,位於南部邊界的京西南、京東南和京南區域點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76微克/立方米,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1%。交通汙染監控點監測結果表明,交通環境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66微克/立方米,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3.8%,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值為68微克/立方米,高於全市平均水平47.8%。

空氣品質南北差異顯著

《公報》顯示,全市空氣品質南北差異顯著,位於北部、西北部的生態涵養發展區好於其他區域。

各區PM2.5年平均濃度範圍在49—67微克/立方米,均未達到國家標準,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範圍在5—11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標準。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範圍在27—52微克/立方米,門頭溝區、房山區、昌平區、平谷區、懷柔區、密雲區、延慶區達到國家標準,其餘區未達到國家標準。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範圍在71—105微克/立方米,均未達到國家標準。

其他方面

水環境 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

2017年,全市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主要汙染指標年均濃度明顯降低,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源水質標準。全市地表水體監測斷面高錳酸鹽指數年均濃度值為5.97毫克/升,氨氮年均濃度值為2.62毫克/升,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19.0%和51.5%。其中水庫水質較好,湖泊水質次之,河流水質相對較差。

五大水系中,潮白河系水質最好,永定河系、大清河系和薊運河系次之。北運河系水質總體較差。昆明湖、團城湖、後海、前海和展覽館後湖為中營養,其他湖泊處於輕度富營養—中度富營養狀態。密雲水庫和懷柔水庫水質符合飲用水源水質標準。官廳水庫水質IV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氟化物。

全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2%,其中,中心城汙水處理率達到98.5%,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0.5億立方米,佔全市用水總量的26.6%。

土壤環境 達標率為94.6%

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和《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評價技術規定》(環發〔2008〕39號)評價,2017年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達標率為94.6%。

生態環境 懷柔區狀況最好

2017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級別為良,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為67.8,比上年同期提高4.6%。其中,生物豐度指數、水網密度指數略有增加,植被覆蓋指數、土地脅迫指數和汙染負荷指數保持穩定。從區域分布看,北部山區生態環境狀況好於其他區域,其中懷柔區生態環境狀況最好。

超標車 處罰量比上年增加近5倍

《公報》指出,2017年,全市持續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市環保執法部門對固定汙染源立案處罰5238起,處罰金額1.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和32%。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共938起,其中,按日連續處罰8起,查封案件740起,停產限產11起。

去年,本市繼續聚焦重型柴油車監管,嚴厲查處超標排放違法等行為。在38個主要進京口開展24小時執法,並在25個進京辦證處開展24小時環保手續前置審核;在省際高速公路、市內高速公路及重點國道的29個重點路口和旅遊景點、物流園區周邊道路,開展路檢夜查;對2000多個重點物流園區、貨物集散地、車輛停放地進行入戶抽查。全年人工檢查重型柴油車96.3萬輛次,查處超標排放車5.8萬輛次,處罰量比上年增加近5倍。在貫穿全年的「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執法行動」中,全市共查處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130餘起,涉嫌汙染環境犯罪案件40餘起。(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2017年北京市空氣重汙染天數較上年減少16天 淘汰退出企業數量同比...
    2017年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在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的同時,也顯示各項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碼。5月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了《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對2017年全市環境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回顧。
  • 2017年上半年東莞有154天空氣品質達標
    塘廈鎮的空氣品質最好,上半年有165天空氣品質達標,達標率為91.4% 塘廈供圖東莞時間網訊 昨日,市環保局通報了2017年上半年我市空氣品質狀況。在前6個月181天中,我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範圍為33-189,有154天空氣品質達標,達標比例為85.1%。其中,空氣品質優51天,佔28.2%;良103天,佔56.9%;輕度汙染24天,佔13.3%;中度汙染3天,佔1.7%;無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綜合全市19個城市空氣品質評價點數據來看,32個鎮街(園區)中,今年上半年塘廈鎮的「氣質」最好,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165天,達標率為91.4%。
  • 天津2016年226天空氣品質達標 PM2.5等主要汙染物依然超標
    新華社天津1月12日電(記者 張華迎、王垚)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天津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26天,同比增加6天;重汙染天數29天,同比增加3天。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介紹,去年天津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超標0.97倍;PM10平均濃度為103微克/立方米,超標0.47倍;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超標0.20倍。「單從2016年冬季看,天津市空氣品質較2015年沒有明顯的好轉。」
  • 2016年度環境質量「體檢」 泉州市區360天呼吸好空氣
    泉州發布2016年度環境質量「體檢」報告泉州市區360天呼吸好空氣東南網6月5日訊2016年度《泉州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如期發布。泉州市環保局介紹,圍繞大局,樹立問題導向,以實施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落實省、市政府季度分析會通報問題為抓手,取得了較好成效:包括空氣、水、聲、固體廢棄物等各大項的具體指標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裡,泉州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
  • 2017年山東「藍繁」天數275.4天 同比增26.5天
    齊魯網濟南6月14日訊 今天上午,省環保廳發布了《2017年山東省環境狀況公報》,通報了去年全省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 北京2020年3/4的天數空氣品質優良,「好天」比去年多36天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
  • 河北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將超230天 與北京2017年優良天數大體相當
    河北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3%以上,即超過230天;地表水Ⅰ至Ⅲ類水體比例達到48.7%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25.7%以內。
  • 保定:2019年二級及以上達標天數194天
    6月4日,在保定市「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新聞發布會上,保定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保定市2019年環境質量公報,主城區二級及以上達標天數為194天,較上年增加了14天,達標率為53.2%,與上年相比提高了3.9%。主城區環境空氣品質方面,一級達標天數為30天,較上年增加了1天。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2018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正式出爐!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 ...答卷|石景山2020年1-11月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49天,同比增加21天!
    、SO2和NO2累計平均濃度分別為63μg/m3、4μg/m3和30μg/m3同比分別下降13.7%、0.0%和21.1%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49天同比增加21天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衝刺之年區領導高位統籌,科學謀劃制定藍天保衛戰工作計劃
  • 2020年韶關市區空氣品質全面達標並創新紀錄 356天AQI指數為優良
    記者1月11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韶關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實況狀態下AQI優良達標率為97.3%,較上年上升4.7個百分點,達標天數356天。各項指標數據表明,2020年市區空氣品質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
  • 2020年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一級優144天 創環境空氣品質有記載以來...
    2020年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一級優144天 創環境空氣品質有記載以來最高 2021-01-12 0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媒稱2017年北京實現治霧霾目標:優良天數高達226天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 西媒稱,據北京官方消息稱,2017年北京實現治理霧霾目標,到2017年底,PM2.5年均濃度降至每立方米58微克,同比下降20.5%。埃菲社1月3日援引中國媒體報導稱,2017年首都地區的優良天數達到了226天,比2016年增加28天;與此同時,重汙染日共23天,比2016年減少了16天。北京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李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放棄使用不合標準的燃煤鍋爐,逐漸叫停大排量汽車,工業結構優化改革,都是為了控制汙染而作出努力。
  • 2015年7月廣州的空氣品質如何?
    2015年7月廣州的空氣品質如何?  昨日,廣州市環保局發布今年7月廣州環境空氣品質狀況,環境空氣達標天數比例為87.1%,僅有4天出現中輕度汙染,即7月廣州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有27天。  同比去年,今年7月廣州環境空氣品質有所改善。經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今年7月,廣州環境空氣主要汙染物濃度同比下降,環境空氣達標天數比例為87.1%,同比增加16.1個百分點。
  • 房山這項空氣品質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其中,PM2.5、PM10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NO2自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達到國家標準(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20微克/立方米)。 2020年,房山區空氣品質同比明顯改善。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16.7%、12.3%、12.5%;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
  • 廣西:2019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上升
    廣西生態環境廳供圖2019年廣西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1.7%,PM2.5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記者近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2019年,廣西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並保持全國前列,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 天津發布10月環境空氣品質 紅橋區獎勵140萬元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0月,天津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23,達標天數20天,達標比例為64.5%,無重汙染天。SO2平均濃度、CO 24小時平均濃度第95百分位數和O3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均達標。2020年10月,各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3.90~5.82之間,按照綜合指數和綜合指數改善率各佔50%權重進行排名,排名較好的區為紅橋區、寶坻區和薊州區,較差的區為靜海區、寧河區和武清區。
  • 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 較2019年增36天
    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濃度較2019年下降9.5%。  這也是每個人切身感受到的變化。2020年連續322天無PM2.5重汙染,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較2019年增加36天。
  • 新鄭市2016年度空氣環境優良天數達213天
    4月12日,新鄭市召開2017年度環境保護工作會,對2016年環保工作進行總結,安排部署今年環保工作,對先進集體代表進行表彰。新鄭市領導關民安出席會議。會議指出,2016年,新鄭市持續深化環境治理,重點抓好藍天碧水工程,著力改善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重點落實四項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空氣環境質量年度優良天數達213天,超出目標天數23天;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會議要求,今年,新鄭市環保工作將緊緊圍繞大氣和水汙染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 截至今年11月15日 遼寧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66天
    截至今年11月15日 遼寧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66天 2020-11-2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