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基於對疫後山地旅遊將從傳統觀光進階到產品業態模式優化新周期的判斷,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設立「IMTA山地旅遊獎」,旨在堅持創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理念引領山地旅遊發展,傳遞山地旅遊從業者所應秉持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並以此為契機,整合當前山地旅遊資源及產品,藉助資本、科技賦能,推動旅遊投資及消費產業升級,樹立領域標杆,引領行業發展。
2020「IMTA山地旅遊獎」共設山地旅遊可持續發展獎、最佳山地旅遊目的地獎、最佳山地旅遊戶外運動獎、最佳山地旅遊徒步線路獎、最佳山地旅遊營地獎5個獎項。
2020「IMTA山地旅遊獎」在今年的聯盟年會上正式揭曉。大雪山蹤林DMO、焦作市雲臺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和宜章莽山景區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獲得了本屆「最佳山地旅遊目的地獎」。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焦作雲臺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申報的雲臺山景區。
雲臺山位於「千年古縣」焦作市修武縣境內,景區內有被譽為華夏第一奇峽的紅石峽;有單級落差314米的亞洲第一高瀑——雲臺天瀑;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寫下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還有將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推向民間的「竹林七賢」隱居地——百家巖,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人文景觀——疊彩洞,以及潭瀑峽、泉瀑峽、雲溪谷、子房湖、萬善寺等精品景點。是一處以太行山嶽豐富水景為特色,以峽穀類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型山地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雲臺山景區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按照河南省「依託太行山獨特地質地貌打造以山地休閒度假、運動探險為特色旅遊的優質旅遊新需求,站位國際旅遊新視野,推動景區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從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轉變,著力打造遊客嚮往、國際一流的山地旅遊目的地。
一、打造特色旅遊產品
1.康養度假
當前,康養度假是山地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雲臺山景區與恆大集團、世貿天階合作,實施了雲階康養小鎮項目,其中康養版塊是恆大在全國布局的20個「恆大養生谷」系列的樣板項目。
陳氏太極
2.親子休閒
雲臺山景區把獼猴保護、科普生態知識、研學旅遊相融合,謀劃了集「休閒、娛樂、養生、研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項目獼猴谷生態營地;與雲南康藤合作建設國內唯一一個以七賢文化為主題的雲藤七賢精品帳篷營地;落地高端民宿改造提升項目,充分特色地域文化,打造休閒度假文旅精品。
3.娛樂體驗
景區布局了雲臺山小吃城、飛拉達攀巖、鳳凰嶺索道、茱萸峰索道等功能配套項目;作為傳統山地旅遊景區,雲臺山通過科技文創賦能,精心策劃了雲臺山夜遊、雲景球幕影院文化體驗項目,利用聲、光、電及全息投影技術手段,打造全新的文化體驗場景,為景區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鳳凰嶺索道
二、山地旅遊多元融合
1.開發文創產品
焦作市雲臺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深挖景區文化底蘊,打造了雲臺山IP形象,以此為契機發展文創產業,相繼開發了伴手禮、形象擺件、休閒食品、農產品等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以新IP創造新文化和新亮點,以新IP打造新業態和新產品,形成了雲臺山獨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為遊客帶來了全新的場景化旅遊新體驗。
特色文創產品
2.發展研學旅遊
雲臺山景區積極探索「旅遊+教育」的新型發展模式,與河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雲臺山文化旅遊學院,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研學旅遊,將發展觸角延展到培訓教育產業,推進旅遊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實現了景區跨界發展、多元發展。
3.發展夜經濟
景區策劃了雲臺山電音節活動,對重陽閣、岸上天橋進行了亮化,形成了「夜食、夜宿、夜購、夜娛、夜遊」的全產業夜經濟,搭建了「白天+夜晚」的旅遊消費新模式,有力拉動了岸上「民宿小鎮」的消費熱潮,夜經濟成為雲臺山山地旅遊新名片,有效提升了遊客體驗。
雲臺山夜遊
三、提升景區知名度
雲臺山通過創意活動、創意宣傳、創意模式,不斷提高旅遊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實現了山地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1.舉辦創意活動
景區通過舉辦中國雲臺山九九國際登山挑戰賽、中國汽車越野巡迴賽雲臺山站、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雲臺山走扁帶金氏世界紀錄挑戰賽雲臺山山地自行車賽、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賽事活動,將雲臺山文化內涵與旅遊、體育深度融合,形成雲臺山獨有的山地旅遊IP,實現了「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展示了雲臺山山地旅遊的品牌魅力。
雲臺山九九國際登山挑戰賽
2.實施創意宣傳
雲臺山景區積極和國內主流媒體對接,持續保持在央視等國家平臺、大媒體的超高曝光度。近4年來,二十餘次被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視點等一線媒體推送介紹「雲臺山現象」,形成廣泛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
3.開啟創意模式
雲臺山在全國率先開啟新媒體營銷,持續提升景區「兩微一抖」傳播能力,邀請網絡紅人走進景區,試水大活動網絡直播,打造網絡熱度話題,吸引更多年青群體關注山地旅遊景區。雲臺山微信關注度持年攀升,連續位居中國旅遊景區微信影響力全國景區前三名,多次榮登全國5A景區新媒體傳播力指數TOP10榜單,多篇信息微信閱讀量突破10萬+,微信單篇閱讀量突破百萬。
四、提供優質服務
山地旅遊的發展不能只倚靠自身旅遊資源,更應該注重優質服務打造。
1.強化優質服務理念
雲臺山景區不斷提高服務標準,服務理念由「不讓一位遊客受委屈」升級為「感動每一位遊客」,並構建了2000名員工人人都是安全員、服務員、保潔員、救護員、宣傳員的「五員一體」服務模式。
2.提供定製化服務
雲臺山景區針對B端企業客戶的市場需求,以及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客群的特殊需要,提供定製化服務。開發了登山健身、紅色研學、科普生態等山地旅遊產品,並提供專用車輛、隨車講解、餐飲食宿等定製服務,以滿足遊客群體廣泛化、多樣化、精細化的消費需求,提升細分市場的遊客服務質量。
3.創新智慧化服務
景區打造了「智能雲臺山」平臺,建成了實時監控、遊客洞察、行業洞察、智能預警、輿情監控等五大全域旅遊智慧管理系統,實現了一個指揮中心聯動、一分鐘調度、一站式服務、一部手機遊覽、一鍵救援和一碼購票,為遊客提供遊前、遊中、遊後,景區外+景區內全行程、全方位、管家式智能化服務。
五、釋放山地旅遊帶動效應
雲臺山景區依託旅遊「一業興、百業旺」的特色優勢,持續釋放綜合帶動效應,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和鄉村振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景區開創了「旅遊+金融+民宿+扶貧」的旅遊扶貧模式,以山地旅遊環境提升為切入點,按照「村點出彩、沿線美麗、面上風景」的思路,設計建造了雲上的院子、樸居、汀瀾系列等大批民宿,對旅遊道路進行綠化美化打造「四好」公路,對旅遊服務區進行環境提升打造街景小品,鄉村旅遊環境、食宿環境、生活環境得到全面優化,促使山地旅遊實現大發展。
來源:國際山地旅遊聯盟
總監製:李建陽
監 制:劉晞暄 王 言
統 籌:楊 傑 張乙晨
主 編:王 言 責 編:王 鵬
校 審:王盈燕 編 輯:皇甫勝彬
原標題:《2020「IMTA山地旅遊獎」 |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雲臺山的「旅遊+」效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