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錄製現場
1月20日,由何炅主持,馬東、蔡康永、高曉松擔任導師,愛奇藝出品的大型先鋒青年觀點集會《奇葩大會》首期節目播出便瞬間引爆網絡,高居各大熱門綜藝榜單前列,節目相關內容和選手連續24小時登入新浪熱搜榜。《奇葩大會》只一期便顯露「爆款品相」,製作方米未傳媒用精良製作和創新理念向業內人士再次證明,除了《奇葩說》,《奇葩大會》的品質與創新將為「奇葩」系列節目再添王牌。
高曉松、何炅
關注與口碑齊飛節目首播獲強勢關注
《奇葩大會》由成功推出《奇葩說》系列的米未傳媒打造,節目一經上線便引爆全網。微博移動端熱門話題榜、PC端熱門話題榜、豆瓣熱搜榜,以及搜狐、網易等眾多強勢媒體紛紛在重點位置給予有力推薦。由節目名稱直接引爆的話題#奇葩大會#更是在短短10小時之內突破1.5億的閱讀。作為一檔全新打造的「奇葩」系列節目之一,《奇葩大會》上線即得到豆瓣8.3分評價,趨勢仍在走高,在豆瓣、知乎等交流平臺中,引發強烈的話題性討論,實現了口碑與點擊量齊飛的佳績。被定義為「大型先鋒青年觀點集會」,米未傳媒旨在打造一檔讓當下80、90甚至00後等年輕人都能感同身受;每一次話語交鋒都關照現實的王牌綜藝。
節目導師
辯論不止是目的而是分享觀點的形式
不得不說,《奇葩大會》取得了一個良好的開局。這與馬東在把握它和《奇葩說》核心價值上的關係分不開。經歷了《奇葩說》全面開花式的成功,馬東捨棄了之前耀眼的光環,反身抓住了《奇葩說》的魂。實際上,辯論不是目的只是一種形式。《奇葩大會》把辯手辯論轉換成討論與發散年輕人思維的形式,實際上是對《奇葩說》價值的一種再升華。在《奇葩大會》中,觀眾不僅可以感受到當下年輕人的主流思維模式,更可以看到作為一名優秀的「奇葩辯論手」,他的一點一滴,和成長的心路歷程。
傅首爾
其實,「奇葩」不會認為自己是奇葩,只是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小嗜好」,表面上看來每一個年輕人的思維都差不多,而當選手走上節目,這些「小嗜好」被放大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每個人都是「奇葩」。從中,我們可以在分享中取納出優秀和先進的思維同時摒棄其中的負能量。
李開復
「最強說話天團」歡聲笑語中一針見血
實際上,「最強說話天團」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不走尋常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雖然變成了「老奇葩」,但是他們的爭論和觀點往往一針見血。在《奇葩大會》裡,以一種歡聲笑語的方式給引了年輕人正確的思想導向,從而實現節目真正意義上的目的。例如在首期節目中,高曉松對GPS的論斷。「因為有了GPS,我們永遠不會走錯路,但恰恰是因為這樣的束縛,我們往往錯過了更多的東西」。的確,GPS讓人錯過了很多美和風景,我們從中學到,人有時不能太直接的要去做某件事,和有意義的事相比,還有好多有趣的事要去做。此外,谷大白話和李開復的部分也可以反覆咀嚼。谷大白話成功的翻譯了上千個歐美深夜脫口秀的段子,被網友譽為「中美文化」的橋梁,但他卻是中醫專業,去年才首次去往美國,從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勤奮和努力。李開復作為中國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我們可以實在的感受到,他對於未來人工智慧的看法和期待。
谷大白話
所以,如果只是一群「奇葩」在節目裡「爭奇鬥豔」,節目不會獲得如此龐大的關注。仔細看《奇葩大會》,你會發現節目組一直都非常認真地在做娛樂,這一點,從馬東跟蹤何炅時,推出餐車上一盒小小的「宇宙牌香菸」便可看出。而馬東、高曉松、蔡康永、何炅,四個睿智的「老男人」,在自嘲和互嘲中,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他們並不是靠消費觀眾的「審醜」心理。而恰恰相反,憑藉臺上眾人的智商和情商,即使不完全是他們本意,也在冥冥中搭起了一座能為年輕人稍作指引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