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三絕之一:與道教符籙淵源極深的辰州符

2021-01-08 勤志服知

你知道「湘西三絕」是什麼嗎?

蠱毒、趕屍和辰州符並稱為「湘西三絕」(還有一說為蠱毒、趕屍和落花洞女)。「蠱毒」常見於武俠小說,「趕屍」撐起了整個殭屍電影。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神秘的「辰州符」。

辰州為湖南懷化的古稱,主要指今天懷化沅陵一帶。辰州與中華古代文明有莫大的關係。這裡是盤古大神的故鄉。辰州的二酉山,傳說為秦始皇時伏生的藏書之所,因此常用成語「書通二酉」形容一個人博學。三絕之一的「辰州符」自古就負有盛名。

國學大師錢穆曾多次撰文述及「辰州符」的神奇。錢穆少年時生活在無錫的鄉下,他親眼看到過畫辰州符的巫師治病的全過程。有一個農夫腿腫得非常厲害,求巫師治療。

巫師在牆上畫了個腿的形狀,然後拿刀子割劃。神奇的一幕發生了:鮮血從牆壁上淋漓直流。這奇異的一幕,令少年錢穆當場就呆住了。後來他才發現血是從腫腿的農民身上流出來的。汙血流盡,腿腫亦消。所病霍然而愈,「辰州符」的功用就有這麼神奇。

雖然很奇詭,但錢穆信誓旦旦地表示親眼所見,實有其事。只是這裡面的原理不為人所知罷了。錢穆積極為「辰州符」辯護,聲稱這絕對不是一種邪術。那麼,真正的「辰州符」到底是什麼樣一種奇術呢?

一道正規的辰州符,至少由五個部分組成。一是「符頭」,這是符籙的開筆。二是「主事符神」。每道符籙的功用都不一樣,遇到什麼事就應該找相應的主事之神。三是符腹內容,表示此道符要用於什麼地方,起什麼作用。四是「符膽」,這是一道符的精華所在。符籙要發生作用,要訣全在符膽之中。五是「叉符尾」,意為請兵將鎮守之意。

從構成來看,辰州符與道教的符籙非常相似,有些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可是絕大部分「辰州符」又自成一體,可見「辰州符」並不是來自於道教。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無論是「辰州符」,還是道教符籙,都是上古巫教的傳承。兩者有相似之處並不奇怪。

道教的創建者張天師是將西南地區的巫教與道教理論結合而形成五鬥米教。道教中很多的符籙即從上古巫術中繼承而來。而「辰州符」更可能直接由祝由術發展而來。

祝由術是一門通過咒語、符籙等方法,進行疾病治療的神秘學問。直到元、明時期,祝由術都是皇家太醫院十三科之一。祝由術又為什麼和辰州符扯上了關係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祝由術的創始人祝由--黃帝的大臣,正是辰州人。清楚了這一點,祝由術一直在辰州傳播就不奇怪了。

到了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洛奇的節度使修黃河,挖出了一塊石碑。碑上刻有符章。這些文字符號除了洛奇,其他人均不認識。洛奇聲稱這是黃帝傳下來的祝由術。用之為人治療疾病,竟然頗有神效。洛奇之後,這門絕學又失傳了。

明朝時,湖南有個叫徐景輝的人,又開始傳授這門祝由術。徐景輝挑選弟子時,嚴格限定籍貫,只有辰州人才有資格學習此門法術。因此,人們稱此術為「辰州符」。

「辰州符」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巫道文化。雖然不屬於道教的分支,但「辰州符」顯然吸收了道教的思想和精髓,使原始的巫文化產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巫術和法術。既然「辰州符」的影響極大,當然也不能排除道教的符籙受到了它的影響。

至於「辰州符」的功效,為那麼多人親眼所見,總不會都是幻覺吧?世界上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保持敬畏之心,保持好奇之心,而不是一味地否認,這也許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相關焦點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東漢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目前,道教已經走出中華大地,正在朝著國際性宗教的未來穩步前進。有明一代,張天師們為上至帝王皇室,下至黎明百姓,做了很多符籙法事。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命令的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先生為其傳授太上延禧諸階法籙。
  • 從太歲「平安瓶」來說說道教符籙的密碼
    說到這道教「符籙」,對很多信眾來說,都很神秘,除了知道符籙為道教特有又頗具神通外,對其他方面常常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來說說,符籙的奧秘。各類符籙符籙是道教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用硃筆或墨筆所畫的一種點線合用、字圖相兼、且以屈曲筆畫為主的神秘形象。符籙源於秦漢期間懸掛「桃符」的習俗,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
  • 道教茅山宗詳解:法術、符籙、手決、陣法,讓人驚嘆不已
    文/曉夢閣主道教以天地規律起源,以黃老之術為宗,自天師道陵君創立天師教,將道教發揚光大,經過時光的洗禮,道門之人不斷創新發揚,期間能人異士輩出,不乏有開宗立派之人。吸納和融合以及繼承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同的分支。信手拈來跟道門有關係的歷史名人就有如姜尚、鬼谷子、黃石公、張良、水鏡先生、諸葛亮、司馬懿、李靖、丘處機、劉伯溫等等。
  • 看了林正英的殭屍片,你應該了解的道教符籙與中國書法關係
    道教符籙的誕生之初便吸收了漢字造型的諸多元素,並對其實行變形處理。而在變形處理過程中,對於書法的發展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道教畫符掙脫了文字的束縛,以更為豐富的想像力重新組合文字,並在解構漢字的基礎上重構字符及書寫方式。這種趨勢也帶給了書法家在創作中新的感悟。
  • 五嶽真形圖——道教中最為神秘、尊貴的符籙樣式
    道教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本土宗教,以「符籙」作為傳道修持的重要手段。符籙,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在長期的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道教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難以數計、樣式眾多的符書。
  • 道教齋醮禮儀:祈禱、符籙、青詞、雲篆、禹步踏鬥
    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仍流行於民間。齋醮儀式中使用了許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宋代所出《玉音法事》,還匯集陸修靜以來的其他詞章,附有曲調符號。齋醮道場配置多種樂器,音樂內容豐富。【祈禱】指在神前祈求福利日祈禱,各宗教皆行之。道教祈禱科範與儀式甚多,如祈晴、禱雨,祈福、消災,祈薦亡靈,禱請延壽等。為最完備、普及之儀式。久旱祈降甘霖,古稱雩祀。
  • 符籙與古文字的釋讀
    符籙與古文字的釋讀有的符籙甚至就是文字的堆積,如《太平經》中的「復文」,該書卷一百四收錄「興上除害復文」,卷一百七收錄「神佑復文」等。有的則是文字符籙化的變體,如普遍的「天文」、「真文」。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四種天文刻石的拓片,如「靈寶黑帝鍊度五仙安靈鎮神五暴天文」、「西方七暴素天符文」等,這些拓片雖然出自唐代刻石,但在早期道教經典《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中就有其祖本。
  • 道教的「符」是怎麼畫的?何為「三山符籙」,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道家有言「不知書符竅,反惹鬼神笑」,在道教,「符」作為道士與天神溝通的媒介,是萬萬不可隨意亂畫,道士畫符時要用到黃紙和朱墨,朱即硃砂,墨即煙墨。關於畫符,不同的道教派別有不同的畫法。通常情況下,符頭用三勾或敕令、雷令開頭。三勾代表三清或三界公,三清即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三界公即城隍,土地和祖師爺。三勾在整個符上就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就代表三界公。
  • 真假符籙鑑定指南
    本文摘自小瓶子道長的號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這個時代,你可以說遍地是「道士」,也可以說遍地是「騙子」。而符籙相較於科儀,物質成本十分之低,僅為一點筆墨錢。
  • 五鬼搬運術:道教歷史何止兩千年
    道教中有種法術非常奇怪,名稱叫做五鬼搬運術。別的法術都是請天仙下降,地位越高貴,效力越強大。五鬼搬運術卻是役使五鬼,透漏著一股邪氣。其實,這正體現了中華文化神鬼觀念的變化,也說明道教的歷史遠不止只有兩千年。上古之時,神鬼不分。神即是鬼,鬼即是神。古代的巫師也被稱為「鬼」。
  •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道教法印,又稱「神印」、「印篆」,是象徵天界、神仙權威的印章。是模仿古代帝王玉璽和官府印章而成。通常以金屬、玉和木鐫成。還在道教教團形成前,方土和法師已經模仿官府、軍隊、朝廷使者用印的方式創為印章,施用於治病,解除等活動中。
  • 一人之下:被低估的通天籙,從道家符籙設定解讀通天籙的強大
    從道家符籙的設定解讀通天籙的強大之處要想了解通天籙的強大之處,必須先對道家符籙的設定有一個了解,符籙術起源於巫覡之術。關於符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符籙術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習方術。中國古代的修道者認為,符籙作為山、醫、卜、命、相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對話的媒介和渠道,修道者通過符籙這一方式,可以讓九天神煞為己所用,以達到役神驅鬼、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
  • 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根植於中華民族,道教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道教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為全真道,以修習內丹學為主;一派是正一道,以修煉符籙為主,兩者共同促進道教的發展。道教中的符咒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我們在道觀總是能看到道長嘴裡念著咒語,腳下踏著罡步,手裡拿著符紙,做著法事。其實,在道教中比較出名的符咒就是「九字真言」。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吧!在道教中,符咒也叫口訣、要語、金言、真言等等,從這些名稱也可看出符咒在道教的重要性。
  • 武漢這處道觀不一般,內藏「三絕」聞名於世,風格獨特卻香客寥寥
    然而,作為我國本土教派的道教,比起佛教的名氣來卻要遜色不少。說起寺廟的名字來想必在座的各位一定頭頭是道,但是說起道教的名字,大家知道的都很少,今天我們不說佛寺,來說道觀。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處武漢很有意思的道觀——長春觀。長春觀的背後歷史,「丘處機」竟然確有其人?長春觀位於武昌區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蛇山的中部,有著悠久的歷史。
  • 神秘湘西貴人硃砂
    在湘西民間家家把硃砂石作為鎮宅之寶(把硃砂軟石壓在大門底下)寓意:家業興旺,鴻(紅)運貫通,紅紅火火,人們佩戴硃砂以求出入平安,鎮驚避邪,增添財運和福氣。所以,硃砂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吉祥助運珍品。在巫儺文化盛行的湘西,人們把硃砂視為珍寶佩戴於身,或用於建房、豎大門、墓葬、安碑等。
  • 道教常用符咒,最後一張你肯定見過!
    好吧,我們今天甩開佛教,淺談一下道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乃是如今一些仙俠小說的範本基礎。在東漢末年三國初期,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
  • 道教法器的運用,溝通神靈、降妖伏魔、避邪護身!
    法器的音響能夠上達天庭,下送地獄,把主持法事的高功法師的意願、祈求轉達給神靈、幽冥,以達到人神互感交流、天人感應的目的;二是正一派道士在符籙道場裡,用於避邪、驅鬼、伏魔、降妖,達到扶正祛邪的願望;三是全真道士隨身攜帶或佩帶,其主要用途也基本上屬於避邪伏魔,同時也具有防身之用;四是在道教的科儀裡,用於演奏道教音樂或進行伴奏,烘託宗教氣氛,營造神秘天上人間的特殊氛圍。
  • 道教四大天師是哪四位?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如今,其大致分為兩個宗派,一是正一道,二是全真道。全真道沒有掌門,大家一起出家修道;而正一道會有一位首領,即天師。大多數天師都居住在龍虎山天師府,掌管正一盟威道。所謂天師,就是合乎天道的老師。那麼,你知道道教遵奉的四大天師是哪幾位嗎?
  • 道教祖庭嗣漢天師府全景一覽
    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加封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兼領三山符籙」,三山即龍虎山、茅山、閤皂山。當時江南的道教,統歸張天師管轄。明朝,朱元璋命張天師「永掌天下道教事」,並賜十五鎰白金在今址上興建天師府地。因張天師號「大真人」,所以府名「大真人府」。頭門的抱柱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