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湘西三絕」是什麼嗎?
蠱毒、趕屍和辰州符並稱為「湘西三絕」(還有一說為蠱毒、趕屍和落花洞女)。「蠱毒」常見於武俠小說,「趕屍」撐起了整個殭屍電影。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神秘的「辰州符」。
辰州為湖南懷化的古稱,主要指今天懷化沅陵一帶。辰州與中華古代文明有莫大的關係。這裡是盤古大神的故鄉。辰州的二酉山,傳說為秦始皇時伏生的藏書之所,因此常用成語「書通二酉」形容一個人博學。三絕之一的「辰州符」自古就負有盛名。
國學大師錢穆曾多次撰文述及「辰州符」的神奇。錢穆少年時生活在無錫的鄉下,他親眼看到過畫辰州符的巫師治病的全過程。有一個農夫腿腫得非常厲害,求巫師治療。
巫師在牆上畫了個腿的形狀,然後拿刀子割劃。神奇的一幕發生了:鮮血從牆壁上淋漓直流。這奇異的一幕,令少年錢穆當場就呆住了。後來他才發現血是從腫腿的農民身上流出來的。汙血流盡,腿腫亦消。所病霍然而愈,「辰州符」的功用就有這麼神奇。
雖然很奇詭,但錢穆信誓旦旦地表示親眼所見,實有其事。只是這裡面的原理不為人所知罷了。錢穆積極為「辰州符」辯護,聲稱這絕對不是一種邪術。那麼,真正的「辰州符」到底是什麼樣一種奇術呢?
一道正規的辰州符,至少由五個部分組成。一是「符頭」,這是符籙的開筆。二是「主事符神」。每道符籙的功用都不一樣,遇到什麼事就應該找相應的主事之神。三是符腹內容,表示此道符要用於什麼地方,起什麼作用。四是「符膽」,這是一道符的精華所在。符籙要發生作用,要訣全在符膽之中。五是「叉符尾」,意為請兵將鎮守之意。
從構成來看,辰州符與道教的符籙非常相似,有些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可是絕大部分「辰州符」又自成一體,可見「辰州符」並不是來自於道教。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無論是「辰州符」,還是道教符籙,都是上古巫教的傳承。兩者有相似之處並不奇怪。
道教的創建者張天師是將西南地區的巫教與道教理論結合而形成五鬥米教。道教中很多的符籙即從上古巫術中繼承而來。而「辰州符」更可能直接由祝由術發展而來。
祝由術是一門通過咒語、符籙等方法,進行疾病治療的神秘學問。直到元、明時期,祝由術都是皇家太醫院十三科之一。祝由術又為什麼和辰州符扯上了關係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祝由術的創始人祝由--黃帝的大臣,正是辰州人。清楚了這一點,祝由術一直在辰州傳播就不奇怪了。
到了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洛奇的節度使修黃河,挖出了一塊石碑。碑上刻有符章。這些文字符號除了洛奇,其他人均不認識。洛奇聲稱這是黃帝傳下來的祝由術。用之為人治療疾病,竟然頗有神效。洛奇之後,這門絕學又失傳了。
明朝時,湖南有個叫徐景輝的人,又開始傳授這門祝由術。徐景輝挑選弟子時,嚴格限定籍貫,只有辰州人才有資格學習此門法術。因此,人們稱此術為「辰州符」。
「辰州符」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巫道文化。雖然不屬於道教的分支,但「辰州符」顯然吸收了道教的思想和精髓,使原始的巫文化產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巫術和法術。既然「辰州符」的影響極大,當然也不能排除道教的符籙受到了它的影響。
至於「辰州符」的功效,為那麼多人親眼所見,總不會都是幻覺吧?世界上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保持敬畏之心,保持好奇之心,而不是一味地否認,這也許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