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有一些字讓人摸不著頭腦,四個「又」組成的字念什麼?四個「火」組成的字又念什麼?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①
又雙叒叕
「又雙叒叕」這幾個字你一定也曾把它們讀成「yòuyòuyòuyòu」吧,這你就可就讀錯了,其實這幾個字,每個字的讀音都不一樣哦。「又」和「雙」就不用說啦,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叒」和「叕」吧。
「叒」讀作「ruò」,古同若,表示:順也,道相似也。它其實是個會意字,三個「又」就像好朋友之間同心同德,相互扶持。
「叕」字則是個含義滿滿的多音字,讀作「zhuó」時,可以表示「綴」,也可以表示短或不足,例如《淮南子》裡的「聖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說的就是聰明的人深謀遠慮,愚蠢的人才會目光短淺的意思。
除了這個主要的讀音,還有讀作「jué」時同「速」。
讀作「yǐ」時,形容張網的樣子。
讀作「lì」時,表「止」或者「系」。綜上所述,又雙叒叕讀音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yòu shuāng ruò zhuó」,是不是瞬間覺得沒有那麼順口了呢?
②
火炏炎焱燚
一個火字我們認識,兩個火字疊在一起,炎字我們也能輕鬆認出啦,但是兩個火字橫著放你認識嗎?
「炏」讀作「kǎi」,是火燒得特別旺的意思,引申為興盛、威勢顯赫,如果你記不住這個讀音,也可以把它看成跟「炎」完全一樣,讀作「yán」,意為熱。
三把火的「焱」也挺好記的,古同「焰」,讀音也是「yán」。《說文》裡稱:「焱,光華也。」也就是火花、火焰的意思。
「燚」足足有四把火!腦補一下,其實不難猜出它是形容火劇烈燃燒的樣子,也引申為繁榮昌盛。但讀音則有點不按常理出牌,讀作「yì」。
③
牛牪犇
一隻牛讀作「niú」,兩隻「牪」讀作「yàn」。按鳥獸相友的說法,兩隻牛就是指牛伴。
而「bēn」則是犇的讀音,這個字本意指是牛受驚狂奔的意思,後來泛指奔跑,在古代還是「奔」的異體字。
現在你知道這些疊字的意思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