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死去元知萬事空……」
以上這些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說,每一個人到這個世上來走了一遭,無論你在這個世上擁有了多少財富,擁有了多少的資產,擁有了多少個子女,擁有了多少的名譽,但是當你去世的時候,其實什麼也不沒有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經丟掉了。
也有人說,人死的時候,屬於自己的,其實就是黃土一堆,也就是埋葬自己的那個小小的墓地。但事實上,這個墓地也不是這個人的。否則的話,從古至今死了那麼多人,但是真正留在這個地球上的墓地卻少之又少。就算是那些帝王將相,他們在生前曾經建立了雄偉壯麗的陵墓,可是後來,要麼他們的墓地被盜墓賊洗劫一空,要麼就在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以及人工災害中被夷為平地。一個人一旦死了,他顯然就無法掌控自己的一切。所以,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屬於他自己的。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人去世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他自己的呢?
其實,一個人去世後,還屬於自己的東西還是挺多的。
(雷鋒)
一、聲譽。
一個人雖然去世了,但是他是一直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之中的。尤其是那些在生前有很大影響的人。他們在人心中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後人甚至會一直討論他們。
如果這些人在後世人心目中留下來的是一種好的名聲,他們就會被作為榜樣,被後人一直學習。比如,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有民族骨氣的文天祥、堅決保家衛國的嶽飛等等。
但是有另外一些人,比如妥協投降的秦檜、殘暴自私又貪圖享樂因而讓國家滅亡的秦二世、結黨營私貪財腐化的和珅等等。他們不但被後人唾棄,而且還會被作為反面教材,讓後人批駁。
由此可見,一個人就算是去世了,他也沒有完全消失。他生前所做過的那些事情,留下的聲譽,一直流傳在這個世上,伴隨著這個人一直走下去。
(愛迪生)
二、成就。
很多人在生前所建立的成就,對後世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比如發明了很多電器的愛迪生,他發明的這些電器,一直讓後人受惠。比如改進了造紙術的蔡倫,雖然他只是一個太監,但是他改進的造紙術,對後世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比如寫出了精妙絕倫詩篇的李白、杜甫,他們的詩歌一直被後代的學子們學習傳播,增加了後代學子的素養,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塑造了他們的靈魂。
由此可見,一個人在世上所取得成就,它也會以另外一種方式留存下來。雖然他已經死了,但是這也是屬於他的,是貼上了他的標籤的。
(影視中的賈寶玉)
三、子孫。
中國古人對自己的祖先是極為重視的,對家裡的祖墳也是極為重視的。這是因為,中國古人有一種思想,認為後世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祖先積累下來的陰德的結果。
這種說法,雖然有一些迷信的意思,有「因果報應」的成分在裡面,但事實上也表明了一點,就是每一個人會對後人產生極大的影響。
就算我們摒棄了「因果報應」這樣一些意思,每個人對後世子孫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如果你給子孫後代留下了非常多的財富,但是並沒有教給他們創造財富的本領,那麼最終,你的子孫只可能是坐吃山空。
整個一部《紅樓夢》,其實就是一種坐吃山空的典型例子。雖然榮國公和寧國公當年因為自己的戰功,給後世留下了不少的土地和財富,但是後世子孫不思進取,不去努力拼搏,又花天酒地、貪贓枉法,所以才會耗光祖先的積累。
賈寶玉在《紅樓夢》中,按照「階級論」來解釋,他是一個正面人物。但是,他只願意生活在女兒堆裡面,不願意做事情,創造財富,不願意當官和經商, 賈家的衰敗,他未嘗不該負責呢?賈政、賈璉、賈珍有錯,賈寶玉未嘗沒錯呢?
總之,每個人其實都處在整個歷史的鏈條之中,他是歷史鏈條的一部分,他這一部分,如果斷裂或者生鏽損毀了,都會破壞歷史的發展。
由此可見,每個人活著的時候,只有認真地做事情,努力做好自己,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那麼留在後世的,才是有價值的。
而留在世上的,其實也就是他帶走的,是伴隨著他直到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