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朱自清《背影》……關於「小紅花」的8個秘密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致敬朱自清《背影》…關於「小紅花」的8個秘密

《送你一朵小紅花》的初稿是韓延4年前寫的,韓延將他對生活的一些細膩的、獨到的體驗與觀察都融入到影片8場相對催淚感人的戲中,影片更多呈現的是一個群像,不僅展現了癌症病人對生命的思考,還有整個家庭、社會對患者的真實態度。

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已於2020年12月3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韋一航和馬小遠兩個患癌病人在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開始積極面對生活,一起成長的故事。截至發稿前,上映5天,票房已達7.7億元。

5年前,韓延執導了同樣以癌症患者為主人公的《滾蛋吧!腫瘤君》,講述了主人公熊頓如何去抗癌,跟病魔作鬥爭的一個過程,收穫了5億票房。《滾蛋吧!腫瘤君》之後,韓延不太希望拍那種得了病有多疼,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覺的東西。「我覺得那個東西不需要拍給觀眾看,如果觀眾真的想了解,去醫院隨便看一圈,都比我拍得要生動」。他覺得,所有的藝術作品、文學作品都是要給觀眾一個精神上的慰藉和治癒,(當發生不幸時)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大家去能夠面對這樣的事情。

剛畢業時,韓延拍過一部關於支教的電影《天那邊》,當時他只是把這部片子當成一個習作。兩年後,一個朋友給韓延打電話,說她在山裡採訪,山裡有一個支教的大學生,是在看了這個片子之後,毅然決然放棄了城市生活,去山裡支教,準備支一輩子。韓延突然腦子一蒙,當時只是為了習作來拍這樣一部電影,內心是不是贊同片中那些人的人生選擇,都沒有仔細去考慮過。那個東西突然讓韓延意識到,有這樣一個群體在,用這樣一個方式去相互安慰,他們一定能得到慰藉。

《送你一朵小紅花》的初稿是韓延4年前寫的,韓延將他對生活的一些細膩的、獨到的體驗與觀察都融入到影片8場相對催淚感人的戲中,影片更多呈現的是一個群像,不僅展現了癌症病人對生命的思考,還有整個家庭、社會對患者的真實態度。

1.假裝環遊世界「點到為止」

韓延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凌晨三點鐘,兩個清潔工,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他們在公交站,其中一個人掏出兩個螢光棒給老伴兒跳舞、慶賀生日。對很多人來講,那個公交站只是一個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但對清潔工夫婦而言,那是他們生活的全部。他想表達的就是,在城市裡面,我們只要用心,心存美好,心裡都裝著一些很美麗的場景和一些畫面。正是因為這個感觸,才有了韋一航和馬小遠在城市裡假裝週遊世界的段落:對著充滿魚香肉絲味兒的煙囪吹風,在建築工地上體驗撒哈拉,在噴泉體驗委內瑞拉大瀑布……韓延是懷著對他倆深深的一種悲憫之心來寫這段戲,當時寫著寫著突然間就不想接著往下寫了,他覺得這個故事停在這就是最美好的,再往下寫就開始殘忍了。

整個拍攝過程,韓延一直提醒自己,這不是在拍愛情片,而是在拍愛情之外的東西。拍沙場的時候,韓延總感覺這段蒙太奇還少點什麼,就加了撒哈拉的沙子有股下水道味兒,他倆在互相吐槽,那段詞是韓延在現場加的,它更接近導演想表達的感覺和命題。

2.雨中告白戲的原臺詞比現在多一倍

這是韓延堅持要拍的一段戲,4年前就寫好了。易烊千璽飾演的韋一航喝醉了酒,在雨夜找劉浩存飾演的馬小遠吐露心聲,韓延覺得,這裡面肯定有愛情的東西,但更多的是荷爾蒙的、青春的東西,韋一航體內的某種東西被喚醒了。易烊千璽在這場戲有大段臺詞,原來的臺詞比這多一倍。韓延寫這場戲時一氣呵成,完全沒有停頓,但真的是太長了,後來編劇幫他修改刪掉了一些東西,也把他對青春期的這種理解,那種細節的東西往裡加了一些。

3.韋一航父母過紅綠燈就是用手機拍的

韓延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相比得病離開的人,其實最痛苦的是留下的人,留下的人應該怎麼面對這種失去。片中有一場韋一航父母給兒子錄製視頻的段落,用這種方式給孩子一個答案, 來鼓勵他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這場戲韓延4年前就寫好了,從來沒有改動過。

其中有父母過紅綠燈的段落,拍那場戲的時候,劇組分了兩隊,韓延帶隊拿手機拍,攝影組去拍空鏡。整個拍攝不太像一個拍電影的劇組,只有一臺手機,都是演員自己在拿著拍。過馬路的那場戲,在整個片子的大場面中能排進前三。所有群演都是劇組特意帶過去的,就是希望父母可以毫無痕跡地融入到人群裡面。

4.韋母親訓斥乞丐現場有「環境因素」

韋一航母親從醫院出來遇到抱著孩子的乞丐咆哮那場戲,也是韓延4年前就想好一定要拍的。為了拍好那場戲,劇組動用了100多輛車去拍堵車。這也為現場演員情緒突然爆發做了鋪墊,她的怒火一下就被點燃。而且這樣的母親一旦爆發,她的情緒會比普通家庭的母親來得更加猛烈。

5.聾啞外賣員故事來自導演親身經歷

韋一航雨夜告白那場戲中,馬小遠指著旁邊的聾啞外賣員說,活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那個外賣員一開始在劇本中是沒有的。

有一次韓延在製片人家裡討論完劇本,大概晚上九點多,從樓道出來,看到一位快遞員,不能說話,一直拿手機暗示他,按那個門鈴。韓延從來沒有聽過有這個物流公司,還以為那個快遞員是騙子。門鈴響了之後,業主一直在問「喂?誰呀?」就沒給他開門,韓延大概明白什麼意思,就給業主說,是不是點了什麼東西,有個外賣員在底下等著。回到家後,韓延就把這段寫到劇本裡了,他覺得,冥冥之中快遞員的故事也需要有人來幫他講。之所以人們對世界有偏見,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有問題,都是因為看這個世界不夠全面,如果我們可以完整地看這個世界的話,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動機的。

6.誰「點」的紅燒牛肉飯?

片中,一位父親坐在醫院外邊馬路上,吃女兒(其實是韋一航點的)「點」的紅燒牛肉飯的段落,是韓延根據親身經歷創作的。韓延有一次陪媳婦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看病,他在門口轉悠,看到一個人提著一個大包袱,從醫院走出來,坐在路邊,沒有表情。韓延就一直在觀察他,心想,這哥們是沒看上醫生?沒掛上號?突然間,過來一個外賣員,遞給他一份盒飯,說有人給你點了份盒飯。那個人拿過外賣就四處看,想看是誰給他點的。韓延也在那四處看,很奇怪是誰點的。韓延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外賣員出於同情,自己給他點的,因為這種單不知道怎麼下。看到那一幕後,韓延就在想,早晚有一天,要把它拍進我的電影裡面。

7.韋一航給父親煮麵致敬朱自清《背影》

寫劇本的時候,對青春期男孩的理解,很多來自韓延個人的經驗。比如他給父親做那碗面的時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行為,因為他不成熟,不知道怎樣去表達,就會裝作他剛好煮了一碗。寫這場戲的時候,韓延想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他當時拍了一個高亞麟飾演的父親吃麵的背影。《滾蛋吧!腫瘤君》裡也有,那個拿薯片的爸爸的背影,當一個孩子看到這樣一個背影的時候,孩子會意識到:我需要成長了,父母堅不可摧的形象在坍塌,他們意識到不能再玩世不恭肆無忌憚了。韓延受朱自清影響很大,每個人人生都會有一次對父親高大形象的轉變,當你發現父親老了時,一定會有成長。

8.韋一航給家人鞠躬是臨時加戲

片中有一場戲,家人一起聚餐,慶祝韋一航的奶奶過生日。中間韋一航帶著弟弟去洗手間,回來的時候正好聽到家人說,就算賣房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韋一航進到屋裡,給家人鞠了一躬。

鞠躬這場戲是韓延和易烊千璽圍讀劇本的時候加的。每天勘完景,韓延就把易烊千璽叫到房間討論劇本,這場戲會怎麼拍,各自說下自己的想法。韓延和易烊千璽有個約定,拍那場戲的時候,就在他旁邊待著,如果可能的話就直接走進去,給他們鞠躬,看看能不能抓到他們的反應。這場戲是高亞麟和朱媛媛飾演的父母在一起拍的第一場戲,也是高亞麟老師在片中的第一場戲,韓延沒有提前和他們說。他們完全就蒙了,不知道該不該接下去。其實導演拍了幾種狀態,一種狀態是易烊千璽非常真誠地走進去鞠躬感謝他們。一種是勁兒勁兒地走進去,意思是拖累家庭的後腿了。

拍電影時,韓延經常給演員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把那個情緒演那麼準確,我需要符合的情緒。」他不需要表演特別明確,給家人鞠躬道歉,既有抱歉又有自暴自棄,勁兒勁兒的那個東西,又有一種愧疚,它是綜合在一起的。韓延覺得,生活中大部分的情緒都是複合的,很少做單向的情緒。韓延加這場戲的時候,也沒有明確他為什麼要鞠躬,也許有的觀眾看到了他的真誠的致謝,也許有觀眾看到他內心的擰巴,不同的觀眾在不同的視角下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成長有時候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當你還小的時候,你覺得父母總是很忙,因為他們總是離開,到了長大以後,你才發現,原來那個註定要離開的人竟然是自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開頭,這篇文章曾經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它是無數學生心中關於父愛最初的印象——溫情的心酸。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朱自清父親翻月臺違法
    在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課程。這篇文章已經傳承了幾代人,朱自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孤身一人奔赴遠方的遊子與父親離別之時的場景,一篇散文,卻引發了人們內心的感情開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諸多的爭議。更有甚至建議相關部門刪除《背影》,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呢?
  • 懷念朱自清:匆匆而去,背影長留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8月12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72周年紀念日。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他以散文著名,情感真摯;他致力國學研究,恪守治學傳統;他堅守氣節和情操,憂國憂民。
  • 《背影》:朱自清流露出的「中年心態」,在當今社會依然存在
    其中,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尤為明顯,他的名篇《背影》就是在這種「中年心態」下細嚼了家道的衰敗,父親一生顛沛流離的命運以及對朱無微不至的關愛。  這篇散文寫的是朱自清離開南京乘車到北京大學,朱自清的父親對外人送兒子去坐車不放心,於是親自送兒子朱自清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故事。在朱自清先生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幕,便是朱父給他買橘子的時候在鐵軌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作用十分樸素的語言,把朱父對他的愛,表達得淋漓盡致,令人十分感動。
  • 開考5分鐘父親取回準考證後大哭:朱自清的背影真正含義
    開考5分鐘父親取回準考證後大哭:朱自清的背影真正含義常人話,父愛如山,父愛如山 母愛如水 母愛柔和如水,父愛深沉穩重如山.母愛因為顯露常被人所稱頌,而父愛則像海底深潭好似被人淡忘.今天7月8日是高考的第二天,在河南鄭州回民中學考點有位考生,因為出門時間太急,又是遇到高考心情可能有點緊張,忘了帶準考證和身份證。這個時候距離開考僅僅剩下半個小時了,考生家距離考點有點遠,如果考生自己回家取回證件時間上是肯定來不及的,考生的父親顯得非常焦急,為了穩定考生情緒,交警鐵騎隊員帶考生父親回家尋找證件。
  • 清華校友:朱自清 文章氣節如同他的《背影》
    至8月12日,朱自清先生離開這個世界已整整60年了。此刻,先生的文章、氣節、人格如同他的《背影》一樣,又一次在人們的心中浮現。在人們心目中,朱自清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家,其散文的美,深入人心,歷久傳誦。朱自清的民族氣節為國人所敬仰,毛澤東同志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朱自清的革命性,或者說追求革命的軌跡卻不是很明顯。其實應該說,朱自清追求革命的思想,一起伴隨著他文學的成長而成長,並體現在他樸實的行動中。朱自清1925年已到清華園任教,而朱家住在安樂巷27號是在1930—1946年間。我們看到的朱自清的臥室,也稱客座。這裡只是朱自清寒暑假回來所居之處。
  •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 朱自清《背影》現場模擬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 朱自清《背影》現場模擬 2016-05-24 15:57:56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尹璐
  • 朱自清筆下10個經典名句,文字情感豐富、雋永真摯,值得收藏
    初中語文課本裡,印象最深的課文是朱自清的《背影》,這篇關於父親的散文,看完讓人感動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朱自清,欣賞他筆下平淡樸素、清新秀麗、獨樹一幟的文字魅力。白話散文一代宗師,朱自清為近現代散文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家長提議從課本中刪去,只因其中8個字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一句「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也成為了朋友間互相調侃的慣用語,相信很多朋友對上面的話並不陌生,它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然而,就是這麼普普通通的一句話也能被網友曲解為別的意思,不知是該佩服網友的腦洞,還是這句話本身就有歧義。
  •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中國近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16年中學畢業並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8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起眾怒?家長:這八個字簡直不堪入目!
    其實有一篇文章更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那就是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朱自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火車站時的情形,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將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刻畫的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幕是父親給朱自清買橘子,原文是這麼寫的: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 朱自清:深入骨髓裡的清高,讓他清風一樣而來,又清風一樣離去!
    提到語文課本裡膾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和《背影》,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朱自清。這位「不食嗟來之食」的文學大家,用一生的遭遇,闡釋了文人骨子裡的傲氣與清高。1898年,朱自清出生於江蘇海州,他的祖父朱則餘是海州當地的承審法官,父親朱鴻鈞也在揚州的江都縣做過官員。
  • 中國現代詩歌(六)——人生派(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 有家長建議移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因裡面這8字,有理嗎?
    比如說,曾有家長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僅僅是因為其中的八個字。朱先生是近代散文家,他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響,身上有種莊重又矜持的文人氣質。他的這個名字出自《楚辭 ·卜居》,裡面有一句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得保持清白。
  • 朱自清的父親為什麼會在月臺給他買橘子,原來背後發生了這種事
    朱自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比如我們教材中提及的《匆匆》、《荷塘月色》、《春》以及最近很火的《背影》。《背影》一文寫於1925年,朱自清以極其簡樸的語言來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尤其是裡面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為朱自清買橘子的情景,更是令人感動。但,橘子雖感人,橘子背後的故事更加令人深思。朱自清的父親名叫朱鴻鈞,字小坡,他的前半生基本都在清朝時期,因此他的封建思想十分濃厚,「父為子剛綱」的思想也貫穿著他的家庭教育中。
  • 莫言評荷塘月色,為何加入余光中陣營調侃朱自清,稱其作品病態
    此文中表示:朱自清忠厚拘謹的個性,在其為人和教學方面固然是一個優點,可在抒情散文裡,實在礙於想像之飛躍,情感之激昂,稱其"放不開"。  余光中認為:朱自清是假大師,《背影》、《荷塘月色》等所謂的名作其實寫得並不怎麼好,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
  •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
    在中國就有這樣一位非常有氣節的現代散文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中國人的氣血和骨氣,令人不禁肅然起敬。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述朱自清先生的故事。朱自清,號求實,後來才改名為自清,是我國近代重要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相信大家都看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文章講述了「父親」送「我」進站臺的故事,影響了一代人的童年。
  • 朱自清嫡孫朱小濤談家風:一身正氣 崇德向善 誠以待人
    朱家最多只是個小康之家!」講座中,朱小濤從朱家一門「崇德尚善,誠以待人」的家風談起,說到長輩們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為人處世之道。  朱小濤說,他的曾祖父、高祖父當過芝麻小官,曾祖父小坡公當了十幾年的小官吏,深諳封建官場的黑暗和險惡,他希望兒女們遠離官場,飽讀詩書並學有所成,於是借蘇東坡「腹有詩書氣自華」詩句中「自華」兩字給兒子起名,所以祖父朱自清的原名叫朱自華。  朱自清不負眾望,刻苦讀書,終於考上了北京大學。
  • 「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揚州舉行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0月13日電 (記者 崔佳明)今年是朱自清誕辰120周年,13日,揚州召開「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當日,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逾60名專家學者相聚在朱自清先生的故鄉揚州,共同探討朱自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化史、文學史、學術史上的地位及貢獻。
  •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膾炙人口。朱自清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