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家長建議移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因裡面這8字,有理嗎?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教科書式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編寫的教學用書,它的目的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起眾怒?家長:這八個字簡直不堪入目!
朱自清先生作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他自幼繼承父輩的家學淵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響,逐漸養成「整飭而溫和、莊重而矜持」的文人氣質,而且名字也來源於《楚辭·卜居》裡面的一句詞: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作為北大哲學系的畢業生,朱自清在五四運動中所展現的非凡能力是數一數二的,《荷塘月色》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是在其任教清華大學時所作。
-
家長們又要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手了,就因為這8個字?
前言:每一首歌曲之中都是隱藏著一些寓意的,《荷塘月色》應該有人聽過吧。它有著兩個版本,一個是歌曲,另外的則是被錄入中學課本之中的散文。其實,一直以來,這首散文就飽受爭議,它是由朱自清創作出來的,許多人都表示要將其從課本當中刪除,而刪除的原因只是因為8個字。
-
追尋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
今年的觀荷節,以公曆計算則是8月13日,這個日子或許並不引人矚目,卻值得清華人關注。因為今年的觀荷節與朱自清先生的忌日僅相差一天。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先生於1948年8月12日與世長辭。朱自清先生與荷花,在人們的印象中是難以分割的。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膾炙人口,先生的荷塘也令無數人心馳神往。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觀賞清華園的荷花,自有一番特別的意義。
-
莫言評荷塘月色,為何加入余光中陣營調侃朱自清,稱其作品病態
莫言說——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依我看就是一篇略微帶著那麼一點病態的唯美的休閒文章,讀這樣的文章只要能感受到那麼一種情調也就夠了。 此文中表示:朱自清忠厚拘謹的個性,在其為人和教學方面固然是一個優點,可在抒情散文裡,實在礙於想像之飛躍,情感之激昂,稱其"放不開"。 余光中認為:朱自清是假大師,《背影》、《荷塘月色》等所謂的名作其實寫得並不怎麼好,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
-
朱自清經典散文賞析——《荷塘月色》
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
-
朱自清真是新文學的散文大師嗎?余光中:淺白、累贅,夠不上大師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代著名散文家余光中在臺灣撰寫《論朱自清的散文》,炮轟朱自清《荷塘月色》「浪得虛名」。因為文中大量運用「不高明的比喻」,反覆提及「女性意象」,流於「低俗」,並且行文「為了白話而白話」,囉哩叭嗦,毫無趣味。
-
【每月共讀一本書】十二月書目《朱自清散文精選》
主要作品有《毀滅》《蹤跡》《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 書籍簡介朱自清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本書精選最能代表朱自清藝術水平的數十篇散文名篇,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被選為大中學校的語文教材。朱自清善於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平易的敘述表達出來,筆致簡約、親切,讀來有一種娓娓動人的風採。
-
朱自清是一位文學創作大家,作品被選入國內教材,如今受到質疑
相信很多人對朱自清都不陌生,這位文學大家非常善於從平淡而普通的事物入手,通過簡單地敘述表達出對描寫對象的感情,在他的作品裡沒有驚濤駭浪,但細細品讀你會感到滿滿的深情。朱自清的作品還被選進了我國的教材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想必就數《背影》還有《荷塘月色》了。《背影》這篇文章是在中學時期學習過的,那個時候正是情感豐富的年齡,閱讀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觸特別深。
-
像朱自清先生等前人一樣,以冷靜平和的態度,持續探索前方的道路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只在開頭說到「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樣一句話,而後在尾段說到「就這樣想著,猛一回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一千三百多字的文章,中間近一千二百字都是寫月下荷塘的景致和偶見的作者的一些遐思,這遐思也是清清淡淡,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看不出作者要有所傾吐。
-
朱自清散文集取名:這些女寶寶的名字詩意濃濃,情景交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了周作人的」小品文體「和冰心的」小詩體「之外,當屬朱自清的抒情散文體。鬱達夫曾經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裡說到:「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由此可見,朱自清在散文領域取得的聲譽遠遠大於詩歌。其中以《綠》、《荷塘月色》的成就為最高。朱自清的散文核心在於」真「。
-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
1948年8月12日四胃穿孔病逝於北平代表作《荷塘月色》《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朱自清兒時上揚州梅花嶺,在史可法衣冠家前雪地上用小樹枝寫下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為林庚《中國文學史》作序稱:「文學史之研究,得有別的許多學科做根據,主要是史學,廣義的史學。朱自清原名「朱自華」。
-
朱自清與現代散文的解放
自然科學家有一項發明就可以流芳百世,這一個規律在社會科學上,特別是文學上不能適用。一個文學家得不斷地寫,奮力地幹,而且力求超越自己,才能得到人們的承認和敬仰。但是也有的作家作品並不多,卻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一現象值得我們特別注意。詩人、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並不多,他寫的散文不過百餘篇,卻有一系列作品成了名作,有很多文章選入了中小學課本。他寫的詩也就是60多首,卻有詩人之稱。
-
朱自清筆下10個經典名句,文字情感豐富、雋永真摯,值得收藏
初中語文課本裡,印象最深的課文是朱自清的《背影》,這篇關於父親的散文,看完讓人感動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朱自清,欣賞他筆下平淡樸素、清新秀麗、獨樹一幟的文字魅力。白話散文一代宗師,朱自清為近現代散文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8月12日:現代著名作家、詩人朱自清逝世
1921年12月,葉聖陶與朱自清(右)在杭州。 1948年8月12日,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朱自清在北平逝世,終年50歲。他一生留給世人的著作有20餘部,約200萬字,其中《背影》《春》《荷塘月色》《匆匆》等名篇廣傳於世,他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壇的「美文大師」。其散文以語言洗鍊、文筆秀麗著稱。 新華社發 1948年8月12日,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朱自清在北平逝世,終年50歲。
-
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丨——講真話,寫真情,描實景
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歐遊雜記》、《你我》、《綠》、《背影》、《荷塘月色》等,有詩集《雪朝》,詩文集《蹤跡》,文藝論《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朱自清《春》◎《春》這篇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沒有把它收入其散文集中。因此,曾有學者誤認為《春》是朱自清先生作於第一次國內大革命的初期,但是據陳杰先生考證,《春》最早發表在朱文叔編的《初中國文讀本》第一冊上。該書一九三三年七月由上海中華書局印行。
-
朱自清:深入骨髓裡的清高,讓他清風一樣而來,又清風一樣離去!
提到語文課本裡膾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和《背影》,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朱自清。這位「不食嗟來之食」的文學大家,用一生的遭遇,闡釋了文人骨子裡的傲氣與清高。1898年,朱自清出生於江蘇海州,他的祖父朱則餘是海州當地的承審法官,父親朱鴻鈞也在揚州的江都縣做過官員。
-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膾炙人口。朱自清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
朱自清的父親為什麼會在月臺給他買橘子,原來背後發生了這種事
朱自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比如我們教材中提及的《匆匆》、《荷塘月色》、《春》以及最近很火的《背影》。《背影》一文寫於1925年,朱自清以極其簡樸的語言來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尤其是裡面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為朱自清買橘子的情景,更是令人感動。但,橘子雖感人,橘子背後的故事更加令人深思。朱自清的父親名叫朱鴻鈞,字小坡,他的前半生基本都在清朝時期,因此他的封建思想十分濃厚,「父為子剛綱」的思想也貫穿著他的家庭教育中。
-
夕陽已去,皎月方來:朱自清那些如詩如畫的散文美句
確實,同為散文大家,比起鬱達夫擅用白描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語言更帶有一種詩意,詩人讀來猶如在讀詩一般,讓我們在語言中得到美的享受。今天就來分享一下他語言如詩的散文美句。這一段出自朱自清先生的《歌聲》,讀完給人一種萬物有靈的感覺,在作者眼裡,無論鮮花還是微雨,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這樣如詩的想像力才寫出了這樣如詩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