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一首歌曲之中都是隱藏著一些寓意的,《荷塘月色》應該有人聽過吧。它有著兩個版本,一個是歌曲,另外的則是被錄入中學課本之中的散文。其實,一直以來,這首散文就飽受爭議,它是由朱自清創作出來的,許多人都表示要將其從課本當中刪除,而刪除的原因只是因為8個字。
朱自清的生活環境
朱自清出生在江蘇東海,從小的生活環境就很好,或許就是出生在書香本地吧,才從小讓他受到了文化藝術的薰陶,成為了溫文爾雅的人。他在任教清華大學的時候寫下了散文,而後就被列入了中學教材當中。當然,這一篇散文能做到這個份上,定然是會被人們關注的,之前余光中就對散文進行著評價,指出當中的比喻用具很多,但是卻使用的不是很精闢,完全無法呈現出美感。這兩人都是文壇界有名氣的人,余光中有著這樣的苛責言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朱自清散文飽受爭議
余光中表示,散文當中的比喻句太過於直接,沒有任何的含蓄之意,整篇文章讀下來的時候,非但沒有美感,還呈現著一種淺白。余光中的批評或許沒有被人們認可,但是還有許多的學生家長們對這篇散文下手了,對當中的語句產生著質疑。文章當中出現了一個8字的比喻:「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家長的質疑是肯定的,他們不是多麼有文化的人,都是站在家長的身份上來看待這八個字的,寓意聽起來的確有點不妥當。將荷花比喻成出浴的美人,這樣的語句還出現在課文當中,或許會教壞小朋友,會對孩子有一些影響。本身學生時期就很叛逆,還有著早戀的行為,課文當中還出現這樣的話語,自然也就會讓孩子們多想的。
其實,之前,葉聖陶先生就曾經想要將其刪除掉的,並不是因為有著影響,而是這個比喻用得不是很好。大多數的人們都是無法將荷塘裡的荷花想像成是美人的,這一點就觸及到了文學界,引發了質疑。大多數的人們也都認定,這8個字的比喻是普通人無法聯想出來的,因此才能體現出朱自清的想像力,體現出他的絕妙文筆。所以,這八個字才得到了保留。
總結:
自從這篇散文自從問世後,就一直被認定為經典的散文作品,而文中飽受爭議的比喻語句,將荷花比喻成美女,這樣的意境的確很難得。當然,許多的家長們也都擔心課文當中的語句,會將孩子們引導成壞學生。其實,當年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所看到的「出浴美人」似乎也都根本沒有想歪過,只能說是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不同罷了。能夠被列入課本之中的詩詞與散文,畢竟是有原因的,所以說家長們根本不需要擔心。只要是老師正確去引導,定然還是會給學生們來美的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