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秋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021-01-08 上遊新聞

秋分時節,天氣給人的感覺,兩個字:爽、朗。

爽、朗,一個是爽,天氣感覺清爽了;一個是朗,天空感覺明朗了。

於是,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夠望穿。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是「平分秋色」之時。但各地的溫涼更迭大不相同。

秋分時節,北方已不是新涼,而是輕寒。而塞北秋分時已見初霜,「秋分前後有風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裝」。 

對於江南而言,通常是「冷至春分,熱至秋分」。南方往往依然暑熱未消,還難以把每隻秋老虎都關進籠子裡。人們把這時的悶熱天氣,稱為「木犀蒸」。悶熱,都被說得如此文雅。為什麼叫做「木犀蒸」呢?

木犀,曾是桂樹的俗稱。農曆八月,雅稱桂月,正是桂花飄香的時節。清代《清嘉錄》:「俗稱巖桂為木犀,有早晚兩種。

在秋分節開者,曰早桂;在寒露節開者,曰晚桂。將花之時,必有數日鏖熱如溽暑,謂之木犀熱。言蒸鬱而始花也。」

在桂樹即將開花的時候,常有一段時間像在鍋裡蒸的悶熱天氣,仿佛桂花是因悶熱而開花。所以這樣的天氣便被稱為「木犀蒸」。

古人認為,秋分是一個分界。

秋分之前暑有餘熱,所以秋燥還是溫燥;秋分之後寒意漸濃,所以秋燥已是涼燥。因此過了秋分,需要多吃清新、溫潤之物。

《管子》:以夏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淮南子》:秋分蔈(biào,指草木零落)定而禾熟。

也就是說,收成多寡,年景好壞,不再是懸念,在秋分時節基本都有了定論。

吃下「定心丸」,人們便忙著收,忙著曬。「三春沒有一秋忙,收到倉裡才算糧」。然後趁著秋高氣爽,曬糧食、曬乾菜,曬鹽、曬魚乾兒等等。

從前,收割、晾曬、歸倉之後,還有一個民間習俗,「送秋牛」。

立春的時候是鞭春牛,勸耕。秋分的時候,是黃紙或紅紙上印著節氣農事以及農夫耕田的圖樣,製成「秋牛圖」。送圖的人,往往是民間最能說會唱之人。

他們在「送秋牛」的過程中,說秋耕事項以及各種吉祥話兒,勸說大家不貽誤時令。

這種習俗也被稱為「說秋」。而「說秋」說得好的人被稱為「秋官」。立春鞭春,秋分說秋,都是關於勸耕的習俗化的行為藝術。

秋分時節,雖然有了些許寒意,但我還是特別喜歡那句詩:「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夏天被熱得昏沉沉的,也被熱得特別煩躁。秋分時的一絲輕寒,恰好讓人舒暢,恰好給人一種喚醒感,氣溫體現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分寸。

但再涼一點,便有了草木枯萎的肅殺之氣,所以希望這樣的天氣不要來去匆匆,「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疏朗時節,快意秋分。

秋分一候「雷始收聲」,不再打雷了。古人認為,雷電乃龍所為。春分雷乃發聲,秋分雷始收聲。而龍,春分登天,秋分潛淵,非常契合雷電的起止時間。

秋分二候「蟄蟲坯戶」,蟄蟲們並非完全封閉門戶,而是把洞穴壘得結實一些,洞口開得再小一些,等到天寒再封堵洞口,「閒人免進」,安然過冬。

秋分三候「水始涸」,不是水體都乾涸了,是說夏雨遺存的積水逐漸乾涸。秋季降水銳減,河流舒緩了,流水不再湍急,秋氣之美,便常在於水之靜美。

秋分·詩詞裡的七種秋調

空山新雨,秋之清新。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酒乘興,秋之酣暢

《西湖雜詠·秋》

元·薛昂夫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

天然妝點屏列。

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閒亭榭。

分付畫船且慢者。

歌,休唱徹;詩,乘興寫。

與仙同遊,秋之浪漫。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宋·張孝祥

滿載一船色,平鋪十裡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嶽陽樓上。

星漢出海,秋之豪邁

《觀滄海》

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獨上西樓,秋之寂寥

《相見歡》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無語凝噎,秋之哀思

《雨霖鈴》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腸斷天涯,秋之羈愁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分·民俗

祭秋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據考證,最初「祭月節」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大煞風景,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自古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北京的日壇、月壇、天壇、地壇就是清代帝王為祭祀而興建。

豎秋蛋

秋分這天人們會玩一種「豎蛋」遊戲,民諺說「秋分到,蛋兒俏」,遊戲方式很簡單,即將雞蛋慢慢地在一個平面豎起來,鬆手,蛋不倒視為成功。

其實每天都可以玩,只不過據說秋分這天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豎起雞蛋的遊戲更容易成功。

吃秋菜

秋分當日還有一種時令吃食,叫作秋菜,是生長在嶺南地區的一種野莧菜,也叫秋碧蒿。適逢秋分採來新鮮嫩綠的秋菜與魚片煮湯,稱「秋湯」。

俗語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添秋衣

此時節,冷空氣日漸活躍,氣溫降低速度明顯加快,要注意保暖,及時添秋衣,夜晚睡眠蓋好被子,小心腹背受涼;飲食上,注意溫和清淡,不要過度「肥甘厚味」,否則易加重或引發脾胃方面的疾病。另外,適當鍛鍊,儘可能保持心態平和,樂觀向上,以克服「悲秋」「秋燥」。

慶秋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秋分」時節,亦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收季,秋收、秋耕、秋種「三秋」大忙正當時。

這個「秋分」,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處處已鋪開秋收畫卷。

一寸光陰得一方金黃,豐收,是對每一位辛勞者的禮讚。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山西青年報2020年09月25日09版:韶華...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9月22日21時31分,迎「秋分」節氣。   秋分時節,天氣給人的感覺,兩個字:爽、朗。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是「平分秋色」之時。但各地的溫涼更迭大不相同。   秋分時節,北方已不是新涼,而是輕寒。而塞北秋分時已見初霜,「秋分前後有風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裝」。   對於江南而言,通常是「冷至春分,熱至秋分」。南方往往依然暑熱未消,還難以把每隻秋老虎都關進籠子裡。人們把這時的悶熱天氣,稱為「木犀蒸」。悶熱,都被說得如此文雅。
  • 欲說還休,天涼好個秋
    唐朝著名詩人王勃在秋天裡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將秋色的高遠蒼茫寫得淋漓盡致。作為蝸居在21世紀現代鋼筋水泥間的我,到山川河流溜達的機會比較少,沒有那麼巧的機緣,看不到野鴨子自下而上和落霞自上而下齊飛的美景。但即便是凡人,對那一句「秋水共長天一色」中蘊含的空曠和壯觀倒是心領神會。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春天的播種,夏天的成長,都在秋天結下了果實。
  • 最觸動人心的七首古詩詞——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5、蝶戀花——清朝:王國維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 今日寒露 | 最是橙黃橘綠時,卻道天涼好個秋!
    今日寒露 | 最是橙黃橘綠時,卻道天涼好個秋!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寒露三候「寒露過後覓秋茶」。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採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 只道天涼好個秋!
    今日秋分+ 鬥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分,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 到底是什麼境遇才能寫出「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樣的句子?
    謝謝你這麼有趣還關注我↗要讀懂一句詩,首先要把它帶入那一首詩的全部裡看。還原全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天涼好個秋
    炎炎夏季轉入秋,天氣也隨著季節的交替變得越來越冷啦。北方的氣溫早晚變化非常大,季節性氣候變化異常明顯。早穿棉服的人們已經變得越多,中午再豔麗的陽光也阻擋不了寒氣的衝刷。「天涼好個秋」,收穫的秋天終於來了。一年四季,唯獨最喜歡這個秋季。秋天,正是碩果纍纍的收穫季節。搖曳生姿的金色麥浪,黃袍加身的胖玉米,碩果纍纍的稻田,讓人從內心深處感覺到收穫的幸福。秋天,那是一年中最色彩斑斕的美麗風景,也是最豔麗無比且五彩繽紛的季節,更是心花怒放的幸福收穫季。
  • 摩羯座: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心,不是一天涼的。即使你討厭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麼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你脆弱的心靈就能得到錘鍊,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
  • 【1058-寒露】最是橙黃橘綠時,卻道天涼好個秋!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今天,我們迎來寒露節氣自此,告別了秋明空曠白日漸漸幽晦,歸鴻急於南飛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之說秋收秋種此時也進入高潮棉花產區趁天晴抓緊採收華北地區則加快播種小麥在南方稻區人們還需防範「寒露風」「寒露茶」是白茶中的「末班車」此時節白天溫煦的陽光照耀著茶樹夜晚卻會結霜這冷熱交替的環境磨礪出寒露茶堅韌的品質厚實的葉片
  • 墨落三千字,共醉一江幽;五絕十八首,詩意天涼好個秋
    江天萬裡鎖寒秋,雁字去難留。空留紅影冷,立盡西樓。靜倚軒窗聽雨驟,不覺良宵,已盡三更漏。嘆息聲中炊病酒,朦朧夜裡誰人候?夢裡西風難禁,幾盞酒還愁。字裡行間多錦繡,情溢紅箋,覆滿相思垢。何懼蕭條景,天涼好個秋。——皛玊題記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筆畫最少、最多的漢字分別有哪些?
    從上往下寫,讀tuì,意思與上條相反。作「豎」的異體字時讀shù。讀作yī,為姓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部首,其實也是漢字,它們多作為常見字的異體字出現,如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古人六則拆字小笑話,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
    可是,姓十的還不知足,不久又對姓俞的說:「親家,我這古字的筆劃還是太少,你把那個月字也給我,讓我姓胡吧!」對方一聽,火了:「想把我的下面掏空嗎?你這人真是心田不正!」胡心田挨了罵,自討沒趣。詩詞君:做人,知足常樂,做事,適可而止。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為什麼豬牛羊肉是紅色的,雞肉是粉色的,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成語奇奇怪怪,網友大呼:漢字可可愛愛
    馬超則又誤會張飛在稱讚他的才能,便謙虛道:「人已無用,何人皆有用」(我沒用,其他人都有用)結果,張飛當然認為是在說誰都比他有用,於是一拳打在馬超臉上,吼道:「此等破馬」!(這個沒用的馬超和他的馬)後來,人們就用「破馬張飛」形容一個人做事不穩重,張牙舞爪,風風火火的樣子。
  • 一葉落知天下秋:三首宋詞寫盡秋愁,哪一首道出你此時的心憂?
    自古逢秋多寂寥,「悲秋」是千年以來中國人揮之不去的文化情結。從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到杜甫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再到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無一不流露出秋天裡人們容易傷感的情懷。秋愁隨秋風至,令人難以捉摸。
  • 說文解字丨秋天的「秋」字,原本是一隻蟋蟀
    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秋天是爽朗的季節,秋高氣爽;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瓜果成熟,穀物歸倉;秋天也是令人悽愴的季節,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秋天給人的意象各種不同,那麼秋到底是什麼呢?秋的內容是如此豐富,今天,我們通過文字演繹來了解秋的涵義。
  • 秋分朋友圈文案說說配文 秋分問候祝福語快樂心情語錄
    秋分朋友圈文案說說配文 秋分問候祝福語快樂心情語錄  這是我們九月迎來的第二個節氣,秋分,秋分這一天晝夜平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1、秋分秋色,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帶走初秋的淡雅,迎來深秋的斑斕。寒氣襲人,要注意保重身體,祝你秋分愉快!
  • 上遊•文薈丨春眠考試 · 判斷丨睡眠時大腦也在休息?年齡越大所...
    大腦在睡眠過程中依然十分活躍,為第二天的覺醒和最佳狀態做準備。02如果睡眠時數低於需要1-2小時,第二天的行動總受到一定影響  ✔此說法是正確的睡眠是生理需要。大多數成年人,每天需要8個小時的睡眠,才能保持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