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丨秋天的「秋」字,原本是一隻蟋蟀

2021-01-08 掌上蘭州

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秋天是爽朗的季節,秋高氣爽;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瓜果成熟,穀物歸倉;秋天也是令人悽愴的季節,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秋天給人的意象各種不同,那麼秋到底是什麼呢?

秋的內容是如此豐富,今天,我們通過文字演繹來了解秋的涵義。秋,左邊「禾」右邊「火」組成個「秋」字,這是秋的現代簡化字字形,其實,小篆的「秋」也是這樣的字形組成,「禾」旁凸顯了「秋天」禾穀成熟的景象,只不過小篆的秋與當今的秋字不一樣,小篆將「火」與「禾」移了位,「火」在左邊而「禾」在右邊,所以《說文解字》說:「秋,禾穀熟也。」即莊稼成熟,代表收成。遠古時期,先民有用火燒田野的耕作方式,秋收過後,以火燎原,以備來年耕種。關於「火」還有另一說,《詩經》中「七月流火」,指的是當大火星黃昏時偏西而下的時候,天氣漸涼,秋天也就到了。「秋」字的「火」旁代表的是火星。不管以火燎原還是「七月流火」代表「秋」之「火」都講得通,就看你更願意接受哪種說法了。

甲骨文「秋」的字形

其實,解析漢字最原始的意象,最好還是尋根究底找它最早的字形,甲骨文「秋」的字形是一隻形神兼備的蟋蟀,長觸角,粗後腿,生動形象,造型逼真。秋天和蟋蟀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還是從《詩經》中尋找答案吧,《詩經·豳風·七月》(豳bīn)中有「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蟲以鳴秋,天涼了,蛐蛐兒的鳴叫響起來了,遠古先民便把蟋蟀理解為秋天的表徵。所以,「秋」字,原本是一隻蟋蟀!

文/廣雅

相關焦點

  • 「秋」的讀音和最早的寫法都與蟋蟀有關,漲知識了!處暑古詩詞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秋的讀音和最早的寫法,都與一種小蟲相關。秋天的「秋」字在甲骨文當中,像是一個蟋蟀的樣子。《詩經·豳風·七月》當中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意思是說:七月份的時候,蟋蟀在野外,八月的時候在庭院中,九月的時候在家裡,十月的時候,蟋蟀就鑽到我的床下啦!可見,在商朝,人們就發現了蟋蟀這個在初秋唱歌的小動物,在秋天的活動變化。所以用這個象形字來記錄這個季節。而且,「秋」字的讀音也是因為蛐蛐的叫聲。後來,因為秋天是禾苗豐收的季節。
  • 說文解字:說一下走,此,是,兔這4個字
    接下來說文解字:說一下走,此,是,兔這4個字。1.走,說文解字。《說文》:走,子苟切。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走』的古文字,下為『腳步-止(zhi-3)』,上為『夭-人雙臂擺動』的樣子,組字以此會意表示:手臂擺動著小跑。延伸泛指『獸類的活動行為』,如詞組:飛禽走獸。『走』其本義為:小跑,如《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
  • 描寫秋的四字詞有哪些 有關於秋天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有的人認為秋天是蕭條的,也是悲傷的,但是我卻認為秋天是美好的。秋天的葉子變黃了,最後歸於塵土,這是它們生命的終結,但是也代表它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為下一輪新生做準備。人們會用許多詞語來描寫秋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秋天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吧!
  • 流沙河病情危急 驚動讀者晚年解經著書勤 「芙蓉秋夢裡 字看我一生」
    比如《流沙河認字》《白魚解字》《文字偵探》《正體字回家》等。流沙河以詩聞名多年,其詩作《就是那一隻蟋蟀》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廣泛,被無數讀者所熟知。不過流沙河已有二十餘年不寫詩。他改作訓詁,說文解字,詮釋經典,研究人文地理,樂在其中。轉型文字學者的流沙河自稱「白魚」,「白魚就是蛀書的蟲。勞我一生,博得『書蟲』之名。」別人稱他「文字偵探」或者「文字的福爾摩斯。」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一:說「乾」
    「通假」或者說「假借」,是古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近代學者錢玄同曾說過:「周秦諸子、史記、漢書、漢碑等等,觸目都是假借字」。《周易》作為一部先籍典籍,自然也免不了會有通假字。傳世本《歸藏》也寫作「乾」,而在清華大學所藏的戰國竹簡中,這個卦名寫作「倝」,馬王堆帛書《周易》中,這個字寫作「鍵」,而《象傳》則寫作「健」。也就是說,單是《周易》第一卦的卦名,至少就有四種不同的寫法:乾、倝、鍵、健。究竟哪一個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本字呢?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周易》的文本自身。只有「以經解經」,才能夠避免脫離作者本意的解讀。
  • 說文解字:「家」字的下面為何是頭豬?古人太智慧了
    2019-09-10 10:25:16 來源: 老黃說史 舉報   說文解字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說「吉兇」
    但實際上除了字面上的相同,這兩個字在《周易》中的含義和用法,與算命先生口中的吉兇完全不同。一、善惡之性吉,是善的意思。(《說文》:吉,善也。)兇,是惡的意思。(《說文》:兇,惡也。)善惡二字,特指的是人性中的善惡,而不是命運中的吉兇禍福。性善論與性惡論,在先秦諸子中是一個熱議的話題。
  • 《周易》說文解字之二:說「坤」
    《說文》所說的「從土從申」,而且也和「巛」字相差甚遠,也就是說,這個字才是「坤」字的真正古字。《律書》曰:「申者,言陰用事,申則萬物,故曰申」;《釋名》曰:「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束之,使備成也」;《說文》也說:「申,身(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綜合上述三種解釋,可以看出「申」意味著「陰用事」和「陰氣成」,這與坤卦的純陰之象是非常吻合的。同時,《說文》說:「坤,土位在申」,其實也很有道理:十二地支中的申位於西南,正是陰氣所成之位。
  • 說文解字:上,止,正
    說文解字:《易經》的上、止、正《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呂氏春秋》),這兩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可以用三個字來理解。
  • 說文解字:蘇州市滸墅關鎮的「滸」與《水滸》的「滸」有何異同?
    施耐庵的《水滸》已經家喻戶曉,可是蘇州市有個滸墅關鎮,這個「滸」字充滿傳奇色彩,跟《水滸》的「滸」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盡相同。說文解字:蘇州市滸墅關鎮的「滸」與《水滸》的「滸」有何異同?現在就從讀音和字義來說說這個「滸」字。
  • 永康市融媒體中心:【永康大話堂】說文解字「弗」
    永康市融媒體中心:【永康大話堂】說文解字「弗」 2021-01-11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1.正,《說文解字》:正,之盛切。是也。從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從正。徐鍇曰:守一以止也。古文『正』從二。二,古上字。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下為表示『腳步』的『止』,上為前方的目標,以此會意表示:向著前方的目標行進。如《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 說文解字:國徽,為什麼不能玷汙國徽?
    今天我們說文解字:國徽看看什麼是國,什麼是國徽?甲骨文從戈、從囗。戈為武器,引申為武力、部隊;囗本為包圍,在此指土地。二者相合表示以武力保衛土地。這就是4000多年前,我們祖先創造了這個「國」字的甲骨文含義。所以民主也是在國家保衛之下才有、才可談、沒有國家,談何民族,談何幸福!
  • 齊白石畫8隻蟋蟀,題跋335字嘲笑同行,是小聰明還是大智慧?
    迄今為止已經面世的白石真跡當中,題跋字數最多的一幅畫足足有三百三十五個字,先後分為四次四段寫成,乃白石國畫作品當中題跋字數之最,而這幅畫的命運原本是要被白石撕毀的,僥倖留存至今還賣出了兩百二十四萬。齊白石之所以齊白石要分四次題寫三百餘字的內容,只要是畫完這幅畫之後他有著反覆的糾結和思量。這幅畫尺幅小巧,原本是一套冊頁中的一張小頁幅,根據主畫之上的初次題跋可知,該作為白石應友人之請而作。
  • 說文解字之《千字文》系列三
    小篆裡在雲之上加了雨字旁,更形象的看出雲雨的變化。「騰」可以看成三部分:月、卷、馬,很形象的描繪了一隻馬騰起飛奔前的準備狀態:蜷縮著身子的馬身(月),蓄勢待發,準備一躍而起。「卷」()像是一個彎躬著身子的人在挑揀米,衍生了捲曲之意,此處把曲躬著身子的人省去了。「致」,左邊是箭頭朝下、射向目的地(一)的一支箭,右邊是拿著工具的一隻手。
  • 說文解字: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原因竟是意料之外!
    讀過《說文解字》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琢磨,比如有網友就說,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按理說應該是用耳朵在聽啊!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口在說,聽的人心裡論斤稱一稱話的份量」?這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呢?但聲音不一定是口說出來的,世間萬物都可以製造聲音!跟「口」有什麼關係,該如何解釋呢?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五:說「復」
    覆與復(復)同,皆有反覆之意,鄭玄注《詩經》中「顧我復我」一句時就說,「復,反覆也」。《說文解字》注:「覆與復,義相通」。由此可知,古文中「孚」、「覆」、「復(復)」三字是相通的。《周易》的作者在用字之時極為考究,尤其在卦名選字上更是經常一語雙關或是多關,如前文所說的「建」、「巛」、「屯」等卦名,皆具有三種以上的詞性和不同含義。「孚」和「復」字皆是《周易》卦名自然也不例外。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
  • 說文解字: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
    一、 「故」、「先」兩字釋義「故」字就是對死亡的委婉表達,這裡與歿、終、逝以及圓寂、涅槃、仙遊等一個意思,就是含蓄婉轉一些,這個字的表達並不是十分重要,現代很多墓碑已經忽略。「先」字,就是對已逝長輩的尊稱,也可以理解為「先人」。金文(古,作古,即老朽而自然死亡)(攴,持械攻擊),表示擊殺老人。
  • 米芾這10個「秋」字,寫得真爽!
    米芾這10個「秋」字,寫得真爽! 米芾筆法的多變堪稱宋人第一, 古人所謂八面開鋒,即是指米字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