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上,止,正

2021-01-15 英樂思英語

說文解字:《易經》的上、止、正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呂氏春秋》),這兩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可以用三個字來理解。

第一個是上,上下的這個上,跟上梁的上是同一個字。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記,要不停地求上進。這個上進,就是往上梁的方向去邁進。所有中國人沒有一個不從小就求上進,全世界找不到像我們一樣,不管到哪裡都是求上進的。請問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命苦,一定要求上進?就是中國人太勢力。今天你是總經理,有權有勢,誰看見你都恭恭敬敬的。哪一天你離開了,沒錢沒勢,大家只做一件事,就是看見你也裝作沒看見。這就叫做「總不理」,就差一個字而已。所以你還說勢力不好,勢力有什麼不好呢?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

千萬記住道永遠有兩面性,當人家對你笑的時候,你不要開心,說不定當中有什麼問題;當人家對你不笑的時候,你更要提高警覺,這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有人說這樣做人不是很累嗎?不會累。因為腦筋越動越靈活,怎麼會累呢?

其實,只要我們牢牢記住,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樣有一弊必有一利。所以,遇到「好事」別得意,遇到「壞事」別沮喪。如果真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問題,那我們的人生,將會少一些苦惱,多一些快樂。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記,要不停地求上進。這個上進,就是往上梁的方向去邁進。所有中國人沒有一個不從小就求上進,全世界找不到像我們一樣,不管到哪裡都是求上進的。請問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命苦,一定要求上進?就是中國人太勢力。今天你是總經理,有權有勢,誰看見你都恭恭敬敬的。哪一天你離開了,沒錢沒勢,大家只做一件事,就是看見你也裝作沒看見。這就叫做「總不理」,就差一個字而已。所以你還說勢力不好,勢力有什麼不好呢?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

千萬記住道永遠有兩面性,當人家對你笑的時候,你不要開心,說不定當中有什麼問題;當人家對你不笑的時候,你更要提高警覺,這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有人說這樣做人不是很累嗎?不會累。因為腦筋越動越靈活,怎麼會累呢?

其實,只要我們牢牢記住,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樣有一弊必有一利。所以,遇到「好事」別得意,遇到「壞事」別沮喪。如果真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問題,那我們的人生,將會少一些苦惱,多一些快樂。

「上」,經常要加一個豎,叫做「止」,適可而止。

任何事情在求上進的過程中,都要適可而止。這個止非常重要,因為止不住衝過頭,那就完了。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一路求上進,有足夠的時間嗎?有足夠的精力嗎?

什麼叫做止?其實很簡單,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今天你是最高的領導,你要掌握那個仁字。你看就連義都不是你首先要做得事情,仁與義是不一樣的,仁就是憑良心,義就是合理,怎麼合理?那是下面人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我當總經理,我只知道我們的產品是要面對大眾,我們是要維護全民健康的,我們的企業,不管什麼行業,只有一個企業文化,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在掌握。至於產品的質量如何,價格怎麼定,跟我無關,各部門要盡責任。但是每個人各有所止,各守其分,各盡其責,這個才是合理的。什麼東西總經理都懂,那一定有疏漏。凡是什麼都管的,最後都是搞得一塌糊塗,這個我們已經看的太多了。所以我只要在電視上一看到某個企業的經理在發表一大堆言論的時候,我心裡就有數了——他公司快完了——這個是很容易想到的事情。

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這個孝字是兩個字合起來的,上面這個叫做老,下面這個叫做子,就是處理好老少父子兩代的關係就叫孝。其實我們今天用人不管要用什麼指標考核,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這個人的人品,我建議直接到被考核的人家裡面去看一看,看他跟老人的關係處得怎麼樣,這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項目。因為自古以來我們都知道,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在家對二老都不孝,還能夠對長官好嗎?那是很多問號。但是我們受西方的影響,什麼都注意,就是這個不管。因為西方是公私分開的,我只管你的公事,私事我不管。其實公私是永遠分不開的。

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然後終結就是一個「正」字。

這個正就叫做道。我們說一個人很上道,就是從上到道。但是這當中經常會出差錯,會走上偏道,所以要及時調整,不斷拉回來,這就叫人生。

上、止、正,這三個字,都只差一點點而已,一個上加一豎就變止,止上面再加一橫就叫正。凡是中國字,有上面一橫下面一橫的,都告訴我們,上面那一橫叫做頂天,下面這一橫叫做立地。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1.正,《說文解字》:正,之盛切。是也。從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從正。徐鍇曰:守一以止也。古文『正』從二。二,古上字。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下為表示『腳步』的『止』,上為前方的目標,以此會意表示:向著前方的目標行進。如《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 說文解字:說一下走,此,是,兔這4個字
    接下來說文解字:說一下走,此,是,兔這4個字。1.走,說文解字。《說文》:走,子苟切。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走』的古文字,下為『腳步-止(zhi-3)』,上為『夭-人雙臂擺動』的樣子,組字以此會意表示:手臂擺動著小跑。延伸泛指『獸類的活動行為』,如詞組:飛禽走獸。『走』其本義為:小跑,如《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
  • 說文解字: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
    今天我們探討一下墓碑文化,這些墓碑上的刻字講究很多,格式相對固定,茲事體大,千萬馬虎不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 「故」、「先」兩字釋義「故」字就是對死亡的委婉表達,這裡與歿、終、逝以及圓寂、涅槃、仙遊等一個意思,就是含蓄婉轉一些,這個字的表達並不是十分重要,現代很多墓碑已經忽略。「先」字,就是對已逝長輩的尊稱,也可以理解為「先人」。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五:說「復」
    覆與復(復)同,皆有反覆之意,鄭玄注《詩經》中「顧我復我」一句時就說,「復,反覆也」。《說文解字》注:「覆與復,義相通」。由此可知,古文中「孚」、「覆」、「復(復)」三字是相通的。《周易》的作者在用字之時極為考究,尤其在卦名選字上更是經常一語雙關或是多關,如前文所說的「建」、「巛」、「屯」等卦名,皆具有三種以上的詞性和不同含義。「孚」和「復」字皆是《周易》卦名自然也不例外。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一:說「乾」
    傳世本《歸藏》也寫作「乾」,而在清華大學所藏的戰國竹簡中,這個卦名寫作「倝」,馬王堆帛書《周易》中,這個字寫作「鍵」,而《象傳》則寫作「健」。也就是說,單是《周易》第一卦的卦名,至少就有四種不同的寫法:乾、倝、鍵、健。究竟哪一個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本字呢?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周易》的文本自身。只有「以經解經」,才能夠避免脫離作者本意的解讀。
  • 《周易》說文解字之二:說「坤」
    前面我們說過,「乾坤」其實是商易《歸藏》中的兩個卦名,在傳本《歸藏》中,「坤」的字形長得像一個「臾」字。清華大學所藏的戰國時期竹簡上的「坤」字,與傳本《歸藏》的寫法完全一樣,李學勤先生說「《筮法》的八經卦名稱與《歸藏》是最一致的,有方位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坤』字,簡文作*,上面從申,下面從大,這是一種古文寫法,見於《歸藏》。
  • 永康市融媒體中心:【永康大話堂】說文解字「弗」
    永康市融媒體中心:【永康大話堂】說文解字「弗」 2021-01-11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說文解字:蘇州市滸墅關鎮的「滸」與《水滸》的「滸」有何異同?
    施耐庵的《水滸》已經家喻戶曉,可是蘇州市有個滸墅關鎮,這個「滸」字充滿傳奇色彩,跟《水滸》的「滸」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盡相同。說文解字:蘇州市滸墅關鎮的「滸」與《水滸》的「滸」有何異同?現在就從讀音和字義來說說這個「滸」字。
  • 說文解字:國徽,為什麼不能玷汙國徽?
    只有特定的國家重要文件才能蓋上國徽大印,正式生效,其莊嚴性可想而知。國徽上通常有來自自然的元素,如動物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現該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或意識形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國徽屬於盾徽。澳大利亞國徽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
  • 說文解字:「家」字的下面為何是頭豬?古人太智慧了
    2019-09-10 10:25:16 來源: 老黃說史 舉報   說文解字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說「吉兇」
    但實際上除了字面上的相同,這兩個字在《周易》中的含義和用法,與算命先生口中的吉兇完全不同。一、善惡之性吉,是善的意思。(《說文》:吉,善也。)兇,是惡的意思。(《說文》:兇,惡也。)善惡二字,特指的是人性中的善惡,而不是命運中的吉兇禍福。性善論與性惡論,在先秦諸子中是一個熱議的話題。
  • 說文解字|探索漢字之美,傳承中華之魂
    【8】月圓,農曆每月十五日前後,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之間,地球上看到圓形的月亮,這個月相叫 「望」,這個時候叫望日,又簡稱為望。【9】埋怨,責備:怨望,《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不意君之望臣深也。【10】姓。【11】視看瞧。二、源流會意字,甲骨文從臣、從壬,會人站在土堆上舉目遠望之意,金文另加義符月,用以表示望日(陰曆每月十五)。古文承接甲骨文並整齊化。
  • 兩會「說文解字」,一筆一畫讀懂背後深意
    兩會「說文解字」,一筆一畫讀懂背後深意 2020-05-27 17:38:50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 田英章毛筆楷書《偏旁部首·止字旁》
    2020-11-21 12:28:14 來源: 婚說 舉報
  • 說文解字 一 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水星
    沒有這個皮帶承託著個肚腩,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道上的……咳,扯遠了,速度回歸主題 ╮(╯▽╰)╭ 先上圖鎮樓:T_T 這個頭盔和鞋子上的翅膀圖像已經成為一種符號了。例如斥候的頭盔上花紋多半是翅膀,表示移動迅速。 敏捷型的英雄也很愛用這種裝飾。
  • 說文解字丨秋天的「秋」字,原本是一隻蟋蟀
    秋,左邊「禾」右邊「火」組成個「秋」字,這是秋的現代簡化字字形,其實,小篆的「秋」也是這樣的字形組成,「禾」旁凸顯了「秋天」禾穀成熟的景象,只不過小篆的秋與當今的秋字不一樣,小篆將「火」與「禾」移了位,「火」在左邊而「禾」在右邊,所以《說文解字》說:「秋,禾穀熟也。」即莊稼成熟,代表收成。遠古時期,先民有用火燒田野的耕作方式,秋收過後,以火燎原,以備來年耕種。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十:說「明夷」
    《說卦》曰:「離為雉」。可知離卦有雉之象。《明夷》的卦象中,下卦為離,故卦名曰「夷(雉)」,正是由離的卦象而來。但是,如果明夷就是明雉的話,明雉又是什麼鳥呢?原來,「明」也是一個通假字。「明」又通「鳴」,李鏡池、高亨等先生皆主此說。「鳴」字在《明夷》的卦象中也有體現。《說卦》曰:「震為善鳴」,可知震卦有善鳴之象。
  • 趣味漢字:偏旁講解五:止、足、走、彳、辶、夂
    偏旁講解五:止、足、走、彳、辶、夂這六個形旁都與行走以及引申出來的距離、延伸等義項有關。一、止止,甲骨文作,象形,上象腳趾,下象腳掌之形。《說文解字》注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從止。」許慎的解釋顯然是錯誤的。
  • 說文解字系列第七講:礻與示,天地日月星
    康熙大帝為什麼很喜歡這個「礻」字旁的字呢?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礻」字旁「礻」就是「示」字。在具體講這個字之前,首先請大家記住一個原則就是:凡是帶「礻」旁的字,都跟古代的「祭祀」「佔卜」有關。掌握這個原則之後,我們再看接下來的幾個字就都會很明了啦。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當中,祭祀這項活動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