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和尚筆下的蘇東坡、黃魯直、秦少遊,是個什麼樣子?

2021-01-09 漢周讀書
文章配圖/宋朝繪畫

惠洪,原姓喻,自號寂音尊者,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出生,江西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裡人。

身為和尚,時作綺語,因詠「十分春瘦緣何事,一掬歸心未到家」,被時人稱作「浪子和尚」。

他的真名是什麼,已無從考證。

惠洪是假名,是他冒用另外一個僧人的名字。

大概是這樣子:貧困少年喻某某,十四歲父母雙亡,於是去了三峰靚禪師那裡當了童子,學習了一些知識,18歲那年,他冒用了一個惠洪和尚的名字,自此,變成了惠洪和尚。

惠洪一直居住在江西廬山歸宗寺。

黃庭堅也是江西人,一天偶遇青年惠洪,覺得此人有文採,便教了一些詩詞知識。

結果,很懂得刷流量,蹭熱度的惠洪,

和蘇軾說自己和黃庭堅是好朋友;

和秦觀說自己和蘇軾是好朋友;

和王安石說自己和蘇門四學士是好朋友;

和宰相張商英說自己和那一幫子文人都是好朋友。

人氣是蹭蹭蹭的暴漲。

終於,人怕出名豬怕壯。

知道他的底細的人,直接告發了他——冒用度牒之罪。

於是,紅極一時的惠洪慘遭封殺,入獄一年。

出獄之後,惠洪繼續奔走於權貴之門,主要是宰相張商英和樞密郭天信的府邸。

政和元年。

張商英和郭天信都被貶謫,惠洪再次被牽連入獄,旋即發配朱崖軍,就是現在的海南島。

在那裡呆了三年之後,被釋放。

從那之後,他開始寫筆記,名為《冷齋夜話》。

記錄自己的一生,以及自己結交的文人士大夫的趣事和對詩詞的理解、心得和看法。

在他的筆記裡面,黃庭堅和蘇東坡是第一和第二男主角,其中包括秦觀、王安石等名士。

01

《冷齋夜話》裡面,流傳最廣的是宰相張商英的一個段子。

惠洪記錄說:

張商英喜歡寫草書。

某日,張商英突然詩興大發,來不及整理,湊手拿過一張紙,索筆疾書,龍蛇飛動。

一陣酣暢淋漓之後,將筆一甩,把詩稿交給侄子:「給我仔細謄寫清楚。」

侄子一邊謄寫,一邊仔細辨認。

由於這一次特別潦草,費了半天勁,還是有幾個字認不出來,便拿過去給張丞相看:「大人,您這幾個字是啥字啊?」

張商英拿過來,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罵道:「你早幹嘛了,現在才來問,我也不記得啦。」

02

蘇轍曾經被貶官高安。

附近有一個叫雲庵的和尚,居住在洞山裡。

蘇轍閒來無事的時候,常常去拜訪。

經常來往的還有一個聖壽寺的和尚,名叫聰禪師。

一天晚上,雲庵和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蘇轍、聰禪師三人出城去接五祖戒禪師。

睡醒後絕的很奇怪,咋會做這麼一個夢?

不久蘇轍前來拜訪。

雲庵就和蘇轍聊起了這個事情,正說著,聰禪師也來了。

蘇轍笑著說:「聰禪師,我和雲庵和尚正說到,他夢見咱們三個聚在一起出城呢。」

聰禪師說:「我昨晚也做了一個夢,夢見咱三個出城去迎接五祖戒禪師。」

蘇轍大驚,難道這世界上真有同夢之事?

好神奇!

三人聊了一會兒,忽然有家人送來蘇東坡的一封信,說是已到奉新,旦夕可相逢。

蘇軾蘇轍兄弟感情非常深,蘇轍接到信,大喜,迫不及待地和雲庵、聰禪師三人出城,到二十裡之外的建山寺等待。

不久,蘇東坡來了。

路上想的千言萬語,一見面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幾個人全都沉默無言。

雲庵打破僵局說:「來之前我們正在聊一個夢,我和聰禪師都做了同一個夢,夢見我們三人去城外迎接五祖戒禪師。」

蘇東坡驚奇地說:「我八九歲的時候,經常做一個夢,夢見自己是個和尚,在陝西奔波。

我母親說生我的時候,夢見一個僧人說要來我家寄宿,還說那個僧人高高瘦瘦的,瞎了一隻眼睛。」

雲庵和尚也很吃驚,說:「那五祖戒禪師正是陝西的和尚,高高瘦瘦的,瞎了一隻眼睛,晚年曾在高安一帶遊歷。」

大家計算了一下五祖借禪師的去世時間,恰是五十年,而蘇東坡今年正好四十九歲。

後來,蘇東坡經常和雲庵和尚通信,信中寫道:「戒和尚不識人嫌,強顏復出,真可笑矣。既是法契,可痛加磨礪,使還舊觀,不勝幸甚。」

從那以後,蘇東坡就經常穿僧衣。

03

惠洪有一個朋友叫淵材,他總是對人說,我平生有六大恨,但是不能告訴別人。

搞得別人都很好奇,一直問他是哪六大恨?

淵材故意賣關子:「我一說話,你們都說我迂腐,總是嘲笑我,所以,我不說。」

那些問他的人再三懇求,並說保證不嘲笑他。

他才說出了答案:

第一恨,鰣魚多骨,

第二恨,金橘大酸,

第三恨,蓴菜性冷,

第四恨,海棠無香,

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曾子固就是曾鞏)

第六恨,西湖龍井不早幾天摘。

據說,曾鞏文章寫的很好,但是寫詩不行。

都是朋友,有話直說,遊戲簡單點!

04

黃州人潘大臨,非常擅長寫詩,常常有佳句,只是家庭貧困。

蘇軾和黃庭堅都很喜歡和他交往。

一次,臨川的謝無逸給潘大臨寫信說:最近寫了什麼好詩沒有?寄給我幾首,欣賞欣賞。

潘大臨回信說:秋天來了,秋景皆是佳句,只是俗事纏身,無暇寫詩。

只有昨天下午,躺在床上有點閒情逸緻,聽林間風雨聲,得到一佳句,趕緊寫在牆上:

滿城風雨近重陽。忽然,催房租的人來了。再也沒有了興致,所以,只好把這一句寄給你。

這是成語「滿城風雨」的出處,出自《冷齋夜話·卷四》。

05

惠洪因為和蘇門四學士都很熟,所以,對他們的詩也情有獨鍾。

他發過這樣一個動態:

秦觀被貶廣東雷州,雷州乃蠻荒之鄉,瘴癘之地,詩云 :

南土四時盡熱,愁人日夜俱長。安得此身作石,一齊忘了家鄉。——《寧浦書事六首》其一

黃魯直(黃庭堅)被貶黔南,詩云:

老色日上面,歡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後當不如今。——《謫居黔南十首》之一

秦觀乃性情中人,所以到了雷州,心中不免酸楚。

黃庭堅崇尚道家,很是看得開。現在既然不如過去,那麼以後還不如現在,還是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吧。

但是,他倆都不如蘇軾。

蘇軾被貶海南島,詩云:

安能相付予,過聽君誤矣。霜風掃瘴毒,冬日稍清美。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澹然兩無求,滑淨空棐幾。——《贈鄭清叟秀才》節選

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這樣的句子,只有蘇東坡才有。

「則英特邁往之氣,不受夢幻折困,可畏而仰哉!」

06

黃庭堅被貶宜州之時,路經長沙,與惠洪相聚,當時,只有一艘小船,卻要乘坐黃庭堅全家十六口人。

惠洪說:「咱們去上級部門匯報一下情況,換個大船吧。」

黃庭堅說:「萬頃波濤之上,只有咱們這一艘小船,就像萬丈高樓,也不過只住一間房子,一張小床。

有什麼不一樣呢。」

07

蘇軾晚年,被貶海南島,在那裡墾荒種地,教書育人。

後來,惠洪也被貶海南島,此時,蘇東坡已經去世多年了。

惠洪來到了當年蘇軾曾經住過的地方,見到了當年蘇軾的鄰居,是一個名叫黎氏的老婦。

黎氏說,當年蘇東坡每天都來拿一些菜回去,說著說著,還拿出了她的寶貝——蘇軾離開海南島所寫的臨別詩:

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

意思是說:我原本是海南島人,只不過寄生在四川。我向北渡海,從此我們再也不會相見了。

此情此景,我這個現代人,隔著時光之輪,也可以想像到惠洪當時看到這張紙的悲愴之情。

惠洪再看文末,有一行蘇軾寫的小字:新醞佳甚,求一具,臨行寫此詩,以折菜錢。

惠洪又來到望海亭上,看見柱子上留有蘇軾的字:貪看白鳥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暮潮。

幾天之後,惠洪去找蘇軾的學生薑唐佐,他是海南島破天荒的舉人。

恰巧姜唐佐不在,姜媽媽在。

惠洪拉起家常,說:「您還記得蘇東坡先生嗎?」

姜媽媽說:「怎麼會不記得呢!

這個人就是愛寫詩,天天寫。常常來我家,手拿竹杖,找個凳子自己坐好,然後問我:『唐佐在家嗎?』我就說,去村子裡了,一會就回來,你等他一會。

他就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啊寫啊,寫完了,就說:『等唐佐回來,務必讓他看看啊。』」

惠洪很激動,問道:「那張紙還在嗎?」

姜媽媽說:「在的。」

說完,顫巍巍地拿出她的寶貝。

蘇軾在那上面寫著:

張睢陽生猶罵賊,嚼齒空齦;顏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爪。

蘇東坡在這裡引用的是唐朝張巡和顏真卿的故事。

惠洪遙望蘇軾當年風採,想起自己一生際遇,涕淚交加,嗚咽不止。

讀完,您有什麼感受呢?是否覺得空空如也?

相關焦點

  • 備戰2014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專練及詳細答案:黃魯直敬重蘇軾
    備戰2014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專練及詳細答案:黃魯直敬重蘇軾    魯直①晚年縣東坡②像於室中,每蚤作,衣冠薦香,肅揖甚敬。或以同時聲實相上下為問,則離席驚避曰:「庭堅望東坡,門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蘇黃」者,非魯直本意。    (選自宋?
  • 「乙未年壽蘇會」在京舉行 意恢復文人雅集傳統
    1月28日,「乙未年壽蘇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以「紀念蘇東坡訪硯、藏硯、刻硯、賞硯」為宗旨,意在緬懷東坡作品與傳承東坡人文精神,展出的古今名硯皆與東坡相關,反映出了硯臺製作的精美技藝,更體現了中華硯文化的博大精深。
  • 黃庭堅被貶受盡嫌棄,平時不著調的和尚卻為他寫首詞,成誇人典範
    在蘇門四學士中,黃庭堅是最像蘇軾的一位,他的豁達、樂觀一向為世人所稱道。宋元符元年,55歲的黃庭堅因為寫了一篇名為《荊南承天院記》的古文,被小人逮到把柄,最後流放宜州,在這段時間黃庭堅受盡當地文人的嫌棄。
  • 1月13日蘇東坡生日 「好酒好菜」等你品
    每逢壽蘇會,蘇氏宗親、蘇學專家、蘇迷們都會相約來到三蘇祠緬懷先賢,今年,壽蘇會如約而至,你來為東坡先生過生日嗎?今年怎麼給東坡先生慶生呢?三蘇祠作為東道主,為前來祝壽的小夥伴準備四項大禮招待大家。1月13日,東坡誕辰日當天,三蘇祠對所有遊客免費開放,紅牆綠瓦、古木扶疏、古祠風韻、蘇宅文脈,三蘇祠邀請大家的到來。
  • 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回懟4個字,讓蘇軾老臉通紅
    ,沒等到佛印的回應,在院中掃地的小和尚不高興了,覺得蘇軾沒禮貌稱呼自己的師傅是禿驢,便脫口而出「東坡吃草!」蘇軾一愣,隨即老臉通紅,聽出小和尚這是在含沙射影的罵自己,但的確是自己失禮在先,便客客氣氣地問小和尚:「請問你師傅佛印可在?」小和尚看到蘇軾這麼客客氣氣的,便也告訴了蘇軾佛印並不在禪房而是在別的地方。
  • 小和尚妙回4字,成就一千古絕對
    這也是歷史上難得的和尚和文人做朋友的案例,他倆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089年,這一年,蘇軾出任杭州太守,而佛印正巧擔任金山寺的住持。蘇軾原本是很不待見和尚的,聽聞佛印的名號後,還專門跑到金山寺羞辱佛印,佛印不但沒生氣反而以禮相待。回去後,蘇軾覺得自己失禮LE,同時也欽佩佛印的大度,從此兩人便成莫逆之交。蘇軾和佛印的故事,後世聽得多的還是跟對聯相關的。
  • 蘇軾筆下九佳經典名句:句句超逸灑脫,富含哲理
    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在詩文詞賦書畫方面都俱為一代大家。尤其擅長寫詞,其詞風格多樣,或豪壯清雄,或清秀婉麗,對詞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東坡居士筆下的十佳經典名句,句句唯美超逸。
  • 《水滸》中燕青為何被稱為浪子?徵討方臘後又為何要離開盧俊義?
    盧俊義開眼看時,認得是浪子燕青。」 (施耐庵《水滸傳》百回本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場石秀跳樓)這就是報恩。第二,曉事通達 瀟灑帥氣其實,這裡的「浪」,其含義類似於「風流」。說燕青「風流」,是指他熟悉風月、多才多藝;而說他「浪子」之名號,則意味著他為人處世瀟灑通達,不拘小節,又兼具才情和武略。
  • 為什麼小學生最愛背蘇詩?
    為什麼小學生最愛背蘇詩?識蘇13 關於李白與蘇軾的排名唐宋八大家的名單一直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必考題目,不求甚解的人常會問起,為什麼八大家裡居然沒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居然沒有李清照辛棄疾陸遊?而蘇氏父子中明明只有一個大蘇在後世名望甚大,為什麼卻獨佔三席?
  • 蘇小妹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妙對下聯,蘇小妹又羞又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聯和詩詞的韻律很相似,都講究平仄押韻,而且對仗要工整,上聯一般多少個字,下聯也要以同樣的字數應對,不能存在缺字或者多字的情況。當然一副好對聯,要有一定的意境,比如上聯說風景,下聯也要對出風景,倘若上聯和下聯的意境不匹配,就很難構成一副上好的佳對。意境高遠,能夠引人深思,可以說是對聯的靈魂和核心。
  • 神探李昌鈺:自爆前世是和尚 最後悔到世上投胎
    是我媽媽跟家人告訴我,說我前世是個和尚。 我的小名叫解塵。 原來,他們說我生下來就大哭,無緣無故的哭。 我媽媽爸爸沒有辦法,在家鄉看了多少醫生,還是哭。 有一天,一個和尚化緣,敲門。 我媽媽說拿點油米錢。 和尚說,不是來化緣的,我來見我的師父的。 我媽媽說,這裡沒有你的師父。
  • 推言情小說:1V1,蘇甜爽,夫君是個大豬蹄子,就愛欺負人
    推言情小說:1V1,蘇甜爽,夫君是個大豬蹄子,就愛欺負人1:《縣主她嬌媚撩人(重生)》作者:六喜桃文案:京城的世家子弟們都說,像永嘉縣主薛亭晚那樣的女人,花錢如流水,嬌嬈若天仙,絕非良妻人選。 【食用指南】1. 1V1,蘇甜爽,慢熱。2. 以重生之後的故事為主。完全架空,勿考據。內容標籤: 情有獨鍾 宅鬥 重生 甜文2:《表妹多嬌》作者:杜卿卿文案:晏安聲如玉石落地,墨色的眸子對上姜嬈的目光,嫁給我,盡我所能滿足你。」
  • 東坡《水調歌頭》書法作品推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當時東坡先生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才作了這首《水調歌頭》。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名人志士都是推崇備至。南宋時期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中說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普遍認為是寫中秋的詞裡最好的一首,這點是毫不誇張的。
  • 聊聊「蘇才郭福,姬子彭年」裡的故事
    之前聊蘇東坡的時候,提起過「蘇才郭福,姬子彭年」,咱們今天就專門聊聊它,八個字提到四個人,祝福對方有:蘇東坡的才高八鬥,郭子儀的洪福齊天,姬昌的眾多兒女,彭祖的壽與天齊,簡單來說,多才多福多子多壽。蘇才:蘇東坡的才高八鬥這個不用說,大家肯定知道曠世才子——蘇東坡。
  • 爸爸媽媽在小學生的作文裡是什麼樣子的,讓你大跌眼鏡
    孩子眼中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的?你以為是無所不能的英雄?是無微不至的慈父良母?或許那都是錯覺,今天武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孩子們心中的父母究竟是個啥樣。父親在孩子的作文裡的形象雖然沒有那麼愛得深沉,但是一個個形象鮮活,讓人看到了一個個真實的父親,在此也提醒一下各位孩子的父親們,為了自己不在孩子的作文裡丟人,請自重吧!孩子眼中的母親如果讓孩子以《我的XX》為題寫作文,會有很多的學生寫《我的媽媽》,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和母親更為親近。那麼孩子心中的母親又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