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篇的圖文由馮彬藏墨獨家原創,書法作品版權歸馮彬藏墨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
詩詞點評: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當時東坡先生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才作了這首《水調歌頭》。
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名人志士都是推崇備至。南宋時期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中說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普遍認為是寫中秋的詞裡最好的一首,這點是毫不誇張的。
這首詞的第一句「明月幾時有?」仿佛是作者在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這種對話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值得人們尋味。東坡先生的詞意境豪放而闊綽,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詞中那浪漫的色調,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現代人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小編認為:誰一輩子能沒點兒遺憾呢?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只要無愧於心足矣。所以,有緣時惜緣,無緣時隨緣。不念過往,不畏將來,願餘生,一切安好。
《水調歌頭》詞文及書法創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書法創作:馮彬藏墨

《水調歌頭》書法創作局部展示
書法創作:馮彬藏墨
朋友們,對小編寫的這篇短文及書法拙作有什麼意見及建議,請在評論區裡交流、點評並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