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陰晴圓缺是怎麼形成的?

2021-01-11 百家號

小時候,總是記不住一年中的大小月。父親教了我一個口訣,「一三五七八十臘」,意思是一、三、五、七、八、十月和十二月(陰曆中的十二月又叫做「臘月」)是大月。別說,這句很順口的話還真方便區分大小月。後來長大一些,我又學到一種更完整準確判定月份大小的方法,而且這個密碼就寫在人體上。

不信?試試伸出你左手,手心朝下握住拳頭,就會看到四個指關節突起,如果把突起當做大月,突起間的凹槽當做小月的話,那麼從拳頭左側的第一個突起開始數:第一個突起是一月大,接著你會發現第一個突起和第二個突起之間的凹槽很平,沒錯,這就是二月平。繼續數下去,第二個突起是三月大,第二個凹槽是四月小,第三個突起是五月大,第三個凹槽是六月小,第四個突起是七月大,可是已經到了最後一根手指,需要接著右手數下去,於是右手第一個突起是八月大,第一個凹槽是九月小,第二個突起是十月大,第二個凹槽是十一月小,第三個突起是十二月大,這樣就完成了全年的月份判斷。這種方法巧妙地利用了人體生理特點,解決了二月平和七月八月連續兩個大月的問題。

一年的月份分布因為缺乏規律,導致這個判斷成了「世界性」難題,英國也有類似功能的古老兒歌幫助人們記憶,兒歌是這樣唱的:

二月僅廿八,

廿九在閏年;

四六九十一,

都有三十天;

其他七個月,

再把一日添。

請不要抱怨這首兒歌太長,因為兒歌除了講述每個月份的天數(包括大月、小月、平月和閏月)外,可憐的英國人稱呼月份可不如中文簡單明了,每個月份有獨立的名字,所以才顯得這樣囉嗦。

我們目前採用的曆法規定一年有365天,這個日期數確定的依據來源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即365.25天。曆法記日必須以完整的「日」為基本單位,一年的天數就取整為365,這樣的年叫「平年(common year)」,多出的那0.25日,每過4年就能湊出一個整天,於是每隔4年就有一個「閏年(leap year)」,有366天。

可是人們為什麼把一年分成十二份,每份還要稱呼為不同的「月」,難道這和月亮有關係?要是誰就此望文生義的話,恭喜他這次還真答對了。月份的劃分、月長的確和月亮有關。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因為它距離地球很近,很容易被觀察到,月球圍繞地球旋轉的周期較為恆定,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也較為恆定,因此,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用月球的周期變化來計算時間。

有趣的是,月球圍繞地球旋轉一周的周期只有27.32天(也叫恆星月Sidereal month),而通常一個月有30天或者31天,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原來,月球除了圍繞地球公轉,也會跟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當太陽的光線照射到月球表面後,會反射到地球上而被人類觀察到。隨著日、地、月三個星球的位置和角度的變化,月球被照射的反射光,從地球角度看上去,呈朔月(新月)和望月(滿月)的周期性變化,朔望月(Synodic month)的平均變化周期是29.5天。這樣固定周期性陰晴圓缺的變化實在太不容易被忽視了,人們乾脆就將朔望月的周期定成一個月份的時長(所以很多書籍說一個月的月長是以月球圍繞地球旋轉一周的時間來確定的,這個說法並不正確)。可是稍微計算就會發現,朔望月周期是29.5天,乘以12的積僅有354天。這關係也不大,反正曆法就是人們為了方便計時而設定的,只不過藉助了天文運動的規律,如果差上個三兩天,人為補上就是。這就造就了一年有365天(或者366天),一年有12個月,但是月份的天數會有差別的狀況。

可是,為什麼2月如此的不同,平年有28天,閏年有29天?而且8月會緊接著7月也是大月呢?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需要講述一個很古老的故事了。

公元前46年,偉大的尤裡烏斯.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率軍佔領了羅馬,集大權於一身並實行獨裁統治,他制定並頒布了《儒略曆》(儒略即是來自他的中間名Juliu的音譯)。儒略曆的規則是四年一閏,一個大月接著一個小月,奇數月份為大月,有31天,偶數月份為小月,有30天,但是如果嚴格依照這個規則的話,一個平年就有366天,顯然還需要從某個月份中拿掉一天。該選擇哪個月份呢?在古羅馬時期,二月是齋戒月,人們不僅要齋戒,還要宰殺牲畜供奉神靈,顯然這個月的日子比較難熬,所以大家肯定會喜聞樂見讓二月只有29天(平年)或30天(閏年)。英語中的二月(February)來源於古羅馬時代被供奉的神靈名字Februus。為了拍好這位權高位重獨裁者的馬屁,元老院一致通過以下決議:把凱撒出生的月份七月用凱撒的中間名Juliu(儒略)來命名,英語就是July。

這個好大喜功的頭可真沒有開好,公元前44年,愷撒遭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隨後屋大維打敗安東尼開創了羅馬帝國,統治羅馬帝國長達43年,因為是第一位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屋大維被世人尊稱為奧古斯都(拉丁語 Augustus,意為「神聖的」),他於公元14年8月去世。接著,元老院決定將他去世的月份8月改成「奧古斯都」月,這也是歐洲語言中8月的來源,英語則是August。既然「凱撒月」是大月,那麼「屋大維月」也不能是小月,這些成天整事的元老院當真修改了儒略曆的格式,把八月也改成了大月,緊跟著九月變成了小月,後面的月份也跟著發生變化。因為一年本來只有6個大月的,奧古斯都月變成大月後,就生生多出來一個大月,進而全年就會多出一天。

那麼從哪裡再去衝抵這一天呢?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那就是繼續壓榨那倒黴的二月唄。自此,7月、8月接連是大月,並且2月就只有28天(平年)或29天(閏年)了,這個曆法沿用至今。

(作者:我愛雨果)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腕上觀月,月相錶帶你領略陰晴圓缺的每個時刻
    懸於天際的月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超然的地位,以陰晴圓缺寄情世間的聚散離合,然而其意義卻不局限於此。作為天文曆法的直接反映,月相盈虧在時間計量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月相表便紀錄了這一天文現象,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聯繫時間與空間。月相表的原理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古今一月,情懷萬種,月亮是古代詩歌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詠月寄情是中國文人綿延不絕的表達方式和文化傳統,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佳詞麗句,形成了一種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詩人毛澤東也不例外,多次吟詠月亮,既有傳承更有新意,抒發了人所共有的離愁別緒和萬般情思,更寄寓了不同凡響的精神寄託和人生追求。   照橫塘半天殘月   《琵琶行》有吟:「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 世界通用的每周七天星期制是怎麼形成的,有什麼科學依據?
    那麼這樣一個計時制度是何時開始怎麼形成的呢?有什麼科學依據呢?讓我們一起來追溯歷史的蹤跡,尋找這個制度形成的脈絡。時間度標是人類對客觀時間的認識和運用,當然而且必須有科學依據。一周七天是一個時間刻度。在我們世界,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時間是描述物質運動、變化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
  • 白天為什麼會出現月亮?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
    今天白天的時候,孩子們偶然抬頭看見晴朗的天空有一輪彎月,隨即興奮的大喊:「快來看,月亮、月亮。白天為什麼會出現月亮?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我舉目望去,蔚藍的天空上不知什麼時候有一彎彎的月亮悄悄的露出頭兒,在燦爛的陽光下淡得不易察覺,卻又是那麼清晰,有一種虛無縹緲的美!
  • 月亮為什麼會發生圓缺的變化?
    月亮本身並不發光,它主要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的,我們本來是看不見月亮的,只是因為太陽把它照亮了,我們才看到它。月亮在繞地球旋轉的時候,它和太陽、地球的相對位置會時常發生變化。當月亮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的時候,也就是月亮對著地球的那一面一點也照不到太陽光,我們就看不見它,這就是新月,叫作朔。
  • 他們對月亮的精準判斷,超越人類科技
    然而,隨著人類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更希望知道,人類祖先的一些事情,想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人類是如何一點點發展到現在的。古人藉助月亮來準確確認時間對於人類的祖先,目前研究人員腦海中人就有多個問題尚未找到答案,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人類的祖先儘管沒能發明鐘錶,但同樣可以藉助一些天體現象,準確的確定時間。
  • 拍月亮,簡約不簡單
    光譜志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平均僅38.44萬公裡的地月距離,賦予它陰晴圓缺、易於觀測和拍攝的特性。如何拍攝好月亮,讓「變化多端」的月亮在你的鏡頭裡熠熠生輝,是個簡約不簡單的命題。
  • 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月球的自轉還是公轉引起的螞蟻莊園12.18日答案...
    今天的小雞寶寶問了大家一道天文知識,月亮之所以有圓缺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好多玩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月亮陰晴圓缺的道理。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答案解析:月球發生圓缺變化的現象,其實是月球繞地球運轉時,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光亮部分的多少而已。月球每個月都要繞地球公轉一周,所以,在地球上每個月都能看到月球受光部分的面積有時大,有時小。
  • 佔星術之—月亮的自我覺醒
    生辰圖中的月亮毫無疑問是個關鍵要素。在關乎個人本性的方面,月亮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種本性包括了本身的精神、直覺、情感與知覺。太陽給予了生命與能量,而我們通過月亮來理解、創造並過上我們自己的生活。月亮承載了我們的記憶。
  • 古典詩詞中的「月亮」,都在象徵著什麼?一般包括三個方面
    古典詩詞當中寫到月亮的有太多太多。不同的詩詞當中,對於月亮意象的使用,指代不同的象徵意義。總體來說,古典詩詞當中的月亮象徵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月是美的象徵《詩經·陳風·月出》最早以明月來喻佳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這裡的「佼人」就是美人的意思。
  • 跟著月亮陰晴圓缺和潮汐波動,練瑜伽的身體也得到周期淨化
    小伴語錄:傍晚的月亮更美麗,海邊瑜伽能讓身體像潮汐一樣進退有度。練習瑜伽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感性的選擇適合練習場景的瑜伽服來抒發我們內心對瑜伽的獨特理解。聽說潮汐能使海水漲落有序,所以我趁夜晚還沒到來去了海邊,在月亮的餘暉和海水的潮汐中擺起了瑜伽體式。我想自然的規律能讓我的身體得到更好的周期排毒,今天分享的瑜伽體式不僅姿勢優美還很實用,喜歡的朋友可以跟我一起練習。舞王式身體在黃昏的餘暉中盡力舒展,這個時候除了耀眼的陽光和空中飄渺的雲捲雲舒,微光波動的海水向礁岸上拍打著節奏。身體的細節藏匿在餘暉的逆光中,昏暗不明。
  • 專訪|秘密後院:陰晴圓缺是肉眼所見,月一直都是圓滿的
    而且陰晴圓缺是肉眼所見,月其實一直都是圓滿的嘛。所以是我用我的肉眼看自己,當自己的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變化,於是可以欣賞自己了。澎湃新聞:為什麼說「杭州場在見江湖之後院,上海場在見未來之後院」?是指樂隊未來的方向嗎?匡笑餘:樂隊總是會有些大大小小的變化的。對一個不願意籤約公司的樂隊而言,傳統的巡演確實越來越不好做,投影設備,連凳子都要租。
  • 閏月怎麼算 閏月的算法
    那麼閏月是怎麼算的?一起來看看吧。閏月算法為:以月相定日序。農曆是我國的傳統曆法,所採取的傳統農曆是一種以陰曆為基礎,同時又融合陽曆成分而形成的曆法,即為陰陽合曆。陰曆則以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而制定,根據月相確定日期和月份。一個陰曆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陽曆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的時間差距會超過一個月。因加入了陽曆成分,故農曆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屬陰陽合曆。由於純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
  • 從月亮星座了解一個人的安全感模式
    月亮星座是一個人出生的那一刻,根據精確到分鐘的出生時間,從出生地觀測到月亮所落的星座。在個人命盤中月亮星座的標誌是「☽」。月亮是巨蟹座的主宰行星,在佔星中代表了母性。月亮的陰晴圓缺象徵著善變、易感;而它反射太陽光線的特質象徵著害羞和被動反應。
  • 手工星球:月亮裡藏著美麗女子的眉毛?關於月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遠處傳來大鵝的歌聲)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今天的大鵝小課堂 我們來講講月的「陰晴圓缺」 ——月相
  • 落入白羊座的月亮的愛情觀如何
    月亮支配著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的情感、情感和情感反應。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會說我們愛對方;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可見古人早就知道月亮帶來的浪漫,愛情詩一般包括月亮。在佔星學中,月亮的重要地位也是顯而易見的。那時,月亮在照耀,雲彩也在反射。
  • 中秋探源:「嬋娟」僅指月亮嗎?蘇軾筆下的「嬋娟」來自何處?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把這「嬋娟」解釋為月亮,這僅僅是最淺顯的解釋。那麼,這「嬋娟」兩字到底表達了什麼?蘇軾這首詞小序中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也就是說,這首是蘇軾於1076年被貶往密州,政治上失意,恰逢中秋節,晚上醉後,情緒低沉,望著一輪明月,思念自己的弟弟蘇轍(字子由),借酒力寫下了這首詞。
  • 月娘用手指月亮,引發彈幕吐槽不能指月亮,會被割耳朵,緣由在此
    ,都跳出來告誡小月娘說不能指月亮,會被割耳朵。從最原始的一種說法,大概就是月亮的外形了吧。我們小時候就學過月亮像鐮刀,農村長大的小夥伴一定不會陌生,我記得小時候家裡還有鐮刀呢,現在少多了,我爺爺那個時代的人,收割麥子的時候,沒有收割機,可不都是用鐮刀嘛,彎彎的月亮長得非常像鐮刀,所以從它的外形演變出了這樣的一種說法。
  • BBC:月亮的盈虧圓缺、太陽的內部周期活動,會影響你的情緒
    即便這名患者的情緒起伏和月亮的圓缺盈虧的周期相關聯,他也沒有可用的理論來解釋此現象,而且他也不知該如何做。工程師接受了藥物和光照治療來穩定情緒和睡眠,最終出院。埃弗裡則把工程師的筆記塞進眾所周知的文件夾抽屜裡,然後關上了抽屜。 12年後,知名心理學家託馬斯·威爾(Thomas Wehr)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17名患有快速循環雙向情感障礙症的病人之症狀。
  • 月亮落在白羊座的人的愛情觀是什麼樣的
    月亮主宰我們的感情、感受以及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情緒反應。我們聊愛情的時候都會說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又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可見古人很早的時候就知道月亮這顆行星帶來的浪漫,愛情詩詞一般都會涉及到月亮。在佔星學中,月亮這顆行星的重要位置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