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收到曹操所賜的三層食盒,為何大呼無漢祿,為何當夜飲毒自殺

2021-01-10 遊遊史語

荀彧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被稱為「王佐之才」,是穎川荀氏家族的代表,早年帶領家族歸隱田園,受袁紹愛戴,最後投靠曹操。荀彧與曹操相遇相知二十年,為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迎奉天子,一直忠於漢室,保護漢室老臣和漢室基業,一心相信曹操會忠於承諾,同為漢室朝臣,一直忠於漢室的諾言。

曹操是三國梟雄,刺殺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滅二袁、戰呂布、迎戰遼東,最後統一北方區域。此時的曹操不甘心丞相的職務,也不甘心再為人臣,於是曹操逼迫漢帝自封魏王,建都立國。

曹操得到如此的殊榮,不僅僅是自己的豪邁和能力,也得益於各氏族的支持,曹操有穎川荀氏家族的支持,獲得了貴族的支持和創世的基業;有清河崔氏望族的支持,獲得了大批賢才和士子的投靠等,曹操有氏族的支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條件,有北方區域的豐富資源,同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必然萬事可成。

一切的殊榮和成功都在忠於漢室的同時而改變,曹操自己為王,離天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遙,曹操思慮再三不知何進,他一直等待荀彧的認可和支持,也希望荀彧認清大局,能在關鍵時刻挺自己一把,不要再為如此衰敗的漢室愚忠下去。荀彧是一位不忘本的謀士,自己久食漢祿,絕不能做出悖逆之事,不管環境如何改變,終不改初衷。

曹操和荀彧的鬥爭從未停止,在這關鍵時刻,曹丕因為被誣陷失寵,曹植深受曹操的喜愛,世子之位即將與曹丕擦肩而過。曹丕找到荀彧,他知道荀彧今生最大的希望是恢復漢室,便以此交換而達成共識,荀令君在曹丕身上看出了漢室的未來,荀彧一直諫言曹操,不可廢長立幼,舉例劉表因為立幼主,荊州之城幾日被破;袁紹因為立幼主,兄弟間反目成仇,最後走向滅亡的地步。曹操對荀彧的執著無可奈何。

曹操很是氣憤荀彧的愚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漢室的未來,現在又蠱惑自己的兒子,而且直接幹涉到立儲之爭。曹操和荀彧的矛盾衝突不斷上升,隨時會有擦槍走火的動亂,荀彧想直接面對曹操,直接質問曹操,希望能把當年的曹孟德喚回,不要再專權下去。曹操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待權利的渴望蒸蒸日上,此時的腳步絕不能停止。

曹操和荀彧當面辯駁,荀彧直言一直甘願漢臣,絕不隨魏王走下去,絕不能讓後世辱罵自己篡逆。曹操很是氣憤,他認為荀彧二十年的相識,會了解自己的豪情壯志,會出來支持自己,可是荀彧選擇退出。曹操賜給荀彧一個三層食盒,荀彧打開時,大呼自己已不能食漢祿,因為三層食盒是空的,曹操是告誡荀彧,你三十年的仕途,一直為漢室操勞,從今以後再也沒有漢室,你也沒有漢祿所食,我曹操必然獨創天下。

荀彧當晚是悔恨,也是失望,當年的承諾已不再遵從,當年的終身漢臣也付之東流,曹操已經劃出界線。荀彧只有以死洩憤,以死告慰天下人,以死警示曹操之過。曹操在得知荀彧自殺時,一是氣憤,二是痛苦,氣憤荀彧不懂我,痛苦荀彧是我之臂膀,失去了王佐之才。

荀彧死後,曹操也沒有稱帝,一直身居魏王,可見荀彧之死對他的打擊,也阻止了曹操的帝王之夢,曹操在有生之年也沒有篡漢,一直做著漢臣。荀彧和曹操算是真正的知己,他們是真愛。

相關焦點

  • 曹操逼死了荀彧,荀彧死前,對曹操說了什麼?
    因此,荀彧幫助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赫赫功勳,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除此之外,荀彧還向曹操推薦了鍾繇、陳群、荀攸和戲志才等人,就連郭嘉也是荀彧向曹操推薦的。 然而,荀彧為曹操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卻最終被曹操逼死了,為何曹操對荀彧如此無情呢?荀彧死前,又對曹操說了什麼呢?
  • 三國殺技能契合度,神關羽為何克制主公曹操,因為有奪妻之恨
    本期就來看看為何荀彧能與劉備配合?為何曹操能與小喬配合?有喜歡的可以點點關注,相互交流,不定期更新資訊、攻略、皮膚壁紙、實戰視頻。遛狗組合武將:荀彧+劉備這個組合就是利用劉備仁德容易空城,然後荀彧可以通過節命給其補牌,形成巨大牌差。
  • 曹操遷都許縣始末(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袁紹之禍
    為何最終會遷至豫州許縣呢?難道許縣的基礎設施良好、道路四通八達嗎?我仔細閱讀相關材料,發現一條驚人的暗線:曹公遷治許縣,不是因為許縣基建良好;恰恰相反,許縣所在潁川,郡治殘破,不堪大用。曹公遷治許縣,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避禍。前期是避「老家譙沛之禍」;後期是避「袁紹之禍」。
  • 在歷史上既無具體表現,又無個人傳記的戲志才,為何成為「網紅」
    從上述的內容來看,基本上能夠捋清一個簡單的脈絡:荀彧在加入曹操集團初期向曹操推薦戲志才,戲志才作為謀士深得曹操器重,但是不幸早逝。曹操再向荀彧尋求人才,於是郭嘉被荀彧推薦給曹操。除此以外幾乎沒有其他信息。戲志才在史料上出現也是為了印證荀彧的識人之明,作為荀彧的陪襯。
  • 曹操該不該殺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誰?麻沸散為何失傳?
    手術在「赤壁之戰」後,而「赤壁之戰」爆發當年(公元208年),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曹衝病逝,曹操說:「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顯然,刮骨療毒時,華佗已去世多年。那麼,為什麼要讓華佗「背黑鍋」?因為華佗被曹操所殺,而南宋時,曹操、關羽的評價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南宋前,因魏國曾據有中原,被視為正統。南渡後,宋廷為強調自身的正統性,轉視蜀國為正統,稱曹操是篡位者。
  • 呂布本是喪家犬,為何能輕易奪得曹操的兗州?都怪曹操太缺德
    奪兗州呂布被天下諸侯所不容,都淪落到了這份上,為何還能奪得曹操的兗州呢?曹操本來十分信任張邈,他討伐陶謙時曾對部下說:「如果我回不來了,你們就去依附張邈。」可張邈一直都不信任曹操,因為袁紹一向痛恨他,多次要求曹操把他殺死,張邈一直都擔心自己會死於曹操之手。曹操第二次討伐陶謙時,兗州乘著曹操帶兵外出之際,集體反叛了曹操,全部都歸順了張邈。
  • 佔據一切優勢的袁紹,為何被曹操打敗?
    佔據一切優勢的袁紹,為何被曹操打敗?一個領導到底可以把一手好牌打多爛?《三國演義》袁紹這個角色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在《三國演義》驚心動魄、橫屍遍野的廝殺裡,袁紹這位領導,似乎展現出特別多的毛病。但是這個出身的袁紹,雖然也受過排擠,但是確實不折不扣的大心臟。
  • 為何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你看他給曹操出的計謀,就知道了
    曹操的典韋、許褚、張遼、夏侯惇等,孫吳則有甘寧、凌統、呂蒙等等,皆是能打之輩。謀士同樣也很多,陳宮、田豐、許攸、荀彧,算盡天下事。不過在眾多謀士之中,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歷史上的郭嘉有多恐怖,為何會讓後世流傳出這麼一句話?其實說有了郭嘉一人,曹操就能統一天下顯然不太可能,畢竟一統的因素很多。但既然能傳出這句話,郭嘉自然是能幹的,歷史上的他十分擅長揣摩人的心理。
  • 三國梟雄曹操距皇帝一步之遙,為何不敢稱帝呢?
    曹操討袁術,斬呂布,滅袁紹,降劉琮,一統北方,天下九州,已有其六,勢力之大,無與論比,就當時情形,問天下英雄,誰奈我何?因此曹操以大漢丞相之尊,晉位魏王,加九錫,可以說與帝王只差一步之遙,然而曹操終沒代漢自立,建國稱帝。
  • 司馬懿老謀深算,為何在70歲時發動政變?這是他最後絕地反擊
    在三國人才輩出的時代,為何司馬家族能統一天下,三國歸晉?司馬炎能統一天下,建立晉朝,他的祖父司馬懿功不可沒。他的存在,為他的子孫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司馬懿終其一生,為何要等到七十歲才發動高平陵政變?司馬懿出生在官宦之家,東漢末年,他的父親在東漢京城當官,對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在張角發動黃巾起義,迅速崛起,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漢政權名存實亡,曹操成為東漢的掌權人。
  • 曹丕講箭法荀彧笑著說了兩個字,他真實的想法是藐視還是絕望?
    丁家兄弟下場不好,曹丕不但攪黃了丁儀與曹操之女的婚事(理由是丁儀眼睛太小),後來又把丁家滅門,曹操也以「雞肋」為藉口,要了楊修性命。那麼荀彧對曹丕是什麼態度呢?曹丕自己寫的《典論》中有記載:當曹丕誇口自己劍術高明的時候,荀彧哈哈大笑著說出了兩個字,這兩個字到底是欣慰高興還是藐視不信,抑或是震驚和絕望,估計只有荀彧自己心裡清楚,曹丕也未見得能領會荀彧的真實意圖。
  • 電視劇三國機密荀彧是誰演的 扮演者王仁君個人資料微博
    演員王仁君在劇中飾演曹操麾下的重要謀士——荀彧,海報中的他眼神明亮,氣宇不凡,在造型和神情上都高度還原了一個才智過人的謀士應有的氣概。  電視劇《三國機密》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講述了三國時代中一段被歷史塵封的風雲往事。王仁君飾演「王佐之才」荀彧,是三國時期一位著名的謀臣。曹操曾說:「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荀彧之於曹操就好比諸葛亮之於劉備般的重要存在。
  • 呂布死後,曹操為何不敢將貂蟬據為己有?原因終於找到了
    曹操喜歡撿漏,殺死呂布後,他為何不收編貂蟬?呂布死後,曹操不將貂蟬據為己有,原因只有一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譙人曹操應時而起,於群雄混戰中,攻城掠地,威霸一方。其後,曹操挾天子以徵討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我叫荀彧不叫狗貨 遊戲中常被念錯的字知多少?
    (文/17173辰墨)荀彧出自:三國題材的遊戲(例如:三國殺(微博))誤讀:荀(xún)彧(yù)常被念成狗(gou)貨(huo)荀彧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更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如此優秀的人物,為何卻落到了被人稱為「狗貨」的下場……是人性的淪落?還是歷史的曲解?
  • 三國演義:張繡、劉表聯盟,善用賈詡之謀大勝一代梟雄曹操
    大家好, 我是蘭兒說歷史,自從張繡偷襲曹操,曹操戰敗,張繡引兵追擊,被曹操擊退,於是張繡退回防守穰城,再次與劉表聯盟。建安三年四月間,張繡依託劉表,重新聚集兵馬,在南陽、江陵等縣作亂。曹操奏明皇上,留下荀或在許都守城,自己親自率兵,徵討張繡。
  • 劉備稱帝後大肆封賞,卻為何沒給關羽封侯?
    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以及他們情同手足,一起徵戰,終於打下一片天地,尤其是他們在佔據西蜀後,與中原的曹操、江東的孫權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自古以來就是傳為美談。
  • 為何張三丰長命百歲,郭襄卻短命早死?你看看郭襄中了什麼「毒」
    與此同時,昔年與她一同離開少林寺的郭襄卻在人間絕跡,自郭襄到風陵師太再到滅絕師太,峨眉換了三代掌門,可見郭襄壽命並不長,為何張三丰能夠長命百歲,而郭襄卻短命早死?一、古墓玉女心經與張三丰長壽的秘密古墓派《玉女心經》中有一法門,名為「玉女養身功」,修習之人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為何如此?
  • 為何這般決絕?泰國「包青天」又舉槍自殺 這次不治身亡
    這名法官為何決絕地再次走上絕路呢?  >>自殺原因  遭到資深法官威脅  不判重罪就拿不到退休金  這名泰國法官為何會當庭自殺呢?這還要從他當時審理的案件說起。  自殺前,卡納功在網上所發的帖子也證實了媒體的報導。當天宣判前兩小時,他發布了一個帖子,控訴有勢力介入自己的審判。他寫道:「等一下我就會直播宣判,可能我會對他們判得很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