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臺 皮影人生(解碼·文化遺產賦彩生活)

2021-01-15 瀟湘晨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隨著鑼鼓聲響,湖北武漢花博匯內的古戲臺瞬間熱鬧起來,一塊幕布逐漸亮了起來,劇目名《猴王借扇》緩緩上升,皮影戲正式開始。

幕布前,劇中人物依次出場,展示出百般變化;幕布後,來自湖北孝感雲夢縣的皮影戲傳承人秦禮剛手舞足蹈,調動各種道具。近20分鐘的表演,秦禮剛非常投入,謝幕時,71歲的他已滿頭大汗。「只要有人看,我就要一直演。」秦禮剛說,演皮影戲40年,他心中一直保持著那份熱愛。

秦禮剛從小就是皮影戲迷,只要有人來村裡演,他場場必到,還經常瞞著父母到城裡看皮影戲。邊看邊學,秦禮剛積累了一些演皮影戲的基礎。

27歲那年,秦禮剛決定拜師學藝,剛開始就被回絕了。「第一個師傅嫌我年齡大,加上我要下地幹活,白天沒時間,始終不願收我為徒。」於是,秦禮剛又找到第二個師傅,經過一番勸說終於成功拜師。

秦禮剛學戲很勤奮,三伏天,多數皮影戲藝人都在休息,他會在茶館裡賣力表演,並請師傅專門去家裡指導。就這樣,本來要學徒3年,秦禮剛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入了行。

由於從小沒怎麼上過學,秦禮剛識字不多,很難理解腳本裡的詩詞歌賦。為了能記住劇目腳本,他一邊表演一邊學認字。久而久之,他不僅學會了許多傳統的劇目,也創作出了新的劇目。「我心中已有200多個劇目了。」秦禮剛說。

在演皮影戲的過程中,秦禮剛漸漸發現,以前的皮影人物都取材於牛皮或驢皮等,透明度不高,在屏幕上顯影的效果不是太好。「後來我找到了一些透明硬塑料片和新油墨,以這些材料為基礎,製作出來的皮影人物不僅質量提升了許多,在大幕上也表現得更加清晰。」秦禮剛說,在皮影內容上,他不僅根據劇目內容創造了更多群體人物影子,還製作了山川樹林、城牆樓閣、花鳥蟲魚、雲霞霧氣等多種背景道具,大大豐富了皮影內容。秦禮剛手巧,製作出來的皮影人物和造型都很逼真,加上熟練的表演技巧,每次演出都能吸引很多觀眾。

隨著演技的成熟,秦禮剛逐漸走出湖北,前往全國各地演出,從南到北,他走過了幾百個城市。2010年,秦禮剛還第一次將皮影戲帶出了國門。「我很驕傲,能在國外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到在法國的表演,秦禮剛臉上依舊有些自豪。自那以後,秦禮剛還去了俄羅斯、韓國等地,表演皮影戲,收穫了不少國外粉絲。

現在,秦禮剛更加專注於皮影戲的傳承。為了激發人們對皮影戲的興趣,他經常去學校和景點演出,參與皮影戲進校園活動。「只要願意學,我都願意教。」秦禮剛說。

正月唱燈戲,三月唱祭祖戲,五月唱端陽戲,八月唱中秋戲。如今,秦禮剛幾乎每天都在戲臺裡演出,小小的幕布已成為他傳播和傳承皮影戲的大舞臺。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8日 13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背上娃 繡著花 養好家(解碼·文化遺產賦彩生活)
    核心閱讀彝繡是一項深植民間的古老技藝,承載著文化記憶。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這項傳統技藝從小山村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創新產品闖市場、培訓繡娘助增收,不僅為老鄉帶來收入,也打響了品牌,彝繡漸成彩雲之南的文化新名片。華燈初上,雲南楚雄彝人古鎮裡遊人如織。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牛郎織女傳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已於近日公布,來自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的民間文學——牛郎織女傳說入選該名單。鬥門的牛郎織女傳說以口傳文學的形式傳承傳說的主要故事內容,石婆廟、石爺廟及正月十七、七月初七兩大廟會亦為主要的物質、文化傳承載體。牛郎織女傳說歷史久、影響大、受眾廣。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中,唯獨牛郎織女傳說形成民間傳統節日這一特殊的傳播載體和文化現象。
  • 《方寸天地》日曆2021版全新亮相!
    通過小方寸見大世界通過觀文化遺產悟天地玄機賞郵票之美,志歲時之嘉契古今時空,沐慧樂年華《方寸天地——郵票上的中國世界遺產》不僅將全部與中國世界遺產相關的郵票畫面通過仿印形式盡收於內,還結合對中國傳統計時系統的理解,吸收傳統曆法中的精華——「天幹地支」「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
  • 民間藝術:關於皮影藝術的各方面的探討,看完真是大開眼界!
    陝西華縣皮影獨具特色,其造型、雕刻、著色不但有異於東北系皮影、湖南湖北之大皮影、山西、河北及四川皮影,而且與陝西西路皮影也情趣各異,流派紛呈。陝西華縣皮影的主要特點為造型小巧玲瓏,雕刻精緻細膩,色彩鮮明強烈。
  • 以千年影偶之姿 彰祖國文化之盛
    2018年,北京市文聯攜手通州區委宣傳部,創建了「北京(臺湖)影偶藝術周」的活動,促進我國瑰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活態傳承,推動傳統影偶藝術在國際與當代的舞臺上再現異彩,整個國慶期間,臺湖公園化作了天然的舞臺幕景,數以萬計的遊覽人群盡享中外影偶藝術之魅。
  • 恩施人原來有這麼多「遺產」!
    日前,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其中包含10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7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其中有不少童年記憶,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 探秘電影公元的文化基因
    昨日,市民楊斯諾和表妹李司棋換上婀娜多姿的旗袍,暢遊在瀋陽太原街玖伍文化城六樓的星橙·電影公元(以下簡稱電影公元)裡,她們擺造型、玩自拍,嗨個不停。8月28日,電影公元正式對外開放,至8月30日,一共三天的時間裡,就吸引了近萬名市民和遊客參觀。通過對太原街商圈以及玖伍文化城客流的分析,市場部經理陸逸軒介紹,這個周六、日,遊客量有望達到三到五萬人次。
  • 【健康解碼】中醫教你認識「六氣」
    生活中        曹洪欣,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首席研究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原司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代表性傳承人,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 皮影醒獅手作活動等你來參加
    皮影醒獅手作活動等你來參加 2021-01-14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現代化城市的金字名片
    主要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它們美,而是因為遺產始終是和歷史、文化結合在一起的。這些古老的建築、殘破的青花瓷瓶,反映著已經過去的古樸平淡的生活、探索爭鬥的歷史……。  人們珍視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是因為文化遺產和城市發展是互動、互補的,而決不是互相矛盾的兩個載體;文化遺產標誌著我們文明的足跡,文化遺產和民族古老文明的延續緊密相連。
  • 老年大學別樣精彩 解碼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是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如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本版今起推出特別策劃「解碼·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關注各地發展老年教育、繁榮老年文化、加強老年人精神關愛方面的探索。
  • 專訪胡健 | 篆刻 方寸之間雕琢人生
    如今,印章在我們生活中的使用機會少之又少,篆刻藝人也越來越稀有,篆刻藝術更是彌足珍貴。胡健篆刻藝人藝名:胡一刀 H:那個年代,人比較純粹,業餘生活也沒有今天這麼豐富,課後沒事的時候我愛練習書法,偶然一次讓校長看到了,正好當時有一個語文老師休產假,我就被叫去代課,做了一年語文老師。也是這個契機吧,讓我內心的藝術種子又生長了。當了6年體育老師,在一個暑假後我沒返校,辦理了停薪留職,從那以後再也沒回去。Q:那離開學校後,都做了什麼,如何喜歡上篆刻的?
  • 「和合文化百家講壇」走進上海,解碼浙東唐詩之路文化魅力
    11月19日,「『和合文化百場講壇』走進上海——解碼台州: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的文化魅力」活動在上海舉行,在滬知名浙江台州籍學者、文化界名人等參加。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顧問陳尚君以詩為線索作了演講。
  • 西安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正式「搬家」
    當日,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從原址正式遷館至西安音樂廳,兩百餘件珍貴皮影全部公開展出,吸引眾多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11月27日,陝西西安,遊客參觀展出的皮影。當日,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從原址正式遷館至西安音樂廳,兩百餘件珍貴皮影全部公開展出,吸引眾多參觀者。
  • 商子雍:新絲路 要在文化遺產中找到支撐雍先生
    商子雍:新絲路 要在文化遺產中找到支撐雍先生時間:2016-09-20 09:58:30來源:西安新聞網作者:趙宇編輯:王瑜 我們採訪了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西安市文聯原副主席商子雍先生   西安要珍視所擁有的歷史文化積澱   記者:西安不僅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也創造過令人敬仰的輝煌。今天在新的歷史機遇下,西安將順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要求,再創新時代的偉業。
  • 搭起精神舞臺 金鄉縣農村文化廣場讓群眾生活有滋有味
    在金鄉縣,這樣大大小小、功能多樣的廣場,遍布各個農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悄然改變,村風民風也逐漸改善。每當夕陽西下,廣場便會逐漸熱鬧起來,村民三兩成群地在廣場裡散步鍛鍊、拉家常、話農事;孩子們或你追我趕,或圍著健身器材玩耍,笑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婦女們伴著韻律十足的廣場舞音樂節奏翩翩起舞。
  • 天災,人禍,以及缺乏安全感的文化遺產
    最近一段時間,關注每日的文博資訊,有一種感覺,就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似乎都顯得格外弱小、可憐又無助,因為時不時就能讀到關於某處文化遺產遭遇某某災害的事件。10月的最後一天,被譽為「衝繩文化之象徵」的世界文化遺產「琉球王國時期的遺蹟」中的日本首裡城,整個正殿、北殿和南殿在一場火災中全被燒毀。
  • 歷史上的今天丨活的「文化」與死的「遺產」
    以河岸作為世界遺產的思維順應了這艘船的視角,它不是把聖母院當作聚焦中心,而是以它為依託,把沿途依次映入眼帘的一切——不僅僅是羅浮宮、榮軍院、蓬皮杜中心和艾菲爾鐵塔,而更是與自然的天光雲影和人的悲歡離合交織在一起的活的生活本身,當作世界文化遺產。這一點,與巴黎這個城市給人的印象,與它最基本的素質,是高度一致的。
  • 始建於780年,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日本最古老的寺院
    清水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始建於780年,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堂前懸空的清水舞臺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四周綠樹環抱,春季時櫻花爛漫,是京都的賞櫻名所之一,秋季時紅楓颯爽,又是賞楓勝地。清水寺全名為音羽山清水寺,是著名的賞楓及賞櫻景點,與金閣寺、二條城並列為京都三大名勝,這裡最大的看點是懸空的清水舞臺,站在這裡不僅可以眺望京都的街道,本堂內供奉的十一面千手觀音像還是能夠保佑財運的文化遺產。清水寺內有音羽瀑布,清泉一分為三,分別代表了「學業成就」、「戀愛成就」、「長壽祈願」三個層面,從這三個泉口任選一個然後飲下此泉水,許下的願望就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