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 / 徐苑蕾
在經歷了高價版權大戰、轉型合作自製、內容付費培育等關鍵節點後,視頻行業似乎又來到了新的路口。
近日,阿里創投擬以不低於62億元入股芒果超媒,此舉或能以資本的力量促成芒果TV和優酷的合作深化。愛奇藝、騰訊則先後宣布會員漲價,帶領視頻行業內容付費邁向「對自己負責、對行業負責」的「成年人階段」。而在「愛優騰芒」之外,西瓜視頻、B站也正在突圍,或欲豪擲百億「從短至長」布局,或從國漫、紀錄片自製內容開啟「彎道超車」,並逐步切入網綜網劇市場。
老玩家合縱連橫,新玩家異軍崛起,寡頭格局雖初現,但長視頻賽道的「惡戰」還遠未到終局。
阿里系入股芒果超媒 「優芒」或聯手?
對於目前的影視行業來說,前兩年「資本追著項目跑」的光景已一去不回。業內資本逐漸退潮,以致於一旦出現高額的資本運作便會引來高度的關注目光。
11月16日晚間,芒果超媒發布公告稱,阿里創投有意向自控股股東芒果傳媒受讓芒果超媒5.26%股份,總交易價格不低於62億元。如若交易完成,阿里創投將成為芒果超媒第二大股東。
芒果超媒旗下的芒果TV是當下唯一一家盈利的長視頻平臺,憑藉《乘風破浪的姐姐》、《迷失大逃脫》等自製綜藝以及《以家人之名》、《親愛的自己》等劇集,芒果TV在今年不僅帶動母公司業績連連增長,同時也讓母公司市值突破了千億大關。
財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芒果超媒實現營收94.71億元,同比增長15.05%,歸母淨利潤16.12億元,同比增長65.3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4.51億元,同比增長51.83%。此外,QuestMobile數據顯示, 8月芒果TV月活躍用戶人數達到21172萬人,環比7月上增加1483萬人;日活達到5355萬人,超過優酷的4481萬人,躍居行業的第三位。
一位不願具名的傳媒行業分析師指出,芒果TV是渠道內容一體化最為明顯的平臺,平臺的優勢在於內容自製和項目投資的能力,若此次交易順利完成,在內容層面,芒果TV未來如果能和優酷聯手合作,或者能進一步豐富阿里文娛的內容生態,甚至可能成為行業其中的一方寡頭。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湖南廣電旗下公司,湖南臺和芒果TV自製綜藝佔比達到80%左右。目前,芒果超媒有1500人以上內容團隊,雙平臺工作室超50個,綜藝自製團隊20個,電視劇團隊12個以上,外部戰略合作工作室15個。
此外,芒果TV與阿里系或將在流量與電商變現等方面產生協同。華泰證券發布於11月19日的報告指出,阿里生態所帶來的流量資源有望為芒果TV實現擴圈引流,而阿里在電商、新零售領域領先的生態優勢,或能加速芒果TV打造自身「人、貨、內容」三者互相促進的有機生態。
據了解,芒果TV及優酷此前就曾合作聯播《三千鴉殺》、《琉璃》等影視劇項目;此外,芒果TV已於今年9月發布了最新孵化的視頻內容電商平臺「小芒」,公司將通過小芒電商以芒果TV的內容優勢切入電商賽道,打造「視頻+內容+電商」的全新電商模式。
「愛騰」會員漲價 進入「成年人階段」?
在阿里系與芒果超媒忙於資本運作之際,愛奇藝也迎來了近9年來的首次會員漲價。
11月13日零點,愛奇藝會員價格正式開啟「新時代」。調整後的會員收費為19元(連續包月)、25元(月卡)、58元(連續包季)、68元(季卡)、218元(連續包年)和248元(年卡),較調整前的定價上漲約30%。
緊隨其後,騰訊在11月12日的三季度財報會議上也明確表態,「目前每月20元的視頻訂閱價格偏低,將來有機會將會調整。」
在視頻行業長達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內容付費已逐漸成為用戶的共識,而會員收入也在近兩年逐漸與廣告收入形成「齊頭並進」的態勢,甚者超過廣告收入成為頭部視頻平臺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然而,在高企的成本內容之下,目前大多數頭部視頻平臺仍然難以擺脫虧損。此外,付費會員數量在突破「億級」之後增長開始放緩,這意味著,頭部視頻網站的人口紅利有消退的跡象,平臺需要從過去的會員規模導向轉為提升會員付費率,並以提升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作為未來增長的「引擎」。
以愛奇藝為例,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愛奇藝虧損額達到10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愛奇藝虧損雖然較去年同期的103億元有所收窄,但虧損額依然達到55億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愛奇藝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48億,環比下降10萬人,同比則下降100萬人。2019年6月,愛奇藝付費會員數突破1億,但如果拆解來看,2019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愛奇藝新增付費會員數分別為940萬、370萬、530萬和110萬,增速明顯放緩。
更何況,與流媒體巨頭Netflix相比,目前國內頭部視頻平臺的會員價格僅為其的1/5左右。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13年中,Netflix進行了多達6次的會員費用上漲,最近一次是在今年10月,Netflix宣布將會員標準套餐和高級套餐分別上調至每月13.99美元和17.99美元(此前分別為12.99美元和15.99美元),入門級基礎套餐則保持8.99美元不變。
用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的話來說,長視頻網站在走過PC網際網路轉向移動網際網路時期的「小學生階段」、競爭加劇、成本飛速上漲的「青春期階段」後,目前擺在所有視頻網站巨頭面前的,則是一個既需要對自己負責、又需要對整個行業負責的「成年人階段」。
一位視頻網站的人士表示,實際上近幾年,視頻平臺除了在內容上為付費會員賦能外,也在粉絲特權、互動社區等方面著力。該人士還提到,未來視頻網站可能還會分層來進行會員運營,比如今年年初愛奇藝就推出過星鑽VIP會員,會員權益會比一般會員更廣泛。同時,為了提升會員的ARPU值,「超前點播」會更多地運用在頭部內容項目上,今年「優愛騰芒」四大視頻平臺都已在實踐這一模式。
西瓜視頻崛起 豪擲百億布局長視頻?
除了「愛騰優芒」之外,西瓜視頻和B站也在長視頻賽道迅速崛起,分流著部分用戶,給四大平臺帶來一定壓力。
根據媒體近日披露的一份字節跳動的調研報告顯示,搜索、電商、中長視頻將是明年字節跳動三個S級業務線。其中,長視頻的任務將會落於西瓜視頻的頭上。
實際上,2018年初,西瓜視頻就推出了首檔自製綜藝節目《考不好,沒關係?》,並開始涉足長視頻,2018年8月更是豪擲40億元宣布打造原生綜藝IP,但是巨額的投入並沒有帶來明顯「出圈」的案例。
根據文娛行業自媒體「娛樂資本論」的報導,西瓜視頻今年營收在50億左右,變現能力僅僅只是抖音和今日頭條兩個產品營收的零頭,此前幾年,西瓜視頻的問題,在於其在公司內部的定位長期搖擺不定。
「張楠(西瓜視頻原負責人)時代喜歡嘗試IP路線,但是張一鳴則否決長視頻路線。現階段張一鳴在國內開始放權,明年西瓜會大力推進長視頻」,報導稱。
今年1月,字節跳動以6.3億元買下賀歲片《囧媽》版權,並在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上進行在線首播,或許能進一步彰顯字節跳動在長視頻領域布局的決心。
根據調研報告內容顯示,目前,字節跳動對於西瓜視頻的定位偏向B站,未來會在B站與愛奇藝兩種模式之間走中間路線。「希望走直播和發行方向,廣告只是目前穩步的階段。西瓜不會完全像愛奇藝一年燒200億,但會有IP性結構支撐。」
據了解,今年西瓜視頻2至4季度採取與B站直接競爭路線的路線,未來則會走中長視頻路線,中視頻主要做留存,長視頻做IP增長,雙向並進。目前字節已開始同影視公司接觸,洽談採購IP。此外,明年西瓜視頻計劃將產品日活提升到1億以上,在中長視頻上給到創作者的內容補貼預算為80億元左右。
而被西瓜視頻「模仿」的B站,如今也越來越靠近一個視頻平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此前很長一段時間,B站因為遊戲收入佔比過高而被認為是一家「披著視頻網站外皮的遊戲公司」。
不過,根據最近幾期的財報數據,B站對遊戲業務的依賴持續下降,而與典型視頻網站相似的商業模式——增值服務和廣告收入佔比則在提高。
三季報數據顯示,三季度B站增值服務收入達到9.8億元,廣告收入達到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超過116.5%和125.5%,是B站收入增長最快的兩塊業務,合計佔營收比例近48%。截至三季度末,B站付費用戶數達到1500萬,同比增長88.8%,付費率為7.6%,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前述傳媒行業分析師指出,B站的付費會員主要包括會員訂閱和直播打賞,付費率雖然同比有所提升,但是與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頭部平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本市場會覺得B站仍然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而B站在內容路徑上的布局,則多少與頭部平臺有些許差異。2017-2018年期間,B站優先選擇從國創動漫、紀錄片切入自製內容領域,直至2019-2020年才開始試水網綜和網劇,進入傳統屬於「愛優騰」的市場,並在今年連續推出《說唱新世代》、《風犬少年的天空》等頭部項目。
B站COO李旎在財報會議上表示,B站已經成為國漫和紀錄片重要的出品方,以及國內用戶觀看這兩類內容的首選平臺。而未來一段時間B站涉足OGV內容仍將以自制出品為核心,並圍繞精品化、IP化和服務於生態為重點,並關注ROI和付費轉化。
不過,由於涉足網綜、網劇這些成本高昂的項目製作,B站在財務上也備受壓力。今年三季度公司運營費用為18.4億元,同比增長138.2%,經調整歸母淨虧損為9.71億元,同比擴大181.7%,虧損規模大於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