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2021-01-13 騰訊網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秘的狀態當中,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人類的好奇心,從古至今,我們對於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都沒有停下過,在我們國家古代,一直都有著一個特殊的機構,在對於宇宙星辰的變化,進行記載和研究,雖然在古代,人們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延吉和記載,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卻豐富了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

而隨著現代科學理論的出現,尤其是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後,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便又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現代天體物理學理論誕生之後,人類對於宇宙的研究,便更加地深入了,比如宇宙的誕生,是138億年前一個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發生大爆炸產生的,而目前宇宙依舊處於不斷膨脹的狀態。

對於宇宙而言,在138億年前,剛剛發生大爆炸,宇宙範圍比較小,整體物質的密度極高,而且宇宙大爆炸產生的餘溫也依舊很高,在經過了數十億年之後,宇宙經過不斷的膨脹,逐漸變大,而宇宙的整體溫度,也慢慢冷卻下來了,在星雲物質當中,因為質量的原因,最終出現了最原始的恆星,而星雲當中的剩餘物質,漸漸成為了受恆星引力作用的各種天體,比如行星、衛星等等,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恆星系。

而這些恆星系,因為有著非常大的質量和引力,於是便開始組成了一些矮星系,在這個過程當中,矮星系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一個龐大的星系,而我們今天生活的銀河系,就是這樣一個範圍極大的星系,銀河系的誕生時間大約是在100億年前左右,此時的銀河系,還遠沒有如今這麼龐大,在隨後的100億年當中,銀河系也在不斷的進行吞併,最終達到了今天的範圍。

但是就以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天體物理學家們一致認為,銀河系在誕生的早期是比較平靜的,沒有其他相當的星系進行過碰撞,但是,最終天文學家的一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經徹底的打破這個觀點,因為他們在銀河系當中,發現了一個"化石星系",很有可能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撞擊了銀河系。

銀河系在這100億年當中,整體上面來說,不斷壯大主要還是依靠吞併一些矮行星,基本上應該沒有和其他的星系相撞,所以在銀河系的核心地段,存在著大量的白矮星,這些曾經的恆星的壽命普遍都超過了100億年,而且因為這個核心地帶的宇宙塵埃過多,導致了我們一直很難觀測這一地方,但是長時間的觀測和研究,最終還是發現了這個"化石星系"。

而天文學家們根據目前的數據進行推測,大致可以得知,這個"化石星系"的壽命也達到了100億年以上,也就是說,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這個星系就和銀河系相撞在一起了,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這個星系,原本不屬於銀河系呢?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星系雖然已經在銀河系當中存在了100億多年,但是星系內部的運行法則和相關特徵,跟銀河系內部的恆星有著很大的區別,也就是說它一直都保持自己原本的運行法則,一直都沒有改變,從而也就是說明了這個"化石星系"來源於其他星系,並不是銀河系本土的。

而天文學家們推測,大約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銀河系應該和另外一個星系產生了碰撞,最終銀河系將這個星系的一部分掠奪了過來,但是經過了100多億年的時間,卻沒有改變這個星系的整體成分和運行法則,嚴格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面,根本就不受銀河系的控制,獨立性非常強大。

對於銀河系來說,在宇宙當中,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大的星系了,而且銀河系本身也處於一個不斷增長的過程當中,在不久的未來,銀河系將和大、小麥哲倫星系進行碰撞,而且最終因為質量的原因,而將這兩個星系吞併,進一步擴大,而隨後銀河系本身,又會被仙女座星系給吞併,徹底的成為仙女座星系的一部分。

當然,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當中天體的變化,是非常漫長的,我們或許耗盡文明,也未必能夠看到!

相關焦點

  • 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來自其他星系的年輕恆星
    來源:新浪科技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奇特的年輕恆星,很可能它們源自大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之前不斷吞噬的結果,最終這對矮星系將被銀河系完全吞噬。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銀河系正在扼殺一些星系,並且此前銀河系已吞噬了這些星系的部分恆星。
  • 人馬座矮星系正在毀滅,它將融入銀河系,人類或能見證這奇妙一刻
    說起來,在大約50億年前,它曾和銀河系的一場碰撞,或催生了太陽系的出現。人馬座矮星系離我們有多遠?1994年,天文學家在觀測的時候,發現距離地球7萬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個距離我們最近的河外星系,它看起來更像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就好像是月球和地球之間的關係一樣。
  • 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未來會發生碰撞融合,那麼我們逃得掉嗎?
    人類文明的進化歷程很短,而星系碰撞融合的過程又很漫長,所以我們根本無法體會到星系融合帶來的那種壯闊景觀。兩個數十萬光年大小的星系發生碰撞融合,幾乎不會影響到一顆恆星系的運行,人類也不會受此困擾。我們要知道星系融合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下圖片中就是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處在不同階段或者不同星系之間的融合過程。星系融合在銀河系實際上有過發生的歷史,天文學家通過對銀河系部分結構觀測,發現過星系融合留下的痕跡,銀河系誕生之初就吞噬過多個自己的衛星系,現在銀河系只存在兩個衛星系也就是大小麥哲倫星系,在南半球肉眼可見。
  • 半人馬座或曾撞過銀河系,科學家找到證據,42億年前很可怕
    時至今日,這場撞擊的記憶仍遺留在地球上,在尤卡坦半島上,還存在著一個直徑達到10公裡的隕石坑,而通過模擬實驗,我們也得出了那場小行星撞擊產生了多大的威力,如果是現在的人類面臨那場危機,或許我們也難以逃脫。那麼,如果星系之間碰撞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呢?假如說,星球之間碰撞,是導致生命的告終,而星系的碰撞,或許是生命的開始。
  • 蓋亞數據顯示可能是人馬座星系與銀河系的碰撞促進了太陽系的產生
    簡介:已知人馬座星系三次在引力拉扯下撞向銀河系,並且很有可能是4次,太陽形成於46億年前,這與人馬座其中一次撞擊時機吻合,太陽很有可能是在這次撞擊的漣漪波動下產生的。
  • 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的碰撞過程
    科學家表示,仙女座星系將在大約40億年後與銀河系相撞。雖然太陽和其他恆星將保持完整,但巨大的撞擊可能會將太陽系推向合併星系的邊緣。研究人員在2002年至2010年間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時,得出了這個理論,以便精心追蹤仙女星系在太空中的運動。
  • 銀河系附近發現巨大超星系團
    原標題:銀河系附近發現巨大超星系團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25日消息稱,一個龐然大物竟藏在銀河系的背後——來自南非、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國際團隊在銀河系附近發現了一個超星系團,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超星系團之一,其質量甚至會影響到銀河系的運動。
  •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未來將相撞,地球會被撞壞嗎?將會有這般變化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是一個有著1000~4000億顆恆星的龐大星系,直徑約16萬光年,然而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更大,規模比我們的銀河系又大了一倍。從本質上來說,它們各自都是體量龐大的物質團,因此它們雖然相隔256萬光年,相互間仍然受到對方的引力影響,科學家發現兩者目前正在以每秒110公裡左右的速度相互靠近,每小時就靠近了40萬公裡,預估大約在38~43億年後,這兩大星系將上演驚天大碰撞,之後兩個星系會嚴重變形,並在多次碰撞後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體量更為龐大的星系。
  • 仙女座曾吞噬過其它星系,當它與銀河系相遇,未來將會如何變化?
    在距離銀河系不遠的地方,存在著另外的一個星系,我們稱之為仙女座星系。說仙女座星系不遠,這只是基於宇宙的尺度,而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這個距離實際上是非常遙遠的。仙女座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大約在254萬光年左右。
  • 本星系群「三巨頭」:仙女星系、銀河系、三角座星系
    本星系群「三巨頭」:仙女星系、銀河系、三角座星系我們人類認知宇宙,最基本的星系級別是「衛星系」,也就是地球和月球組成的地月系;而在衛星系往上,則是「行星系」,也就是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而在太陽系往上,還有更加廣袤的銀河系,銀河系的等級是「恆星系
  •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正在蠶食一個鄰近星系(圖)
    圖中紅色區域為大犬矮星系 新華網倫敦11月4日電(記者曹麗君)由法、意、英、澳4國天文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發現了迄今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一個星系。計算機模擬顯示,銀河系目前正一點點「蠶食」它這個弱小的「鄰居」,以壯大自己的「勢力」。 天文學家將這個位於大犬星座方向上的星系命名為大犬矮星系。該星系距離太陽系約2.5萬光年,距銀河系中心4.2萬光年。而1994年發現的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人馬矮星系距銀河系中心5萬光年。
  • 銀河系有多大?銀河系在宇宙中心嗎?
    (關注「小龍科普」,帶你領略科技之美)銀河系首先由伽利略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而後人類進入了漫長的計算與觀測中。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銀河系在圍繞宇宙中心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
  • 究竟是什麼力量將銀河系掰彎?天文學家可能找到了答案!
    去年,兩項獨立的研究深刻地改變我們對銀河系的認識。兩個不同的研究小組通過分析不同的觀測數據,得出一個相同的結論——銀河系盤面並不平整,邊緣區域存在嚴重翹曲。他們擴大了研究樣本,引入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的觀測數據,共計分析了2431顆造父變星,再次證明銀河系是彎的,並將相關成果發布在《科學》雜誌上。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力量將銀河系掰彎?天文學家對此倍感興趣,猜測可能與神秘的暗物質暈或者星系間磁場有關。
  • 天體物理學家發現一個矮星系撞擊銀河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和加拿大天體物理學家發現了三十億年前一個矮星系撞擊了銀河系。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大約20年前天文學家在處女座區域發現了異常高密度的恆星。這些恆星中一些向我們的方向移動而另外一些則正在離開的不正常現象,雖然通常星團內的恆星是協同一致在移動。
  • 仙女座: 它改變了人類對星系的認識
    仙女座: 它改變了人類對星系的認識(拍攝參數:佳能6D,600mm,主鏡銳星CF90,赤道儀艾頓CEM25P,ISO12800, 單張曝光59秒,13張疊加)另外還可以看到它的兩個矮星系伴侶:在M31核心南面的是呈圓形的、很密集的橢圓星系M32,在M31西北邊的是略微暗弱一點兒但比M32更大且長的橢圓星系M110。還有許多銀河系內的比較暗弱的恆星充滿了這一天區,為仙女星系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在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中,仙女星系曾發揮了重要作用。18世紀,人們在天空中發現了模糊的延伸天體,將其稱為星雲。
  • 銀河系在被仙女座系碰撞前或將被另一星系碰撞,太陽系會如何?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銀河系在被仙女座系碰撞前或將被另一星系碰撞,太陽系會如何?科學家們在對宇宙進行研究探測的時候發現,有一個星系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朝我們的銀河系而來,這一個星系就是仙女座星系。而科學家們也表示說,未來的80億年後,仙女座星系很有可能會撞上我們的銀河系,不過80億年的確是太遙遠了。不過近期,有英國的物理學家卻表示說,在仙女座星系碰撞銀河系之前,很有可能,我們的銀河系會遭遇另一場星系碰撞。
  • 科學家繪製銀河系中光能分布圖:理解星系形成過程
    模擬顯示,超新星爆炸會從星系中噴出大量氣體,將原子送往其它星系。領導本次研究的克裡斯蒂娜·波佩斯庫教授(Cristina Popescu)指出:「我們不僅弄清了光能在銀河系中的分布,還對銀河系中恆星與星際塵埃的含量進行了預測。」研究人員追蹤了所有恆星光子的運動軌跡,並預測了銀河系在紫外線、可見光和熱輻射下分別呈什麼模樣。
  • 哪個星系離銀河系最近?它跟銀河系有什麼關係?
    關於這個問題,先來大致了解一下銀河系的結構與我們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銀河系是一個直徑為10至20萬光年、恆星盤平均厚度約為2千光年的棒旋星系。我們的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距離銀道面大約100光年。出了銀河系之後,就是廣闊的星系際空間,其中分布著不計其數的星系。
  • NASA圖解40億年後的天空: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迎頭相撞
    上周五,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本正經的宣布了一個比科幻片還科幻很多倍的消息:銀河系將在40億年後與仙女座星系「迎頭相撞」。NASA稱,他們通過哈勃望遠鏡的長期觀察,發現地球所在的銀河系正處於鄰近的仙女座星系的移動路徑內,兩個星系預計會在40億年後正面相遇,並在隨後的20億年後合二為一。
  •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之後,有什麼樣嚴重的後果?
    》之中,有一位讀者在留言區說:你整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有什麼用?懂得這些知識,可以當飯吃嗎?30億年之後,太陽系是不是還存在都不知道,也許人類早就滅絕很久了。第二,即使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也不會對銀河系內部系統造成太過嚴重的後果,包括太陽系。我們說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之間發生碰撞,其實更加恰當是詞彙,不是「碰撞」,而是「融合」。這個「融合」更加貼切一些。在很多人的腦海之中,似乎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一接觸,這可了不得哇,好像幾千億顆恆星與幾千億顆恆星就直接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