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代港樂到00年代偶像劇,音樂平臺颳起「懷舊風」

2021-01-1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遠木,編輯丨樸芳

對於現代人來說,上世紀末與千禧年的港臺影視劇一直是無法撼動的情懷。

最近,各大音樂平臺開始了一波懷舊潮,從港樂到偶像劇,分別推出專題、歌單推薦等,在後疫情時代,對於大眾而言,也不失為一次特別的心靈慰藉。

都在懷舊,流媒體平臺各自做了什麼?

最近,QQ音樂推出「如果你也有港樂情懷」話題,上線經典音樂專區,在專區裡,用戶推薦自己懷念的香港、臺劇經典歌曲。

QQ音樂針對經典音樂,又分別分成「假日經典」、「年代之聲、「重溫舊夢」等幾大板塊,將過往經典歌曲分成相關歌單,並上線多個珍貴演唱會視頻,如王菲98-99香港演唱會、鄧麗君1976年演唱會、香港四大天王演唱會等珍貴時代影像,都在平臺上有明顯專區劃分。

這些演唱會視頻時長動輒在數個小時,不同於一般碎片化的演唱會片段,滿足對港樂有極深情懷的年長樂迷需求,此外,對於Z世代用戶來說,平臺的演唱會視頻等資源,也為其提供了解與增長見識的機會。

無獨有偶,另一邊,網易雲音樂也在最近推出」青春重置計劃「part3,其中,《倒帶》、《踮起腳尖愛》、《只對你有感覺》等不少經典影視劇配樂,也是大眾較為熟悉的音樂回憶。

網易雲音樂在此前就已上線懷舊專區、歌單,以歌曲形式回憶相關劇集,以某首老歌為話題,在雲村的互動氛圍加持下,滿足樂迷對經典的追憶需求。經典歌曲在平臺的熱度一直較高,粵語懷舊歌單最高播放量近6000萬,臺劇懷舊歌單最高播放量超過3000萬。

針對懷舊主題,短視頻平臺最近也分別推出過相關活動,比如西瓜視頻則推出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線上影展、自製藝術海報;快手則在4月中旬邀請「銅鑼灣兄弟」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錢嘉樂、曾志偉等人在直播間進行雲聚會,最後一首老歌《友情歲月》的合唱,引發港片愛好者的強烈共鳴。

可以看到,在當下,無論音樂還是短視頻平臺,打情懷牌依然是吸引流量的利器。

從港臺到海外,平臺上演懷舊歌曲版權之爭

眾所周知,譚詠麟、陳慧嫻、四大天王、張國榮、王菲等天王天后,共同組成上世紀香港樂壇的輝煌時期。此外,得益於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電影的繁榮,也讓諸多港片裡的原聲樂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

隨著香港電影的落寞,港樂開始逐漸衰退,跨世紀以後這種頹勢更加明顯。香港音樂年產量每況愈下,跌幅超過一半,與此同時則是內地音樂的崛起,臺灣音樂也在千禧年間席捲大陸市場。

如果說上世紀末的港片是70後、80後的童年情懷,對於90後、Z世代來說,童年回憶則是風靡整個00年代的臺灣言情偶像劇。

粗略來看,臺劇的影響力延續近10年,從2004年至2013年10年間,大陸平均每年引進臺灣電視劇16.3部,佔所有引進劇的19.7%。比如《流星花園》的《流星雨》、《惡魔在身邊》的《曖昧》,到《我可能不會愛你》的《踮起腳尖愛》。

音樂主題多與愛情、青春相關,對當時整個音樂行業的影響較深,某種程度也是現代流行歌曲的雛形,甚至成為部分年輕受眾的音樂啟蒙。

但到了10年後,臺劇的影響力逐漸衰落,直到今年,臺劇《想見你》的火爆,重新帶火劇中伍佰的老歌《Last Dance》,以及《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相關歌曲主創與演員還被TME Live邀請作為直播演唱會嘉賓,熱度之大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雖然香港樂壇被公認已過巔峰時期,但港樂作為經典,一直是如今音樂流媒體平臺發力的重點,其中,演唱會、經典影視劇OST作為大多數人的童年青春回憶,更是成為各大音樂平臺購買版權的源頭。

不久前,網易雲音樂宣布與香港的滾石唱片達成版權合作,QQ音樂也有滾石唱片旗下的歌曲儲備。此外,海外經典作品OST、以及本土歌手經典作品等,作為重要的音樂類型,也在音樂平臺的爭奪範圍之內。

QQ音樂與日本的Being音樂廠牌在前不久達成版權合作,後者是日本上世紀90年代銷量最高的唱片公司,擁有搖滾樂隊B』z、倉木麻衣、ZARD和大黑摩季等一眾日本知名歌手的音樂作品,以及包括《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中華小當家》等多部經典動漫原聲曲。

網易雲音樂則與日本吉卜力工作室達成合作,後者擁有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大眾耳熟能詳的作品OST版權,以上歌曲承載了部分用戶的青春回憶,情懷與情感價值也較為深刻。

後疫情時代,懷舊之風為何襲來?

在今年疫情期間,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舉辦了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線上演唱會「2020同舟共濟」,自彈自唱《獅子山下》等多首經典粵語老歌,各平臺直播總觀看人數超過250萬,歌神動情的演唱,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此外,在Lady Gaga發起的「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全球免費慈善音樂會上,香港樂壇天王張學友和陳奕迅等作為表演嘉賓出演,在最近國內「看見未來」的義演活動中,也不乏李克勤等香港歌手的身影。

後疫情時代,懷舊之風的興起也不難理解。港臺音樂作為經過歲月淬鍊下的經典,一方面是在精神上具有代表性意義,典型如《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等經典粵語歌曲作為精神力量,在當下鼓舞受疫情影響的香港人民。

另一方面則是港樂具有跨時代的號召力。港臺音樂的受眾,從70後到00後都有涉及,與如今流媒體平臺覆蓋的受眾群體吻合,港樂所表達出的家國情懷、江湖情義、人情冷暖、文化歸屬等情感,更容易讓樂迷沉浸與回味。

這種現象在網際網路平臺體現更為明顯。

除了在網易雲音樂的懷舊歌單,有用戶評論上世紀末的香港歌曲,「編曲,歌詞,演唱都是神一樣的存在」,與港臺音樂、影視相關的話題,每隔不久就會在微博、知乎等媒體平臺出現並引起熱議,虎撲上也有「香港樂壇八九十年代哪一代歌手更強」等諸多討論,足以可見港臺音樂在市場上的長尾價值。

在如今音樂市場高度依賴流媒體的時代下,相比過往的實體唱片、KTV等消費方式,流媒體平臺獨特的社區氛圍、用戶對經典歌曲的集體認同等,也讓港臺、日韓等音樂作品回流,在流媒體平臺上得到更多受眾。

反過來,流媒體平臺成為經典歌曲的主流聚集之地,也在吸引更多經典唱片廠牌公司合作,繼續補充平臺的經典歌曲內容儲備。

懷舊之風,未來預計還會越來越烈。

相關焦點

  • 港樂謝幕,誰還在聽粵語歌?
    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港樂沒有終點,起點卻很明確——據黃霑求學港大的博士論文所寫,粵語流行曲開始於1974年。那一年,無線電視臺出品了一部名為《啼笑因緣》的年代劇,隨著電視劇的熱播,由顧嘉輝作曲的同名主題曲也成了街頭巷尾競相傳唱的「流行歌」。這首歌,用美國流行的AABA曲式為後期港樂定了調。
  • 《荷東》懷舊經典——風靡80年代的DISCO系列舞曲
    《荷東》是一套歐洲舞曲音樂系列專輯。在80年代風靡一時,唱響大街小巷。該專輯共有10集。《荷東》是一套歐洲舞曲音樂系列,荷東的全稱是《Hollywood East Star Trax - 東方好萊塢明星舞會》。香港譯"好萊塢東方明星舞會",簡稱"荷東"。
  • 臺灣式的懷舊青春《我的自由年代》
    青春就是用來懷舊的,韓國有請回答系列,中國我《夏至未至》,臺灣之前也出過一部懷舊的片子《我的自由年代》,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片子的女主角是SHE任家萱的妹妹任容萱。《我的自由年代》這部電視劇的確可以將我們帶回最初的感動。
  • 據說2017 年馬上要流行 80 年代風,你知道那代表什麼嗎?
    研究時尚品牌和零售數據的諮詢公司 Edited 近期推出了一份報告,分析了全球超過 5.2 億服飾和鞋,然後宣布說:80 年代風將會成為 2017 年的潮流。但是 80 年代風到底是什麼?如果無法領會那些複雜的時裝名詞的話,你可以看幾部娛樂作品:1985 年的電影《早餐俱樂部》裡五個性格迥異不同階級的主角呈現了 80 年代 5 種不同的風格,1982 年 Micheal Jackson 的 Thriller 展示了當時潮流的前端,此外今年流行的美劇《怪奇物語》的時間設置也在 80 年代。
  • 80、90、00、10年代火車上的春運記憶:由於嚴重超員,列車員會勸...
    近日,80、90、00、10 年代的旅客分別向瀟湘晨報記者講述了他們那個年代的春運故事。1月13日,長沙火車站,80後的歐女士帶著10後的女兒琪琪準備進站,她們要去北京參加舞蹈表演。組圖/瀟湘晨報記者金林 實習生黃雅嵐有人說,沒經歷過春運,就別說體驗過成人世界的辛酸。每年,數以億計的人趕著加入這場靈魂與肉體的戰鬥。
  • 你和00後的差別,就暴露在這份年度音樂榜單裡
    雖然極力推脫、裝瞎,但第一批90後已經徹徹底底進入到三十而立;80後則集體奔四;仿佛不久前還被總體定義為小學生的00後,年紀最大的已邁進了20歲大關。上了年紀的資深青年,即使啤酒配枸杞也要堅持蹦迪,強行融入年輕人。而年輕人有時候還想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假裝自己已有一顆蒼老的心。
  • 80年代上小學時,總能從電視廣告中聽到「荷東」的士高音樂
    作者 |讀君子書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記得80年代上小學時,每天晚上總能從電視的廣告中聽到一段令人心悸的音樂,但又苦於不知道出自哪裡。有次路過音像店,裡面放著同樣一段音樂,忙不迭地跑過去問這是什麼磁帶?
  • 民國時的身份證、60年代的逮捕證、70年代的拘留證、80年代的出生證……你都知道「長」啥樣嗎?
    八十年代籤發的居民戶口簿都採用了自帶懷舊氣質的牛皮紙作為封面,戶口簿裡的內容還是全部手寫,可謂是戶籍界的「古董」級標本。▼嬰兒出生證明——八十年代出生的小夥伴們,見過自己的出生證明嗎?從八十年代富有年代感的黃色紙片,手寫著出生信息,信息還沒有精確到出生時間▼
  • 雖不是80年代最紅女星,卻代表各種自然美
    原創 DJ雅清 DJ雅清▲點擊上方關注 「DJ雅清」80年代是我國電影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時至今日仍有很多觀眾對80年代的老電影和明星念念不忘。而且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80年代那些電影中的女演員,都非常漂亮,辨識度也高。在那個沒有整容的年代,她們的美是絕對的原生態,很真實。雖然其中的一部分女星,並不是特別出名,畢竟不是每個演員都能紅到劉曉慶、張瑜、潘虹、斯琴高娃等那個程度的。不過她們的美麗和優雅卻依然令觀眾難以忘懷。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其中的12位吧。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她們呢?陳肖依
  • 60年代前的饑荒、70年代的紅薯、80年代的白米,記憶中的舊年代
    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人能普遍吃飽肚子,是1980年代以後才有的事情。1980年代以前恰好是90後父母所生活的年代,常常聽父母提起他們兒時的趣事。60年代饑荒時平民以樹皮充飢出生在6、70年代的父母輩,其實沒有經歷過大饑荒,餓死人的事情只聽長輩們說過,無親身經歷。對於70年代的水稻產量,生產隊的水稻畝產在500斤左右,那時候沒有雜交水稻。
  • 經典懷舊老歌50年代到90年代,用心聆聽逝去的時光故事
    500首經典老歌50年代到90年代,用心聆聽逝去的時光故事烏蘇里船歌打靶歸來紅梅贊洪湖水浪打浪唱支山歌給黨聽-才旦卓瑪馬兒啊,你慢些走-馬玉濤情深誼長-鄧玉華誰不說俺家鄉好《紅日》我們走在大路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翻身農奴把歌唱-才旦卓瑪70年代知音-李谷一泉水叮咚響-卞小貞太陽島上-鄭緒嵐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於淑珍再見吧媽媽-李雙江我愛北京天安門-兒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卞小貞北京頌歌-李雙江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 00年代:引進劇全球化
    文/《環球》雜誌記者 吳美娜  「Previously on Prison Break…」伴隨扣人心弦的背景樂,這句經典的美劇前情介紹開場白又迴蕩在耳畔,瞬間將觀眾拉回到10年前的「《越獄》歲月」,那些追劇的時光恍如昨日。
  • 八十年代末的監獄囚歌,是東北第一次文藝復興
    有時也見諸音樂播放軟體的評論區, 「三不該呀四不該,我不該異想天開想要去發財」 , 是後浪們對父輩記憶的懷舊。在與監獄掛鈎前,他曾是20世紀80年代國內炙手可熱的男演員。遲志強,1958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當時的東北是共和國長子,重工業之都,人們在眾多巨型國有工廠的機器轟鳴中規律生活。
  • 北京50年代到90年代的春節老照片,終於找全了!
    但即使這樣並不高的要求,有時也得憑緊緊巴巴攢下來的票證,到供銷合作社去購買。 到了70年代後期,吃的東西越來越豐富了。
  • 80年代的Disco風格在如今看來真的流行嗎?
    80年代,迪斯科從歐美經過香港傳進廣州,火爆整個中國大陸。被束縛許久的青年男女們,穿上喇叭褲、花裙子,露出小腿、小肚子。男孩們,女孩們,紛紛拿出自己最至尊的打扮。拾掇的一絲不苟,走進舞池。伴著最流行的音樂,扭動胯部,盡情跳舞。
  • 如今靠臉的網紅遍地,懷念粵語樂壇80.90輝煌年代時的十位天后
    前言:在這個網紅遍地的時代,懷念80、90的粵語歌輝煌的年代。香港曾經有過群星薈萃般的繁榮,雖然在今天,港星們的影響力逐漸式微,但依然是中國乃至亞洲最繁榮的文化輸出地之一。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盤點一下80,90年代的香港樂壇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女天后1【徐小鳳】1949年1月1日出生於湖北武漢、原籍湖北武昌,香港女歌手、演員發行音樂專輯61張、單曲1首,參演電影6部。
  • 柳紅:80年代改革是民國傳統的回歸
    提到上世紀80年代,我們更多地關注文化領域及文化人,很少注意到經濟領域的學人們也在那個年代編織著自己的夢想,做著自己的積累和探索。最近,一本《八〇年代:中國經濟學人的光榮與夢想》把我們的視野帶回到那個年代,以及那個特殊類型知識分子的光夢與夢想。
  • 經典翻唱丨這3首80年代的歌,被他們翻唱出了新的生命!
    【作者:樂評人/青煙嶺】關注華語流行音樂的朋友,近期一定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青年歌手都熱衷翻唱幾十年前的老歌,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的。這些翻唱不論從風格還是情緒上,都加入了自己的特點,很是符合當下不少年輕聽眾的口味。聽完這些歌,不少樂迷驚呼,經過翻唱後,這些老歌似乎都被重新賦予了新的生命!今天,我就為大家推薦其中我比較喜歡的3首作品。
  • 怪不得80年代的港星能成經典,她們的美,隨便一截就能當頭像!
    嘿,小仙女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周末一樣,只要是看到那些80年代的女港星們,都會停下來看看,收一波美圖再走~這也不能怪我們的顏控屬性啊,畢竟那個年代的女星,可是各個美的有模有樣,身上的氣質學也學不來,隨便一截都能當頭像!
  • 九十年代的港劇(懷舊)
    港劇最輝煌的時代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大陸,流行亞洲。那個時代,港劇優質高產,在展現香港人生活的同時,也表達了港人心中普遍的價值觀。法制精神:你有權保持保持沉默,但你說的每句話都將成為呈堂證供。或是憶苦思甜,或是安貧樂道,總是難不倒自強不息的港人。優秀的電視劇在幫助觀眾打發時間的同時,往往能引起人們思維的共鳴,傳達出普世的價值觀,九十年代的港劇就是這樣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