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蟲沒有一百條腿,千足蟲也沒有一千條腿,玫瑰千手螺有幾隻手呢?它連一隻手都沒有!
根據資料記載,玫瑰千手螺(Chicoreus palmarosae)的分布極其廣泛,西起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群島、莫三比克、斯裡蘭卡,到西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菲律賓、日本及我國臺灣和南海(西沙)等海域。可是當我翻開厚厚的《中國海洋生物名錄》時,卻根本找不到玫瑰千手螺這個名字,這是為什麼呢?
玫瑰千手螺的分布範圍。圖片:aquamaps
其實,玫瑰千手螺這個名字是我國臺灣地區的叫法,《中國海洋生物名錄》中對Chicoreus屬的中文名稱為棘螺屬,即玫瑰棘螺。
來自千手的保護
看起來「軟軟糯糯」的小手們。圖片:Bricktop / Wikipedia
棘小紋深的菲律賓產玫瑰千手螺。圖片:dpom / iNaturalist
淺粉色的南非產玫瑰千手螺。圖片:seastung / iNaturalist
女巫骨螺(左)與維納斯骨螺(右)。圖片:左:MerlinCharon / Wikipedia;右:Didier Descouens / Wikipedia
據說堪比鮑魚的脈紅螺。圖片:George Chernilevsky / Wikipedia
跟我們搶食的貝殼
使用齒舌攝食的過程示意圖。圖片:Debivort / Wikipedia
營固著生活的貝類是骨螺的主要食物來源。圖片:Mark A. Wilson / Wikipedia
小貝殼也有大智慧
被環帶骨螺打磨過邊緣的紫貽貝。圖片:Brian Morton,et al. / 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2007)
不同殼高的環帶骨螺對不同大小的紫貽貝的取食方法不同。插圖:C:打磨;D鑽孔。圖片:Brian Morton,et al. / 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2007)
不知道你的腦海中有沒有想像出玫瑰千手螺捕食的畫面,但我們至少不用擔心玫瑰千手螺會和我們搶生蠔搶貽貝吃,畢竟它們的種群密度還遠沒有可以危害到貝類養殖。
文章來源:物種日曆
點亮,告訴大家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