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三大考古發現:"筮法"、"別卦"和"算表"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後簡稱清華簡)的整理報告從2010年第一輯開始,現在已進行到第四輯,以後還會陸續出版13至15輯。

  第一輯到第三輯裡,我們已經公布了清華簡的一些內容。第一輯主要是《尚書》、《逸周書》的文獻如《尹誥》、《金滕》、《保訓》以及和楚國歷史有關的《楚居》。第二輯發表了一篇從周初到戰國前期的史書——《系年》。第三輯主要有《說命》三篇——《傅說之命》、《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周公之琴舞》實際是由10首詩構成的組詩、《芮良夫毖》由兩篇合成,一共有180多句,是現在所能看到的先秦詩裡最長的,這些珍貴遺書的發現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和注意。此次公布的第四輯有三方面內容:《筮法》、《別卦》、《算表》。

  《筮法》:唯一保持成卷狀態的竹簡

  《筮法》簡是在2008年入藏的時候我們就注意到的,是唯一一個保持著原來成卷狀態的竹簡。眾所周知,竹簡是成篇成卷編連在一起的,但由於一直藏在地下、或在發掘出土時出現的種種狀況再加上出土後經多次流轉,一般都會散亂,但我們在整理《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時發現裡面有一卷還保持著原來成卷的樣子,這就是《筮法》。由於《筮法》簡保存得比較好,所以上面的編號沒有一個編連有誤,它實際上是一個用竹簡構成的帛書,我們可以推測,它的反面有一層絲織品,可以穩固竹簡,這種竹簡形制屬首次發現。《筮法》是《易》學的一種佔筮用書,系統地記述了佔筮的的理論和方法,它講了17命,比《周禮》的8命要多。在講述17命的內容及其他的一些問題時,它舉了具體的例子。比如「果」命,有具體佔筮的八卦的圖像,這一點很便於使用。而這些卦象都是以數字表示的,這一點與楚簡常見的佔筮是一致的。而且它與常見的佔筮有一個特別一致的地方,那就是兩個數字卦並列,每一邊是6畫,每一邊是6個數字,兩行一定要並列起來。這與之前發現的楚簡佔筮記錄從形式上來看是完全一致的。

  從1978年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張政烺提出數字卦以來,學術界對此有很多討論,但是不管如何,大家所用的材料只是為數不多的具體的佔卜實例,不是作為佔卜的書,所以,數字卦問題很多還沒有搞清楚。此次《筮法》的整理為數字卦問題提供了新的見解,可以作為解決數字卦問題的鑰匙。

  《筮法》所用的數字和我們在楚簡裡面看到的一樣,同樣是1、6為主,1代表陽爻、6代表陰爻,除此之外,陽爻有5和9,陰爻有4和8,而且總是以8、5、9、4作為一個次序出現。這點很特殊,它不是按數字的次序,而是按8、5、9、4的次序,這個次序正好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竹簡裡面具體的記錄是一致的,就是說8最多,5次之,9再次之,4在具體筮佔中還沒有。《筮法》的佔筮整篇只用了八經卦,每個八經卦都是三畫卦。值得注意的是,整部書裡面沒有別卦、六十四卦的具體名稱,只有八經卦。我認為,這和傳世的《歸藏》有著相合之處。

  《筮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一個卦位圖,就是八卦的方位,這和《說卦》第五章所謂後天八卦基本一致。但是有一個特點,即坎、離和後天八卦位置相反。最初我以為寫錯了,可是我們發現《筮法》中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可見不是寫錯,但為什麼是相反的,還得進一步研究。不僅是《筮法》這一部分和《說卦》有密切聯繫,卦位圖中間還有一個人形——我們取名叫「人身圖」——這個和《說卦》第9章大體也是相合的。但也有不同,即離卦的位置不一樣,人身圖中離卦的位置是在腹下,肚子的下方,這一點是不是和坎、離相反的情況有什麼關係,或者是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還有待研究。

  《筮法》和《說卦》、《歸藏》的關係,還表現在《說卦》第10章有所謂乾坤六子之說,有少男、中男、長男、少女、中女、長女這個說法,而這個次序正好和《歸藏》的《初經篇》一致。這一點在清華簡裡面表現特別多,很多佔筮都提到這個問題,而且有很系統的敘述。

  《別卦》:與馬王堆帛書的《周易》有關

  《別卦》缺了一支,應該是八支簡,現在只有七支。即使缺了一支,從規律上也可以把它推出來,但不知道它的卦名。它實際上是一個六十四別卦的表,凡是八經卦的地方就省掉了,但它的位置是存在的。這個簡沒有序號,我們只能根據內容排列。我們在整理報告裡所排列的次序,縱行是按照乾坤六子之說,上面是把乾坤六子分成乾坤分率三子排列,這個排列方式就和馬王堆帛書基本相同。當然有人說就用乾坤六子打混起來,按乾坤、艮兌、坎離、震巽,這樣排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個問題希望大家進一步研究和討論。

  但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它和馬王堆帛書的《周易》可能有密切的關係。特別要指出的是,《別卦》的卦名和《歸藏》有關係。比如豫卦,在《歸藏》輯本,就是按照宋代李過的《西溪易說》裡寫成「分」。可是在王家臺的《歸藏》簡出土之後,在王家臺的簡上是「介」。「分」和「介」非常類似,所以可以說「分」字是「介」字的一個錯字。發表王家臺簡的時候,發表者荊州博物館的王明欽提出一個說法,這個字可能原來是個「餘」,「餘」和「介」字也很像。這個說法我個人也想到過,現在認為不對。《別卦》裡的豫卦就是「介」字,和《歸藏》完全一致。其他和歸藏有關的地方還有很多,證明它和《歸藏》確實有關係。因此,不管是《筮法》還是《別卦》,它和《歸藏》和《說卦》都有一定的關係。

  《算表》:迄今為止所見的最早算具

  《算表》也是我們開始整理簡的時候就注意到了,在清洗竹簡時,我們發現有幾支簡比較特別,比別的簡寬,上面還有紅色的橫線。經過進一步搜集、整理後,才知這是一個表格,表格裡有數字,但這些數字有點奇怪。比如三十,三十可以寫成「卅」,也可以寫成「三十」,數字的寫法和我們過去所熟悉的一些習慣不太相同。

  《算表》一共有21支簡,每一支長43.5釐米,寬1.2釐米,只有4支上端有殘缺。每一支簡首部有鑽孔,而在最右側單獨有一支簡上都是鑽孔,這個是一般竹簡上不會有的。而且鑽孔裡面都有絲織品的殘跡,這證明當初這些竹簡是由很窄的絲帶子捻成細線穿進去,作為一種指示性工具,這也說明它不是一般的竹簡的書籍,有其特殊的性質和意義。

  《算表》的內容實際上是數字構成的表格。它的計數是十進位,通過竹簡交叉構成21行、20列,分為乘數和被乘數個位、十位區,利用《算表》進行計算。

  《算表》形成於公元前305年左右,比此前發現的形成於公元前200多年的裡耶秦簡九九表還要早,是迄今為止所見的最早的實用算具。利用這套《算表》,不僅能夠快速計算100以內的兩個任意整數乘除,還能計算包含分數1/2的兩位數乘法。

  (作者:李學勤,選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在1月7日舉辦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成果發布會上的講話,有刪節)

相關焦點

  • 清華簡整理發現中國最早的乘法表和八卦圖 改寫數學史
    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第四輯整理報告昨天發布,《算表》《筮法》《別卦》3篇傳世文獻露出真容。《算表》被認為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筮法》還展現了迄今最早的八卦圖。
  • 大衍筮法與納甲六爻
    佔卜是一種普世文化現象,人類學家發現從古代到我們21世紀都可以在宗教與文化中發現佔卜的存在。現在大家所熟悉的主流佔卜方法有以下幾種,梅花易數,文王聖卦,塔羅牌佔卜,高度佔星學,水晶卜,佛教佔察,大衍筮法,納甲六爻。
  • 周易基礎:六爻與大衍筮法的起卦與解卦基礎
    六爻與大衍筮法在解卦的過程中,對解卦人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需要懂基本的文言文,因為周易所有的爻辭與卦辭都是用文原文書寫的,即便是後人的一些研究資料,除近代外,基本上都是用文言文來書寫說明的。六爻雖然和大衍筮法一脈相承,但是在解卦上大衍筮法看起來更為簡單,起卦後,得出卦象,直接看本卦及變卦,看爻辭,看卦辭,更高級一點的看卦象,大衍筮法,解卦相對於六爻簡單,但起卦時對起卦人的靈性卻也相當的高,其起卦過程也比六爻繁瑣複雜,可謂一步錯,步步錯,起的卦也不具有參考意義。
  • 戰國時期的「大九九」計算工具——清華簡《算表》
    這一算表是目前我國最早的十進位立成算表,在中國和世界數學史上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撰文 | 馮立昇(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教授) 我今天想和大家談一談清華簡中與科技有關的一個內容,也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發明創造,它就是清華簡中的《算表》。我曾參與了清華簡《算表》的整理工作,對這個《算表》有一些看法和認識。
  • 雜說《周易》:易經的卜筮文化中,卜和筮的區別!
    對於《周易》的傳統觀點,認為易有三大要素,分別承擔著不同的任務。三個要素是,象,數,理。而這個數,其實就是筮數,也就是我們如今不論是哪種易術,梅花,六爻,四柱八字,大六壬,奇門遁甲,皆有不同的取數方法,通過分析數,來獲得具體的測算結果。宋代理學家朱熹,在他的《易學啟蒙》中,也專門談到了佔筮的內容,並且有著獨到的見解。那麼,中國傳統的佔筮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
  • 《周易》筮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是怎麼定的?
    ——周易筮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為什麼是50根草,不是36根,或者是72根?——古人佔卜,商朝及商以前,用龜佔;周朝時,龜佔和蓍草演算並行,戰國後漸漸盛行蓍草演算之筮法。——其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方面,龜佔的操作複雜、解讀又隨卜卦者心意隨意性很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社會經驗的進一步積累促進周易的進一步發展(比如要看變爻,龜甲之兆,可找不到變爻),佔卜與解卦方法有所不同;第三方面,烏龜估計都快被撲殺乾淨求了,找不到那麼多烏龜殼,就用草棍子代替完事。
  • 蓍草佔卦法:古人是怎樣卜卦的?附佔卦方法步驟和解卦方法
    蓍草佔卦法首先要理解大衍之數。本文先解讀大衍之數,佔卦方法和步驟,最後解卦方法,本文3000餘字,閱讀需約8分鐘左右。一、大衍之數《周易》是卜筮之書,其實卜和筮是有區別的。卜為龜卜,筮為佔筮,兩者並不是相同的。龜卜主要是利用象,佔筮則是利用數。卜是在龜甲上鑽孔之後用火燒,根據其裂紋的形象斷吉兇,很直觀簡單。
  • 《周易》八宮分序溯源及世應定位法!
    八宮世應圖納甲筮法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與今本《周易》不同,採用的是八宮法。具體來說,就是將六十四卦分為八宮,以「《乾》、《震》、《坎》、《艮》、《坤》《巽》、《離》、《兌》」八純卦各主一宮,每宮所屬七卦,自初爻至五爻依次受變(上爻不變),第六變為「遊魂卦」,由第5爻返回再變第四爻(第四爻共兩變),而第七卦則是內卦三爻皆變,也就是與本宮卦的內卦同,此謂之「歸魂卦」。
  • 【不見其人,而知容貌】教你道教天眼通卦法
    而後掛......是故,四營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以上告之筮法所取的工具及推演方法,當推演成卦後,再根據所得的卦象/卦理/卦辭/動爻推斷吉兇成敗。據《左傳》《國語》等史料中所記載的佔例來看,這種揲蓍草蓍草起卦法自春秋至唐朝,長達兩千多年之久。
  • 周易筮法的演化之路
    商朝時期的卦和現在的不同,有三爻卦,4爻卦和六爻卦。且從商到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還存在過一種數字卦,就是用一、五、六、七、八這樣6個數字來了表示不同的爻位。數字的大小奇偶都有不同的含義。清華簡裡面記載的《筮法》就提到了數字的用法。後續在逐漸的演變當中,數字固定為了4個。
  • 連載-發現周易就這麼點事,為何只有乾坤兩卦有用九與用六的說法
    不過,易經的六十四卦的爻辭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只有兩個卦的爻辭裡有八句。也就是除了乾卦裡多了「用九」和坤卦裡多了「用六」的說法以外,其他六十二卦都是只有六句爻辭,每爻一句解釋。其中乾卦的最後一句爻辭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而坤卦的最後一句爻辭說「用六,利永貞」。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學界解釋非常多,什麼猜想都有人敢說。
  • 考古重大發現,宇宙規律的中華太極圖之謎,終於被破解
    考古中國,探源夏文化,不僅要通過田野考古證實夏王朝的存在,確立夏王朝的具體地理位置,而且要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多學科的歷史與文化研究,科學地證明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與夏文化形成的密切關係。
  • 專家在一物上發現最古老的《鼎》卦爻辭,確證《周易》的成書年代
    2005年,北京大學的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董珊,在杭州看到收藏的一件銘文有數字卦的銅戈,經過鑑定後,認為「此戈器、銘均不偽」。若果如此,則這件銅戈,可以作為通行本《周易》的文本在西周初年尚未形成的確證。而戈上的兩個數字卦,分別是一六一一一六和五六一一五八。按照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原則,轉化為陰陽爻卦後,都是《鼎》卦。尤其圖案的右上角的那組數字「一六一一一六」,已經和我們今天所見的《鼎》卦相差無幾,與帛書和楚簡《周易》上的卦畫相似度更高。巧的是,這兩組數字卦之間,刻著這樣的銘文:「鼑(鼎)止(趾)眞(顚);鼑(鼎)黃耳,奠止(趾)。
  • 傳說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的《文王卦》古籍資料
    傳說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此種佔卜法因六十四卦而起課,所以稱文王課。王統照《號聲·讀》《易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兩千多年來,它幾乎一直居於「六經」或「十三經」之首的地位。對《易經》的詮釋和發展又產生了諸子百家。而《易經》又是在文王八卦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文王八卦的破解將直接地打開傳統文化的大門。 易學、術數、佔卜、中醫、針灸、風水學等都應用到文王八卦。
  • 《史記正義》:孔子筮商瞿五子
    子日:卦遇《大畜》,艮之二世。九二甲寅木為世,六五景子水為應。世生外,象生象,來爻生互。內象艮別子,應有五子,一子短命。顏回云:何以知之?內象是本子,一艮變為二醜,三陽爻五,於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原文釋義此筮見《史記正義》。唐諱丙,故日景子。水以下都不能解。世生外,或指世應相生。象生象,或指上艮土生下乾金。
  • 六十四卦——澤天夬
    二、注釋①夬(guai怪):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論述君王如何平服將帥叛亂之卦。②揚於王庭:「揚」,宣揚。「王庭」,君王所居之處。此句為君王要在王庭之上當場宣揚叛逆之罪行。③孚號有厲:「孚號」,用君王的信用去號召。此句為君王要誠心誠意地大聲疾呼國家已面臨著叛亂的危險。④告自邑:「邑」,古指城,也指小國。此句為告訴君王所居城邑和國家的臣民。
  • 《周易》六十四卦是如何用於佔卜的?
    人們在殷墟發現了無數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據說至今現存於世界各地的甲骨至少有十萬片以上。我們不禁要問,如此龐大數量的龜甲和獸骨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這些甲骨幾乎全是古人佔卜所用,它們是商王朝宮廷卜師佔卜活動中留存的檔案。由此可知,商王朝佔卜活動的十分盛行。 周代商而興,距商未遠,可以推測周朝也盛行著佔卜活動。而且,諸多歷史文獻也有相關記載,以資佐證。
  • 周易—六爻入門到精通—六十四卦名—裝卦歌—六爻起卦裝卦方法
    上文講到八卦的次序以及八宮的屬性,本篇主要講的是八卦演變的六十四卦,以及六爻預測當中較為重要的裝卦。裝卦在六爻當中,可以說是必須得會的一門課程。如果不會裝卦,那麼何來看卦一說。所以裝卦是必須學習而且得熟練掌握的。上圖就是六十四卦,而且圖中也解釋了每宮是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