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時談我國高考改革:是在往正確方向走(圖)

2021-01-08 中安在線網站

  1963年進入中科大學習近代物理,2014年回到中科大過起退休生活,半個世紀,朱清時學習辦公的地點從北京的玉泉路校園變更到了合肥的微尺度實驗室;期間輾轉青海、大連、合肥、深圳等國內外城市。

  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從事了50年科研工作,記者請他回憶影響他一生的讀物,他說起的竟是小時候在舊書攤讀來的各種傳記。

  這位有著卓著表現的科學家還有著15年的校長生涯,他向記者展示了所珍藏的錢學森回信,說錢老去世的那一天正是南科大真正開始籌備的日子。

  這位極少在媒體前聊起家庭生活的丈夫和父親,說起自己的孩子還是很注意保護隱私。

  退休後的朱清時,毫不掩飾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他更像是一位老師,經歷、見證、思考、踐行,今後還要寫下自己所有的心得。

  與朱清時聊天,能明顯感受到,他更願意探討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方式。68歲的老人將自己半百的歲月都投身於科研、教學和管理;已經退休的狀態下,也沒停止這些思考與探討。比如,孩子們看什麼樣的書更有益;比如中美學生價值觀的差異;再比如中國人為何那麼關注並急切地盼望諾貝爾獎。

  昨日,朱清時向本報記者展示了錢學森先生於1998年給他的親筆回信,當時的他還是中科大校長。話題就從此開始了。

  錢老若知道南科大要做的事,會很高興

  記者:我們都知道南科大的創校是力圖回答「錢學森」之問,他是您的一種指引麼?

  朱清時:錢學森先生是那時一代人的偶像,我年輕時也不例外(仰慕他)。我進中科大學習時,錢老是為研究生講課的。2005年,時任總理溫家寶看望錢學森,錢老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而南科大要努力建成研究型大學,目標就是回答錢學森的教育之問。

  記者:聽說您的這種想法在中科大任校長期間就有了?

  朱清時:是的。我和錢老在此前還有書信往來。 1998年我當中科大校長,有人向我轉達錢老的意思,說他對中科大培養的學生當中科大校長很高興,對我說鼓勵的話。我就給錢老寫了一封信,說了感謝的話,沒想他親筆給我回了一封信。那時他已87歲了,寫出來的字都能看見抖動的痕跡。

  記者:信中都說了什麼?

  朱清時:寫信日期是1998年9月9日,整整兩頁紙,他說「40年前,國家制訂了12年科學技術遠景規劃,要執行此規劃需要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人才。電子計算機是半導體物理與電子技術的結合,航空航天技術是工程與力學的結合。所以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他回憶了中科大成立的40年。

  然後又告訴我該怎麼做,「今天,這種科學與技術的結合範圍更大了,涉及到差不多全部科學技術,也包括社會科學。如國家已成立了信息產業部,這是為了在我國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即第五次產業革命。還有初露的第六次產業革命,即農業產業化革命,是綠色農業(即農業)與白色農業(即微生物農業)及藍色農業(即海洋農業)並舉。這一新發展需要知識面更廣的人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不要為這一21世紀的需要作準備嗎? 」

  「為了這一新發展,我和我的合作者提出『集大成得智慧』的概念,這一概念引起了您校的關注,您校曾邀請我的一位合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錢學敏教授到您校作報告,講大成智慧,這您一定知道。 」他提出的問題,他的教育思想,我都很理解。到南科大來以後,我就想給他寫信,但我才來了一個月,他就去世了;他如果知道我們南科大要做的事,他會很高興。

  高考改革的方案是好的怎麼運作是關鍵

  記者:國家高考改革方案已經出臺了,簡而言之就是英語一年多考、文理不分科。文理不分科從某種意義來說是不是也印證和支持了南科大頭兩年打通專業、進行通識教育的舉措?

  朱清時:對對對,是這樣的。中國高考、中國教育的這一問題,大家都意識到了。像這次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這實際上是大家意識到了中國的人才分科過早、知識不全面,這樣的人才今後就不能很好地適應交叉學科的發展。

  所以不能讓年輕人分科過早。如果早早把你分到理科去,結果長處在文科,那他就埋沒了,是吧?即使這個小孩的長處在理科,但你分科早,他的文科知識太少,這樣理科的人才也沒有後勁。

  高考文理不分科是大家意識到的一個改革方向。南科大也在這麼做,所以這一件事情就說明,中國的教改關鍵是在實踐。很多問題大家都意識到了,高考改革這次走出了一步,我覺得是在往正確方向走。

  記者:改革下一步的方向還可以有哪些?或者哪些更亟待改革?

  朱清時:眼下關鍵問題是要把第一步走好,不要搞砸了。怎麼樣走好呢?比如說高考統考只有語數外三門課,其他各門用高中的學業考試成績,這樣就帶來了問題,怎麼去操作?因為現在可能各個學校自己考或者自己監督考,如果都要使自己學校的學生分數高一點,那就不好辦了。

  好政策需要好的操作方法。現在高考改革的方案是好的,怎麼運作這是個關鍵。高考的統考尚有中學想辦法幫學生作弊,現在幾門功課的成績學校自己給打了,那你怎麼保證能夠公平?這個是操作中間的一個關鍵問題。

  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下一步的改什麼,而是這一步的改革要落地、先把它做好。做不好,大家怨聲載道,又得走回頭,還得統考。

  記者:那在操作上您有什麼建議嗎?

  朱清時:操作性上關鍵就是各個學校要有一套誠信機制,當然這也是社會問題。在誠信社會這些事情問題都不大,但現在就是如果沒有誠信、大家都沒有底線,事情就難辦了,所以關鍵就是提高社會和各個學校建立一個誠信體制。

  知識點沒有消化,這樣的學生以後沒有創造力

  記者:其實很多家長都在吐槽應試教育,但又有身不由己的感覺。

  朱清時:現在的孩子往往是有大量的知識,但都是碎片化的、沒有連串,這樣的知識沒有力量。

  記者:那孩子們涉獵知識該從何處下手?您從教這麼多年,可以結合自己經歷推薦中小學閱讀書目麼?

  朱清時:像我這代人,在上中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高考壓力並不大、讀書很廣泛,我都是課餘時間到舊書店去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好書都需要讀,這樣知識面廣,才能適應以後交叉學科發展。

  現在小孩問題是學的東西太多,很多東西其實沒用、知識面有些也不廣,都只是自己專業的知識裡面學很多東西,各個知識點沒有消化,這樣的學生以後是沒有創造力的。

  記者:對您影響深刻的書是哪些?

  朱清時:像我學生時代對我影響最深的書是《居裡夫人傳》這樣的書,從中你可以看到居裡夫人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那種精神;我也喜歡讀《愛因斯坦傳》,總之就是科學家的傳記讀得多一點、影響更深刻一點。

  渴望諾獎,如果光要結果,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記者:最近有件事挺有意思,本年度諾貝爾獎揭曉前,大家都在統計今年提名獎中有多少華裔;揭曉後,大家好像又都忙著「數關係」、「攀親戚」。中國人為何如此渴望諾獎?

  朱清時:這是價值觀的問題,咱們有些特別直接、甚至功利。

  換個角度看,大家希望中國人多拿諾貝爾獎,但是更好的心態應該是,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研究做好,有智慧和真理,自然有機會得諾貝爾獎。如果光要一個結果,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兒子是大學語文老師收入不高,但他很喜歡

  記者:您很少談到您的孩子,您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您有什麼心得可分享?

  朱清時:我們只有一個孩子,現在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我們一貫的做法就是讓他自食其力,讓他自己去做有益的事情。現在,他在一所大學裡面教語文,收入不高,但是他自己很喜歡,做得也挺不錯。

相關焦點

  • 朱清時:「朱清時之困」終有所解
    核心提示:當記者問到「朱清時之困」是否得解時,他給出了「我在逐漸從困卦中解脫 」的欣慰之說。時隔一年後,記者再次專訪了朱清時校長。猶記得去年5月他正為首批教改班的40多位孩子是否參加高考而焦慮,而現在南方科技大學已經獲得了教育部正式招生的批文。今年他再度來肥,只是希望能在安徽招到20名最優秀的考生。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唐偉與朱清時都喜歡文物古玩,朱清時任中科大校長期間還曾兼任過該校科技考古系主任。大約10年前的農曆新年前,朱請唐偉牽線,希望給揚州博物館的一件館藏珍寶做科技考古數據採集。那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八,博物館工作人員早已放假,又被唐偉請了回來。朱清時沒說清楚幾點到,一屋子人就那麼等著。晚上博物館方面宴請,開一大壇黃酒,朱清時高興,喝醉了,坐在那裡總是笑,吃完「一抹嘴走了」。
  • 咖啡英語:談北京中高考英語改革
    其中對於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教學改革的重點。在今後的英語教學中,將側重語言應用能力,並在中高考中強化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考查。  本次教學改革明確了將來英語教學的方向和目標:  小學階段- 畢業時能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談,會唱英語兒童歌謠;  中學階段- 重點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保證一定的英語課外閱讀量;  高中階段- 能夠圍繞熟悉話題進行交流,能讀懂供高中學生閱讀的原著簡寫本及英語報刊、英語用戶手冊等,能寫通知、邀請函等應用文。
  • 新高考改革第7年:重回文理分科?限制考生選擇權?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啟動首輪以來,全國各地分階段分地域穩步推進中。2017年,京津魯瓊作為第二批試點省市開始高考綜合改革,並在2020年迎來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 新高考改革的價值取向與兩難關係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隨後上海和浙江先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迄今已有30個省區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或思路,新一輪高考改革已形成梯次推進的態勢,高考改革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引發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討論。  此次高考改革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頂層設計,試點先行。
  • 數據顯示四分之三受訪者認為高考英語需要改革
    尤其是近日,有關英語退出高考的傳言甚多,雖然權威部門和專業人士紛紛闢謠,但仍難以消減大家對高考英語改革何去何從的擔憂。  對於這項涉及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公眾怎麼看?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514人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74.7%的受訪者認同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需要改革,65.6%的受訪者支持英語高考社會化。
  • 我國第一次高考是在哪一年?考試的科目和現在一樣嗎?
    高考,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簡稱,是由我國教育部統一調度的全國性考試。從晚清開始建立現代化的高考制度,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高考大致經歷了清末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之初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時期、文化大革命期間和文化大革命以後的時期這五個大階段。
  • 2020年中高考英語政策改革,以後英語到底怎麼考?
    一、高考英語將實行社會化考試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新生開始啟動實施:高考外語考試每年舉行兩次,一次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期間,另外一次考試時間根據教育部確定的時間安排。考生最多可申請參加本年度兩次外語考試,選擇一次較好成績作為其本年度高考外語考試成績。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高考英語不再「一考定乾坤」,會變得更容易。確實,這一政策的出臺讓考生多了一次機會。對於英語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一次發揮失常,還可以衝刺一下第二次。
  • 習近平40句經典話語,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指引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談改革,話開放。其中,許多經典話語擲地有聲、意蘊深遠,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指引了方向!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2018年4月,習近平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時指出  ◆ 3. 我們要勝利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就要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 劉士餘談改革和穩定:風平浪靜好行船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馬婧妤)證監會主席劉士餘26日上午在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在談到資本市場改革與穩定的關係時,他表示,改革穩定和發展是全方位的,要協調,「風平浪靜好行船」。  劉士餘說,如何拿捏改革和穩定的關係,是到任證監會之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風平浪靜好行船,資本市場多年的實踐證明,沒有穩定的市場環境,任何改革都無法推進,甚至已經邁出的改革步子也會倒回來。
  •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談南懷瑾:佛學唯識論跟認知科學比較很有意思
    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原校長朱清時談南懷瑾:另外就是南老師給我們講得最多的就是佛學有一個唯識論,唯識論實際上是一種認識論,就是佛學認為人有八種識。眼耳鼻舌身這是五識,再上升就是思想意識,思想意識這是人的一個重要特點。
  •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考前模擬卷一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考前模擬卷一,重點精選精編練習。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甜菜、水稻C.松嫩平原——大豆、高粱D.遼東半島——橡膠、花生29.圖1為四條氣溫年變化曲線,關於該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 李利鵬:與朱清時院士商榷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朱清時開講《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稱修煉真氣讓他獲得極大的快樂。此前,該講座的海報在網上曝光後,引起一片譁然。朱清時院士在講座中表示,自己已練習《達摩禪經》十餘年,從修煉真氣中產生「極大的快樂」。他還試圖「用現代的科學語言」解釋真氣。
  • 朝著正確方向 往前走就是了
    (原標題:朝著正確方向,往前走就是了)
  • 8個省宣布2021年高考改革,實行3 + 1 + 2模式,學生:該怎麼選?
    隨著人才的需求,近年來,我國在教育的許多方面進行了改革和調整。最大的變化應該是高考的新「 3 + 1 + 2」模式。根據全國第三批高考改革的八個省(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教育部門或教育考試機構的數據,上述八個省已發布2021年普通高考考試安排及錄取工作實施方案。2021年,將在8個省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中實行「 3 + 1 + 2」模式,高考總成績將達到750分。什麼是「 3 + 1 + 2」模式?
  • 2016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廣東5年後高考時只需考語數英
    2021年起,參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在高考時只需考語數外三科,報考高職院校分類招生考試的考生則無須參加普通高考。  細讀《辦法》  今年3月,廣東省發布《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實行「3+3」模式。近日頒布的《辦法》是對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具體細化。
  • 周洪宇: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深化新時代...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行動綱領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總體方案》的根本指導思想。  教育評價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總體方案》根據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系統部署,共設計了5個方面22項改革任務。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2020年高考全國有可能會出現基於新教材和舊教材的多套全國卷。 但無論是基於新教材出題還是基於舊教材,每一套高考題的出題方向都有共同特徵可循。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對比2020年高考考點,題型哪些地方不一樣,究竟會怎麼考。
  •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附照片)(圖)
    全黨要牢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同心同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會議強調,新中國成立65年來,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國民族關係總體是和諧的,我國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
  • 莉莉絲的《末日餘暉》:正確的方向
    而《末日餘暉》在審美和玩法上,乍看上去已經在往主機品質靠攏了。當然,有經驗的玩家都知道,CG不能代表最終品質,視頻的後半段宣稱來自引擎內錄,但所展示的內容也比較有限,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那《末日餘暉》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遊戲?它是一個可以期待的潛力股,還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巨大衛星?結合虛幻開放日的演示以及製作人Max所發布的相關信息,我們可以先一窺其大概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