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白話小說功能略談

2021-01-14 光明數字報

    《紅樓夢》《聊齋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最流行的三部小說,恰好代表了中國古代三種主要小說類型。《閱微草堂筆記》代表著筆記小說這種體式最古的小說類型,《聊齋志異》可視為唐代產生的傳奇小說的流變,而《紅樓夢》則是宋元以降興起的白話小說的代表。清代讀者將三種不同類型的作品同置於書案,反映出中國傳統小說體系的獨特性。筆記小說脫胎於作為學術門類的子部「小說家」,《四庫全書總目》勉強將它劃分為敘述雜事、記錄異聞、綴輯瑣語三類,將它的主要功能概括為「寓勸戒、廣見聞、資考證」,是說這類小說著重傳述知識和見解。這種古老的小說類型和傳奇小說,在明清兩代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新興的白話小說與舊有類型小說共用「小說」之名,一方面順理成章地繼承舊型小說的種種功能,另一方面也力圖發展舊型小說力有未及的新功能。這使得明清白話小說呈現出與現代小說鮮明的差異。

    白話小說作家最重視的,是白話小說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功能。他們認為文藝作品固然通常都有宣傳教育的功能,但小說這種文體更有趣味一些,對知識程度不高的讀者有更大的吸引力;筆記小說、傳奇小說固然也有趣味,但它們使用的是不為大眾所掌握的文言。只有白話的小說,才能「通於俗人」「觸於裡耳」,讓一般的大眾甚至婦女兒童都能理解。馮夢龍編輯的「三言」以喻世、醒世、警世命名,非常直觀地揭示了白話小說這種後起形式的新型功能。

    教化大眾的功能又衍生出普及歷史知識、報導當代政情等功能。明清小說家希望通過小說把陶冶士人的經史之學向下輸入到民眾當中,因此把宋元時代充滿民間趣味的講史改造成為歷史演義。歷史演義用白話取代民眾難以掌握的文言,調整史傳的敘述次序以增強歷史事件的故事性,增添必要的細節以增強敘述的生動性,吸引讀者通過這種通俗的文學形式學習歷史,進而領悟其中包含的訓誡。

    明清作家還以小說的形式對當代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報導。如崇禎初年,大閹魏忠賢被法辦後,署名吳越草莽臣的作者根據邸報及其他材料,及時創作了《魏忠賢小說斥奸書》,敘述大閹一生經歷,控訴他的罪行。現代讀者可能驚訝這樣的作品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小說之名,小說居然可以運用於這種目的。但明清作家覺得這樣的做法不足為怪,既然小說的內容可以是非虛構性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為什麼不可以是非虛構性的當代人物與事件呢?又如崇禎年間,明朝對後金(清)作戰屢屢失利,陸雲龍於是創作《遼海丹忠錄》回顧戰事情況,表彰忠烈,譴責覆軍誤國之人。這些作品,有的類似人物傳記,有的類似長篇通訊或報告文學。作者的創作帶有教育民眾的意圖,但作品實際上提供了關於當代政治情形的知識與見解,具有新聞的引導輿論功能。

    唐代宗教人士宣教的「變文」是白話小說的淵源之一,曾經刺激了說話伎藝與小說藝術的發展。明清時期,宗教人士看到小說在通俗宣傳方面的優勢,也將它用於宗教的傳播。明清的神魔小說,包含著兩類功能不同的作品,一類是以《西遊記》為代表的虛構型、沒有明顯宗教意蘊的小說,另一類是記載神跡、宣揚宗教的小說。《西遊記》借想像的幻景曲折反映社會現實,在風趣詼諧中寄寓人生的智慧。但從作品數量看,《西遊記》這類小說不是神魔小說的主體。與《西遊記》並稱「四遊記」的其他三部作品,《東遊記》記八仙故事,《南遊華光傳》記華光天王出身故事,《北遊玄帝出身傳》記真武祖師故事。這些故事不外乎對宗教人士和民間自覺不自覺加工的神跡故事的記錄和彙編,與民間流傳的勸善書、寶卷等宗教宣傳物一樣,具有強化宗教信仰、介紹修道法門的功用。因兩類神魔小說題材相似,在宗教和迷信氛圍濃厚的社會裡,一部分讀者就把《西遊記》裡虛構的孫悟空當作「真正存在」的神,也即誤將虛構型的神魔小說當成了敘述神跡型的神魔小說。晚清義和團崇拜的對象裡就有這位大師兄,吳趼人也提到廣東有婦女崇拜孫悟空。甚至一些士人和教徒明知《西遊記》為虛構的小說,他們仍執著地認為其中也可以暗藏修道的「密諦」。清代的道徒悟一子(陳士斌)、悟元子(劉一明)等人為它作「真詮」,作「原旨」,煞費苦心。這些議論固然與《西遊記》的宗旨不符,但我們仍能從中看到明清時代人們對於白話小說功能的認識。在他們看來,小說可以把傳述知識當作自己的目標,包括宗教的修道知識;而且小說的鼻祖筆記小說裡就有《搜神記》式的「發明神道之不誣」的一支,用白話小說進行宗教宣傳可謂淵源有自。

    在人們的印象裡,包括筆記小說在內的中國古代小說整個體系是「雜文學」,而白話小說則比較「純」,真實情況並不如此。明清的白話小說只是排除了筆記小說可以不敘事、可以沒有情節這種狀況。至於筆記小說可以虛構,也可以不虛構這種特點,則被白話小說繼承下來,傳述知識和見解這一筆記小說的主要功能也在白話小說中得到延續。

    小說創作的經濟功能,作家們多避而不談。但在明清一些小說的序跋裡,作家和書商指責他們的同行為「射利」而創作誨淫誨盜的作品,為「射利」而侵犯他人的版權時,卻無意中暴露了小說可以謀利的事實。明代福建書商熊大木、餘象鬥等人都曾親自操觚改編和創作小說,用於自家書坊出售獲利。「三言二拍」的作者馮夢龍和凌濛初與小說出版商有密切的聯繫,他們的創作也帶來了經濟上的收入。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代表作家張勻,自己寫作小說,同時自己也經營刊印。其作《玉妖梨》《平山冷燕》等,都可以說是一種商業行為。同時代的徐震也是受書坊的邀請而作有《合浦珠》《珍珠舶》等。

    在明清小說家的前輩宋元說話藝人那裡,演述小說就是謀生的手段。這種情況,在文人中也存在。朝鮮後期(明朝時)文人李相璜曾記載他在中國看到的情況說:「江南西蜀舉子應舉上京,見落者,路遠不得還,留待後科,作小說印刊,賣以資生,故其多如是。」可見作小說不少是失去了科舉仕進緣機的文人,在小說創作邁入興盛之際的一種謀生方式。所以,小說家們因為恥於言利的風氣而諱言創作的經濟功能,老派文士把寫作小說謀利當成末路文人的卑賤行為,但事實上明清兩代相當比例的小說作者都曾從書商那裡獲得過報酬。儘管這逐利的動機確實帶來了一批趣味低下的作品,但「潤筆」的存在還是支持了小說的繁榮。

    明清作家經常強調白話小說可以「通俗」,也就是說白話小說的各種功能主要針對著文化層次較低的民眾。隨著藝術經驗的積累,一些作家意識到白話小說不是專屬於民眾的低下文體,同樣可以用於文化精英的自我表達,用於他們彼此之間的心靈溝通。這意味著白話小說各種功能在應用範圍上的擴展。《儒林外史》《紅樓夢》之類的小說,就改變了以往白話小說用為善獲報、夫貴妻榮之類「俗諦」來導俗的做法,表達了文化精英們豐富的人生感受和對社會的嚴肅思考,也在士林中贏得了聲名。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所說的「以小說見才學」的情況,也可以置於小說藝術水平提高並引起功能擴大的進程中理解。以《鏡花緣》為例,小說中唐敖、林之洋漫遊海外諸國所見風物人情,往往是根據《山海經》《博物志》等筆記小說的記載加以點染敷衍,顯示的是作者掌故方面的才學。小說又塑造了眾多才女形象,通過展示這些奇女子的才藝,作者將自己關於音韻訓詁、琴棋書畫以至醫卜星相諸多方面的學問傾筐倒篋而出。分析這些才學的具體內容,不難看出作家顯示才學的對象是他的同道,是士林中人。以白話小說顯示才學、弋取名聲,這和唐人拿傳奇去「溫卷」貌異心同。無論這部小說成功與否,它都傳遞了明確的信號,白話小說已經不再是專屬下層民眾的文體,它同時也是文化精英們自我表達、彼此交流的工具。隨著功能的這種變動,白話小說如何增強作家的主體性、作品的抒情性等一系列藝術課題也擺在了小說作家的面前。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相關焦點

  • 王增斌:《金瓶梅》文學估值與明清世情小說之流變
    反對形式束縛,主張小說戲曲與正統詩文有同等地位。」(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從此種意義而論,《金瓶梅》的問世,如同西方小說首開風氣的笛福、理查遜、菲爾汀的作品一樣,方標誌中國現實主義小說(真正意義上的小說)的真正開始。
  • 從唐傳奇到明清小說,才子佳人為何深受歡迎?有深厚的社會因素
    與現在的「郎才女貌」相似,在古代文學中,也有這種「郎才女貌」情結,這種情結叫「才子佳人」,到了明清時期發展出一種小說流派,叫才子佳人小說。所以,自古至今,從古代的才子佳人到現今的「霸道總裁」之列的網絡小說,普遍心理便是帥哥配美女,二者經歷了千難萬險或是擁有了美好的完美結局,或是有情人難成眷屬,抑或是像《鶯鶯傳》一樣的世亂之終棄之。
  • 白話造句和解釋_白話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白話(bái huà)。近義詞有:口語。反義詞有:文言,古文。空話;沒有根據或不能實現的話。[曹禺《北京人》:「你別以為我在跟你說白話,我早已看好了尼姑庵,都跟老尼姑說好了。」]說話;閒聊。[《花城》1981年第6期:「在您面前,輪不上我白話。」]漢語書面語的一種。
  • 「文言已死」百年祭|白話,但不可太白話
    因為胡適眼中的白話,是熠熠光輝的,是會為未來希望之光所映照而通體透明的,這就是屬於胡適所獨有的白話想像。胡適1916年7月《答梅覲莊——白話詩》有這樣的詩句,「文章須革命,你我都有責」、「諸君莫笑白話詩,勝似南社一百集」。胡適意義上的白話,總是帶有強烈的社會感與文化使命感的,「白話詩」便可以「勝似南社一百集」,這有點一句白話頂一萬句文言的意思,端的非同尋常。
  • 【閱讀】這些奇奇怪怪的小說,過年可以看看
    如果你覺得過年期間飽食終日、與人敷衍、看電視節目這些事都很無聊,推薦你看幾本明清小說,遠比現代人的生活精彩多了。薦書人:劉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明清小說研究學者)我們要開始循序漸進閱讀中國明清小說了!
  • 神魔小說與中國神話
    西遊記關於神魔小說存在的意義,有人這樣問:「如果沒有《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國的神話會不會失傳?」《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毫無疑問是神魔小說的扛鼎之作,但它們本身只代表仙話的最高水平而並不完全代表中國神話。
  • 劉萬鳴談明清肖像畫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在該館開展,共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50餘件(套)展品,從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歷史、文獻與美學價值。透過這個展覽,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肖像畫的藝術特徵與文化背景的遞變,從而對明清時期以人物肖像為主導的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洞悉與解讀。
  • 易經全文及白話翻譯(完整版)(一)
    【白話】《乾卦》象徵天:元始,亨通,和諧,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白話】《象辭》說: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初九,潛龍勿用。【白話】初九,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白話】《象辭》說:龍象徵陽。"
  • 易經全文及白話翻譯(完整版)(三)
    【白話】六四,寬緩地挽救父輩敗壞了的基業,往前發展,必然會因耽誤時機遺憾惋惜。《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白話】《象辭》說:「寬緩地挽救父輩所敗壞了的基業」,往前發展,難以達到挽救的效果。六五,幹父之蠱,用譽。【白話】六五,挽救父輩敗壞的基業,一定會受到人們的讚譽。《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 T博士開講 白話解讀IDF2012八大熱點詞
    3D架構上終於要支持DX11了,當然也有硬體曲面細分,並增加了HS、DS兩個可編程階段和一個固定功能的曲面細分單元,此外還支持新的紋理壓縮格式(BC6H/7)。 而且還支持計算著色器(ComputeShader)、SM 5.0。至於傳說中的OpenCL並行計算,Intel並未明確提及。 微架構改進就是圖形核心渲染和輸出流程的變化,主要分為五個階段。
  • 五四的白話革命,在「反對黨八股」中依然迴響
    白話乃至「俗文學」意義上的白話文學並不是在五四一代人手上發明的,而是古已有之。即便沒有白話革命和五四運動,白話和俗文學依然會在日常生活領域繼續存在。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代表性著作看來,這種普遍的媒介的功能不過是通過共同的、同一化的教育(比如國民學校)和傳媒系統(比如近代印刷文化),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經濟活動和統一的國內市場準備一種便於溝通和交易的共同語言、同時為民族國家行政管理系統準備合格的官員和暢通的信息。白話革命和新文學當然符合這個標準,但卻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
  • 神魔小說和小說發展時期
    贊中國神魔小說來源於魯迅的提法,該類小說在明清時期較為興盛。但有《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等優秀作品,在避諱宣傳「怪,力,亂,神」的中國古代,該流派小說的作者或者湮滅,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
  • 張昊蘇評《晚清政治小說》︱瓶與酒之爭:世界性文學何以在地
    在這一現代化的進程中,「瓶」與「酒」的不盡對應尤其凸顯——小說這一類目,初則在史、子兩部之間遊移,及後不但有文言、白話之殊,更於近代出現傳統「小說」與現代novel的不同;而小說史書寫中,對具有政治意圖的「目標驅動」型小說究竟應如何評價,也是一個不可繞過的核心議題。葉凱蒂的《晚清政治小說:一種世界性文學類型的遷移》,正有助於對這一話題的深化認知。
  • 陳文新:《中國文化中的小說傳統》
    目 錄第一輯 子部小說研究論子部小說的文類特徵論先秦時代的三種敘事類型《六朝小說》前言《閱微草堂筆記》:一個經典文本和一種小說類型論劉永濟的說部流別研究第二輯 傳奇小說研究唐人傳奇文類特徵的歷史考察「唐人始有意為小說」這一命題不能成立
  • 文字獄的鬧騰:尤以明清時期折騰得厲害,這到底是怎樣的奇葩存在
    文字獄的鬧騰一、文字獄——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提起文字獄,人們不禁會汗毛豎起。文字獄始於春秋,到了明清時期開始泛濫。我們知道,明清五百年間,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除了在酷刑上有一套金科玉律之外,就開始大興文字獄,大肆誅殺無辜文士。對於文字獄,明朝《大明律》及清朝《大清律例》都沒有明文規定,更沒有規定與文字相關的罪名。
  • 初天麟:四柱八字《滴天髓》白話解釋
    白話解釋:丙火猛烈,欺霜傲雪,至陽至剛;癸水柔弱,滋潤萬物,至陰至柔。有關十天幹的屬性,大家可以參考《窮通寶鑑》一書,所以不再詳述。 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
  • 滴天髓白話詳解完整丙火篇。
    白話解:丙幹,陽火,至陽之氣,為老陽純陽而猛烈,可除寒氣溼陰,不畏秋冬,秋合少陰、冬合老陰以成太極,陰陽平衡,成格局立大業。能鍛鍊頑固的庚金,陽克陽得盡克,老陽神氣合少陰精氣,精神飽滿,耳聰目明,能務實的建功立業。丙陽雖猛,卻反被柔順的辛金合絆住,陽剛無法克盡柔順,若是陽極陰生,則會被辛之氣合化失去了熾熱的剛烈勇猛本性。
  • 五兩三錢女命白話詳解
    天災人禍,福氣盈滿,皆乃定數,那五兩三錢女命白話如何解呢? 五兩三錢女命白話詳解,袁天罡稱骨歌:此命相貌眉活秀,文武雙全功名成。一生衣祿皆無缺,可算世上有福人。命主天生骨骼清奇,樣貌較好,斯文善良,文採斐然,活潑好動,一世財帛盈滿,福氣相靠。事業順遂,心想事成,一世乃世間福澤深厚之人。 事業表美滿幸福,得償所願,幸福安康。貴人相助,銳意果敢,一世財帛美滿,從者雲集。
  • 毛澤東「不要空口講白話」的告誡當銘記
    回過頭來,毛澤東主席又嚴肅地對大家說:「做事情一定要留有餘地,要實事求是,不要空口講白話,秋後我要再來看看畝產小麥到底多少斤!」 重溫這一「往事」,深為毛澤東主席這種實事求是的作風所感動,特別是「不要空口講白話」的告誡,猶如春雷迴響在我們的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