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中出現過一場著名的水戰——水淹七軍,說的是蜀漢名將關羽利用連日暴雨、河水暴漲的有利時機,在成為水淹曹魏名將于禁七軍的精彩故事。這一情節也被譽為我國古典小說描寫水戰的經典篇章。
除了《三國演義》之外,古典小說中還有沒有可與「水淹七軍」媲美的精彩水戰情節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一情節出現在《水滸傳》第九十九回至第一百回中。對陣的雙方分別是田虎帳下的太原城守將張雄和梁山水軍頭領、混江龍李俊。
按照小說的描述,就在玉麒麟盧俊義率部圍攻田虎麾下殿帥張雄所鎮守的太原城之際,天降暴雨,且連續多日不停。這場暴雨不僅令盧俊義的攻勢被迫中止,同時也令駐紮在太原城外的盧俊義大軍陷入洪水圍困之中,移動不便。一旦城中守軍出城發動突襲,局勢將不堪設想。
此時,駐紮在大谷縣的梁山水軍頭領、混江龍李俊第一個意識到了這一巨大危險。他立即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主將大刀關勝,要求立即前往盧俊義營寨。關勝不僅答應了李俊的要求,還讓船火兒張橫、浪裏白跳張順及兩千名梁山水軍將士隨李俊一起前往。
李俊與盧俊義見面後,不僅將盧俊義面臨的危險如實相告,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破解之法。李俊認為,針對目前的局勢,梁山大軍應該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向太原城發動攻擊。李俊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告訴盧俊義後,盧俊義大喜,下令按照李俊的計劃立即進行戰前部署。
果然,太原守將張雄見城外梁山大軍被大雨困住,立即意識到可以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發動突襲。因此,他與部將項仲、徐嶽商議後,準備立即採取攻擊行動。然而,就在守軍打算開城突擊時,突然聽到城外鑼聲四起,只見眾多梁山將士穿著雨鞋、冒雨跑向城外的高崗。張雄正在疑惑之際,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巨大的轟鳴聲。剎那間,大水呼嘯而至,猶如千軍萬馬狂奔馳驟,太原城頓時變成了一片澤國。
原來,按照李俊的戰前計劃,張橫、張順統率梁山水軍掘開智伯渠和晉水,水淹太原城。隨後,梁山大軍登上戰船,順流而下,衝進了太原城內,張雄苦心靜心的太原城防禦工事就這樣被李俊輕鬆突破。在混戰中,張雄遭張橫、張順兄弟殺死。項忠、徐嶽爬上了城中帥府後面的大樹上,被梁山士卒抓獲。兩人平日裡在太原城為非作歹,民怨極大,盧俊義下令將二人斬首示眾。城內守軍被全殲。至此,太原之戰以梁山大軍的勝利宣告結束。
與《三國演義》中的「水淹七軍」相比,《水滸傳》中「水淹太原」同樣驚心動魄。關羽水淹七軍時,自身並沒有任何危險。而李俊水淹太原的情況卻完全不同,梁山大軍自身也面臨被守軍搶先一步發動突襲的巨大風險。此外,「水淹七軍」的情節描述較為平實,而「水淹太原」更為生動、細緻。但從文筆來看,後者的文字功力甚至要強於前者。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還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參考書籍:《水滸傳》、《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