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是一名歌唱演員,因為參加《星光大道》而成名。李剛唱歌很有特色,善於男女聲轉換自唱,他的歌曲把京劇和一些民族藝術融合在一起,反串古裝扮相也非常的驚豔,是一名非常有特點的青年歌唱演員。
李玉剛和梅葆玖的恩怨,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玉剛有一次在央視的晚會上說錯了話。因為李玉剛以前的一些行為已經惹惱了梅葆玖先生,而這一次,梅葆玖先生剛好在臺下。李剛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就上臺說了:「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其實這句話非常的不妥當,第一,李玉剛不是梅派弟子,你憑什麼代表梅派;第二,李玉剛的這些話,會讓全國的觀眾產生誤會,誤以為李玉剛是梅派的弟子。
說起來李玉剛和梅葆玖先生的之間的恩怨也好,誤會也罷,都是因為李玉剛最早參加《星光大道》的時候,因為將京劇元素融入到歌曲中,李玉剛以驚豔的女裝扮相演唱了歌曲《貴妃醉酒》,李玉剛的親友團打出了「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標語,這句標語似乎把李玉剛和梅蘭芳相提並論,引起了梅葆玖先生的不滿。因為梅葆玖先生的父親梅蘭芳先生是公認的京劇大師,而李玉剛初出茅廬,不過是演唱了一兩首歌曲,確實不宜相提並論。不過這個標語是觀眾打出來,梅葆玖先生也只是不快,並沒有很強烈的表達不滿。
但在那次央視晚會上,李玉剛居然說自己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徹底惹怒了梅葆玖先生,梅先生一言不發,拂袖而去,令李玉剛多少有些尷尬。但是你既不是梅派弟子,唱的只是歌曲,又不是京劇,如何有代表梅派藝術呢?李玉剛當時說的話確實是不太妥當。後來有人說他是無意說出的,我覺得並不可信,因為當時是一臺大型的綜合晚會,李玉剛已經知道梅先生在臺下,上臺之前已經有了準備,他可能覺得自己演唱了幾首有京劇特色的歌曲,而且反響很大,可能有資格代表梅派藝術,而且這樣說把自己和梅派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可以緩解和梅葆玖先生的誤會,但是事與願違,最後惹怒了梅先生。
不管怎麼說,李玉剛確實有自己的特色,也曾經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和梅先生的恩怨也只是過往歷史中的一段故事,後來李玉剛也真誠地表達了歉意,只可惜梅先生已經聽不到了。
說實話,親友團的條幅的確欠妥。但是,不必揪著不放,大師的後人這點度量都沒有?什麼叫藝術家?哪個機構負責認定,命名誰是藝術家?都是觀眾認可罷了,有觀眾,大家都喜愛就是成功的。你大師登過的舞臺,別人再登,算不算對大師不尊,大師唱過的歌,別人再唱,算不算對大師不敬?不要這樣,評價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己爭取的!京劇是國粹,但說實話,我個人很不喜歡這個藝術形式,能說京劇不好嗎?不能!你不喜歡,不等於別人不喜歡,李玉剛的反串我很喜歡,我也不可能到處替他吹捧,別人有不喜歡的權利!世界是多元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心大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