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正是由於偉大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的緣故,讓京劇表演成為了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因此梅派藝術也成了京劇這個國粹皇冠上最為耀眼的寶石。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一段時間內,舞臺藝術遭遇寒流,這其中也包括京劇,而選秀節目的大熱,讓以李玉剛為代表的反串演員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和京劇界產生了一些「誤解」。
提起李玉剛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早在李玉剛初出茅廬參加央視的綜藝節目星光大道的時候,他就因為反串節目的表演,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也給自己積累了一批粉絲。
於此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在反串歌曲的演唱中,加入了不少傳統京劇的元素,加之服裝造型和戲曲之中的男旦比較類似,也不知是粉絲的狂熱追捧,還是導演組有意為之,漸漸的「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這句話開始越叫越響。
在當時,梅葆玖先生既是梅蘭芳先生的兒子,同時又是梅派的代表人物,而且梅先生在京劇界中地位自然也是無需多言,一位反串演員和一位京劇大師,若是沒有這句所謂的口號,也許就不會有什麼牽扯,但是媒體過度的跟風炒作所謂「李玉剛是梅派傳人」的消息,讓梅先生對這個所謂的「梅派弟子」大為惱火。
因此,李玉剛也是多次表示希望能有機會可以跟梅先生親自解釋,但苦於沒有機會能和梅先生結識。說來也巧,李玉剛和梅葆玖先生在一次央視的晚會節目上得意相遇,李玉剛就在臺上說出了「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話音未落梅葆玖先生直接離開先生,只剩下尷尬的李玉剛在臺上不知所措。
也許就是這一句代表,深深觸怒了梅葆玖先生。我們也只能猜測梅先生的想法:一個連最基本的京劇演員的專業水平都不具備的歌手,居然妄想代表梅派藝術。在此之後,梅先生更是在公眾場合表示,李玉剛離京劇還很遠。
由此而引發的關於京劇和反串的討論,在當時也是引起了一陣轟動。梅先生甚至耿耿於懷的說過:「那種打起梅蘭芳先生的旗號,我們表示強烈抗議」這樣激烈的言語。漸漸的原本一件不起眼的小誤會,因為梅先生的離開變成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死結。
在梅先生去世之後,李玉剛也曾在社交平臺上表達對於梅先生的懷念,或許由始至終李玉剛除了對於梅先生的尊重,多少還是有一些對於先生和其所代表的藝術有一些虧欠。也或許這個永遠也解不開的「疙瘩」,在李玉剛心中一直也都會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