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京劇究竟應該怎樣傳承

2021-01-09 愛傳統的少年

現在京劇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現狀,一個就是傳承非常困難,許多一心埋頭學習京劇藝術的人很少,並且許多真正懂戲的戲迷已經接近老齡化了。另一方面就是許多年輕人因為某種因素喜歡京劇但卻不是真正了解京劇。

一:李玉剛事件

李玉剛是星光大道的選手,幾年前因為在星光大道上以反串被大家熟知,擅長反串女人並且嗓音也能在男女直接切換。

後來在一次演出中,有李玉剛的粉絲打出來"前有梅蘭芳,今有李玉剛"。這句話被梅葆玖先生很生氣,因為李玉剛唱的只能是流行歌曲反串不屬於梅派藝術,發音方法也不一樣,粉絲用這種盲目的追星方式,梅葆玖先生自然不能接受。後來李玉剛在一次晚會演出中說了一句"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臺下的梅葆玖先生聽完了直接拂袖而走。後來知道梅葆玖先生去世二人的恩怨也沒能解開。

二:德雲社

作為最大的相聲團體德雲社近些年來也在多次演出中涉及到戲曲這不是什麼不好,因為這許多相聲前輩都學唱過京劇,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張雲雷唱程派,張雲雷太平歌詞唱的特別好這個是毋容置疑,但是張雲雷演唱的程派確實只能限制與學唱,在這一點上張雲雷並沒有什麼錯。但是許多粉絲卻是很給張雲雷招黑,許多京劇戲迷在短視頻平臺給張雲雷提出意見卻招到個別粉絲的怒懟。直到後來因為張雲雷在相聲中拿張火丁、李世濟砸掛,被各大新聞媒體指責,最後程派研究會還不讓張雲雷唱程派戲了。

德雲社的許多京劇演出雖然很火爆,但其實德雲社中真正的京劇演員可謂鳳毛麟角會唱的也就陶陽和賈懷胤,有人說郭德綱老師的麒派,雖然郭老師拜師了趙麟童先生但是卻只是在以前跟趙老師有過交流其實中肯點的說只能說是票友級別的。但是確實因為別的原因很受粉絲追捧,有些粉絲說自從聽了誰誰誰的唱認識了一個流派其實他並不能代表演繹這個流派。

相關焦點

  • 《龍鳳呈祥》、《狀元媒》上映 京劇電影傳承國粹
    兩部影片既有現代電影獨特的光影技巧,又融合了京劇中所特有的戲曲「詩韻」,堪稱值得細細品味的銀幕佳品。    《龍鳳呈祥》講述了孫權因劉備佔據荊州不還,與周瑜設美人計,假稱孫權之妹尚香許婚劉備,騙其過江留質,以換荊州的故事。《狀元媒》是北京京劇院經典傳統劇目,由前輩大師張君秋、馬連良、譚富英精心打造,各流派傳人繼承演出。
  • 一甲子流芳,江蘇京劇三代集結
    這部劇是省京大膽創新的縮影,巧妙地將歌劇、舞劇和交響樂元素融入京劇,並且新穎別致地嫁接了蘇北民歌,該劇捧得了第五屆中國京劇節金獎。舉辦60歲生日慶典,在省京劇院院長駱朗看來,最重要的意義是將省京六十載芳華中最具代表性的劇目作了一次集中展示。接力傳承老、中、青迭代合作「挖掘和復排傳統京劇,是我們傳承和發揚京劇的責任。」
  • 新編京劇《瑞蚨祥》 改良傳統程式融入西洋樂器
    《瑞蚨祥》劇照2  由山東京劇院二團團長劉建傑主演的新編現代京劇《瑞蚨祥》將衝擊「文華獎」。談到《瑞蚨祥》,常年唱楊派老生的劉建傑,為這部戲的唱腔做了不少創新。  改良傳統京劇程式,唱腔大膽創新  從一個少年演到一代儒商,「孟洛川」對於劉建傑來說有很大挑戰。劉建傑表示《瑞蚨祥》屬於清末的老生戲,但是由於主人公出場時很年輕,所以導演對角色的定位為「光把子」老生,需要飾演者同時具備小生的身段、武生的激情和老生的腔調。
  • 位列京劇「前後四大鬚生」 馬連良有怎樣的人生故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聊到京劇史,馬連良是一位繞不過去的人物。身為京劇名家,他的表演風格獨樹一幟,也一直對戲曲藝術進行創新。22日,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通過一百餘組件珍貴文獻、京劇文物,以及圖片、影像資料展現他的舞臺生涯和「馬派」藝術精華。
  • 位列京劇「前後四大鬚生」馬連良有怎樣的人生故事?
    身為京劇名家,他的表演風格獨樹一幟,也一直對戲曲藝術進行創新。  22日,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通過一百餘組件珍貴文獻、京劇文物,以及圖片、影像資料展現他的舞臺生涯和「馬派」藝術精華。  一場特別的紀念展  中國京劇傳承悠久。
  • 張藝謀執導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二椅」
    主創陣容創下近年來京劇演出之最的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天下歸心》,可謂既看角兒又看導演,不論是已經78歲高齡、謝絕各方演出邀約多年的老旦名家李鳴巖,還是本已決定不再參與新創劇目的當今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的「破例」出演,就足以讓戲迷翹首期盼,更何況還有張藝謀的首次跨界執導,這齣尚未登場的舞臺大戲建組之初便讓人吊足了胃口。
  • 京劇電影來了 "龍鳳呈祥"等5作品將亮相北京電影節
    「我們這一代人,小的時候經常看現代京劇電影,裡面的唱段人人都能哼上幾句,就像現在的流行歌曲。後來,《野豬林》等老電影重映,又見識了傳統戲,京劇電影讓我從影迷變成了戲迷,進而成了票友。」他對即將上映的5部京劇電影十分期待,「一定要帶著全家人去看。」
  • 京劇裡程碑《曹操與楊修》出青春版
    《成敗蕭何》   《曹操與楊修》 多年以來,前輩演員的高度,年輕演員能否繼承,《曹操與楊修》能否傳承下去但多年來,前輩演員的高度,年輕演員能否繼承,《曹操與楊修》能否傳承下去,是上海京劇院一直面臨的話題。 此次,上海京劇院在該劇問世27年後推出了青春版《曹操與楊修》,昨天,劇組的青春版陣容全新亮相,劇中曹操由楊東虎和董洪松兩位青年演員分飾,楊修一角則由青年演員陳聖傑扮演。 原版曹操的扮演者、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擔任了此次復排的藝術指導。
  • 張藝謀京劇處女作亮相 "一桌二椅"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尚長榮飾演的鄭莊公霸氣十足,而巨型的與小型的兩套「一桌二椅」也在不同場景中呼應變換。蘇巖 攝 昨晚,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天下歸心》在大劇院戲劇場與觀眾見面。該劇由導演張藝謀領銜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合力打造,首輪演出將演至10月7日。 「一桌二椅」 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天下歸心》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講述春秋時期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
  • 肖戰京劇造型曝光!濃妝難掩骨相驚豔,優秀傳統戲曲愛好者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肖戰還是一個傳統戲曲愛好者,在《我們的歌》中他就曾為大家唱過一段京劇,雖然並不能說有多專業,但是能看出他對這方面的喜愛,後期被各方放棄事業受到極大挫折的時候,他親自去爭取到的一個活動,也和傳統戲曲有關係。
  • 通訊:從北京到東京 京劇與歌舞伎的「神」共鳴
    中新社東京1月14日電 題:從北京到東京 京劇與歌舞伎的「神」共鳴  作者 陶煌蟒  52歲的歌舞伎演員幸田秀莉終於把一直在影像裡欣賞的中國京劇給盼來了。從北海道到東京,13年的關注,20餘張光碟的記憶,京劇成為她職業生涯中守望的幸福。
  • 中元節我們應該傳承什麼?
    七月是傳統的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則是民間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因有若干農作物在這期間成熟,民間按例都要用新稻米等來祭祖,以此向先祖報告秋收。由此可見,中元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傳統節日,其文化的核心是傳承孝道、崇尚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豐富,中元節被賦予了更多的商業元素,影響了原本該有的文化傳承。
  • 馮波《夢見獅子》殺青 京劇牽手二次元 高甜又治癒
    講述了傳統京劇與當下二次元文化融合與突破的故事。近日,實力戲骨馮波手捧鮮花與導演合照,迎來了角色殺青。《夢見獅子》該劇改編自小狐濡尾同名小說,講述了年輕的京劇女老生演員餘飛,和二次元舞臺劇製作人白翡麗之間的愛情衝突、文化衝突、藝術理念衝突,在衝突中成長以及突破自我的故事。
  • 肖戰京劇造型曝光!妝容難掩顏值驚豔,優秀傳統戲曲愛好者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肖戰還是一個傳統戲曲愛好者,在《我們的歌》中他就曾為大家唱過一段京劇,雖然並不能說有多專業,但是能看出他對這方面的喜愛,後期被各方放棄事業受到極大挫折的時候,他親自去爭取到的一個活動,也和傳統戲曲有關係。
  • 京劇《天下歸心》獻演東藝 張藝謀用一桌二椅說故事
    張藝謀首部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將從13日晚起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3場。作為國家大劇院耗時近5年醞釀籌備的年度大戲,該劇此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的部分京劇界人士,有評論家說,一桌二椅的京劇程式被完整保留,甚至被多媒體放大,張藝謀是《天下歸心》的最大賣點,演員的唱功則是整臺戲的最大看點。
  • 2018高考優秀作文 | 文化傳承 堅守 無人系列---範文
    或有怎樣的思考與聯想?請寫一篇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要套作和抄襲。傳承文化,不僅需要新一代的繼承與創新,也需要與他人相互借鑑,共同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新興事物使傳統文化映入年輕人與外國人的眼帘。 文化傳承之路,道阻且長。
  • 《天天向上》「開年大戲」堅定文化自信,創新新時代下傳統文化傳播...
    湖南衛視文化公益節目《天天向上》在1月3日晚播出的「開年大戲」一期節目以傳承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為核心,以全新、趣味的方式解讀新時代傳統曲藝藝術的傳承發展,譜寫新時代文化傳承壯麗篇章,收穫收視率三網第一、八個實時熱搜的成績,同時,全平臺掀起關於傳統文化傳承的熱議,好評如潮。
  • 中國京劇試水「混搭」西方星座引發熱議
    新華社上海7月12日專電(記者孫麗萍)京劇《捉放曹》中的「曹操」是什麼星座?《斷橋》中的「白素貞」又是什麼星座?……看似「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卻成為宣傳推廣京劇的靈感來源。滬上京劇名角尚長榮、史依弘、李軍等11日聯袂在上海京劇院為「點亮看戲的眼睛——京劇傳統折子戲展演」活動「站臺」,紛紛讚賞用西方星座混搭中國京劇,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國粹。據介紹,即將於9月30日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亮相的「星星點戲」展演,將橫跨2016年至2017年,演出分4季,每季3個月。
  • 新京報:琴酒雲去 京劇之殤
    這兩天,梅蘭芳的琴師姜鳳山、張君秋之子馬連良弟子張學津、楊寶森弟子朱雲鵬三位京劇界的先生接連去世。 齊如山先生在《國劇藝術匯考》的開篇第一句就說:「提起國劇這件事情來,實在令人傷心。」齊如山先生是沒有機會看到今天的京劇現狀,若是看到,應該慶幸生在過去那個時代。 京劇是角兒的藝術,好角兒的去世當然會帶走京劇。這就像是漫天的星辰,一盞一盞地在熄滅。
  • 劍靈史上最難副本開啟,玩法大升級,裝備加入京劇戲服
    在《劍靈》上線的4.17新版本中,除了京劇梨園建築風格的副本場景,以生旦淨末醜五行的造型設計而成的小怪和BOSS之外,遊戲還製作了首套京劇風時裝——伶人服。雲肩、雉雞翎盔頭、皂鞋等傳統的京劇服飾配件一個都不少,更融入了現代元素,讓京劇風呈現出別樣的時尚美的同時,也讓玩家可以通過《劍靈》穿出國粹範。如今的《劍靈》不僅玩法更多樣,畫面質感文化特色應有盡有。《劍靈》這回也是積極響應文化傳承,不僅整個副本的風格打造,人物設計等都採用了國粹京劇的表現形式,就連咱們打副本掉落的裝備也是傳統京劇表演中的戲服——伶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