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京劇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現狀,一個就是傳承非常困難,許多一心埋頭學習京劇藝術的人很少,並且許多真正懂戲的戲迷已經接近老齡化了。另一方面就是許多年輕人因為某種因素喜歡京劇但卻不是真正了解京劇。
一:李玉剛事件
李玉剛是星光大道的選手,幾年前因為在星光大道上以反串被大家熟知,擅長反串女人並且嗓音也能在男女直接切換。
後來在一次演出中,有李玉剛的粉絲打出來"前有梅蘭芳,今有李玉剛"。這句話被梅葆玖先生很生氣,因為李玉剛唱的只能是流行歌曲反串不屬於梅派藝術,發音方法也不一樣,粉絲用這種盲目的追星方式,梅葆玖先生自然不能接受。後來李玉剛在一次晚會演出中說了一句"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臺下的梅葆玖先生聽完了直接拂袖而走。後來知道梅葆玖先生去世二人的恩怨也沒能解開。
二:德雲社
作為最大的相聲團體德雲社近些年來也在多次演出中涉及到戲曲這不是什麼不好,因為這許多相聲前輩都學唱過京劇,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張雲雷唱程派,張雲雷太平歌詞唱的特別好這個是毋容置疑,但是張雲雷演唱的程派確實只能限制與學唱,在這一點上張雲雷並沒有什麼錯。但是許多粉絲卻是很給張雲雷招黑,許多京劇戲迷在短視頻平臺給張雲雷提出意見卻招到個別粉絲的怒懟。直到後來因為張雲雷在相聲中拿張火丁、李世濟砸掛,被各大新聞媒體指責,最後程派研究會還不讓張雲雷唱程派戲了。
德雲社的許多京劇演出雖然很火爆,但其實德雲社中真正的京劇演員可謂鳳毛麟角會唱的也就陶陽和賈懷胤,有人說郭德綱老師的麒派,雖然郭老師拜師了趙麟童先生但是卻只是在以前跟趙老師有過交流其實中肯點的說只能說是票友級別的。但是確實因為別的原因很受粉絲追捧,有些粉絲說自從聽了誰誰誰的唱認識了一個流派其實他並不能代表演繹這個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