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敗蕭何》
《曹操與楊修》
多年以來,前輩演員的高度,年輕演員能否繼承,《曹操與楊修》能否傳承下去,是上海京劇院一直面臨的話題。
繼3月的「建院60周年系列演出·甲子回眸」收穫很大反響之後,5月中旬,上海京劇院建院60周年系列演出第二季「原創之魂」即將推出。從5月26日起至5月31日,上海京劇院建院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原創劇目《曹操與楊修》、《成敗蕭何》、《情殤鐘樓》以及《紅梅閣》將陸續上演於天蟾逸夫舞臺。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劇史上的裡程碑之作《曹操與楊修》首度推出青春版,將於5月26日在天蟾逸夫舞臺首演,之後經典版、電影版也將在不遠的將來與觀眾見面。昨天,這個由清一色年輕演員擔綱主演的劇組首次亮相,並進行了第一次響排。
《曹操與楊修》
問世27年後首推青春版
新編歷史京劇《曹操與楊修》被譽為京劇發展史上「新的裡程碑」,其卓越的藝術成就被稱為「中國現代戲曲的標誌」。該劇第一版主演尚長榮和言興朋的表演,更被認為是京劇表演藝術的一次全新的突破。曹操這一形象奠定了尚長榮在花臉行當乃至戲曲史中不可替代的位置。但多年來,前輩演員的高度,年輕演員能否繼承,《曹操與楊修》能否傳承下去,是上海京劇院一直面臨的話題。
此次,上海京劇院在該劇問世27年後推出了青春版《曹操與楊修》,昨天,劇組的青春版陣容全新亮相,劇中曹操由楊東虎和董洪松兩位青年演員分飾,楊修一角則由青年演員陳聖傑扮演。
原版曹操的扮演者、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擔任了此次復排的藝術指導。有意思的是,建組前,幾位青年演員收到了尚長榮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一堂新人、新氣勢、新閃光。擔子不輕啊!我有勁頭按當年苦排曹楊之精神來要求你們,逼你們苦排苦練!不知你們有沒有興趣?會不會有意見?肯不肯吃苦?願不願意賣點力氣?想不想為京劇事業前途做點真摯奉獻?只要主要角色扮演者奮起帶頭,發揚曹楊劇組當年優良傳統的拼命精神,玩兒命勁頭,定會獲得觀眾之認可!!!」
記者獲悉,和以往單純排一個戲不同,這一次的復排,幾位青年演員用了近一年時間系統學習,從歷史背景到人物分析、從劇本解讀到角色塑造,做了很多案頭準備。5月進入排練場後,通過尚長榮一字一句的糾正和示範,青年演員們在唱腔、念白的處理以及人物的理解、塑造上都有了長足進步。
除了尚長榮外,第二任楊修飾演者何澍、原版孔文岱飾演者李達成、京劇表演藝術家李春城等也紛紛「坐鎮指導」,在排練場進行親身示範進行啟發式引導。幾位年輕演員表示,經過近一年的「口傳心授」,老藝術家們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示範,幾位老師表演舉手投足間都是戲,他們學到的不僅是對人物塑造的方法,還有老藝術家那種飽滿的熱情、對藝術無比嚴謹的態度。
文武兼備《紅梅閣》
再現噴火絕技
《曹操與楊修》之外,上海京劇院另一出創排於上世紀50年代的原創大戲《紅梅閣》也將重新進行復排。該劇當年由上京旦角名家李玉茹向梆子前輩王福慶學習後整理改編為京劇,此次由上海京劇院的伉儷名家熊明霞、金喜慶主演。
李玉茹素以文武昆亂不擋著稱,《紅梅閣》講述了一段因愛而起、愛恨交加的「人鬼情」的故事,也是一出集文武於一身的原創保留劇目,頗受傳統戲迷的期待。劇中,熊明霞不僅會再現當年李玉茹各種文武兼備的表演,還會在舞臺上呈現出「吐火」的絕技,這一具可看性和危險性的絕活在京劇舞臺已經瀕臨失傳。熊明霞介紹說,該劇9年前曾經演出過一次,當年作為藝術顧問的李玉茹老師親自整理修改的劇本,再由她的學生郭仲英老師將這齣戲親授給熊明霞。時隔9年再演壓力不小,但她會盡最大努力做最完美的呈現。
另兩臺在院慶演出季亮相的原創大戲都是近幾年上海京劇院的力作。其中新編歷史京劇《成敗蕭何》是繼《曹操與楊修》之後在新編歷史劇方面的又一次成功創作,與《曹》劇並喻為「新時期歷史劇創作的雙子星座」。《成敗蕭何》此次依然由麒派領軍人物陳少雲、花臉名家安平主演。雖然該劇近年來經常演出,但每次推出都能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京劇表演藝術家陳少雲笑言,有很多年輕的學生和白領戲迷,都是看了這齣《成敗蕭何》喜愛上了京劇,並成為粉絲,這是新編原創劇目的魅力,也是傳統文化如何具備現實意義的一次實踐和體現。
另一出新編戲《情殤鐘樓》是根據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改編的,由上海京劇院當家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擔任主演。該劇是上海京劇院對於「跨文化戲劇」的探索嘗試,問世以來被眾多國外演出商重視,院團方也正在抓緊著手與境外演出商洽談該劇的外事演出事宜。從《歧王夢》、《王子復仇記》、《小吏之死》再到《情殤鐘樓》,上海京劇院一直沒有停止「跨文化戲劇」的探索,這些作品不僅具備在世界範圍更好的推廣性,也使一批優秀的青年主創人才得到了鍛鍊與提升。